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民间俗语经典谚语,读懂了少走很多弯路!
【歇后语第1句】:地图上量距离——咫尺万里
【歇后语第2句】:【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释义:木锨:扬场时用来铲粮食的木制工具,样子像铁锨。比喻更重要的人或事还在后面,没有出现。例句:周任民看火候不到,坐在陈二僧一边,浇开了油,说:“这才算开了个头儿,告诉你吧,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哪!”
【歇后语第3句】:【割头不过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歇后语第4句】:【萝卜不能当成人参卖】释义:比喻不够资格,不能充数。例句:我看你们都请黄半仙跳过大神。所以还不如那个破烂秀才。比他还迷糊。你们是染缸里捞不出白布。毛脚鸡上不得锅台!萝卜不能当人参卖。
【歇后语第5句】:【把狼羔子当亲人】释义:比喻把坏人当成好人。例句:你这会儿迷着,回去趴在被窝里想想,你是个什么人,像不像个队长,像不像个复员军人,你别把狼羔子当亲人看。
【歇后语第6句】:【洪洞县里没好人】这句俗语是句气话,意思是对某个地方的一些人有不满,埋怨到整个地方,说这一个地方没有好人,便用“洪洞县里没好人”来指代。实在是冤枉了洪洞县。 “洪洞县里没好人”源自京剧《玉堂春》。此剧唱腔动听优美,普及率很广,上岁数的人几乎入人都能哼上几句,要不然也不会形成俗语。剧情是聪明美貌的少女苏三,因家贫被卖到妓院,她反抗迫害妇女的娼妓制度,追求自己所爱,执著地爱上了青年王金龙。老鸨看王金龙把银子花光用完,连打带骂把他赶出妓院。苏三偷偷将自己的私房钱送给王金龙,发誓若非金龙日后来娶,她永世也不会嫁人。老鸨见苏三如此固执,没法做妓院的摇钱树了,正好有个山西洪洞县的阔佬富豪沈燕林看上了苏三,两下一拍即合,老鸨将苏三卖给了这姓沈的恶人为妾。苏三不从,大吵大闹,把沈妻也烦死了。沈妻伙同私通的奸夫,下毒药要害死苏三,没想到沈燕林误吃了毒食猝死。奸夫淫妇一不做二不休,恶人先告状买通官府,诬陷苏三害死了沈某人。在起解前往省城太原的途中,苏三见老解差崇公道是个好人,遂认崇公道为干爹。苏三边走边唱,向干爹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幸,对加害于她的县官、妓院老鸨、姓沈土财主、淫妇沈妻及其奸夫等痛加斥责,越说越气,因为这些人都是当地的,最后说道:洪洞县里没好人!她也没想到,编剧也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一句使用率非常高的俗语。只是冤枉了洪洞县的好人。
【歇后语第7句】:【不要气,只要记】(谚)指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必生气,只要记取经验教训即可。
【歇后语第8句】:【三年护林人管树,五年护林树养人】(谚)栽树育林,三年之内人要费神打理,五年之后,树木长大成林,就能给人带来利益。指栽树育林初时辛苦,往后受益无穷。
【歇后语第9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释义: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墙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见泉水,城墙就显得碰着天。例句:务令数年之间,池深及泉,凡遇阴雨,城内之水尽令人海濠中,虽旱不干,方为长计。古谚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
【歇后语第10句】:穿西装戴笠帽——土洋结合
【歇后语第11句】:【菜刀不快怨灶王】(惯)比喻自己做不好事情却埋怨别人。
【歇后语第12句】:【放下包袱】释义: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例句: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讦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歇后语第13句】:【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见“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歇后语第14句】:北风刮蒺藜——又风又刺(又讽又刺)
【歇后语第15句】:【守着灯笼变不出火】(惯)守着点燃的灯笼却不知道取火。形容做事死板,不灵活。
【歇后语第16句】:【矮檐之下出头难】(谚)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体弯曲,难以伸直头颅。比喻人身处强大势力的压抑之下,身不由己。
