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精致深刻!
【歇后语第1句】:【冤家碰着对头】(惯)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歇后语第2句】:桂花树旁修厕所一一一阵香来一阵臭
【歇后语第3句】:【吹枕边风】(惯)指妻子向丈夫灌输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要求。 也作“吹枕头风”。
【歇后语第4句】:一同学不爱学习,却喜欢做家务活。奶奶说他是“气死先生,喜死丈母娘”。(陕西·安通)
【歇后语第5句】:卸磨杀驴子一利用一时;忘恩负义
【歇后语第6句】:前浪;无穷无尽;一泻千里
【歇后语第7句】:【助一臂之力】(惯)指给人一些帮助。
【歇后语第8句】:【不到长安辜负眼,不到两湖辜负口】释义:长安:唐国都长安城,后作为京城的通称。两湖:湖南、湖北,泛指南方。不到京城看看,辜负了眼神;不到两湖走走,辜负了口福。指旅游胜地,不可错过。例句:九福:天下有九福,京师钱福、限福、屏帷福,吴赵口福,洛阳花福、蜀川药福,秦笼鞍马福,苏赵衣裳福、美女福。《珍珠船》云:“不到长安辜负眼,不到两湖辜负口。”
【歇后语第9句】:看病的先生——不请不来
【歇后语第10句】:【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歇后语第11句】:【办酒容易请客难,请客容易款客难】(谚)指请客比办酒难,招待得好比请来客人难。
【歇后语第12句】:【 是金子就会放光】有才能自会表现出来。反义说:放光 的不都是金子。《中国妇女》(1999,4):“女性的特点是,只 要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女人的韧性足以做到这一点。”
【歇后语第13句】: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14句】: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歇后语第15句】:【蛤蟆吞西瓜——开口不怕大】(歇)指人张口要价太高,使对方无法还价。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16句】:打摆子———时冷一时热
【歇后语第17句】:【道路难行钱作马,城池不克酒为兵】(谚)办事遇阻,多使点钱就买通了;城池攻不下,用酒色收买腐蚀就攻下了。旧指用金钱行贿的手段,啥事都可办成。
【歇后语第18句】:【打饥荒】(惯)1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与人纠缠不休。2指借债或欠债。
【歇后语第19句】:【长添灯草满添油】做好充分准备。图书:“如果她们得知 夏天缩短,秋天提前到来这一长期预报,就会在男人意料不 的时候,已经像长添灯草满添油一样,早做准备了。”
【歇后语第20句】:真书如立,行书如引,草书如走。
【歇后语第21句】:大海里扎猛子——有本事尽管使
【歇后语第22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连续做下去,就会有进展。浩然 《艳阳天》:“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儿一伸手,就算有头 脑了。”
【歇后语第23句】:【远处烧香,不如门前积德】(谚)跑远路去朝拜烧香,不如就近在门前做些实实在在的善事。指行善积德应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
【歇后语第24句】:【天上掉馅饼】(惯)比喻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或好处。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好事。
【歇后语第25句】:【六枝儿划拳——新样儿的,没了对儿】(歇)六枝儿:也称六枝子,一只手或足长六个指头。划拳:又称猜拳,饮酒时的一种游戏,双方同时伸出手指,并说出一个数,谁说的数目符合双方伸出来的手指的总数,就算谁赢,输方喝酒。指言论或事物新奇独特,没有可与之相比的。
【歇后语第26句】: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歇后语第27句】:【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谚)一树结的果子酸的甜的都有,一母生的孩子愚的贤的都有。指同胞兄弟性格、智力各有差异。也泛指人与人不会一样。
【歇后语第28句】:【猛火烤不出好烧饼】谓做事要细心,不能急躁。王杏元 《绿竹村风云》:“俗话说:猛火烤不出好烧饼。绿竹村这 一阵风搭起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 组里就发生矛盾了。”
【歇后语第29句】:属啄木乌的——嘴强身子弱;嘴硬身子软
【歇后语第30句】:板凳上放鸡蛋——危险
【歇后语第31句】:鸭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歇后语第32句】:【壁笆上挂团鱼——四脚无捞】(歇)壁笆:篱笆墙。本指无法用爪取物,转喻陷入困境,无法施展手脚。
【歇后语第33句】:【 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诸葛亮令马谡镇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马懿进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虚,诸葛亮用空城计 吓退了司马懿。事出《三国演义》。指有高明的办法来对 付。电视剧:“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没有这一招,也 对付不了马司令。”
【歇后语第34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释义:七级浮屠:七层塔。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比造七层塔礼佛还要好。浮屠:又作“浮图”。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这官人为夫人几死,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歇后语第35句】:【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谚)指人免不了要吃五谷杂粮,也就免不了要生百病。 也作“人吃五谷生百病”。
