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快手民间俗语俗话文案,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歇后语第1句】:【诚招天下客】真诚能够取得人们的信任。《北京日报》 (1986,7,28):“诚招天下客,我离开餐厅时,看出不少中外 顾客与服务员很熟悉。”

【歇后语第2句】:【只看见自己的鼻子尖】儿指眼光短浅。或说:只看见眼皮 底下。成语:鼠目寸光。罗广斌等《红岩》:“只要不是只看 见自己鼻子尖过活的人,都应该看见,这和我们过去搞革命 的时代大大不同了。”

【歇后语第3句】:风筝落在刺笆[荆棘]林——乱缠;缠住了

【歇后语第4句】:鳖笑龟儿——看不见自己的丑

【歇后语第5句】:【玩火者必自焚】谓做冒险的事情,必然会危及自身。成 语:玩火自焚。传记图书:“然而,事与愿违,玩火者必自 焚。”

【歇后语第6句】:【 遇到拦路虎】遇到巨大的障碍。马烽《饲养员赵大叔》: “遇到拦路虎就去问别人,学到一点好的办法,马上就试 验。”

【歇后语第7句】:【宁可人前全不会,不可人前会不全】(谚)宁愿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全不会,也不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半懂不懂的。指不懂装懂最丢人现眼。

【歇后语第8句】: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歇后语第9句】:狼和狗比胸膛——狼心狗肺

【歇后语第10句】:天上的老鹰不吃脏东西——清高

【歇后语第11句】:一条船上的旅客——风雨同舟

【歇后语第12句】:【船到码头车到站】(惯)比喻止步不前。

【歇后语第13句】:【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释义:形容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无穷。“让路”又作“让道”。例句: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歇后语第14句】:【死要面子活受罪】(惯)指人太顾及自己的面子,为了脸面而宁愿承受痛苦的折磨。

【歇后语第15句】:刀切大葱——两头空

【歇后语第16句】:【铺的草,盖的草,有个老伴就是好】(谚)即使穷到下铺草、上盖草的程度,只要有个老伴相依为命,彼此体贴照应,就会感到十分满足。指老年人最难得的是有个老伴。

【歇后语第17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俗语多指心甘情愿。也指故弄玄虚,不可能实现。此俗语源自商、周交替时期。商朝末期,商纣王无道,周文王决定讨伐昏庸残暴、民心尽失的商纣王,便留心物色一位有才能的军事指挥者来辅佐自己。一天,周文王带着他的儿子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看到一个老翁在渭水边钓鱼。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有二三尺。老翁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这时,一个樵夫走近他,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那老翁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文王见状大为惊奇,就下车,与之交谈。得知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布阵的高人。周文王喜出望外,便诚恳地请他一起回宫。此后,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广为传诵,遂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俗语。

【歇后语第18句】:【油锅里抓钱】油锅里滚烫,谓不顾一切地捞钱。清代《红 楼梦》:“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 见奶奶有了这个梯己,他还不放心花了呢!”

【歇后语第19句】:【哪块黄土不埋人】见“何处黄土不埋人”。

【歇后语第20句】:蚊子说成大象——夸大其词

【歇后语第21句】:六月的云,少女的心——变幻无常

【歇后语第22句】:【打撺鼓儿】(惯)指在一旁撺掇、怂恿、帮腔。

【歇后语第23句】:爸爸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可他却要买绿色毛衣穿。妈妈没好气地说:“你要是穿上,准能把哭娘的逗乐。”(宁夏·银川)

【歇后语第24句】:【为朋友两肋插刀】帮助朋友,不惜牺牲自己。朋友,也可 换成其他亲近的人。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这就是 说,姓高的走江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歇后语第25句】:【豆腐嘴,刀子心】(惯)指嘴上说得绵软动听,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26句】:【瞒上不瞒下】瞒上容易,瞒下不容易。下面人多,瞒不 住。引申为:不必向上汇报。清代《红楼梦》:“我还有一句 话和你商量,不知你肯不肯:现在他的东西,是瞒上不瞒下, 悄悄地送还他去。”

【歇后语第27句】:【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谚)荣枯:兴盛与衰落。进了门不必询问家门的兴盛与衰落,只要看看家里人容颜表情就可知道。 指人的心境总要表现在人的面容神态上。 也作入门休问吉凶事,观看颜面自得知。 入门不问荣枯事,但见容颜便得知。

