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悟人生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一场盛大的恩宠,悄然落幕于禅的温柔。轻轻地牵着与你一起的那些人间烟火,我愿,从此,只有静好。
【佛语禅语第2句】:他人若已拥有一分爱心,我们要积极鼓励他,使他的爱心绵延不断。不只是一时短暂的爱心善念,还要使他们能保持长期不断的精进心,去完成菩萨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3句】:我们做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干千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佛语禅语第4句】:我是我自己的朋友也是敌人,我是我的合作者也是对手。
【佛语禅语第5句】:能够放下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能够提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
【佛语禅语第6句】:持平常心历久弥新,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佛语禅语第7句】:【天天禅语】所谓“觉悟”,是懂得什么是人生,该做什么事。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做事贵在专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倘若朝三暮四,心猿意马,那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佛语禅语第9句】:直心即道场,直心即是诚实心。正直无谄曲之心,乃是万行之本。
【佛语禅语第10句】:人文是生命的结晶,人格的升华,也是慧命的成长。
【佛语禅语第11句】:聪明人看重自己得失之处,智慧人时刻谨守得失之心。粗衣淡饭,皆生欢心,利人利物,平心养心。
【佛语禅语第12句】:为什么爱心是给自己的呢?因为爱心就是爱自己的心,我们要好好地关心自己的心,时时注意自己的心是否抱持着一分善念。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心禅语】 依赖他人,就会把命运交给别人,而使自己失去做大事的主动权。抛弃身边的每一根拐杖,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验。
【佛语禅语第14句】: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则,不要牵强应酬;常去应酬,往往度不到对方,反而会被拖下水!
【佛语禅语第15句】:一禅耳声止进至二禅,二禅念灭进至三禅,三禅欢喜灭进至四禅,四禅喘息灭得空定。《六度集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16句】:远离谄曲,质直无伪。《华严经》卷五十四,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17句】:人生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能自我拓宽生命宽度与厚度。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 放下无谓的固执 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需要有决心和勇气,但切忌将“坚持”与 “固执”画等号。
【佛语禅语第19句】:道心亦即理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理性如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悟之乃烦恼即菩提,迷之则北辕而适楚。其渐也,积僧祗之劫数,犹如轮回;其顿也,如屈身之臂顷,旋登妙觉。——《大乘顿教颂并序》
【佛语禅语第21句】: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 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宗教箴言录》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心禅语】 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坛经·顿渐第八》
【佛语禅语第25句】:不杀生即是仁,仁者爱也。万法皆由爱心起,一切善行离不开爱,因为有仁心爱念就不忍杀生害命,进而能积极地救护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26句】:【天天禅语】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要经得起考验,才能保住慧命,突破难关。
【佛语禅语第27句】:所以,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场态呈阳性,运气旺盛,那他看风水也会看得很准。
【佛语禅语第28句】:【天天禅语】造福者,时时平安;修慧者,日日心宽。
【佛语禅语第29句】: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还家者,是名顺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三,宝梁聚会
【佛语禅语第30句】:【物质与爱欲】“爱”要适度、不偏不倚、不极端,才不会产生怨恨心。
【佛语禅语第31句】:有情众生,累在一个“情”字,天若有情天亦老。就让我们斩绝一切情思,呆呆地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其轻松自在。
【佛语禅语第32句】:【乌鸦反哺感天地,悲母恩情高于山】【佛语禅语第1句】:痴心父母古来多。【佛语禅语第2句】:学会爱父母。【佛语禅语第3句】:父母是你要感恩的第一人。
【佛语禅语第33句】:应该尊敬长者,不妒忌,懂得按时拜见老师,抓住时机讨论正法,专心聆听精妙言辞。《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佛语禅语第34句】: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做到无分别心,那么,立足于世,也就没有境遇好坏之分了。
【佛语禅语第35句】:【佛心禅语】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强自立,依靠自己,才能有 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6句】:【及时行善】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与导人向善的事。
【佛语禅语第37句】:【智慧辨善恶、友善有朋友】 有智慧的人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谦虚友善的人朋友遍天下。
【佛语禅语第38句】:总有一些人,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一生;总有一些事,会让你在不经意中获得成长。
【佛语禅语第39句】: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救助别人就是救助自己。
【佛语禅语第40句】:【佛心禅语】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明白,你可能在一方面不如别人,但 应学会找到平衡,因为,也许在另一方面,你会比别人更加优秀。
【佛语禅语第41句】:少壮舍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出曜经》卷十八
【佛语禅语第42句】:有些人总是热心于自己办不到的事,对办得到的事反而失去激情。
【佛语禅语第43句】: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虽在地狱受诸苦恼,如三禅乐。《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44句】: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一定是老奸巨猾,也不一定是居心叵测,有时候其实是一种用心良苦,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45句】:悟,虽只一刻,但要能历经长期的修持,修道者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 验,凡事耐烦,这才是学者应修的第一课。
【佛语禅语第46句】:稊稗害禾,多欲妨学,耘除众恶,成收必多。《法句经》卷上,教学品学问以勤习为人门。(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佛语禅语第47句】:性行柔软,不求人过,不称己善,不与物诤。(《禅宗永嘉集》)
【佛语禅语第48句】:有钱人总是追着钱跑,佛菩萨总是追着功德跑。名号是总功德,当我们称念时,一切佛菩萨都追着跑来。
【佛语禅语第49句】:人需要爱,太严则会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爱,烘托“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51句】: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大日经》卷一,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佛语禅语第52句】:【挫折与磨炼】 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炼,人间的是非要当做教育自我的师长。
【佛语禅语第53句】:爱不得法,必成债,一个人除非是还债,否则,无原则的迁就一定是在放债,且还是高利贷!
