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抖音俗语,很潮很洒脱!

【歇后语第1句】:【新葫芦装旧酒】释义: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表面变了,实质未变。例句:旧支部也没撇开.中农也参加运动;支部书记王二合当上了贫农团的主任,村长刘老迫和个浪荡寡妇也选进主席团,换汤不换药,新葫芦装旧酒。

【歇后语第2句】:石头缝里的荆疙瘩——根子硬

【歇后语第3句】:【有钱常记无钱日】(谚)指有钱时必须常常记取没钱时的困苦,只有如此,才能厉行节约,才能保持人在清贫中的种种美德。

【歇后语第4句】:【临死打哈欠——白张嘴】(歇)张嘴:本指张开嘴巴,转指说话。 指白说,说了不起作用。

【歇后语第5句】:【手中无网看鱼跳】指缺少条件,做不成事,干着急。类似 的:栏内无牛空起早。李准《黄河东流去》:“人家常说:手里 没网看鱼跳,咱们现在可真遇到这事了。尺把长的黄河鲤 鱼,干看着捉不住。真得赶快弄几面网。”

【歇后语第6句】:【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广博。成语:博闻强识。清代 《儿女英雄传》:“慢说别的,只他幕中那几个参谋,真真是上 知天文,下知地理,深明韬略,广有计谋。”

【歇后语第7句】:野猪走在狗前头——本末倒置

【歇后语第8句】:【千般易学,千窍难通】释义:各种东西容易学,但要精通冬种诀窍就难了。例句:“千般易学,千窍难通。李书记,恐怕你对这个道理不熟。”

【歇后语第9句】:【一个(姓)字分不开】释义:说明一家人,分不开。例句:“一个‘李’字分不开,兄弟毕竟是兄弟!”

【歇后语第10句】:【风来雨就到】行动迅速。刘绍棠《渔火》:“她虽是女流之 辈,却是个风来雨就到,快刀斩乱麻的人。”

【歇后语第11句】:【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技艺要经常练习。不坚持练习,感 到手生,容易荒废。类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红楼梦》:“我在扬州,也听得讲究过,也曾学过,只是 不弄了,就没有了,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歇后语第12句】:一天到晚淡茶饭——不吃香

【歇后语第13句】:【雨天的泥人儿都是晴天做就的】(谚)借指凡事都应预先筹划,提前行动。

【歇后语第14句】:【骨头烧成灰】也认得谓记得清楚,确认无误。或说:扒下 皮来也认得出。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尽管有那么多的 变化,但是,这个人,就是把他烧成灰,磨成粉,化成了泥,她 仍然能一眼就认出来!”

【歇后语第15句】:【婚纱】现在,结婚典礼上新娘都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是对传统观念和礼俗的彻底颠覆。在以前,结婚时新娘要穿一身红,头上蒙头红,身上红衣服,脚下红绣鞋,白色是结婚的大忌。人们称结婚是红事,埋人是白事。中国古代本没有婚纱,显然,婚纱是外来的。婚纱起源于欧洲的服饰习惯。新娘所穿的连衣裙款式,下摆曳地的白纱礼服,原来是天主教的典礼服。在古代欧洲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和祝福,这样才算合法婚姻。新娘穿白纱礼服是向神主表示虔诚与纯洁。中国新娘穿婚纱,不拜神主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是中西结合式的婚典。

【歇后语第16句】:【湖区出好谷,山区出好屋】(谚)湖区浇灌方便,稻谷就长得好;山区木材丰富,房屋就盖得好。指哪方面的资源厚实,哪方面就得天独厚。

【歇后语第17句】:船进断头浜——进退两难

【歇后语第18句】:【不管三七二十一】(惯)1指不顾一切。2指不问是非曲直。 也作不问三七二十一。 不分三七二十一。 管他三七二十一。

【歇后语第19句】:【 四两胜千斤/一两拨千斤】用力轻巧,解决大问题,事半功 倍。如同物理学上的杠杆作用。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其实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两拨千斤么,要领我都掌握 了。”

【歇后语第20句】:【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谚)只要人心中常存着佛经教义,纵然不守清规戒律饮酒吃肉也不害事。 指行善重在修养善心,不在形式。 也作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 滔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

【歇后语第21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为毛泽东题词,谓不怕任何困难。 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我队应去,要准备死几个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歇后语第22句】:石头砌墙——好的一面在外头

【歇后语第23句】:【山高有个顶,海深有个底】释义:事情总有个边儿,有个限度,可以弄清楚。例句:山高有个顶,海深有个底,世事没有绝对秘密,何况沙木龙兄弟还提示过我。现在看来,茶三钱再狡猾,只怕今朝跑不脱了。

