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歇后语,让人一看就爱上了!

【歇后语第1句】:【天下无有不散的筵席】(谚)再好的宴席,总会有散的时候。比喻人生有聚就有散,不必为散伤情。

【歇后语第2句】:妈妈每天从早忙到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条。爸爸风趣地说:“你是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真是个称职的‘内当家’呀!”(河南·淅川)

【歇后语第3句】: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歇后语第4句】:【乌白头,马生角】(惯)乌鸦白了头,马生出角来。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现或成功。

【歇后语第5句】:【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惯)1形容看见美色而不能自持。2形容惊恐万分。 也作“魂飞天外,魄散九州”。

【歇后语第6句】:鸭子改鸡——磨嘴皮

【歇后语第7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歇后语第8句】:头发丝穿豆腐——没法提

【歇后语第9句】:小红和小丽不知为什么事吵起架来,越吵声越大,同学们怎么也劝不住。这时,老师来了,她和蔼地对小红和小丽说:“谦,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同学们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行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0句】:【宁可折本,不可饿损】(谚)折(she)本:亏损本钱。本指做生意宁可亏损本钱,也不能饿伤身体。 泛指钱财上受损不要紧,只要把身体保护好。 也作“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歇后语第11句】:【敲锣卖糖——各执一行】(歇)行:行当。本指各干各的行当,转指各干各的事,互不干预。也指各人干惯了各自的一行,精通各自的一行。 也作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敲锣卖糖——各搞一行。

【歇后语第12句】:【小家碧玉】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不过,她们的出身不同,差别可谓三级跳。金枝玉叶一般指皇族之女,大家闺秀指官宦巨富之女,小家碧玉指平民百姓之女。而小家碧玉又特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那么,小家碧玉是从何说起呢?小家碧玉源自晋朝孙绰的《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诗中的“碧玉”是一个女子的名字。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她们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因从小家贫失学,又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不会附庸风雅,但对一些家务女红往往比较精通。小家碧玉虽不及大家闺秀学问深,懂礼仪,但绝不比大家闺秀品行差,且更具心灵手巧的优势。

【歇后语第13句】:门旮旯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歇后语第14句】:钓鱼要时分,上午七到十,下午三到四。

【歇后语第15句】:罐子里养个王八——没出息;出息不大

【歇后语第16句】:鬼门关止步——出生入死

【歇后语第17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原指武艺高强,借指精通有关方 面的技术。师陀《果园城记》:“就是说他得教国文、地理、历 史、自然、算术,甚至还得会教体操,十八般武艺他得件件精 通。”

【歇后语第18句】:【富得快,跑买卖】(谚)要想很快富裕起来,最好是经商做生意。指经商能很快致富。

【歇后语第19句】:【老马蹄下不迷路】释义:老马认识道,不迷路。比喻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的人心中有数,不会被迷惑。例句:嗯,老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这样看来,我们明天去,只怕是名为赴宴,实为斗智。

【歇后语第20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稳当当的】(歇)形容稳妥可靠。

【歇后语第21句】:【鱼见鹭鸶骨头软】形容畏惧。传记图书:“鱼见鹭鸶骨头 软。抓衣领的难民见他来势凶猛,怕吃眼前亏,松了手。”

【歇后语第22句】:【挨闷棍】(惯)闷棍: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击。 也作“挨闷棒”。

【歇后语第23句】:火烧岭上找螺头——难寻

【歇后语第24句】:说出的话牛都踩不烂——梆硬

【歇后语第25句】:表弟没上学的时候,常答不出外婆出的问题,上学以后却大不相同了。外婆高兴地说:“这真是天上星星摇两摇,公鸡变成金凤凰。”(安徽·安庆)

