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保准你一看就喜欢!
【谚语俗语第1句】:【猪贪别人槽】想占别人的好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 狗》:“弓着个腰,上别人的槽头抢食吃。怎么不让你一口气 上不来噎死!”
【谚语俗语第2句】:【女大不中留】(谚)指女儿长大了就应该出嫁,不可久留娘家。 也作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 女大留不得,留下惹是非。
【谚语俗语第3句】:两犬打架——狗咬狗
【谚语俗语第4句】:【穿新鞋走老路】(惯)比喻形式变了,内容和实质没变,还是老一套。
【谚语俗语第5句】:檀香木做马桶——屈材(才)
【谚语俗语第6句】:弟弟三岁了,很淘气,妈妈很娇惯他。爷爷教训妈妈:“娇儿不孝,娇狗上灶。不能老宠着他。”(湖北·荆门)
【谚语俗语第7句】:【水不到渠不成】释义:比喻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例句:她既然把话吞回去,一定是有难言之隐,而且一定是思想斗争尚不成熟,勉强叫她说,不一定能说出真情来。水不到渠不成啊!
【谚语俗语第8句】:【宝剑脱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谚)烈士:壮士,侠义、豪壮的人。 佳人:美女。有宝剑就赠给侠义的壮士,有红粉就赠给美貌的佳人。 指宝物应该送给最需要、最合适的人。 也作“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
【谚语俗语第9句】:【借债容易还债难】(谚)借债虽不怎么费事,但归还债务,连本带利会无力承受,那却不容易。诫人不可轻易借债。
【谚语俗语第10句】: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负义
【谚语俗语第11句】:【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从未有过冤仇。言外之意:现在为 什么作对?往日、近日,也说:前世、现世。类似的:一无冤, 二无仇。明代《水浒》:“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 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什么!”
【谚语俗语第12句】:【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释义: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处。例句:唐连生见厂长和工程师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来,这次也许真能抱个金娃娃呢!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工厂出了名,他这位副厂长当然也光彩呀。
【谚语俗语第13句】:【鸡急上房,狗急跳墙】(谚)鸡逼得急了,会飞上屋顶;狗逼得急了,会跳跃过墙。比喻人被逼到走投无路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冒险事。 也作“鸡慌了上房,狗急了跳墙”。
【谚语俗语第14句】: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缺少心眼
【谚语俗语第15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谚)纵然看不上破烂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应该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顾他们。 比喻瞧不起当事人,也应顾及与他有关的人的情面。
【谚语俗语第16句】:肚子里长笋——胸有成竹
【谚语俗语第17句】:【鸡一嘴,鸭一嘴】(惯)1斥责人在别人谈话时乱插嘴。2比喻人多嘴杂,意见不统一。3比喻议论纷纷。
【谚语俗语第18句】:【拒人于千里之外】释义:形容态度傲慢,没有商量的余地。例句:杜秋葵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安天宝只有等下去,等来春到杜秋葵心头那一天。
【谚语俗语第19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谚语俗语第20句】:【强迫不成买卖,强求不成夫妻】(谚)买卖要愿买愿卖,不能强迫;婚姻要两相情愿,不能强求。指使用强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难以办成。 也作“强迫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
【谚语俗语第21句】:一根灯草点灯——无二芯(心)
【谚语俗语第22句】:小明没经考试就进了县高中,欢欢也梦想着能够这样。她妈妈说:“你怎么能和人家比?小明他爸腿上拔下一根汗毛也比你爸的大腿粗。”(山西·平顺)
【谚语俗语第23句】:【乌金更比黄金贵】乌金,比喻墨,借指知识文化。谓知识 比财富重要。《北京日报》( 1988,11,11):“古人有一句名 言:乌金更比黄金贵。指的是金钱再有价值,也没有知识 (墨)贵重。今天细细想来,此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谚语俗语第24句】:妈妈又做面条,弟弟一看便说:“又是面条,我不吃。”妈妈说:“芝麻秆喂驴——吃不吃让到。”(河南·泌阳)
【谚语俗语第25句】:【要打看娘面】(谚)要责打孩子,也要给孩子母亲留些情面。指母亲的情面重。也指采取行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谚语俗语第26句】:眼睛长在耳朵边上——有偏见
【谚语俗语第27句】:【保饭碗】(惯)指保住职业,使生活有基本保障。
【谚语俗语第28句】:【无过乱门】(谚)不要走近祸乱的地方。指人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感,凡是祸乱是非之地,一定要远远避开。
【谚语俗语第29句】:【孤犊触乳,骄子骂母】(谚)犊(du):小牛。独生的牛犊吃奶时会顶撞母牛的乳房,娇宠的儿子会辱骂自己的娘亲。指娇生惯养的后代不会孝顺父母。
【谚语俗语第30句】:刀子插在鞘里——锋芒不露;不露锋
【谚语俗语第31句】:【落水顾命,上岸顾财】谓考虑眼前利益。清代《何典》:“只 要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若只管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 钱的鬼相骂,连我也局促不安了。”
【谚语俗语第32句】:【刀尖上过日子】释义:比喻在危险境况下生活,日子难熬。例句:杏花!现在咱们是刀尖上过日子啊!你想的多么便宜呀!