【歇后语第17句】:【结婚】“结婚”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俗说。早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固定的婚姻,每当黄昏,便自由结合择偶而居,这种婚俗,至今还有保留,如云南省的摩梭人现在还实行走婚。所以,汉民族把最早的“黄昏夫妻”称之为“结昏”。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实行,语言学家便把曾经标志混乱婚姻的“结昏”改为“结婚”。“婚”字的衍变,是混乱婚姻向文明婚姻过渡的见证。另一种说法是阴阳说。《礼记·昏义》孔颖达疏说:“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这就是说,把婚礼安排在昏时进行,是取其阴来阳往的意思。“阴来阳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白天即将过去,夜晚即将来临,阴阳交替之时,即是黄昏。另一层意思是,新郎在白天去亲迎新娘,新娘在临近夜晚时来到夫家。这种自然的阴阳和人事的阴阳相结合,正好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古人看来,一切人事都要合乎天意,婚礼这一重要礼仪更不能例外。以人的阴来阳往和天的阴来阳往相配合,这种婚礼就合乎天意,婚姻就会获得美满幸福,同时也会给通婚的两个家族带来福泽。所以婚礼必须在昏时举行。这是“结婚”一词的原意,现在结婚仪式不据泥于黄昏,“吉时”在中午居多。
【歇后语第18句】:【艺高人胆大】(谚)艺:武艺。指武艺高强的人往往胆量就大。 也作艺高胆大,气壮心明。 艺高人胆大,英雄出少年。
【歇后语第19句】:姐姐要代表水利局参加县工会举办的“国庆五十周年演讲会”。爸爸对姐姐说:“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得下工夫啊!”(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20句】:【早上不做官,晚上不作揖】(谚)作揖:男子弯腰拱手的通行礼。早上被罢免了官职,晚上就没人理睬了。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歇后语第21句】:【行行出状元】(谚)行:行业。状元: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指不论哪一个行业,都有本行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也作行行出状元,业业有高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歇后语第22句】:【 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尾短。指不会持久。张贤亮《河 的子孙》:“此刻,他大脑计算机输出的第一个数据就是:这 伙人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歇后语第23句】:我同妈妈去摘豆角,没干多久就不想干了。妈妈说:“快干啊!秋天猫猫腰,顶上春天走一遭。”(河北·深州)
【歇后语第24句】:【讲风凉话】见“说风凉话”。
【歇后语第25句】:【同是天涯沦落人】释义:都是沉沦流落天涯的人。比喻处境相同。例句:她想用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去影响那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大姐夫,要他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朝前看,重建新生活。
【歇后语第26句】:【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谚)指人一生的好坏作为,在其三岁时就能看出端倪。 也作“从小看大,从幼观老”。
【歇后语第27句】:【西方不亮东方亮】见“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歇后语第28句】:【壁笆上挂团鱼——四脚无捞】(歇)壁笆:篱笆墙。本指无法用爪取物,转喻陷入困境,无法施展手脚。
【歇后语第29句】:【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谚)大喜中说的话,往往过后兑现不了;大怒中说的话,往往过火没分寸。戒人在感情冲动时说话要有理智。
【歇后语第30句】:【当面锣,对面鼓】(惯)比喻面对面把话说清楚。
【歇后语第31句】:【练事不如省事】(谚)练事:办事精明老练。即使办事干练,卓有成效,也不如省去不做为好。旧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一事。
【歇后语第32句】:卡壳的卡宾枪——打不响
