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俗语经典歇后语,让你一次笑个够!
【歇后语第1句】:苍蝇叮不死人——添恶心
【歇后语第2句】:小弟一转眼十个多月了。奶奶笑着对妈妈说:“有苗不愁长,没苗就甭想。不知不觉这孙子可快一岁了。”(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3句】:【马前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歇)马前:事前。指对方管事太多,什么都要过问。常含责骂意。
【歇后语第4句】:【又是馒头,又是锤子】(惯)比喻软硬兼施。
【歇后语第5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释义:借指自己不会伤害自己。例句:众人看了,尽皆骇然道:“怎么外感症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定是他错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
【歇后语第6句】:【光棍点到为算】(谚)对精明人说话,不必细说,意思点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灵犀,一点就明。 也作“光棍一点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歇后语第7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谚)临上阵打仗才磨枪,纵然磨不锋利,也能磨得光亮。指平时不下功夫,临时突击准备,多少也能顶点事。 也作“临阵磨枪三分光”。
【歇后语第8句】:【急行无好步】(谚)好步:稳当的步子。急急忙忙地走,就不会迈出稳当的步子。比喻匆匆忙忙做事,往往难以把事做好。 也作“紧行无好步”。
【歇后语第9句】:孙猴子打筋斗——十万八千里
【歇后语第10句】:【钝刀子割肉】释义:比喻做事不干脆,不痛快。例句:疲疲沓沓的工作作风,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岂不也是用“钝刀子割肉”。
【歇后语第11句】:【_E轨道】(惯)比喻生活或工作开始正常有序地进行。
【歇后语第12句】:出土的甘蔗——节节甜
【歇后语第13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青山,就能长出树木。 意为保住根本就好办。类似的:留下葫芦子,哪怕没水瓢? 张贤亮《河的子孙》:“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越编得大越好,反 正脱过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歇后语第14句】:高梁秆架房檐——不顶用;不顶事
【歇后语第15句】:【打如意算盘】(惯)比喻考虑问题不顾客观情况,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歇后语第16句】:【卖卜卖卦,转回说话】(谚)卜:占卜。卦:算卦。指用占卜、算卦给人相面算命的人,是从算命人的嘴里套出的话又说给算命人听,完全是骗人的,绝不可信。
【歇后语第17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谚)指长期窗下苦读无人过问,一旦取得功名便名扬天下。
【歇后语第18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释义:传递闲话,会招来咒骂。例句:“你可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啵!所以今日之事,只发阿婶跟你谈谈有事,就莫向别人讲哕!”
【歇后语第19句】:大刀砍虱子一不上算;不合算
【歇后语第20句】:【打蛇不死反为仇】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对方,反而成了仇敌。例句:何朗沉吟着说:“打蛇不死反为仇!”石亮问:“你是怕不成功么?”
【歇后语第21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释义:白天劳动,夜晚休息。例句:这里家家互通有无,不分彼此,休戚相关,情同骨肉;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人人勤俭。
【歇后语第22句】:【捏着鼻子哄眼睛】(惯)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歇后语第23句】:裹着蜜糖的黄连——还是苦(苦命人)
【歇后语第24句】:【 废铁炼成钢】把无用的人变为有用的人。《解放区短篇 小说选》:“咱们怎样也不能忘记共产党,她把废铁炼成钢 了。”
【歇后语第25句】:【听见拉拉蛄叫不敢种地】(惯)拉拉蛄:蝼蛄的通称,昆虫,背部茶褐色,前足发达,适于掘土,生活在泥土里,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 形容人胆子小,听到一点闲话,就不敢做事情了。 也作听拉拉蛄叫,就甭种地了。 听蝼蛄叫就不种地了?