【歇后语第36句】:【老鼠尾巴上绑鸡毛——不是什么正经鸟】(歇)比喻不是个正派人。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也作“老鼠尾巴绑鸡毛——不是个正经鸟”。
【歇后语第37句】:【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谚)蝼蚁:蝼蛄和蚂蚁。像蝼蚁这样微小的昆虫也知道贪生,人生七尺之躯,有什么理由不爱惜自身。指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作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死。 蝼蚁且贪生,人岂不惜命。
【歇后语第38句】:【严师出高徒】(谚)师傅教导严格,学徒才能获得高超的技艺。指学徒的高水平,离不开师傅的严格教导。
【歇后语第39句】: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歇后语第40句】:镜子里的馅饼——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歇后语第41句】:关公不杀曹操——思念旧情
【歇后语第42句】:【六十年气运轮流转】释义: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总会碰到好运气。例句:“好侄儿,常言道:六十年气运轮流转。谁敢说咱们马家不能改变门风?”
【歇后语第43句】:【无过乱门】(谚)不要走近祸乱的地方。指人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感,凡是祸乱是非之地,一定要远远避开。
【歇后语第44句】:【六耳不通谋】(谚)六耳:三个人六只耳。指商量机密要事,不容有第三者参加,以免泄密。 也作六耳不通谋,三人口一尺。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歇后语第45句】:【有肉解百忧,有酒解千愁】以美味醉饱来消除忧愁。韩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把旁边桌上的剩酒剩肉一齐端到 苏小个子面前,笑嘻嘻地说:来!有肉解百忧,有酒解千 愁。”
【歇后语第46句】:【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事情本不合法,也无凭据,无法公 开讲理。相关的:有处告状,没处拿人。清代《儒林外史》: “认却认得,这话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有什么方法!”
【歇后语第47句】:【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释义:鳝鱼:体形像蛇而无鳞,有黏液,很滑。比喻悄悄地走开。例句:爸爸晓得有理说不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
【歇后语第48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谚)指当官就必须为老百姓办事,不然就枉吃国家俸禄,还不如回家做点小买卖。
【歇后语第49句】:【海上飘白云,海底藏黄金,只要海不干,鱼虾便成群】释义:形容大海美丽富饶。例句:“对,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饶。俗话说:‘海上飘白云,海底藏黄金,只要海不干,鱼虾便成群。’”接着纪洪涛又兴致勃勃地给她讲怎么看水纹,辨流向,避暗礁,识鱼群。
【歇后语第50句】:【跌个狗吃屎】(惯)指跌倒时嘴碰到了地面。
【歇后语第51句】:百年大树风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歇后语第52句】:为老不正.带坏儿孙。
【歇后语第53句】:【立得正,不怕影儿歪】(谚)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为正,作风好,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恶意诽谤。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儿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歇后语第54句】:【面笑心不笑】(惯)指表面装出笑容,内心却并不高兴。
【歇后语第55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歇后语第56句】:【衣冠禽兽】“衣冠禽兽”现在常用来指责品德败坏的官员和坏人。称其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似禽兽。衣冠禽兽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传说古代有一种恶鸟、恶兽,名叫“枭”、“獍”,这两种禽兽出生后均先把生它的母亲吃掉,据此就有了“衣冠枭獍”一语,喻指行为卑劣,品质极坏的人。因一禽一兽,后演变为“衣冠禽兽”。另一种认为,“衣冠禽兽”一语源于古代官员的衣饰,原来并无贬义。在我国历史和戏剧舞台上,封建官吏服饰上都绣有飞禽走兽,明清两代文官服上绣禽,武官服上绣兽,且看下表:品级:倾述林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文官:仙鹤锦鸡孔雀雪雁白鹂露鹚鸳鸯鹌鹑练雀武官: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犀牛海马从中不难看出,衣冠上的禽兽,越是珍奇,品级越高。后来这些象征、区别官职的“衣冠禽兽”们,只顾当官做老爷,仗势欺人,鱼肉百姓,到头来却成了人民切齿痛恨的代名词。
【歇后语第57句】:剖开墨鱼肚——黑心肠
