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心怡
【佛语禅语第1句】: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五分律》
【佛语禅语第2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佛语禅语第3句】: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
【佛语禅语第4句】:舍离一切相,若有相生者,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翳。《楞伽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5句】:【佛语禅话】预防心灵灾难,需要教育,培养出耐磨、抗压的健康心灵。
【佛语禅语第6句】: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语禅语第7句】: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8句】:【莲花与毒蛇】 说好话如口吐莲花;说坏话如口吐毒蛇。
【佛语禅语第9句】:【天天禅语】合心为善,与气同道,互爱扶持,协力推动。
【佛语禅语第10句】:须具只眼,莫依他人作眼。(唐)希运《黄檗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佛语禅语第12句】:以“慈悲”为原点,用“喜舍”为推动力向前进步。
【佛语禅语第13句】: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14句】:那一世;我跪拜佛前,禅心礼佛,求赐我诚笃静心,再次轮回重逢有你。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佛语禅语第16句】:面对压力最好的办法不是抗压,而是减压,将压力化为无形。
【佛语禅语第17句】: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二乘法,何能学大乘!《地藏十轮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18句】:如何是向上?只有个放下。(明)憨山《梦游集》卷五十一
【佛语禅语第19句】: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时时快乐,这就是幸福人生。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人理深谈,且缓数年。(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21句】:人生当追求幸福,但是一定要把握住享乐的分寸。
【佛语禅语第22句】: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佛语禅语第23句】:【天天禅语】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佛语禅语第24句】: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分力量,负起一切责任。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苦不是障碍负担,而是契机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
【佛语禅语第26句】:不论球场内还是球场外,既要有一脚破门的精彩,也要有-无所获的承担。
【佛语禅语第27句】:【天天禅语】有爱,就没有距离;用爱调与,能消除社会乱象。
【佛语禅语第28句】:如何能不累呢?放下。对,就是放下。我们能说这个道理我们不懂吗?
【佛语禅语第29句】:迷真起妄,假号众生;体妄即真,故称为佛。(唐)澄观《大华严经策略》
【佛语禅语第30句】:将自己修炼成一道风景,当你身边的他和外人都欣赏你时,你便成功了。
【佛语禅语第31句】: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佛语禅语第32句】:而“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为格杀,也就是说要格除物欲,人心才能向善。
【佛语禅语第3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充满爱的付出而没烦恼、很洒脱,是修行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34句】:【福田】 有善心就有幸福,有善愿就有善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佛语禅语第35句】: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六祖坛经·顿渐品》
【佛语禅语第36句】:逆境中要勇于承担,切不可自暴自弃;顺境中要谦卑恭谨,切不可得意忘形。
【佛语禅语第37句】:不着一切法,而学一切法。《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九,净佛国土品
【佛语禅语第38句】:每个人都有你不具备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你达不到的高度。
【佛语禅语第39句】:多瞋恚者,死当堕泥犁,后虽复人身,面貌丑恶,人所憎恶。《菩萨地持经》
【佛语禅语第40句】:【佛语禅话】人格升华,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
【佛语禅语第41句】:美满的人生,不在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
【佛语禅语第42句】:欲望横陈,物欲横流,物是人非。——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佛语禅语第43句】:离心求法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唐)大珠慧海禅师
【佛语禅语第44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生懊恼,会囤积烦恼;心甘情愿,则能欢喜付出。
【佛语禅语第45句】:【佛心禅语】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佛语禅语第46句】:不景气时,应自我教育去除贪婪、克勤固本,才能保安康。
【佛语禅语第47句】: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不可能的事,只怕——不肯。
【佛语禅语第48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修行不只有耐力,还要耐怨,才会圆满人格。
【佛语禅语第49句】:雷音遍众刹,演法深如海。《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佛语禅语第50句】:诸法虽空,一心具足万行。(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十九,引《大品经》
【佛语禅语第51句】:【天天禅语】心若照顾得好,人生就快乐;反之,则苦难偏多。
【佛语禅语第52句】:人生应谨守本分,置身任何环境都应随遇而安。修
【佛语禅语第53句】:许多人正在死去,我们还活着,这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54句】:圆满的人生是建立在对因果规律的深信不疑和透彻把握的基础之上。
【佛语禅语第55句】:假如我们不能给予他人什么,就不要期待他人能给予我们什么。
【佛语禅语第56句】:【天天禅语】业力不可转,但是缘可造;应广结善缘。
【佛语禅语第57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业力不可转,但是缘可造;应广结善缘。
【佛语禅语第58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个人是非莫计较,大是大非应明辨。
【佛语禅语第59句】:何谓菩萨能持智慧?佛言:于一切法无有戏论。《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60句】:自利利人,故名善人。(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61句】: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唐)湛然《金刚经》
【佛语禅语第62句】:悟三世之妄心不可得而有真心,故日悟心。(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二十五
【佛语禅语第63句】: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语禅语第64句】: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65句】:【佛语禅话】能开启智慧、美化生活,都是善法。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禅话】慈悲需是非分明;道德需有毅力、勇气。
【佛语禅语第67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华严经》卷十七,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68句】: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治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杂藏经》
【佛语禅语第69句】:心在何处何处安心,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佛语禅语第70句】:灯红酒绿,夜夜谎言成灾。就连我爱你都成了口头禅,还说得那么深情那么真。
【佛语禅语第71句】:内在的心灵环保先落实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环保。
【佛语禅语第72句】: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73句】:种族要平等,不可故意挑起族群对立,对少数民族要尊重,对弱势大众要爱护。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只要有信心与爱心,每天都是健康与平安。
【佛语禅语第75句】:佛陀说:众生之苦是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忧生怖。
【佛语禅语第76句】: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自身。《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佛语禅语第77句】:能护众生,即护佛慧命。(明)憨山《示玄津壑公》
【佛语禅语第78句】: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79句】:工作的节奏慢一点,生活的节奏慢一点,人生的节奏慢一点。
【佛语禅语第80句】:不要把你的脏话放在前面当作口头禅,说得越多乱的就越早。
【佛语禅语第81句】:生活中,一个人的事业、家庭的好坏都是他自身的放大和外延。
【佛语禅语第82句】: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法句经》卷上,恶行品
【佛语禅语第83句】:【天天禅语】做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才是生命真正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84句】:【生活禅语】与人摩擦,应感恩对方愿意磨练自己,使我们的心灵光亮。
【佛语禅语第85句】:不知不见,如是知见。《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
【佛语禅语第8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求别人帮助,还不如求自己。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 心中的负担才是最重的负担和精神桎梏。
【佛语禅语第88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与人相处要合群,但不要随波逐流。
【佛语禅语第89句】:【第8句】:实相、真如、佛性大乘因者,诸法实相。《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语禅语第90句】: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佛语禅语第92句】:一心求法,常乐咨问,勤求善利,无有厌足。《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佛语禅语第93句】:真正知“道”的人,往往会比开悟前更加谦卑谨慎。
【佛语禅语第94句】:爱护花草树木,为其浇水修剪,是为生活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95句】:结婚后,他天天见到你,睁开眼你就在他身边,闭上眼你还是在他身边。
【佛语禅语第96句】: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佛语禅语第97句】:人家有母乐,有父斯亦乐,世有沙门乐,天下有道乐。《法句经》卷下,象喻品
【佛语禅语第98句】:【天天禅语】素食可让身心健康,又能保护地球。
【佛语禅语第99句】: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59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