【歇后语第26句】:口袋里抓兔子——稳拿
【歇后语第27句】:【跌倒油瓶不扶】连不费力的小事都不愿意做,谓什么都 不管。刘绍棠《蒲柳人家》:“她本来长着一双巧手,却吃馋 了,呆懒了;平日横草不动,竖柴不拿,油瓶子倒了也不扶。”
【歇后语第28句】:【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惯)陆贾、隋何:都是秦末汉初说客。 比喻能言善辩。含讽刺意。 也作“开口赛隋何,摇唇欺陆贾”。
【歇后语第29句】:【留后手】(惯)指为避免以后发生困难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歇后语第30句】:我学了一年的小提琴,尽管天天练习,却始终没有多大进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练,邻居王阿姨从门口走过,冷冷地说:“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块料,别在那儿捉起臭虫放在自己脑壳上叮——自讨苦吃了。”听后,我不服气地说:“你也别总是隔着门缝看扁人……”(河南·孟州)
【歇后语第31句】:【外披羊皮,内藏狼心】(惯)形容人外表装得善良,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32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歇后语第33句】:包公的上方剑——先斩后奏
【歇后语第34句】:离了小丑不成戏。
【歇后语第35句】:【摘桃子】(惯)比喻攫取别人的成果。
【歇后语第36句】:一盆水泼下地——没法收拾
【歇后语第37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释义:指穿现成衣,吃现成饭,坐享其成。例句:张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何曾理会过啥叫生计艰难?像他这种人,不撞南墙是绝不会回头的。
【歇后语第38句】:骂了皇帝骂祖先——不忠不孝
【歇后语第39句】:【胆是吓大的,力是压大的】(谚)胆量是在承受惊吓的过程中逐步变大的,力量是在承受压力的环境中不断增强的。指人的胆量和力量,都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锻炼出来的。
【歇后语第40句】:【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谚)要想让佛法兴盛,除非佛门信徒能做到彼此敬重。指佛门信徒不互相拆台,佛法自然兴盛。比喻行内的成员能彼此尊重,该行业就必定兴旺。
【歇后语第41句】:【外公死儿——没有舅了】(歇)舅:谐“救”。指不可挽救或无可救药。
【歇后语第42句】:小军学习很马虎,作业也常常是抄袭别人的。爸爸知道后,严厉地说:“地不可不种,心不可不用。再这样下去,当心你的脑子要生锈!”(广西·南宁)
【歇后语第43句】:【透口风】见“露口风”。
【歇后语第44句】: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歇后语第45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释义:王叔和:晋朝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读医书,不如多在治病的实践中学习医术。例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什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近来蒙少爷的教训,才晓得书是该念的。
【歇后语第46句】:【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歇)指心里有隐痛,难以启齿。
【歇后语第47句】:【羊毛搓的绳子,又抽在羊身上】(惯)比喻自作自受。
【歇后语第48句】:【给力】“给力”一词,意思是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很得力。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给力”原属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它从网络到社会应用是在2010年11月10日,一向以严肃和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竟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为头版头条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文章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如此给力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与年轻人接轨。网友们笑了,正规媒体开始接纳网络语言。自此,“给力”一词频繁出现,并被人们接受。
【歇后语第49句】:玩月被云遮——扫兴
【歇后语第50句】:星期天,妈妈买回一斤肠子,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有事要出去,把肠子放在桌子上后,转身叮嘱我说:“别叫小猫吃了。”妈妈走了,我望着桌上香喷喷的肠子,自言自语地说:“我只吃一口。”于是,我咬了一口。这一吃不当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下子就吃了一大半。妈妈回来一看,说:“这真是老鼠看仓——越看越光啊!”(河北·望都)
【歇后语第51句】:【老猫喝烧酒——够呛】(歇)本指呛得十分厉害,转指够受的。
【歇后语第52句】:华佗治病——妙手回春
【歇后语第53句】:壁画上的耕牛——不中用
【歇后语第54句】:梅兰芳唱旦角——拿手好戏
【歇后语第55句】:【裤兜子里的跳蚤,乱咬】释义:比喻不顾事实,毫无根据地随便供认别人干了坏事或说了坏话。例句:高百尺反驳说:“得!工农干部就这样——裤兜子里的跳蚤,乱皎……像你们知识分子,一套一套的?”
【歇后语第56句】:【公众马,公众骑】见“大家马儿大家骑”。
【歇后语第57句】:【烧香引鬼来】(惯)1比喻好心帮人却惹出麻烦来。2比喻做某件事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也作烧纸引了鬼来。烧纸:旧时烧纸钱送鬼。 烧香招来了鬼。 烧香逗得鬼上门。
【歇后语第58句】:傍晚,我在放学路上听两位叔叔边走边谈。其中一人说道:“你是唱红脸的,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剩下我们几个光屁股猴就没戏唱了。”(河南·泌阳)
【歇后语第59句】:【官不大,僚不小】(惯)形容人职位虽不高,却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也作“官儿不大,架子不小”。
【歇后语第60句】:李大伯家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现在是对爹敢骂,对娘敢打。邻家老奶奶感慨地说:“真是养不教父之过呀!打从小起,他李大伯对这孩子就是放手心上怕跌着,含口里怕憋着。还说什么树大自然直,就这么个直法?”(山东·荣成)