【歇后语第26句】:【万顷地,独根苗】(惯)独根苗:比喻独生子。指家里财产很多,却后继乏人,只有独子一人,非常娇贵。

【歇后语第27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歇后语第28句】:【瞎子发眼——豁出去】(歇)发眼:害眼病。豁出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去做。本指眼睛已经瞎了,再害眼病也不在乎;转指没有顾忌,舍得付出任何代价。 也作瞎子发眼——豁出来。 瞎子害眼睛——豁出去。

【歇后语第29句】:【贵易交,富易妻】(谚)易:更换。 旧指人有权有势了,就会抛弃患难时的朋友,另交新贵;有钱有业了,就会抛弃穷困时的妻子,另娶新人。 也作“富易交,贵易妻”。

【歇后语第30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释义:保密,连自家人都不能知道。例句:“你小声些!这事儿可得保守秘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谁也不能给知道。”

【歇后语第31句】:【吃酒不言公务事】释义:聚饮时不谈论公事。例句:今日奉屈,不过为昔臼之情,聚谈聚谈,古云:“吃酒不言公务事。” 非是为兄的拦阻贤弟之臼,因我帐下皆是忠义之将,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

【歇后语第32句】:【追击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歇)追击炮:一种火炮,以曲射为主,能射击遮蔽物后面的目标。指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处理。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33句】:大蒜老了——扯破衣裳分家

【歇后语第34句】:【常常坐首席,渐渐入祠堂】(谚)首席:宴席上的首位。祠堂:死后排列灵位的庙堂。指人年事已高,在宴席上常坐首位,就意味着死期快到了。

【歇后语第35句】:一次吃鱼,鱼刺差一点卡在喉咙里,我吓坏了,发誓不再吃鱼。妈妈笑了:“你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能因噎废食呢?”(广东·平远)

【歇后语第36句】:【豆芽子菜,水蓬蓬,竹竿子,节节空】释义:比喻人不实在,作风虚浮。例句:真是妇道人家短见。根子不正,还能长出好苗来呀?我就不待见这个小子那副酸相,豆芽子菜,水蓬蓬,竹竿子,节节空。

【歇后语第37句】:【哑子做梦——说不得】(歇)指无法说或不能说。

【歇后语第38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长期生活在外,最后总希望回到家乡。例句:“常言道,树高干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若还长大了,少不得寻根问蒂,怕不认我做外公么?”

【歇后语第39句】:擀面杖打飞机——高不可攀

【歇后语第40句】:【丑妇家中宝】(谚)貌丑的妻子多安分守己,不会惹是生非,招致麻烦。指娶妻应重在德行,不可一味追求美貌。 也作丑妻薄地家中宝。薄地:贫瘠的田地,薄地无人争,故称一宝。 丑是家中宝,可喜惹烦恼。 可喜:俊俏美貌,招人喜爱。

【歇后语第41句】:【十个指头咬着都疼】(谚)比喻骨肉情深,无论伤着哪一个,都一样心疼。 也作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 十个指头扎了哪一个都是一样疼。

【歇后语第42句】:【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谚)人不能从相貌上断定他有多大的作为,就像海水无法用斗来量它的多少一样。指人的才干、学识与成就,从相貌上是估量不透的。 也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歇后语第43句】:【 几十年如一日】一贯如此,没有变化。台湾朱秀娟《女强 人》:“想想看,十多年如一日,哪件事我不听你的。”

【歇后语第44句】:【一步棋走错满盘输】指犯了关键性的错误。相关的:走错 了一步棋/棋差一着便为输/下棋干着,全看最后一着。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一步 棋走错就会全盘输掉,所以他尽管非常愤怒和激动,却不肯 马上下命令。”

【歇后语第45句】:【歪竹子节多】指人品不好,容易产生麻烦,惹是生非。杂 文集《歪竹子节多》:“好竹子节少,歪竹子节多。过日子,我 看也是一样的。”