【歇后语第28句】:【老太婆缝补丁——纫针】(歇)纫:引线穿过针鼻儿,谐“认”。针:谐“真”。指做事严肃对待,毫不马虎。

【歇后语第29句】:我跟妈妈上山采药材,路上,我问妈妈每天都这么忙,心里难受不,妈妈打趣道:“忙碌的蜜蜂哪有悲伤的闲暇?”(河南·济源)

【歇后语第30句】:【记德不记仇】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忘掉别人对自己 的伤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个记德不记仇的贤 妇,念着同胞份上,将前情一笔勾却。”

【歇后语第31句】:【不打无准备的仗】泛指做事情要有准备,要有成功的把 握。莫应丰《将军吟》:“不打无准备之仗,情况是复杂的,我 们要做复杂的准备。”

【歇后语第32句】:【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谚)城墙上的狐狸窝不可用水灌,不然会毁坏城墙;社庙的老鼠洞不可用火熏,不然会烧毁社庙。指邪恶有所凭借便难以清除,常借指帝王左右的佞臣无法铲除。

【歇后语第33句】:吃点心抹酱油——不对味;不是味儿

【歇后语第34句】:【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谚)趋:追求。要想争名,那就到朝中去当官;要想夺利,那就到市场去贸易。指要争名利,就要找对获取名利的场所。

【歇后语第35句】:【同行无疏伴】(谚)出远门结伴同行,不可疏远了同伴。指同伴上路,应当彼此关照,和睦亲近。也泛指共同做事,应互相配合。

【歇后语第36句】:【刀伤药虽好,不破手为高】虽有办法挽救,也不要麻痹大 意,还是以不出事为好。类似的:药虽好,不如不害病。李 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前只说好刀切药不如不划破 口,现在看,打破脑袋不怕用扇煽,这条命是从汽车轱辘底 下拾来的。”

【歇后语第37句】:【伸手不见五指】(惯)形容非常暗黑,什么也看不见。 也作伸手不辨五指。 伸手不见掌。 伸手不见巴掌。

【歇后语第38句】:海瑞见皇帝——拼着一死

【歇后语第39句】:鸭子头上插锦鸡毛———语(羽)双关(冠)

【歇后语第40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俗语在百姓当中的使用率很高。意思是处于中间状态,或用作自我安慰之词;也指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中游思想。此语源自《后汉书·赵岐传》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西汉时,杜伯直和崔子玉的楷书法度严谨,仪态端庄,为人推崇。另外两位书法家赵袭和罗恽草书成就很高,然而却狂妄自负,遭到众人的鄙视。书法家张伯英在给朋友朱赐的信中称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此后,由专指书法推及生活诸事。

【歇后语第41句】:【好儿女志在四方】青年人应该经风雨见世面,不应留恋 某一个地方。类似的:男儿志在四方。香港梁凤仪《千堆 雪》:“对呀,男儿志在四方,何必要死守在女友的身旁,受那 裙带尊荣所带来的层层压力?”

【歇后语第42句】:【天有阴晴,地有旱涝】情况在不断变化,有好有坏。刘绍 棠《渔火》:“天有阴晴,地有旱涝,也该我们时来运转,你走 背字儿了。”

【歇后语第43句】:【疾风知劲草】“疾风知劲草”与“烈火识真金”一样,用来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分晓是非真假,辨别忠奸曲直,结识真正朋友。它典出刘秀。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是有关刘秀与王霸的故事。王霸是河南颍阳的地方豪强,但他一直不甘心只做个地方上的小官。适逢刘秀起兵路过颍阳,王霸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投奔刘秀。刘秀起兵并不顺行,他赤手空拳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后遭遇到诸多不顺,处境非常危险,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门客都陆续不辞而别,只剩下王霸忠诚地为刘秀效力。刘秀感激地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一次,刘秀仓皇躲避自邯郸追来的王郎,王霸更是舍命相伴。追兵把刘秀等人逼到滹沱河边,眼看就要追上,刘秀的侦察兵报告说河水太深,没有船无法渡河。这时王霸为稳定军心,就扯了个谎,告诉大家河结冰了可以踏冰过河。等刘秀人马到了河边,河果然结了冰,更为神奇的是等他们过了河,冰立刻就化了,挡住了追兵。此乃与“泥马渡康王”一样神奇。真龙自有天助。自此,“疾风知劲草”广为流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引用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歇后语第44句】:表哥初中毕业,嫌自己家穷,想出外打工。舅母说:“人勤,穷不久;人懒,富不长。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干,在哪都会过上好日子。”(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45句】:【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见“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