【歇后语第24句】:【不是姻缘莫强求】(谚)旧指男女双方如果没有缘分,就不要勉强结合到一起。

【歇后语第25句】:【人留后代草留根】(谚)指人只有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才得以长继不衰。 也作“人留子孙草留根”。

【歇后语第26句】:【比雌雄】(惯)指通过比拼,决出胜负高下。

【歇后语第27句】:邻居家忘了关水龙头上班去了,结果他们家发了大水,我们家也遭了殃。哥哥气愤地要去找他们算账。奶奶说:“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常言说,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邻。千金买屋,八百买邻。为了一件意外的事伤了邻居和气,不值得。”(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28句】:葵花扭头——向太阳

【歇后语第29句】:【行不愧影,寝不愧衾】(惯)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指做任何事情都问心无愧。

【歇后语第30句】:【小巫见大巫】(惯)巫:巫师,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法术低下的巫师遇见了法术高超的巫师。比喻二者的本领相差太远。

【歇后语第31句】:【武大郎开店】武大郎是《水浒》中的人物,他个子矮。借 指高个子进不了店。意为不准别人超过自己,或不用比自 己强的人。《短暂的春秋》:“有人不欢迎我重新站出来呀, 他们很有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直怕别人冲击了他们。”

【歇后语第32句】:放学到家,我总是先看完少儿节目再写作业,虽然父母说了许多次,但我就是改不了。妈妈常说我是“属破车的,三天不修就零散”,非要“治理整顿”我一次。(河南·永城)

【歇后语第33句】:爸爸下班回来说,老张家三个儿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整天闲逛啃老子。爷爷在一旁说:“好虎一只能镇山,耗子一窝喂猫的货。”(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34句】:【冰炭不同炉】(谚)冰和炭不能同放在一个火炉里。比喻对立的双方不能和平共处。

【歇后语第35句】:【火烧屁股——慌了手脚】(歇)形容情势急迫,人惊慌失措。

【歇后语第36句】: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歇后语第37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歇后语第38句】:【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歇后语第39句】:【屎壳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驴】(歇)磨道:牲口拉磨时绕磨盘四周走的圆形小道。大耳朵驴:即驴,因耳朵较大而称。比喻品行低劣或无能之辈冒充体面的人物。 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40句】:在吃饭的时候,我一只手拿着筷子吃饭,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饭碗。妈妈很看不惯地说:“手被猪踢了?”(江西·景德镇)

【歇后语第41句】:【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谚)宁愿受苦受累,也不沾羞蒙辱。指肉体上的苦累无所谓,关键是不可使人格受到玷污。

【歇后语第42句】:【会让路的不是痴汉】(谚)走路时,能主动给人让路的,绝不是痴呆的表现。比喻见机行事的人,聪明机灵。

【歇后语第43句】:大年初一,一帮小孩站在柴火垛上玩“打仗”。一位老爷爷看见后说:“脚下的娃子,真是鬼难拿啊!”(河北·万全)

【歇后语第44句】:一放学我就看电视,妈妈说:“学习吧。”我说时间还早。妈妈又说:“大豆不挤不出油,时间不挤会白溜。”(黑龙江·双鸭山)

【歇后语第45句】:【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才见两般鱼】释义:在浑浊的水中辨不清是鲢鱼还是鲤鱼,水清才看得出两种鱼。比喻混乱中难辨真伪善恶。例句:娘亲,孩儿此时也难以分辩,有口也难以分诉。这叫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才见两般鱼。

【歇后语第46句】:【谷雨前后,栽瓜种豆】释义: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I【歇后语第9句】:20或2旧。谷雨前后是栽瓜种豆的时候。例句:农谚说:“谷雨前后,裁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

【歇后语第47句】:龟兔赛跑——骄者必败

【歇后语第48句】:【得了红眼病】看到别人好了,急红了眼,觊觎别人。《北 京日报》( 1984,11,25):“个别过去吃惯了大锅饭,如今又得 了红眼病的人,因为想揩万元户的油水而碰了钉子,那是完 全合乎情理的。”

【歇后语第49句】:该开学了,小伙伴都来找我。看见他们各自手里拿着干净的作业,我犯愁了,赶紧坐在桌前赶作业。妈妈说:“淘气鬼,早时不动,晚时挠腚。现在脚丫里长草——荒(慌)了脚。”(河南·宁陵)

【歇后语第50句】:【一句话三个谎】极言说谎,不可相信。类似的:除了唾沫 都是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两口子过日子,得真 心换真心,不能一句话三个谎。”