【歇后语第58句】:【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谚)禄:禄粮,饭食。指吃了人家的饭,拿了人家的俸禄,就要尽心竭力地报效人家。 也作食人之禄,必当终人之事。 食人之禄,当尽其心。
【歇后语第59句】:【媳妇多了,婆婆做饭】媳妇多了,都等别人做饭。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桥隆飙》:“俗话说:人多乱,龙多旱,母鸡 多了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歇后语第60句】:【感冒】“感冒”也叫伤风,是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它看似是个现代医学流行词,其实古已有之,它源自宋代。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于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级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薄上登记。这个请假薄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感风”是医学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的侵袭,造成身体不适。太学生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的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值夜班,这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以“感风”、“感冒”、“伤风”为由请假。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的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歇后语第61句】:【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东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记》: “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歇后语第62句】:【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歇后语第63句】:铁轨上的火车——走得正行得直
【歇后语第64句】: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歇后语第65句】:小林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正在学习的安安说:“快去看啊!那边有人在打架。”安安连头也不抬,低语道:“那边火烧山,和我啥相干?”(湖南·东安)
【歇后语第66句】:【作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假借某种名义。
【歇后语第67句】:【哪边炕热往哪边挤】(惯)指人钻营取巧,哪儿有好处就往哪儿钻。
【歇后语第68句】:【老虎头上拍苍蝇】(惯)比喻冒险去触犯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或势力。 也作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抓毛儿。
【歇后语第69句】:【谈天】“谈天”一词,也作聊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家事,大到国事,无所不聊。那么,“谈天”一词源出哪里呢?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孟荀列传》:“邹衍之述,迂大而宏辩……故齐人颂日:‘谈天衍’。”战国末期,齐国的哲学家、阴阳学家邹衍曾经游历许多诸侯国,针对各国的现状,他常常发表大胆的言论,并写了不少文章。但他的文章具有主论很高且不通常理的特点,其研究方法是从小事物一直推衍到漫无边际。人们听了都忍不住拍手叫绝,但真正要推行他的理论却是感到非常困难。后来齐国的人都称邹衍为“谈天衍”。《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说:“邹衍之所言……尽言天事,故日‘谈天’。”这就明确指出“谈天”的初义和出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就把随便的闲谈称作“谈天”或“聊天”了。
【歇后语第70句】:【爱他的,着他的】(谚)对谁偏爱、溺爱,就不免要受谁的制约,甚至受骗上当。指偏爱与溺爱,必定落得个被动的结局。
【歇后语第71句】:鸭子上架——靠猛劲;逼出来的;逼的
【歇后语第72句】:【做手脚】(惯)指暗中作弊,或暗中进行安排布置。
【歇后语第73句】:【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释义:难:与“男”谐音。意谓有钱能成为男子汉,没有钱就难于处世了。例句:“家底子空了,我是去那里借债,想借十块钱来应付你们。哪晓得‘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借不到钱,我自然不敢回来。”
【歇后语第74句】:武大郎卖豆腐——人穷货软
【歇后语第75句】:【一镐头刨出个金窖】(惯)比喻一下子获得大量钱财。
【歇后语第76句】: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歇后语第77句】:【老虎推磨——不听这一套】(歇)套:本指牲口套儿,转指量词“套”。指不接受或不理睬别人的一套说法或做法。 也作老虎推磨——不听那套。 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
【歇后语第78句】:【顺得哥情失嫂意】(惯)这方满意,另一方却生气了。形容很为难,两面都不能得罪。 也作“顺得姑来失嫂意”。
【歇后语第79句】:【 骑马吃豆包】露馅儿馅儿掉在路上,路、露谐音,借指露 出破绽。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咱们回去,可别‘骑马 吃豆包——露馅儿’!”