【谚语俗语第33句】:【圣诞老人】圣诞节期间,在英、美等国,不少大百货商店、超市专门派人装扮成圣诞老人,向顾客,尤其是孩子们分发糖果和礼品,这一风俗现在已传到中国,商店或超市也有了圣诞老人的形象。那么,圣诞老人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圣诞老人是罗马帝国东部小亚细亚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主教生前乐善好施,曾暗地里赠送金子给一个农夫的三个待嫁的女儿做嫁妆,将其中一袋金子从烟囱口扔进去,恰好掉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筒袜子中。于是,现在每逢圣诞夜,必有不少天真的孩子把袜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炉旁,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品。圣诞老人的形象非常可爱。他是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袖边,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一条宽布带。传说圣诞老人住在北极。在圣诞夜,圣诞老人架着八只鹿拉着满载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原来到各家,由屋顶的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早已吊在壁炉旁或床头上的袜子里。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谚语俗语第34句】:算盘掖在裤腰上——肚里净打小九九
【谚语俗语第35句】:【手长衣袖短】(惯)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贫困。也指能力达不到。 也作“手长衫袖短”。
【谚语俗语第36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儿酸】(歇)疙疸:同“疙瘩”,小球状或块状的东西。本指六月的梨不成熟,味儿有些酸;转指人有些迂腐。
【谚语俗语第37句】:【提着头过日子】(惯)比喻时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谚语俗语第38句】:【黄瓜菜都凉了】释义:黄瓜菜本来就是凉的,这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比喻什么都晚了。例句:刘三儿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着你们两个找葫芦,黄瓜菜都凉了。”
【谚语俗语第39句】:小明的爸爸把白菜收回家后,自语道:“这菜都被冻坏了。”小明妈听见后埋怨说:“谁叫你不早收呢?立冬不起菜,冻了不要怪!”(河北·献县)
【谚语俗语第40句】:【杀鸡焉用牛刀】此语比喻不能大材小用或小题大做。谁能想这样一句俗语竟然出自孔圣人之口。《论语·阳货》记载,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游任武城宰。有一次,孔子到武城去,听到城里有弦歌之声,微微一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武城这样一个小地方没有必要推行礼乐大道。子游一本正经地说:“过去您教导我们说:‘君子懂得礼乐之道就会有仁爱之心,小人懂得礼乐之道就容易被役使。’我正是按照您的教导去做的呀!”孔子听后对其他学生说:“子游说得对,我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谚语俗语第41句】:【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谚语俗语第42句】:【亲戚有远近,朋友有薄厚】(谚)亲戚中有远亲近亲的分别,朋友中有交情浅交情深的分别。指同样都是亲戚朋友,总有远近厚薄之分,不可一概而论。 也作“亲戚有厚薄,朋友有远近”。
【谚语俗语第43句】:【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指一种社会心态:不愿意做孩 子的教师。阿城《孩子王》:“老话说: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 王。学生们可闹?”