【歇后语第33句】:星期日下午,我在练大字。爸爸在一旁说:“要写好字必须注意方法:肚子前面放个斗,两条腿中间卧条狗,毛笔握紧,拉不出手。”(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34句】:【 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难移,坏毛病改不了。成语:恶习难 改。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样 便宜他都不捡。”
【歇后语第35句】:【无巧不成话】(谚)话:话本,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指没有巧合的情节,就构不成说唱的故事。后泛指小说、剧本的编写,总离不开引人人胜的巧妙情节。 也作无巧不成书。 无巧不成戏。 无巧不成故事。
【歇后语第36句】:【朝内无奸,干戈不动】(谚)奸:奸佞。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战争。 朝廷内部没有奸党,就不会引起事端,发生战争。指奸贼是祸乱之根。
【歇后语第37句】:坏掉根的茄苗——不成秧(样)子
【歇后语第38句】:脸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歇后语第39句】:【使功不如使过】(谚)任用有功劳的人办事,不如任用犯过错误的人办事得力。指有功的人往往以功自居,有过的人却常常引咎奋勉。
【歇后语第40句】:两个婆娘一面锣,三个婆娘一台戏。
【歇后语第41句】:老鼠给猫祝寿——献媚也不看看对象
【歇后语第42句】:我的同学小明学习很用功,而我却整天贪玩。爸爸批评我说:“你真是人家发财,你发愣!”(江苏·阜宁)
【歇后语第43句】:壁画上的樱桃——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歇后语第44句】:买干鱼放生——尽做糊涂事
【歇后语第45句】:【当归】“当归”是一味妇科良药。早在《神家本草经》中就将它列为可补可攻的中品药,既可扶正补养,又可攻邪治病。那么,“当归”之名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从前有个青年,新婚不久就外出采药,同妻子约定三年之内回来,媳妇信以为真。谁知这一走三年杳无音讯。他的媳妇忧郁悲伤,得了一种妇科病,月经紊乱,头晕心慌,生活十分凄凉,被逼改嫁他人。没想到改嫁不久,男青年返回了家乡。他质问媳妇为何不等自己。媳妇哭诉说:“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男青年听后也懊悔不已,把采集到的草药送给媳妇,居然治好了她的妇科病。这事在乡里传开后,一些得了妇科病的人也找来这种草药服用,居然都痊愈了。从此,人们知道这是一种妇科良药,给它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叫当归,告诫后人要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惨痛教训。后人出一谜语:丈夫外出三年整。谜底:当归。
【歇后语第46句】:住在我家前边的两户本家大婶常为些琐事争吵,可没两天就又好到一块儿了。我妈妈常笑她俩是“狗脸亲家公”。她们打趣说:“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47句】:【着三不着两】见“道三不着两”。
【歇后语第48句】:【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释义:比喻人本领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别人帮助。例句: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单干是不好的,总是要有人帮,在这样的问题上尤其要有人帮。
【歇后语第49句】:阎王奶奶绣荷包——鬼花招
【歇后语第50句】:【肉骨头落了锅——啃定】(歇)啃:谐“肯”。指某事是确定无疑的。
【歇后语第51句】:【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释义:鳝鱼:体形像蛇而无鳞,有黏液,很滑。比喻悄悄地走开。例句:爸爸晓得有理说不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
【歇后语第52句】:【无家鬼送不了家人】见“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歇后语第53句】:【放隔山炮】(惯)比喻所采取的行动威力很大,在这个地方行动,其他地方也受到影响。
【歇后语第54句】:期末考试卷发了下来,妹妹考了双百,一回到家,她就拿着试卷到处炫耀。奶奶指着她的鼻尖说:“你呀,你呀,母鸡下蛋咯咯叫,生怕人家不知道!”(江苏·高邮)
