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青树林经典民间俗语俗话,句句珠玑

【歇后语第1句】:张老师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他说:“时间好比东流水,只有流去无流回;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少年空发愁。”(安徽·肥西)

【歇后语第2句】:【摆门面】(惯)门面:商店房屋沿街的一面,比喻外表。指讲究排场,过于追求外表的体面。

【歇后语第3句】:吃过晚饭,我觉得很困,就上床睡觉了。奶奶笑着说:“落了夕阳关山门——真是老实和尚啊!”(河北·沧县)

【歇后语第4句】:【登鼻子上脸】(惯)比喻越来越放肆。 也作踩着鼻子上脸。 踏着鼻子上脸。

【歇后语第5句】:【千里井,不反唾】(谚)出远门在千里之外,饮过井里的水,不要以为再不路过此处,便朝井里吐唾沫。指为人要忠厚,不可做欺心的事。

【歇后语第6句】:【小巫见大巫】(惯)巫:巫师,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法术低下的巫师遇见了法术高超的巫师。比喻二者的本领相差太远。

【歇后语第7句】:【行得端,走得正】释义:行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众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维持,向日本人低头,我是坚决不干!”

【歇后语第8句】:【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只能看表面现象,内 行人能够看出规律、技巧。张贤亮《绿化树》:“俗话说,外行 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即使他干端坯递泥这样的简单劳动, 我马上知道他非常有眼力。”

【歇后语第9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释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例句: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甚志气的。人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歇后语第10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

【歇后语第11句】:【有钱买马,没钱买鞍】有钱买马,不肯花钱买鞍,可没鞍配 不了套。能够花大钱,舍不得花小钱,而小的方面也不可忽 视。类似的:有钱买条牛,没钱买犁头/买得起马,配不起 鞍。清代《醒世姻缘传》:“你看这有钱买马、没钱买鞍的事 么?有本开铺子,倒没有橱柜了。”

【歇后语第12句】:【民无粮要反,兵无粮要散】(谚)老百姓没粮吃就会起来造反,军队中没粮吃就会各自走散。指粮食是安定与治军的首要问题。

【歇后语第13句】:姑姑来我家做客,妈妈要把前几天借她的钱还给她。姑姑笑着说:“你们先用吧,我不急用。”妈妈一边递钱一边说:“借钱有头,还钱有期。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河南·淇县)

【歇后语第14句】:小红家里很穷,今年又连遭不幸。前不久学骑车时摔折了右腿,近两天又得了骨髓炎,乡亲们非常同情地说:“这风咋光往没袄人身上刮呢?”(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15句】:班里有几个同学说话,班长管他们,他们也不听,老师知道后批评了这些同学。回家后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他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贵人不下跪;打一巴掌才过劲儿,过一会儿还想闹个气儿”。(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16句】:【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歇后语第17句】:【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释义:比喻没有多少好处可图。例句:如今新社会,有钱人家过日子,是寸步难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没有什么大事头了。

【歇后语第18句】:【打退堂鼓】(惯)旧时官吏坐堂问事结束,击鼓退堂。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或改变主意。

【歇后语第19句】:【龙王】“龙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话人物。俗语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凡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还是渊潭泉井,都住有龙王。那么,龙王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民间,还有一个关于龙王爷来历的传说:唐朝初年,在安徽省颍上县百社村,有一个名叫张路新的人,娶妻张氏生了九个儿子。传说他曾在河南南阳做过照灵侯,后来丢官回乡,经常去“焦氏台”河边垂钓。有一天,就在他钓鱼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宫殿。他好奇地走进宫殿,竟成了龙王。后来,他每天一早就到龙宫去“上班”,天黑才回家。他的妻子发现他每次回来,身体总是凉冰冰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张路斯回答说:“我现在已经是龙王了。外地有一个叫郑祥的人,也说他是龙王,要和我争夺地盘,我们约好明天进行决战,谁要是胜了,这地盘就归谁管,谁就是龙王。你今晚就告诉九个儿子,叫他们明天去为我助战。一定要记住,头上扎红巾的是我,头上扎青巾的那个是郑祥,千万不要认错了标记。”张路新的九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吩咐,第二天一早,就带上弓箭为父助战。他们用弓箭朝扎青巾的人猛射,郑祥中箭负伤后逃走,不久便在合肥的西山上死掉了。张路斯从此就成为真正的龙王。这是民间传说,寓意神通广大的龙王,竟也出身于普通百姓。

