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语禅心-佛心禅语

【佛语禅语第1句】:世间的爱情与婚姻,无外乎善缘与孽缘。也许前一世你们相遇过,他为你无偿地付出,但并没有感动你。也许前一世你们相约过,来世还要找到对方。

【佛语禅语第2句】:【佛语禅话】从没有杂念、恶意,培养善念,还要进一步——不执着。

【佛语禅语第3句】: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4句】:爱人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分爱必须“清净无杂染”——付出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婪;施与受者都无烦恼,彼此皆自在。

【佛语禅语第5句】:与众同忧乐、同好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孰不归焉。(宋)湛堂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6句】:【天天禅语】以宽广的欢喜心,接受过去所写的人生剧本。

【佛语禅语第7句】:出言行事俱从厚。我们生活百行均要“厚道”(切莫刻薄),以免招致怨尤,自可趋吉避凶。

【佛语禅语第8句】:念佛一路,即是人理妙门,圆契五宗,弘该诸教,精微莫测,广大无穷。(明)莲池《答净土四十八问》

【佛语禅语第9句】:人心的欲念,好比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样——干燥饥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时时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田。

【佛语禅语第10句】:学佛一定要从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错过时机。功德是由时间累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达,“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佛语禅语第11句】:要众生都有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佛语禅语第12句】: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达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

【佛语禅语第13句】:【慈悲喜舍、予乐拔苦】 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难之行,予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之慈济世 界,为修佛之道。

【佛语禅语第14句】:【人生三大支柱】 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生命健康,二是精神信仰,三是物质基础。

【佛语禅语第15句】: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诳众生,将来向恶处。《正法念处经》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16句】:【天天禅语】心若照顾得好,人生就快乐;反之,则苦难偏多。

【佛语禅语第17句】:应勤修常不轻心,谓于诸众生了性平等,不于贫下生轻贱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 僧问:“如何是道?”师日:“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一《景福日余禅师》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 自以为聪明的人拥有的只是小聪明。

【佛语禅语第20句】: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冒犯时,不必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思考自己受到的伤害,不妨摆在强者的位置,审视对方的行为,这样你可能看得更清楚。

【佛语禅语第21句】: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付出的爱有多宽,得到的爱就有多广。

【佛语禅语第23句】:一个聪明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重视学习的。善于学习的回报就是知识和金钱。

【佛语禅语第24句】: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25句】:若以负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不光明的;若以正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且光明的。

【佛语禅语第26句】:没有机会听闻佛法,坐拥金山也毫无福报;能听闻佛法,能念佛,纵是乞丐,也是天下无比富者。

【佛语禅语第27句】:胜义谛有五种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

【佛语禅语第28句】: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杂阿含经》卷三,第64经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 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轻易就被别人伤害的人。——啦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心禅语】 无病是最大的利益,知足是最大的富足,好友是最亲近的人,达到涅槃的境界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佛语禅语第31句】: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家说:爱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爱里。

【佛语禅语第33句】:以应萨婆若心,行五波罗蜜,勤修不息,亦安立一切众生于五波罗蜜,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毗离耶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34句】:【古风基地】玲珑心,花事染,一点相思一缕怨;诵诗卷,云水禅、临窗听雨念君安。

【佛语禅语第35句】:佛诫罗喉罗颂云:“十方世界诸众生,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得自轻而退屈!”(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六

【佛语禅语第36句】:沾染古迹的青石阶上,几株新抽出叶儿的兰花,在月光下衬着微微迹痕,曵然舞动,似若你最美的音影。愿点燃一盏青灯,怀一颗禅心,祈你此生安好。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坛经·宣诏第九》

【佛语禅语第38句】: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受十善戒经》

【佛语禅语第39句】:住持有三诀:见事、能行、果断。(宋)佛鉴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40句】:残酷的竞争让人变得练达,能使人一眼看穿掩盖在种种迷障下的真实,对人性的了解,与对人生的解释也多了几分禅意。

【佛语禅语第41句】:于正法中生起药想,于和尚阿阁黎所生起佛想,于自身所起病人想,于说法者起明医想。《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

【佛语禅语第42句】: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间善法的观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无所求的心去做,就是无漏善法。

【佛语禅语第43句】:【佛语禅话】将心照顾好,社会祥与;把心安住好,人间有福。

【佛语禅语第44句】: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唐)善导《劝化径路修行颂》

【佛语禅语第45句】: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六,毕定品

【佛语禅语第46句】:而此菩提,非以住得,非不住得。何以故?以彼法性不离无生,非曾有非当有,亦非可坏,是故无得。《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47句】:肾功能不好,容易出现险情天灾人祸,甚至会引起官非口舌诉讼之事。做水产生意容易亏损,做事有头无尾易召小人,北方市场开发不好。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 《坛经》上的这段话告诉人们,若想摆脱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必须要 做到“淡泊清心”。将一切烦恼、困惑看淡,那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佛语禅语第49句】: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清闲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它使我们远离空虚,不受世俗伤害,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本真,找到人生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50句】:能帮助别人,能为社会尽一分力,即使一点一滴都有大用;因为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