【歇后语第61句】:【 四两胜千斤/一两拨千斤】用力轻巧,解决大问题,事半功 倍。如同物理学上的杠杆作用。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其实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两拨千斤么,要领我都掌握 了。”
【歇后语第62句】:一同学从前打架斗殴,无所不干;如今是助人为乐,勤奋向上。他爸爸高兴地说:“大楼中的电梯能上能下,沙发中的弹簧可屈可伸。他开始走正路了啊!”(陕西·西安)
【歇后语第63句】:【人敬有钱的,狗咬挎篮的】(谚)挎篮的:旧社会一手拖棍、一手挎篮沿街讨饭的乞丐。指在金钱社会里,人情势利,敬重的是有钱有势的人,凌辱的是穷苦无告的人。 也作“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丑的:穿着又破又烂的穷人。
【歇后语第64句】:黄金要从沙子里淘,骏马要从马群里找。
【歇后语第65句】:【能站着,也能蹲下】(惯)比喻人能屈能伸。
【歇后语第66句】:【问医不瞒医,问卜不瞒卜】(谚)卜:占卜、算命之类。请医生看病,不能隐瞒病情;请卜者算命,不能隐瞒内情。指凡求人办习;,必须以真情相告。
【歇后语第67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释义: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日、6日或7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日、6日或7日。惊蛰这一天如果不冷,寒冷的天气要持续到芒种。例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记得惊蛰那天就不冷,天气反常,以后还有冷的呢。
【歇后语第68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谚)比喻降伏一般敌人,也要使出对付强敌的手段,丝毫不能轻敌。
【歇后语第69句】:【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歇后语第70句】:六九头刮春风——开冻(动)了
【歇后语第71句】:黄鼠狼问鸡卦一凶多鸡(吉)少
【歇后语第72句】:【有药敷在疼处,有话说在明处】(谚)药用在疼处,见效快;话说在明处,少怀疑。指有话摆在明处说,不要背后说闲话。也指说话要直截了当,不要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73句】:【鲤鱼跳龙门】(惯)比喻脱离了原来的环境,提高了地位。
【歇后语第74句】:【丫头】我们现代人常称小女孩为“、了头”。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尼?这还要从中国古代说起,在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形状很像个“丫”字,这种头型就被称为头”。后来,丫头就慢慢成了女孩子的代称。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在唐朝,“、了头”就有女孩之意了。此外,因为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了头”有时也指婢女,如戏剧的婢女就叫“丫环”。
【歇后语第75句】:【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富贵需要努力争取,不是轻易 得来的。明代《西游记》:“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 死工夫。”
【歇后语第76句】:【人怯鬼蝎虎,人勇鬼缩头】(谚)蝎虎:放肆猖狂的样子。人要是胆怯软弱,邪恶鬼物就会猖狂;人要是勇猛刚强,邪恶鬼物就会退缩。 指对邪恶势力只能强硬,不能软弱。
【歇后语第77句】:—吊钱放在门槛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歇后语第78句】:裤裆底下插扁担——自己抬自己
【歇后语第79句】:跑了虾公抓到鲤鱼——坏事变好事
【歇后语第80句】:【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旧时用葫芦装药。指弄不清真相。 台湾琼瑶《彩云飞》:“涵妮瞪大了眼睛,惊异地瞧着,不知道 云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歇后语第81句】:【塘里无鱼虾也贵】(谚)塘:池塘。池塘里要是没鱼,虾米也吃香了。比喻没有高层次的人物,次等人物也可以充数。
【歇后语第82句】:【胳膊儿往外撇】(惯)比喻说话、做事向着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弯。
【歇后语第83句】:【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歇后语第84句】:草帽烂边——顶好
【歇后语第85句】:【嚼舌头】(惯)指传闲话,拨弄是非。也指闲聊或互相逗着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头根。
【歇后语第86句】:【明人不待细讲】(谚)明人:悟性很高的人。对明人讲话,点到为止,不必啰嗦重复。 也作明人不必细说。 明人不消细说。 明白人不用多费话。
【歇后语第87句】: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骗自己
【歇后语第88句】:【玻璃人儿——透极了】(歇)本指极其透明,转以形容人非常聪明伶俐。
【歇后语第89句】:扁担砸杠子——直打直
【歇后语第90句】:观世音下凡——有救
【歇后语第91句】:【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歇后语第92句】: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要想身体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体好,睡觉不蒙脑。
【歇后语第93句】:【一辈冤家十辈仇】(谚)一辈人结的冤仇,十辈子都难以开解。指冤仇宜解不宜结,解开了就一了百了,要记仇就没完没了。
【歇后语第94句】:【软刀子杀人下见血】释义:比喻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害人。例句:“说到陈尚仁对付农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歇后语第95句】:【龟通海底】(谚)指龟潜入水中,可以直通到海底。比喻出入衙门的有钱人,可以打通关节,买通官府,上下钻营。
【歇后语第96句】:老狗跳楼梯——不得势
【歇后语第97句】:【 狗撵鸭子,刮刮叫】鸭子被追发出叫声。刮刮叫,又指好 得很。《敌后武工队》:“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狗撵鸭 子,刮刮叫。比我强一百倍。”
【歇后语第98句】:【重打锣鼓另开戏】释义:重新敲起锣鼓,从头另开演一场戏。比喻从头再干或另作新的打算。例句:人们的劲头又来了,又好像头年,萧队长找着一百二十多个贫雇中农男女,愿意重打锣鼓另开戏。
【歇后语第99句】:【好死不如恶活】(谚)死得再好,也不如痛苦地活着。指凑合活着总比死得痛快要好。 也作“好死不如赖活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