【歇后语第20句】:【枪杆子朝里打】(惯)指打击、伤害自己人。

【歇后语第21句】:鱼靠水,箭靠弓,人民自古是英雄。

【歇后语第22句】:要考试了,我说:“又得考试了,真倒霉。”爸爸说:“有什么倒霉的?当兵不怕跑,学生不怕考。”(江苏·镇江)

【歇后语第23句】:【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形容人缺乏音乐天赋,唱歌不合律拍,常跑调。现在,歌曲演唱需要掌握七个音符,才能演唱出悦耳动听、千变万化的各种音调,我们熟知的音符有七个:1234567,何来五音不全呢?原来,七音符是乐谱中记录声音变化的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五音的说法,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自从人类发现声音存在差异,便开始探求其中的规律。早在先秦,人们正经提出了五音的说法,即宫、商、角、徵、羽。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认为五音对应五脏器,所以声音随之变化,如脾对应宫音,它的声音慢而缓;心对应徵音,其声雄壮明快。后来,古人又增加了两个音,即变徵、变宫两音。变徵是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变宫则是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歇后语第24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谚)樵:木柴。籴(df):买入(谷物)。 古时交通不便,商人不从百里之外贩木柴,不从千里之外贩粮食。指不长途贩运无利可图的粗重货物。

【歇后语第25句】: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歇后语第26句】:二嫂同女儿拌起嘴来,女儿的嘴一点也不饶人。二嫂说:“你这个属鸭子的,煮烂心煮不烂嘴。”(山东·莱西)

【歇后语第27句】:【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释义:鞍鞯: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旧封建礼教提倡女子不二次嫁人。“不备双鞍鞯”又作“不担双鞍”、不配二鞍”。 “烈女”又作“贞女”。“不嫁二夫郎”又作“不更二夫”、“不嫁二夫”。例句:我幼读《女儿经》,长读《闺中训》,我明白德容言功与三从四德,我也知道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我进了萧家的门,活着是萧家人,死了是萧家鬼。

【歇后语第28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释义:佐:助。好鸟看好树木栖身,贤能的臣子选择明君效劳。例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闻说唐君德胜尧舜,钦文敬武,天下纷纷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无仁。如今望二位大人注意也。

【歇后语第29句】:【气可鼓不可泄】释义:只可鼓励,不可泄气。例句:濮阳荪扬起眉毛,拔高嗓门说:“气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实跟你说吧,只要明儿个晚上他们到了‘萃华楼’,你就看我的吧……”

【歇后语第30句】:玻璃缸里的标本——缺乏生气

【歇后语第31句】:【 季节不等人】农业种植要顺应季节,不能拖延。柯蓝《浏 河十八湾》:“三个人把地开出来,搞的多了,红薯都种不完, 季节又不等人,急得要死!”

【歇后语第32句】: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歇后语第33句】:星期天,我和姐姐都在外婆家玩。我俩因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我就不再理姐姐了。外婆看到这种情况,关心地询问我是为什么。我说:“姐姐老爱说我的过错。”外婆听后,笑着说:“说话,说话,说过就‘化’了。你小小年纪,怎么还记仇呢?”(四川·广元)

【歇后语第34句】:【人到穷时想卖天】(谚)天是无法卖的,但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连天也想卖。指人到窘穷无援的时候,便会想入非非,不顾一切。

【歇后语第35句】:【 好汉不吃眼前亏】情况不利,不必硬拼。好汉,也说:光 棍。浩然《山水情》:“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亏的策略,更明 白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正理明言。”

【歇后语第36句】:【两面光】(惯)比喻做事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歇后语第37句】:八卦阵里骑马——不好找出路

【歇后语第38句】:【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随机应 变,分别对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见人说人话,见 鬼说鬼话,她是多么不容易哟!”

【歇后语第39句】:【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谚)疏:稀疏。秧苗稀了,能使稻米丰满;禾苗稀了,能使谷穗硕大。指种庄稼,禾苗宜稀不宜稠,稀田的产量胜过稠田。

【歇后语第40句】:【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巴】(谚)耗子:老鼠。猫离开了家,老鼠就张狂得缘墙上房。比喻主管的人不在,下属人员就失去管束。也指内部失防,就会招来里忧外患。 也作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老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歇后语第41句】:【没有孙猴子的本领,不敢取经】孙悟空随唐僧去西天取经, 事出明代《西游记》。借指:没有本领,不敢接受重任。西戎 《一个年轻人》:“你没有孙猴子的本领就敢取藏经,你看能 说过大家?”