【歇后语第46句】:【卖油娘子水梳头】油留着卖,自己不能搽。意即为他人 服务,自己不能享受。类似的:卖鞋的赤脚跑/裁缝衣破没 人补,木匠屋里没凳坐/造车者多步行。成语:为人作嫁。 《艾芜短篇小说选》:“卖油娘子水梳头,这是一句极其流行 的俗语。意思是说,卖油人的娘子,舍不得用油梳头,只拿 点水来润润头发。也就是说,一些小本生意的人以及一般 下力的,总是拿好的去供给别人,坏的留着自己享用。这并 不是自己俭省,想要储蓄起来,而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法则, 逼着人不得不这样虐待自己,不然的话,就不能生活下去。”

【歇后语第47句】:【鸡吃叫,鱼吃跳】释义:吃鸡吃鱼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尝到了活学活用、活鸡活鱼的甜头。俗话讲,“鸡吃叫,鱼吃跳”呢。

【歇后语第48句】: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歇后语第49句】:前浪;无穷无尽;一泻千里

【歇后语第50句】:【没骨头】(惯)比喻没有骨气。

【歇后语第51句】:【 伸手不见五指】形容漆黑无光,或能见度极差。成语:漆 黑一团。孙犁《风云初记》:“风雨越来越大,大堤上黑得伸 手不见五指。”

【歇后语第52句】:【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指贪财。成语:见钱眼开。姚雪垠 《李自成》:“做贼的全是穷光蛋,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一见 就动心。难道他嫌白花花的银子扎手么?”

【歇后语第53句】:老藤子爬树——绕来绕去

【歇后语第54句】:【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头】释义:比喻在富裕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不出意志坚强的人。例包:我对闺女说,不是你爹无情,这人一生一世,不锻就炼不出心来,不闯就造不出真正的人来,男的女的都不例外,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头,所以我对丫头说,你爹就算能找到门路,我也不去找,不把你摔打成了不算数!

【歇后语第55句】:【得理不让人】(惯)指占了理,就不肯宽容、饶恕别人。 也作“得理不饶人”。

【歇后语第56句】:【抓住船板就是命】找到了救助的方法。图书:“正苦干无 计,抓住船板就是命,便想利用这机会喘息一下。”

【歇后语第57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称为民请命、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为“父母官”。它源自何处呢?源自汉代正史。《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期,南阳郡治安状况非常糟糕,盗贼猖狂,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境内一片狼藉。一个名叫召信臣的到这里任太守,此公为政勤勉,很有计谋,首先严厉打击盗贼,稳定社会秩序,劝说人民发展生产,对游手好闲、不干农活的浪荡子弟毫不客气,像严父一样督促他们搞好农桑。因为召信臣治理有效,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改善,流离百姓纷纷回到家乡,过上了好日子,人们十分感谢这位好官,被大家称为“召父”。另据《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31年),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也是个好官,清廉节俭,勤政为民,任期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增收粮食,像慈母那样细心关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开心,被当地人尊为“杜母”。事有巧合,同是汉朝(西汉东汉),同是南阳,“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们把关心百姓疾苦,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州县好官尊为“父母官”。从此相沿成俗,这个称呼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仍有这种称呼。当今的“父母官”够格不够格,老百姓心里有数。

【歇后语第58句】:妈妈给我做了条新裤子,没几天,膝盖就磨破了。妈妈说:“你身上是不是长牙了,刚穿几天啊,新裤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长)

【歇后语第59句】:【好借债,穷得快】(谚)喜欢借债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变穷。指生活中宁可艰苦度日,不可轻易借债。

【歇后语第60句】:【 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谓不怕议论,议论改变不了事 实。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人嘴两张皮,任他们说去 呗!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回炉烧饼不香谓不新鲜,失去原有的特点、优点。《小 说季刊》(1981,4):“回炉烧饼不香,这可不是又香又酥能吃 的烧饼,而是菱洲圩村上的碎嘴姑姑、婶婶们对谈崩了的亲 事又合好的比方。”