【歇后语第55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谚)修:修行。公公修行,公公就得善果;婆婆修行,婆婆就得善果。指信佛信道,谁修行谁就能得善果。也泛指凡事谁有诚意,谁就能取得成功。 也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歇后语第56句】:【小孩嘴里掏实话】见“孩子嘴里讨实话”。
【歇后语第57句】:【脸朝黄土背朝天】(惯)形容农民辛勤种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黄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脸朝土。
【歇后语第58句】:【拉着不走,打着倒退】像驴一样,不接受引导,不识好歹。 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可她一当认真看了看手下这班老 娘子军,这班平日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野草驴,却又不能 不有些丧气。”
【歇后语第59句】:【车载不动,船装不完】形容多、重。成语:车载斗量。祁淑 英《废墟》:“乡亲说她是个故事篓子,说她肚里的故事车装 不下,船载不完。”
【歇后语第60句】:【歪嘴葫芦拐把瓢,品种不好莫怪苗】(谚)葫芦锯成两半,就是两个舀水的瓢;葫芦如果歪嘴了,锯开的瓢必定是拐把。泛指农作物必须选好种子;种子不好,就很难有好收成。
【歇后语第61句】:蝎子驮马蜂——上下都是毒
【歇后语第62句】: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听见邻居家的阿姨对我爷爷说:“注意小花猫,别让它抓了小鸡!”爷爷说:“不怕。鸡怕狐狸,猫捕鼠;草怕严霜,霜怕日。一物降一物。”(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63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歇后语第64句】:【千年的房舍换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谚)千年的老房是不断更换主人的,经过修整,照样和新房一样。指房舍没有定主,只要修整,自会旧貌换新颜。
【歇后语第65句】:【有把门的,可没有把嘴的】(谚)门可把守,嘴无法把守。指群众的议论是无法阻止的。
【歇后语第66句】:卖了裤子买镯子——穷讲究
【歇后语第67句】:几天前,一场大火把我家烧个精光,乡亲们对我们一家不仅嘘寒问暖,还送钱赠物。年迈的奶奶满含泪水感激地说:“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啊!”(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68句】:三个鬼拿不着——比鬼还鬼
【歇后语第69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释义:比喻一代年轻人接替了一代年老人。例句:旁的东西有新的,人哪里有新的?有。柜台里头坐了个小老板,二十来岁,柜台外头站了个跑堂的,十八九岁。俗语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这也要算得一新。
【歇后语第70句】:【一人摊重,十人摊轻】(谚)摊:分摊。指一个人干起来负担很重的事,十个人分摊干就轻快得很。
【歇后语第71句】:【灶王爷的横批——一家之主】(歇)横批:与对联相配,贴在对联上面的横幅。旧时供奉灶王爷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一家之主”。指一个家庭当家做主的人。
【歇后语第72句】:【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谚)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只有亲如父子兄弟的人,才会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歇后语第73句】:【把送殡的埋在坟里】释义:比喻受牵连。例句:他已经看出来了,照这样下去,要处理的处理不了,还得“把送殡的埋在坟里”,还得给自己找一身抖落不净的病……
【歇后语第74句】:【老鼠没有不偷油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例句:等到当家的回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粥,看他还能怎样,老鼠还有不偷油的?猫还有不贪腥的?人还有不爱财爱物的?
【歇后语第75句】:【砍倒大树,不怕枝叶不死】释义:比喻为首的打倒了,随从爪牙也自然垮台。例句:张景祥反对老孙头的话,“大伙先斗韩老六,砍倒大树,还怕枝叶不死?”