【谚语俗语第44句】:【羊羔掉进虎口里】(惯)比喻弱者陷入危险境地或落入强者手中。
【谚语俗语第45句】:不见棺材不落泪——死心眼
【谚语俗语第46句】:【堤外损失堤内补】(谚)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农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损害的,就要在堤内设法得到补偿。比喻在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补起来,不使总体亏损。 也作“堤内损失堤外补”。
【谚语俗语第47句】:【不能正己,焉能化人】(谚)自己不能严于律己,使自己品行端正,又怎能教化别人。指要想教育别人,必须先严格要求自己。
【谚语俗语第48句】:邻家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可儿子成家后就再也不孝敬他们了。妈妈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地说:“唉,可真是只有瓜连(怜)子,没有子连(怜)瓜啊!”(河南·邓县)
【谚语俗语第49句】:小鸡下蛋——憋红了脸
【谚语俗语第50句】:【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释义:比喻任何成果都是长期下苦功取得的。例句:张嘉庆看忠大伯心思有了转变,也想,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要从长远着想。
【谚语俗语第51句】:舅舅做生意亏了本,心灰意冷的,妈妈劝他:“你呀,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好花要有绿叶镶,能人还须众人帮。还是先跟亲戚商量一下再说吧!”(宁夏·固原)
【谚语俗语第52句】:一天,村里来个卖葡萄的,要价一元钱一斤,大家嫌贵,可他却说:“一元钱,不算多,买不着汽车和摩托;两元钱,不算贵,拉不回冰箱和冰柜。”(河北·黄骅)
【谚语俗语第53句】:【时辰】“时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国古人的计时单位。原来,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有12个时辰。12时辰用地支12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余类推,也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谚语俗语第54句】:麻秆做床腿——难撑
【谚语俗语第55句】:【鸡飞蛋打一场空】释义: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例句:队长,谢满丰却不同意,说就怕新渠修不成,老渠也扔了,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
【谚语俗语第56句】:【死猪不怕开水烫】(谚)猪已经死了,任开水怎样烫都毫无知觉。比喻人身处绝境,无计可施,索性横下一条心,任由事态发展去。
【谚语俗语第57句】:【没事人一大堆】(惯)指装作局外人,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
【谚语俗语第58句】:【能当天上一只鸟,不做官家一房小】(谚)小:小妾,小老婆。宁愿做只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也不愿做官宦人家的小妾。指旧时官宦人家的小妾地位低下,往往备受凌辱。
【谚语俗语第59句】: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谚语俗语第60句】:野猫进宅院——无事不来
【谚语俗语第61句】:有秤无砣——难定星(心)
【谚语俗语第62句】:口袋里冒烟——烧包
【谚语俗语第63句】:楠木当柴烧——不识货
【谚语俗语第64句】:干活休息时,大家谈起了弟兄几人中,常常会有一个不争气的,并且还举了一些例子。张大爷结语似的说:“‘三斑出一鹞,三虎出一豹’,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65句】:【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惯)乘兴:趁着一时高兴。败兴:因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情绪低落。指高高兴兴地来,扫兴地回去。
【谚语俗语第66句】:【当着和尚骂秃子】(惯)比喻表面上骂那个人,实际上是骂眼前这个人。 也作“当着和尚骂贼秃”。
【谚语俗语第67句】:【乌龟吃了萤火虫——心里明】(歇)萤火虫:昆虫,腹部末端有能发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转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谚语俗语第68句】:【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歇)光:本指光亮,转喻好处。指凭借某人或某事得到好处。 也作“和尚跟着月亮走——沾光”。
【谚语俗语第69句】:【 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讲道理,执法,也要照顾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虑人际关系。李准《李双双》:“这算贪污工 分?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样子。”
【谚语俗语第70句】:【 前言不搭后语】语言杂乱无章,前后联系不上,形容慌 乱,或不善言谈。成语:语无伦次。古华《浮屠岭》:“王断掌 嘴笨舌笨,前言不搭后语的,样子有点傻。”
【谚语俗语第71句】:【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谚语俗语第72句】:【放虎归山,必成大害】(谚)比喻放走强敌,必定会带来难以估料的后患。 也作放虎归山,自留祸根。 放虎归山,终是后患。
【谚语俗语第73句】:【拿狗屎往人脸上抹】(惯)比喻给人栽赃,坏人名声。
【谚语俗语第74句】:【山小雀翻筋斗——卖弄花屁股】见“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谚语俗语第75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对坏人坏事,防不胜防,难 免有疏忽。茅盾《腐蚀》:“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我要不大意,又怎样呢?”