【歇后语第80句】:【鸡子里头算出四两骨】(惯)比喻十分吝啬,极能算计。
【歇后语第81句】:石狮子的铃铛——摇不动敲不响
【歇后语第82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惯)比喻外表看起来很体面,内心却很肮脏或什么也不懂。
【歇后语第83句】:【多个人,多个胆】(谚)多添一个人,就增多一分胆量。指人多势壮,胆量就大。 也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条河。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把刀。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84句】:【抱佛脚】“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抱佛脚”是佛教礼拜的一种形式。佛教徒礼拜时,双膝、双肘和头部都着地,叫五体投地;双膝、双肘着地而头顶尊者之足叫顶礼;双膝着地而举手加额叫膜拜;双膝着地而手捧尊者之足叫抱佛脚。然而,“抱佛脚”的源头还有一个故事。明代张谊的《宦游闻》记载了一个故事:云南之南有个国家,官民都崇尚佛教。有一个罪犯应判处死刑,当局追捕的急,他惊慌地逃到佛寺内,抱住佛脚痛哭,表示愿意出家当和尚,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终于得到了官府的赦免。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改还不晚,后来演变为“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语义变为临时应急是来不及的。
【歇后语第85句】:上午我在家看书,忘了妈妈吩咐我叠衣服的事。妈妈说:“你看你,真是一分凿打一分眼。”(安徽·长丰)
【歇后语第86句】: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己;自尊自大;自我崇拜
【歇后语第87句】:猪胆包黄连——苦中有甜
【歇后语第88句】:【老鸦占了凤凰巢】(惯)比喻卑贱的人霸占了高贵人的位置。
【歇后语第89句】:【柴多入灶塞死火】(谚)灶里有柴才能烧火做饭,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会把火塞灭。比喻用人过滥,反会把事情办糟。
【歇后语第90句】:板凳上已经坐满了人,可我偏偏要往中间挤。爸爸说:“你真是一个芝麻里还要卡个豆。”(河南·唐河)
【歇后语第91句】:【半天云里的风筝——半点不由己】(歇)指失去自主能力,受制于人。
【歇后语第92句】:天上的银河——不解近渴
【歇后语第93句】:【—把鼻涕,一把眼泪】形容不住地哭泣。或说:一行鼻涕 两行泪。成语:涕泗交流。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他 说到伤心的地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眼都肿了。”
【歇后语第94句】:【风马牛不相及】释义:风:一说放逸,走失;一说兽类发情,彼此相诱。一说两地相距很远,牛马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一说马与牛不同类,雄雌不致相诱。比喻彼此之间毫不相干。“相及”又作“相干”。例句:说了几次,也钻不到他的耳朵里去,什么抗日,什么工作,什么工人、农民,都是对牛弹琴,风马牛不相及,他心上像长了茅茅草。
【歇后语第95句】:狗戴串铃——假充大牲口
【歇后语第96句】:【焦了尾巴梢子】(惯)焦:干枯,转指断绝。尾巴梢子:比喻子孙。 讥讽人断子绝孙。 也作“焦尾巴”。
【歇后语第97句】:【千卖万卖,折本不卖】(谚)折本:亏本。指做买卖的宗旨是要赚钱,亏本买卖谁也不会做。
【歇后语第98句】:小红常夸自己口才好,长得漂亮,可对自己学习成绩差只字不提。妈妈教育她说:“田螺不知尾下皱,狐狸不知尾巴臭。你怎么只夸耀自己的优点,而不提自己的短处呢?”(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9句】:水中看木桩一变了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