【歇后语第76句】:【摸不准脉窝】(惯)比喻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歇后语第77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俩口打架不记仇】(谚)指年轻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会忘记,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俩口子吵架不记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记仇。
【歇后语第78句】:我和爸爸都喜欢看电视剧《天下粮仓》,于是,我们约定晚上一起看。晚饭后,我想先小睡一会儿,便告诉爸爸等开演了就叫醒我。可是,我睡得太香了,任爸爸怎样叫也不想出被窝。第二天,爸爸对我说:“说到要做到,做人才可靠;说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以后,你的言行要一致啊!”(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79句】:梦里失火喊救命——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歇后语第80句】:【蛤蟆、促织儿,都是一锹土上人】(谚)促织儿: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样,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的。指地位相同、命运相连的苦命人,理应相互关照。
【歇后语第81句】:小亮不爱吃给他蒸的白馍,却总爱吃大人的窝窝头,奶奶说:“你真是驴吃贱草。”(河北·磁县)
【歇后语第82句】:沸腾的开水——响(想)得厉害
【歇后语第83句】:【祸不入慎家之门】(谚)灾祸不会进入谨慎人家的门。指居家处世谨慎小心,就可免灾防祸。
【歇后语第84句】:【小卒子过河不回头】原为象棋规则,卒子不能后退。借指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香港唐人《金陵春梦》:“偶有几茎白 发,心情微近老年;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艺高人胆大技艺高超,心里沉着,就增添了勇气。海外 陈若曦《二胡》:“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仗着艺高人胆大,把 一部半新旧的日本小丰田当做跑车驶。”
【歇后语第85句】:爸爸检查弟弟的家庭作业时,看着弟弟写的字皱着眉头说:“经你这小手写出的方块字,可真是老雕会家雀——大的大来小的小!”(河北·丰宁)
【歇后语第86句】:水里的蚂蟥——粘上便难脱
【歇后语第87句】:月月红裹在绸缎里——锦上添花
【歇后语第88句】:【粪坑里的搅屎棍——闻不得,舞不得】(歇)闻:谐“文”。舞:谐“武”。指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哪一个行当都干不了。
【歇后语第89句】:【乱点鸳鸯谱】故事出自《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乱点 鸳鸯谱”。乔太守自作主张,强使青年们婚配。借指胡乱安 排。刘绍棠《鹧鸪天》:“你真是乱点鸳鸯谱!你资格老,威 信高,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好端端的为什么想打退堂鼓?”
【歇后语第90句】:【百人之堡,干人不能攻】释义:堡:城堡。一百人防守的城堡,一千人也难攻下。比喻地理形势的重要。例句:百人之堡,千人不能攻,其势便也。
【歇后语第91句】:【媳妇进房,媒人靠墙】(谚)新媳妇娶进门入了洞房,媒人就靠墙一边站,没用了。指娶亲后容易把媒人忘记掉。 也作“媳妇进门,媒人出门”。
【歇后语第92句】:膏药贴嘴巴——难开口
【歇后语第93句】:【重阳节】“重阳节”指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老人节。它源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段记载生动地描述了重阳节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被沿袭至今。究其原因,在中国人心中,“九”为大数,是个特别的数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之说,认为“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在中国文化中也特别看重“九”。如:九宵、九洲、九重天、九九归一等,好像与九有关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称为“九五”之尊。在《易经》中,“六”被定为阴数,“九”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之为“重阳”。古代人们认为这是个大吉大利、值得庆贺的日子。于是把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中又是最大的,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正因为此,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
【歇后语第94句】:秀才不打架不动手——讲礼(理)
【歇后语第95句】:【 喘气的功夫都没有】指忙碌,得不到休息。海外於梨华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天磊看殷太太忙的连喘息的时间都 没有,很是不忍,有时也到前面去帮他们义务招呼客人。”
【歇后语第96句】:【不怕闹的欢,就怕拉清单】拉清单,借代算总账。指为非 作歹日后要被清算。孙犁《风云初记》:“不怕闹的欢,就怕 拉清单,你说的对!”
【歇后语第97句】:上午我在家看书,忘了妈妈吩咐我叠衣服的事。妈妈说:“你看你,真是一分凿打一分眼。”(安徽·长丰)
【歇后语第98句】:我十岁生日那天,亲戚们给我买了许多礼物。妈妈说:“真是人情不隔年,一钱还一钱。”(江苏·宝应)
【歇后语第99句】:【大风刮不多时,大雨下不多时】(谚)指狂风暴雨来势猛烈,但不会持续多久。也借指特殊情况只是暂时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