【歇后语第61句】:吃洋参,不如睡五更。

【歇后语第62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歇)旧俗民间取癞蛤蟆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制药,可外用治疗痔疮等症,时间在每年阴历五月初五(小端午节)和五月十五(大端午节)两天。比喻有了事情想躲也躲不过去。

【歇后语第63句】:【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仍旧是原有的情 况。杂文图书:“因此,当‘第三者’取得了‘第二者’的身份 后,尽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原先那 动人心魄的情感却荡然无存了。”

【歇后语第64句】:雪山日出——天明地白

【歇后语第65句】:有秤无砣——难定星(心)

【歇后语第66句】:【手掌也是肉,手心也是肉】(谚)不论手掌手心,都是自己身上的肉。比喻都是自家的亲人,自应一体对待,不能厚此薄彼。 也作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 手心手背都是肉。

【歇后语第67句】:【老虎嘴里讨肉吃】谓要求对方放弃利益,做不到。成语: 与虎谋皮。茅盾《子夜》:“跟吴老三交涉,简直是老虎嘴里 讨肉吃!”

【歇后语第68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谚)宁愿作为美玉被击得粉碎,也不作为瓦片而被保护得完好。比喻有气节的人,宁可忠贞而死,绝不苟且偷生。 也作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宁甘玉碎,必不瓦全。

【歇后语第69句】:狮子大张口——胃口不小

【歇后语第70句】:【心在嘴上长着】(惯)指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毫不隐瞒。

【歇后语第71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给老人或长辈祝寿时,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作为祝词。它作为完整的一句话最早出自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可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两句话原本并不在一起使用。先说“寿比南山”。南山之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致意思是说,如同上弦的月亮,好比初升的太阳,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塌陷落。因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知名的经典,好多成语典出《诗经》,《诗经》被称为典故的摇篮。 “寿比南山”源出于此,应十分确定。再说“福如东海”。比喻福气像东海那样浩大,一望无际,永无尽时。此是泛指东方的海。祝词中借用“东海”,就是祝愿老人或长辈富足、长寿,福气像东海那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到了明代,人们才把“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连起来用,自有道理,寿长福大,才为幸福,缺一不可。

【歇后语第72句】:【不磨不难不成人】(谚)不经受磨难,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指磨难是成就人才的有效途径。

【歇后语第73句】:人死大夫到——无济于事;不济事

【歇后语第74句】:【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歇后语第75句】:【清水煮挂面——有盐在先】(歇)挂面里搀有少量食盐。盐:谐“言”。指事先把该说的话说清楚。

【歇后语第76句】:【应人事小,误人事大】(谚)答不答应替人办事倒无关紧要,答应却不办,从而耽误人家的事,这就麻烦了。指应诺的事必须实践。

【歇后语第77句】: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歇后语第78句】:晁盖的军师——吴(无)用

【歇后语第79句】:【吃了橄榄灰儿——回过味来】(歇)橄榄:橄榄树的果实,吃时先涩后甜。回味:本指吃了橄榄后细品余味,转指事情过后从记忆里体会。指事后终于醒悟过来。 也作“吃了橄榄——晓得回味”。

【歇后语第80句】:【一只病鸡带坏一笼】个别连累整体。类似的:一条牛拉屎 连累一栏/一头坏驴带坏一圈马。成语:害群之马。清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个合了我们广东人一句话:一 个小鸡不好,带坏一笼了。”

【歇后语第81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没有学习过,不知道情况。李 准《李双双》:“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 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歇后语第82句】:【绊住脚】(惯)比喻被人或事所纠缠,行动受阻,不自由。 也作“绊住腿”。

【歇后语第83句】: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歇后语第84句】:【人怕丢脸,树怕剥皮】(谚)人要是丢失了脸面,就无法在人前立足;树要是被剥了皮,就断了根和梢的脉络,无法存活。指人活脸面,绝不可做丢脸面的事。 也作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面,树怕剥皮。