【谚语俗语第76句】: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团团转;来回直打转转;乱窜;走投无路;坐立不安
【谚语俗语第77句】:【爆冷门】(惯)冷门:原指赌博时很少有人下注的一门。比喻在不引入注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谚语俗语第78句】:【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谚)指应报答别人的恩惠,报复自己的仇人,恩怨分明才算是有志气的大丈夫。
【谚语俗语第79句】:【斑鸠不下树——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见。
【谚语俗语第80句】:【拳头大的是哥哥】以力压人,无理可讲,谁力气大就听谁 的。《桥隆飙》:“俗语说:拳头大是哥哥,个头壮是强梁。在 大树底下,哪能有小草的露水?你我兄弟怎么能寄人篱 下?”
【谚语俗语第81句】:【话不投机半句多】谓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块儿去。 海外於梨华《三人行》:“可是小傅这时真有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感觉,说着就要走。”
【谚语俗语第82句】:【张开喉咙见心肺】(惯)比喻对人直抒胸臆,毫不隐瞒。
【谚语俗语第83句】:【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惯)形容人足智多谋。
【谚语俗语第84句】:【腊月生的孩子——冻手冻脚】(歇)冻:谐“动”。指动作不规矩(多指性骚扰)。
【谚语俗语第85句】:【上贼船】(惯)1指受人蒙蔽,上了当。2比喻自愿加入坏人的团伙,一起干坏事。
【谚语俗语第86句】:属王八的——缩头缩脑
【谚语俗语第87句】:【能忍者自安】能够忍耐、容忍,便会减少麻烦,生活与心 理都能够平静。《马烽小说选》:“看到就当没看到,忍一忍 就过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数。池莉《来来往 往》:‘!一切只有当事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谚语俗语第88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惯)指办成事情的本领不大,把事情搞糟的本事却不小。 也作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谚语俗语第89句】:【重阳黑洞洞,一年好收冬】释义:指重阳这天阴沉下雨,这一年就有好收成。例句:重阳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归路日,有雨主来年熟。
【谚语俗语第90句】:山腰里一片云——成不了气候
【谚语俗语第91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头】释义:比喻再好的伪装也掩盖不住坏的本质。例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头!一点都不错!”老马这气昂昂的态度,使我浑身都来了劲。
【谚语俗语第92句】:【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谚)金花和银花可搭配,西葫芦和南瓜可搭配。比喻男女婚配要门当户对,条件相当。
【谚语俗语第93句】:【四面点火,八方冒烟】到处制造麻烦,制造事端。《【第9句】:11 美国恐怖大爆炸》:“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希望美国对于自 己的行为要更检点一些,不要四面点火,八方冒烟,到处得 罪人,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
【谚语俗语第94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谚)人心即使坚硬如铁,也经不住官法像熔炉一样,使你无法抗过。旧指再强硬的人,在官法的强制下也会认服。 也作人心坚似铁,官法炽如炉。 人情似铁非是铁,官法如炉即是炉。
【谚语俗语第95句】:赵云救阿斗——拼老命
【谚语俗语第96句】: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
【谚语俗语第97句】:高空跳伞——落千丈
【谚语俗语第98句】:院里的刘二宝总爱贪小便宜,常惹人嫌。奶奶说:“自己挣来的吃着也香,穿着也光。贪那仨瓜俩枣的,又吃不饱,还落个让人戳脊梁骨,啥多啥少?”(北京·延庆)
【谚语俗语第99句】:【袖扣】西服的袖口上各缀有一排扣子,看似没有实际用处,纯属装饰。其实不然,它的来历是大有作用的。在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视部队的军容。但由于士兵们常常用袖子擦脸,甚至擦鼻涕,制服的袖子往往很脏。于是,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袖口上钉上金属扣子,来改变士兵用袖子当手巾擦脸的习惯。命令发出后,整个部队的仪表果然变得整洁多了。没想到这样一来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仅改变了部队士兵的不良习惯,还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潇洒。从此,这种服装很快流行开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