【歇后语第46句】:【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谚)钱财挣到手并不容易,人往往是在没有了钱财的时候才知道挣钱之难。指人要珍惜钱财,养成节俭的习惯。

【歇后语第47句】:星期天,我和姐姐去车站接二姑婆。二姑婆一下火车就拉着姐姐的手说:“真是毛头姑娘十八变,临上轿了还要再变三变。几年不见,长得这么水灵了。”(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48句】:【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为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 懦弱无能,虽有诸葛亮辅佐,也未能守住刘备开创的基业。 谓人无能,帮助他也成不了大事。海外张爱玲《金锁记》: “怎奈这丫头天生是扶不起的阿斗,恨得我只嚷嚷。”

【歇后语第49句】:【豆腐】“豆腐”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家常菜。豆腐不仅味美价廉,营养丰富,还具有相当的养生保健作用,自问世以来,颇受大众的喜爱。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这种传统美食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欣的《物原》等著作,都把豆腐的发明权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诗为证,明代一个名叫苏平的人创作了一首豆腐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去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有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有两个地方需要稍作解释,一是“淮南”,指淮南王刘安;一是“蟾”,指明月。据说,刘安的这项发明得益于他的神仙梦。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他生性喜好炼丹之术,潜心炼丹欲求长生不老。众所熟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和他有关。刘安一生耽于修炼丹药,他在一次炼丹过程中用磨制的豆汁来培育丹苗,结果豆汁与盐卤意外凝结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并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现在恐怕遍及全世界。

【歇后语第50句】:【给个热罐子抱着】让人感到热乎乎的。指假意关怀。李 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让他去体验,也不过是先给他 个热罐子抱着,如他不‘改换门庭’,不拿出个积极的行动 来,提干的许诺,也仅仅为画饼充饥而已。”

【歇后语第51句】:【行动有三分财气】(谚)指只要肯劳作,或多或少总会有几分报酬。

【歇后语第52句】:麻雀斗公鸡——自不量力

【歇后语第53句】:【搅成一锅粥】(惯)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乱,闹得无法收拾。2指许多事情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

【歇后语第54句】:【恶人先告状】(谚)指恶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为转移目标,洗脱自己的罪名,往往抢先告状。也指人自身做了缺理事,反在人前制造舆论,指责别人。 也作“坏人先告状”。

【歇后语第55句】:【三魂少了二魂,七魄只有一魄】(惯)形容受到惊吓,魂不附体的样子。 也作三魂去了两魄。 三魂少去二魂。

【歇后语第56句】:【说一句,是一句】(惯)指说出来的话实在、有分量、算数。 也作说一句,算一句。 说一句话,算一句话。

【歇后语第57句】:【爬高枝】(惯)比喻攀附有权势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门坎儿。 攀高枝儿。 飞到高枝上。

【歇后语第58句】:爸爸问我你的数学怎么没考及格,我说考试那天有点头晕。妈妈说:“别睡不着怪床歪,以后学习认真点。”(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59句】:【成不了气候】释义:指做不成大事。例句:“我看咱们少当家的成不了气候。”

【歇后语第60句】:【草怕严霜霜怕日】释义:指一物降一物。例句:马凤兰说:“草怕严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一回,有人整他了,他就要垮台了。”

【歇后语第61句】:【风过草抬头】指情况又恢复原状,反弹。电视新闻:“我 们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风过草抬头的现象。”

【歇后语第62句】:夺下羊羔放走狼——留下后患

【歇后语第63句】:天鹅离不开湖泊,英雄离不开人民,谁脱离了人民,谁就会失去翅膀。

【歇后语第64句】:【老鸹落在猪背上,看见猪黑看不见自己黑】指自己有同样的 缺点,却嘲笑别人。类似的: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韩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得了吧,别老鸹落在猪身上,光 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个黑。你脾气好还是咋的?”