【歇后语第85句】:【泼冷水】(惯)比喻打击人的热情或积极性。 也作泼凉水。 泼冰水。 浇冷水。

【歇后语第86句】:【放到案板上的肉——提起一条,放下一堆】(歇)比喻人不由自主,只能任人摆布。

【歇后语第87句】:【竹桶倒豆子倒】道谐音,谓彻底说出,没有保留。成语: 和盘托出。刘绍棠《两草一心》:“天天晚上收了工,吃完饭, 四十人在对面炕上盘膝而坐,面面相觑,目光呆滞,表情死 板,一个个向管教人员交心,必须竹桶倒豆子,不倒干净不 散会。”

【歇后语第88句】:【 吹喇叭,拾轿子】当吹鼓手、轿夫。指捧场,制造舆论。 语序亦可换置。成语:鸣锣开道。《天怒》:“报纸登的是大 款、歌星、企业家、私人老板,电视也是如此,全给他们抬轿 子,吹喇叭,这是不正常的。”

【歇后语第89句】:两勤加一懒——不做,二不休

【歇后语第90句】:【续弦】“续弦”是男子丧偶再娶的意思,后妻对原妻的父母称为“续闺女”。那么为什么再娶称为“续弦”呢?古代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夫妻婚配叫“琴瑟和弦”,还用“琴瑟和谐”、“琴瑟相调”来比喻夫妻情笃、融洽。弦在琴上,如果弦断了,就弹奏不出美妙的曲子,所以,男子丧妻称为“断弦”,再娶自然就是“续弦”了。用琴瑟比喻夫妻,这大概与《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诗句有关。“琴瑟友之”,用琴瑟打动淑女的芳心,琴瑟是婚姻的媒介,再娶当然还是离不开琴瑟,正扣续弦之意。之所以用琴瑟来喻指夫妻和谐,因为琴与瑟两种乐器被古人视为雅乐正声的代表,常在古代礼仪中合奏,琴不离瑟,瑟不离琴,正喻夫妻和谐。

【歇后语第91句】:【钉是钉,铆是铆】(惯)“丁是丁,卯是卯”。

【歇后语第92句】:【大虫不吃伏肉】(谚)大虫:老虎。伏肉:被慑服的小动物。比喻真正的英雄绝不欺凌弱小者。

【歇后语第93句】:千年铁树开了花——枯木逢春

【歇后语第94句】:【百尺高楼从地起】(谚)百尺高的楼房,也必须从平地建起。比喻任何大的事,都要从基础抓起。

【歇后语第95句】:【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把没有的说成有的,凭空捏造,栽赃陷害他人。这个词源自道家学说,原是一种哲学思想,并无贬义。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庄子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也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后来“无中生有”虽是贬义,但用到兵法当中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当中的重要一计,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战绩。《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就是运用的“反间计”,也是“无中生有”之计。“增灶计”、“减灶计”都是“无中生有”之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中伤朋友或同志。

【歇后语第96句】:【种菜如绣花】释义:种菜要细致,多下工夫。例句: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

【歇后语第97句】:【 兵来如梳,贼来如篦,匪来如剃】篦子比梳子的齿更密。旧 时兵卒,跟盗贼、土匪一样,都抢劫人民财产,而土匪尤为凶 恶。白危《垦荒曲》:“兵来如梳,贼来如篦,匪来如剃……兵 就是匪,匪就是兵,叫谁谁也分不清。”

【歇后语第98句】:【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歇)本指一触动箭就发射出去,转喻事态发展到非常紧张的地步,马上就会发生严重的事情。

【歇后语第99句】:【慌吃要烫嘴,慌走脚踢伤】释义:比喻慌张匆忙容易出差错。例句:阿土阿耳却冷静地制止:“‘慌吃要烫嘴,慌走脚踢伤。’你们莫忙,等走近了,我下命令你们再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054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