【歇后语第51句】:电话里谈恋爱——两不见面

【歇后语第52句】:【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差着一帽头子】(歇)险道神:即险道神将,旧时出殡时纸糊的开路神。险道神身长,制作时,踩在小板凳上还够不着头部。指相差一大截。 也作“踩着板凳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儿”。

【歇后语第53句】:小东是个有名的小调皮,不管他爸爸怎么说他,就是不改。这次他爸爸又说他了:“我看你是‘霜打油菜荚,打死也不发’啊!”(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54句】:【在江边上卖水】(惯)比喻向行家或有本事的人挑战。

【歇后语第55句】:【独虎架不住群狼】(谚)指单独的一只虎,招架不了一群狼的攻击。 比喻再强悍的人,也对付不了群体的围攻。 也作独虎怕群狼。 一虎难敌群狼。

【歇后语第56句】:【豆芽不可做柱,丫头不可做主】释义:丫头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样。比喻女子担当不了大任。

【歇后语第57句】:【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让,避免事态进一步激化。王蒙 《失态的季节》:“他下定决心,要采取死猪政策,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睡觉要紧,天明了再说。”

【歇后语第58句】:【开口告人难上难】(谚)告人:求人。指张嘴求人是非常为难的事。 也作“开口求人难”。

【歇后语第59句】:【自己脚杆瘸,怪路不平】(惯)比喻自己有缺点错误,却责怪别人不对。

【歇后语第60句】:【寺】佛寺遍及中国各地,它是中国佛教僧人聚居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如著名的“少林寺”、“法门寺”等。那么,“寺”是怎么来的呢?最初的“寺”并非佛教活动场所。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因此,“寺”原来并非指佛寺,而是一般的官署。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三府九寺”。 “寺”作为对佛教僧侣基本生活和活动场所的称呼,与鸿胪寺及其掌管的事务有关。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因为鸿胪寺是招待四方宾客的国家宾馆,非僧人久居之地,后来另建居所,取名“白马寺”。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第一座寺院,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名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歇后语第61句】:【身热怕加衣】(谚)比喻人已经承受着烦难的困扰,最怕的是再增添新的更大的麻烦事。

【歇后语第62句】:吴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歇后语第63句】:色盲学画——不分青红皂白

【歇后语第64句】:【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歇)《西游记》第二回描写,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学成七十二般变化,念个咒语,要变什么就变成什么。形容多变,难以预测。

【歇后语第65句】:【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谚)是甜酒,无论怎样说也成不了酸的;是酸酒,无论怎样说也成不了甜的。指是好是坏,不是凭嘴说的,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歇后语第66句】:【相思树,连理枝】“相思树”和“连理枝”比喻男女爱情忠贞不移。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据载,宋康王偶见一美貌女子,原来,此女是宋康王的舍人韩凭的老婆何氏。宋康王不顾君臣关系,硬是把何氏弄到手。韩凭不满,宋康王就给他定罪,并发配边境修筑城墙。韩凭的老婆何氏写了一封信,偷偷送给劳改的丈夫。信中写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意思是说,她的幽怨很多,虽思念丈夫,可河水太深,不能见面,对夫发誓,要死的决心下定了。后被宋康王发现,韩凭自缢身亡。尽管丈夫已死,何氏还是不肯屈从宋康王,她又写了一首《乌鹊歌》表明志向,歌日:“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意思是说,南山有乌鹊,你在北山布罗网,你拿我有什么办法,乌鹊不羡凤凰,妾身不靠宋王。有一天,宋康王与她登高吹风,她纵身一跳,左右侍从伸手一抓,只抓住了衣服碎片,那些衣服碎片,立刻化作了五彩斑斓的蝴蝶,仿佛是从何氏灵魂里飞出的惊艳幻影。后世梁祝化蝶的创作灵感或许是从这里来的吧。何氏当场摔死,衣袋内有一份遗书,要求宋康王赐她与韩凭合葬。宋康王看罢暴跳如雷,叫人分离新旧两坟,让两坟隔路相对,还狠狠地说:“你们够恩爱的,看你们能合在一起!” 没过多久,两座坟墓上都长出梓树,十来天竟有一抱之粗,而且树干弯曲,互相靠拢,不但地下树根交错缠绕,树上枝Y也慢慢纠合难分。不知哪来的两只鸳鸯,每天栖于树上,依偎哀鸣,仿佛在控诉宋康王的暴虐,嘲笑他的无能。宋国人可怜韩凭夫妻,把这两棵树叫做“相思树”。“相思树,连理枝”典出于此。

【歇后语第67句】:这天本来没安排历史课,我就没带历史书,结果却上了历史课。回家后我对妈妈说起了这件事,妈妈说:“这下子你该懂得‘晴带雨伞,饱带路粮’的道理了吧!”(四川·涪陵)

【歇后语第68句】:我学习总是心猿意马,精力不集中。爸爸说:“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人深水者得珍珠,涉浅滩者捞鱼虾。你呀,今后可得用心点。”(广西·都安)

【歇后语第69句】:【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原指开路,也指克服困难,创造条 件。苏叔阳《左邻右舍》:“打这儿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了,凭什么不高兴啊!”