【歇后语第42句】:【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谚)尸体发臭,只能臭一里远;名声臭了,却能传到千里之外。指人要是名声败坏,就不可收拾。

【歇后语第43句】:【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谚)金花和银花可搭配,西葫芦和南瓜可搭配。比喻男女婚配要门当户对,条件相当。

【歇后语第44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歇后语第45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

【歇后语第46句】:【红军】建军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并不叫“红军”,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义和九月的秋收起义,都不叫红军。毛泽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头两句为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只点明了军队的性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没有出现红军字样。最早称“红军”的是之后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发布《红旗号外》,公开宣称组织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工农红军总参谋徐光英。”此次起义失败后,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指出:“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6月4日,中央在给井冈山前委的信中,又具体指示四军:“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从此,“红军”这一名称正式成为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称号,各地工农革命军也相继改称为红军。

【歇后语第47句】:夜饭太晚了,小红有点不高兴。妈妈说:“夜饭夜饭,吃到鸭子下蛋。”(注:鸭子是黎明前下蛋。)(江苏·南通)

【歇后语第48句】:井底砌房子——深造

【歇后语第49句】:【打春】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据传,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员来到郊外,聚集乡民,设上供桌,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出现了打纸牛,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纸牛叫春牛,仍旧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纸牛,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后来,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鞭打纸牛,觉得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不得职田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来年他把迎春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立春时刻到来时,他迎天扯了个大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来,在上年写的《春牛榜子》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儿开始,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虽然现在不再举行迎春仪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歇后语第50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歇后语第51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雨无阻,坚持工作,长期辛 劳。老鬼《血色黄昏》:“冬天冻死,夏天晒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没人乐意干。”

【歇后语第52句】:三十年的旧棉絮——老套子

【歇后语第53句】:有人要听王老师的课,可他说不会讲普通话。领导说:“你就乡里鼓乡里敲吧!”(江苏·大丰)

【歇后语第54句】:冷死花旦,热死武生。

【歇后语第55句】:【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歇后语第56句】:棺材老板咬牙——恨人不死

【歇后语第57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惊恐。王安忆《文革轶事》:“有时 候,这些画面还会出现在她的梦境里,真的一样,她不由惊 出一身冷汗。”

【歇后语第58句】:亮亮好逞强,有时把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也不放在眼里。院里的奶奶说:“你呀,别不知天高地厚的,别人顺脚捞捞,反脚敲敲,就够你受的了!”(安徽·太湖)

【歇后语第59句】:【黑纱】中国人治丧,儿女后辈只穿孝不戴黑色,农村现在也如此。后来,西风东渐,才开始戴黑纱,也只限于城市和公职人员。那么,戴黑纱从何说起呢?它源自欧洲。在古代欧洲,如果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首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就这样,节俭易行的佩戴黑纱的丧礼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歇后语第60句】:一大早,我便对妈妈说:“妈,从今天开始,我要帮您扫地、洗衣……”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插上一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江西·全南)

【歇后语第61句】:【让人一步自己宽】谦让有利于和睦相处。类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宽。西戎《两涧之间》:“算了,算了,让人一步自己 宽,无原则纠纷,不能看得那么认真,要是认真起来,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丢下生气一条路了!”

【歇后语第62句】:懒散易生病,勤劳可健身。

【歇后语第63句】:【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释义:比喻各奔前程,互不相干。例句:余家富连连点头,“成龙的上天,成蛇的入地,各种各的,又怎会你跟我生气,我跟你吵嘴?”