【佛语禅语第51句】:【天天禅语】乐观与悲观是一体,只要心念一转,也能将悲观转成乐观。

【佛语禅语第52句】:大慈大悲,依大方便善巧。《华严经》卷五十,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53句】:【治怨良方】我现在为心中有恨的人们开一帖药方,这帖药方可以解开恨与怨的心结,那就是——“感恩药”。

【佛语禅语第54句】: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

【佛语禅语第55句】:如来大威力,普贤愿所成。《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佛语禅语第57句】:涅槃境界中,无地水火风,无日月星光,无暗亦无明。婆罗门牟尼,以智自觉醒,离色离无色,离乐离苦痛。《即兴自说·婆希经》

【佛语禅语第58句】:一切功德行,皆从愿欲生。《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黄檗

【佛语禅语第60句】:若觉一切法,能不着诸法,一切爱意解,是为通圣意。《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61句】:【知识与智能】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能。

【佛语禅语第62句】:【人生四贱】 可笑贫而无志;可悲无知无学;可恶贱而无能;可叹老而虚生。

【佛语禅语第63句】:学佛若学得心在宁静中,意在微细分析中,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不是如来的形象。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梦窗国师

【佛语禅语第6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发心、用心、集人人爱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

【佛语禅语第66句】:步入富足的最高境界,越是简单,越是丰盛,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 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佛语禅语第68句】:虽然禅的基本精神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语禅语第69句】:午饭就像一个人的中年,不能德馨,不能厚学,不能立见,那么他的晚景一定不堪。俗语云,要饱早上饱,中午要吃好,中年既好,晚年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佛语禅语第70句】: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释迦牟尼佛戒经)《四分戒本》

【佛语禅语第71句】:【生活禅语】有正念而无欲念,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佛语禅语第72句】:人人发挥心中的爱,能凝聚善的福业,形成善的循环。

【佛语禅语第73句】:谈情说爱大慈大悲,以智化情,以慈化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

【佛语禅语第74句】:【经典禅语悟道】 佛说:‘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

【佛语禅语第75句】: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抱持义务的精神,而能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尽管再怎么忙碌,心中也会感到无限快乐和喜悦。

【佛语禅语第76句】:【禅语悟道】当今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并非是饥饿寒冷、居无定所,而是精神崩溃、心灵空虚。我们缺乏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良药。

【佛语禅语第77句】: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78句】:年轻时,我们都相信这世上有独一无二的爱情,我们相信了,于是真的得到了。

【佛语禅语第79句】:有人说:好好爱自己。假如“爱自己”就是全心全意关注自己,那就是把忧愁请进来,把快乐赶出去。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只是爱他人,除此别无妙法。

【佛语禅语第80句】: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宁可一日百数归俗,不应破戒受人信施!《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佛语禅语第81句】:经商营业,应该童叟无欺,将本求利,不囤积居奇,不垄断市场,不哄抬物价,不偷斤减两。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日:“石牛水上卧,东西得自由。”——《黄山月轮禅师》

【佛语禅语第83句】: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禅是思维,亦即定慧,禅之与定,是一非二。

【佛语禅语第84句】:佛说:自己的心灵肮脏,眼里的众生也肮脏;自己的心灵干净,眼里的众生也干净。

【佛语禅语第85句】: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佛语禅语第86句】:【天天禅语】人若不知福、不懂得感恩,只是多消福。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 那些学到知足的穷人比那些不知足的富人更台能享受生命,这些人没有多大的责任和很少的紧张。——《法露缘》杂志

【佛语禅语第88句】: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当代)圣严《…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89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用菩萨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关怀天下人。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楞严经》

【佛语禅语第91句】:如郁金花,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花,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92句】:以应萨婆若心,不着一切法,观一切法性,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93句】:知苦不生,是名苦智。《摩诃般若经》卷六,广乘品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禅语】 说得千里路,不如行一步 有了好的想法就要立即行动起来,只有想法而不付诸行动,那只是一 场空想。

【佛语禅语第95句】:一切世间文词、咒术、字印、算术,乃至游戏歌舞之法,悉皆示现,无不精巧。《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96句】:内不随念转,念起即觉觉即智;外不随境迁,境显即幻幻即空。智空双运,是真正的佛教禅定。

【佛语禅语第97句】:人在平安的时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尔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唤醒良知、长养善根,这何尝不也是福?

【佛语禅语第98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佛说造塔功德经》

【佛语禅语第99句】:归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归依佛。归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归依法。归依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归依僧。《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506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