【歇后语第65句】:学戏不懂意,等于活烂泥。

【歇后语第66句】:字是门楼书是房。

【歇后语第67句】:【咽下口水吞了自己的话】(惯)比喻话说出去了又反悔。

【歇后语第68句】:【心头不似口头】(惯)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不一样。指人说一套做一套,要两面手法。

【歇后语第69句】:庄稼没肥慢长,人不锻炼不壮。

【歇后语第70句】:【井水不犯河水】(谚)井水和河水两不沟通,彼此毫不相犯。借指人各执其事,各行其道,彼此不相关联。 也作井水河水两不犯。 河水犯不到井水。

【歇后语第71句】:【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惯)指对方不够资格,根本不配与自己相比。

【歇后语第72句】:【卖关节】(惯)指利用职务之便,暗中受人贿赂,给人办事。

【歇后语第73句】:【吹牛皮】(惯)指说大话,夸海口。

【歇后语第74句】:吃冰棍拉[排泄(大便)]冰棍——没话(化)

【歇后语第75句】:【东方不亮西方亮】释义:这个地方不行,别的地方就会行。例句:赵编辑给他打气:“不过,好在现在出版社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不妨再拿到别的地方试试……”

【歇后语第76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谚)更(geng):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个更次,每更两小时。人在欢快中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寂寞无聊中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指时间过得快慢和人的情绪有关。 也作欢乐嫌夜短,愁苦恨更长。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

【歇后语第77句】:【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惯)斗、石:都是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识字很少或不识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升:容量单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认不得几石。

【歇后语第78句】:【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歇后语第79句】:鸭子走路——左右摇摆;摇摆不定

【歇后语第80句】:【响锣一声,闷鼓一槌】(惯)指不管以什么形式,给一个干脆的回答。

【歇后语第81句】:【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歇)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味苦,可入药。苦瓜:本义味苦,转指痛苦、苦难。形容苦难极其深重。 也作“苦胆拌黄连——苦上加苦”。

【歇后语第82句】:【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惯)寅、卯:地支顺序第【第3句】:第四位,农历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租儿:地租,即靠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比喻入不敷出,提前支取、挪用。 也作寅吃卯粮。 寅年用了卯年的。

【歇后语第83句】:小明做题马虎,妈妈劝了好几次,他都不以为然。爸爸说:“水不大,冲走村庄;雨不大,淋湿衣裳。可不能忽视这些小毛病。”(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84句】:【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歇后语第85句】:一网打尽天下鱼——想得到办不到

【歇后语第86句】: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歇后语第87句】:【千金易求,信誉难得】(谚)信誉:由诚实守信获得的美好声誉。 千两黄金容易求得,信誉却很难获取。专指商场中营利居其次,树立信誉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誉值干金”。

【歇后语第88句】:【贫家富路】(谚)贫家:居家贫穷。 富路:出门在外带足盘费。指居家节俭容易度日,上路窘困无处呼救。 也作“穷家富路”。

【歇后语第89句】: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一样

【歇后语第90句】:【鞋趿拉袜捣蒜】(惯)鞋趿(t。)拉:把鞋帮后部踩在脚后跟下。袜捣蒜:袜子不合脚,走路时老往脚心跑。形容衣着不整齐,不利落。

【歇后语第91句】:【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原指宗教影响,借指做事带动了别 人。《平妖传》:“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 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的,见婆子说话有些古怪,便认 真了。”

【歇后语第92句】:井水流河里——深远

【歇后语第93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惯)比喻说话没有条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比喻这事干一点儿,那事也干一点儿,什么事都干。 也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东一榔头,西一棍子。 东一榔头,西一杠子。

【歇后语第94句】:【大手抓草,小手抓宝】(谚)指人只肯动手、不肯动脑,也就只能长得大手大脚,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勤学习善用脑的人,手脚灵巧,能创造价值大的物质财富。

【歇后语第95句】:【为朋友两肋插刀】(惯)指人重友情,为了帮助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作“为朋友两肋扎刀”。

【歇后语第96句】:玩着轱辘打主意——想转了

【歇后语第97句】:【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歇后语第98句】:【一个鼻孔出气】(惯)形容立场一致,臭味相投。 也作一个鼻子眼儿里出气。 一鼻孔出气。 一个鼻孔喘气。

【歇后语第99句】:【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释义:处暑时还没有下雨,庄稼纵然结了籽实也无收成。指干旱难以成孰。例句:处暑日宜雨。谚云:“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030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