【歇后语第64句】:【 怕跌跤,先躺倒】形容没有信心,预先认输。或说:怕打 倒,先卧倒。秦兆阳《说媒》:“不如干脆把树花嫁给本村一 个穷瘪了的老实光棍汉,闹平分时他可以当防空洞,平分以 后他可以帮助她家干活,女儿也有了终身依靠,正是一举三 得。这正像俗话说的:怕摔跤先躺倒。”

【歇后语第65句】:东郭先生救狼——好心得不到好报

【歇后语第66句】:【糊涂一时,不能糊涂一世】应吸取教训,不能永远糊涂。 柳青《种谷记》:“像他那样的人,没有自愿往绝路上走的,糊 涂一时,不能糊涂一辈子。”

【歇后语第67句】:撒了盐的油锅——热闹开了

【歇后语第68句】:抱着干柴救火——帮倒忙

【歇后语第69句】:纸上画大炮——打不响

【歇后语第70句】:【狗长犄角——羊相】(歇)犄角:牛、羊等头上长出的角。狗头上长出角,想装扮成羊的样子。羊:谐“洋”。讥讽人出丑,闹笑话。

【歇后语第71句】:我写语文作业错了一个字,爸爸打了我一巴掌。爷爷批评爸爸说:“孩子有错要耐心教,哪有挖井只一锹。”(江苏·新沂)

【歇后语第72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释义:比喻老实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动。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

【歇后语第73句】:树桩上的鸟儿一一早晚要飞;迟早要飞

【歇后语第74句】:【烂泥糊不上墙】(谚)指毫无黏性的烂泥,无法将它抹上墙壁。比喻平庸无能的人无论怎样扶持,也难以成事或走向正路。 也作烂泥扶不上壁。 烂泥巴扶不上墙。

【歇后语第75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不能两面砍;转喻看问题片面,只说一面之理。也比喻处理矛盾纠纷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边砍”。

【歇后语第76句】:【人在曹营心在汉】见“身在曹营心在汉”。

【歇后语第77句】:【吃官饭,打官鼓,官鼓打破有人补】(谚)官:公家的。旧时指干公家事不必过分认真,对公物也不必仔细爱护。

【歇后语第78句】:冬天的茅草夏天的葱——叶枯根烂心不死

【歇后语第79句】:【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惯)形容陷入困境,冤仇无处申诉,有理无处去讲,有难无人帮助。 也作喊天天不应,喊地地无灵。 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歇后语第80句】:春笋见春雨——日长三寸

【歇后语第81句】:【头顶着星星,身背着月亮】(惯)比喻起早贪黑,辛苦劳作。

【歇后语第82句】:【真桐油不晃荡,真财主不露相】(谚)指真正的财主不露富,就像真正的桐油不会晃动一样。

【歇后语第83句】:【破家县令,灭门刺史】(谚)县令:一县之长。刺史:一州之长。 一县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破人亡,一州之长滥使权力能使人家族毁灭。指旧时地方官的权力是极大的,百姓惹不起。 也作“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歇后语第84句】:竹林里的笋子——嘴尖皮厚腹中空

【歇后语第85句】:【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谚)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家,就多一道阻挡的墙。指朋友越多越容易成事,对头越多越难以行动。 也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86句】:茶馆里聊天——想起什么说什么

【歇后语第87句】:六月的冷空气——反常

【歇后语第88句】:冠军和亚军——数一数二

【歇后语第89句】:【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谚)药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症是无药可施的。指再高明的医生,再名贵的药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歇后语第90句】:泥人的脸——面如土色

【歇后语第91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认为作孽要遭报应。指做坏事毁 了自己。清代《镜花缘》:“若任性妄为,致遭天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歇后语第92句】:【 长流水不断线】稳步持续发展。《小说月报》( 1980,7): “留点后路,长流水不断线,万一哪个月出点事,没有完成任 务,仍然可以发奖。”

【歇后语第93句】:【吐口唾沫是个钉儿】(惯)比喻守信用,说话算数。也形容人霸道,说出话来别人必须照办。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钉。 吐唾沫落地是钉。 一口唾沫一个钉。

【歇后语第94句】:【欲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谚)打柴人成天缘山打柴,最知山中路径。比喻亲自实践的人最熟知实情。

【歇后语第95句】:老鼠跟猫——背地里恨得要死,见面又怕得要死

【歇后语第96句】:【人贫智短,马瘦毛长】(谚)人穷困,受着经济的掣肘,就显得智谋不足;马瘦了,肌肉不丰,毛就显得又长又乱。指贫穷能使人智谋受到限制。 也作人贫志短,马瘦毛长。志:志气。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歇后语第97句】:【见台阶就下】(惯)比喻及时寻找机会摆脱困境。

【歇后语第98句】:棺材里的老鼠——吃死人

【歇后语第99句】:群众在哪里,胜利就在哪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064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