【佛语禅语第54句】:佛教整个构成的要素,足慈悲和智慧。(民国)太虚《人生佛教》
【佛语禅语第55句】:爱护花草树木,为其浇水修剪,是为生活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56句】: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什么是道德?什么非道德?重视动机与存心,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佛语禅语第57句】:【经典禅语悟道】 有死是由于有生,所以(如果害怕死)就应当害怕生,如果我没有出生,如何会有死呢?
【佛语禅语第58句】:【生气等于自惩】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佛语禅语第59句】: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反而应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对方给自己修行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60句】:【勇挑重担】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佛语禅语第61句】:人心本净,纵处秽浊,终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合,亦如莲花不为泥尘之所玷污。《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语禅语第62句】:人生要时时刻刻清除心田的杂念,若常常存留过去的幻想,时时刻刻停滞于过去,就无法向前迈进。
【佛语禅语第63句】: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64句】:生活的禅法,应该是让自己从黯淡活向开朗,从狭隘活向包容,从小我活向大我,不是去争辩什么,而是自我内心的修正,烦恼几许多,皆是心中墙。
【佛语禅语第65句】:唯有用真心时时去灌溉我们的爱,才会种出生命蓬勃的爱果来。
【佛语禅语第66句】: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三十
【佛语禅语第67句】:见闻生贪好,欲望成结缚,如同群飞蛾,死于灯焰处。《即兴自说·极度经》
【佛语禅语第68句】: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必须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纳每一个人。
【佛语禅语第69句】:汝于一切刹海中,微尘劫海修诸行,一切如来诸行海,汝皆学已当成佛。《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佛语禅语第70句】:有业有报,不见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71句】:然不达无修无证之体,不名真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亦不名真信。(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五
【佛语禅语第72句】: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 包容,对人对己都可以成为一种无须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
【佛语禅语第74句】: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诚然,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平常心是积极人生。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不追求荣华富贵,安于清贫地度日。清心寡欲而知足,不积攒钱财。
【佛语禅语第76句】:有贫穷已,始有劫盗;有劫盗已,始有兵杖。《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佛语禅语第77句】:行者诸心、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见动转,以是义故,名为觉意三昧。(隋)智颧《觉意三昧》
【佛语禅语第78句】:我们应该从本身做起,第一要学“能吃亏,肯上当”,虽然吃亏上当, 也绝不糊涂,那才是真实的智慧与德行。
【佛语禅语第79句】: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佛语禅语第80句】:不管路有多远、自己能力有多少,都能随分随力尽量去达成目标,此即“毅力”。
【佛语禅语第81句】:【修行要有耐性】 修行要有耐性,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佛语禅语第82句】: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佛语禅语第83句】: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当知证获波罗蜜,唯由心净不由财。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净心施少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
【佛语禅语第84句】:【经典禅语悟道】 要想了解过去已发生的某事情的原因,可以从此事现在的结果中去寻找;要想预知某事情将来的结果,可以从此事现在发生的原因去看。
【佛语禅语第85句】: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
【佛语禅语第86句】:【天天禅语】清清淡淡地生活,自然就平平安安。
【佛语禅语第87句】:人生因为有责任而踏实,若逃避责任就是虚度人生。
【佛语禅语第88句】:做人要争气,和气生财,忍气保泰,怒气攻心,争气向上。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家禅语:修行不仅仅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好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小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语禅语第90句】:文字是故事的告密者,有些故事只能在两个人之间流传。文字是情绪的告密者,有些情绪只能一个人独自品味。
【佛语禅语第91句】:奸邪、恶口人,嫉妒、无反复,此人不可疗,智者之所弃。《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佛语禅语第92句】:慈济委员必须维持美好的仪态:右肩荷担“佛教”精神,左肩荷担“慈济”形象,胸前佩挂自己的气质。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 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事情做久了,做多了,就容易麻木,进而失去精进的心,对事消极敷衍,应付了事。
【佛语禅语第94句】: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大宝积经》卷三十九,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95句】:心分别世间,是心无所有,如来知此法,如是见佛身。《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96句】: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唐)湛然《金刚经》
【佛语禅语第97句】: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出发,登顶,而后回归。我们力争画好这条抛物线就够了,管它是不是彩虹呢。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 我当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报恩。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佛陀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赎者的关系,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