【歇后语第70句】:【吃饱了撑的】释义:谓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爱管闲事。例句:小曼听了也生气地哼了一声说:“说这话的人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有事放屁辣臊。人们愿意好,谁也管不着,偏要好!一块活一块死,非好一辈子不行呢!”

【歇后语第71句】:东边下雨西边睛——各有天地

【歇后语第72句】:【堵着耳朵摇铃铛】(惯)堵着耳朵摇铃铛,自己听不见,以为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也作“捂着耳朵捅铃铛”。

【歇后语第73句】:木棉开花——越老越红

【歇后语第74句】:【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惯)指什么活也干不了或不会干。 也作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歇后语第75句】:喷壶不叫喷壶——碎嘴子(比喻说话哕唆)

【歇后语第76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歇)吊桶:打水用具,多用辘轳吊入井中打水。本指七个桶上来八个桶下去,转以形容人心神慌乱不安或心神不定。 也作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歇后语第77句】:【给个棒槌认作针】(惯)别人给个棒槌,就拿它当作针了。针:谐“真”。形容人老实厚道,别人随便文案就信以为真了。也形容做事过于认真。 也作给个棒槌就当针(真)。 给个棒槌就认针(真)。 给个棒槌当针认。

【歇后语第78句】:【破蒸笼——不盛气】(歇)盛:谐“成”。气:谐“器”。指没有出息。

【歇后语第79句】:【眼中疔,肉中刺】(惯)比喻心中最恨的人。 也作眼中钉,肉中刺。 眼中钉,心上刺。 眼中之钉,舌中之刺。

【歇后语第80句】:【露马脚】现代人们用“露马脚”来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关于露马脚,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布衣,家境十分贫寒,参军后与一位在军中长大的姓马的姑娘结婚。马氏聪明贤惠,相貌也不错。朱元璋当了皇帝,马氏夫人被封为皇后。马皇后苦尽甘来,尽享荣华富,但也有令她苦恼的隐衷。她深居简出,每当与外人接触时,总是长裙拖地,把双脚盖住。原来这位皇后,没有缠足,长有一双“天足”。在封建时代,女子大脚,本来就是一大忌讳,何况皇后呢?一天,马皇后坐轿到金陵街头,当然她不会忘记隐藏那双“天足”,不料一阵大风掀起了轿帘,马皇后的脚露出来了。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金陵城。于是“露马脚”一词就像一阵风刮到了民间。这是“露马脚”一词来源的主流说法,影响很广。

【歇后语第81句】:【 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谓没有做坏事、丑事,没有做什 么对不起人的事情。相关的: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 孙。王蒙《活动变人形》:“说起咱们姜家女人的正经来,咱 们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 孙!”

【歇后语第82句】:【软硬不吃】硬不吃好歹都不行,无法对付。老舍《龙须 沟》:“你这个家伙,软不吃,硬不吃,没法儿办!”

【歇后语第83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处理事情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 当机立断。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当断不 断,反为其乱,人家已经把枪抵到你胸口上了。”

【歇后语第84句】:【 冤有头,债有主】各有当事人,与别人无关。茅盾《子 夜》:“你发疯了么?不干你的事,冤有头,债有主。到后面 去吧!不许乱跑。”

【歇后语第85句】:【好账算不折】(谚)折:亏损。好的账目,无论怎样算也不会走样。指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的账目,是不怕反复查核的。

【歇后语第86句】:【破车碍好道】(谚)比喻不合时宜的旧事物不清除,就会妨碍新计划的实施或新生事物的进展。

【歇后语第87句】:【客大压店,店大压客】见“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歇后语第88句】:串起来的螃蟹——横行不了

【歇后语第89句】:【解铃还得系铃人】据《指月录》记载,法眼和尚提出一个 问题:虎颈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有个泰钦和尚说,挂铃的 人能解下来。借指出了事情,应由当事人自己去解决。成 语:解铃系铃。钱钟书《围城》:“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明天去找他。”

【歇后语第90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歇后语第91句】:【 古老当时兴】一种尚古的社会心理和风尚,以古代特色 为时髦。香港阮朗《苍天》:“古老当时兴,这句话在我们时 装这一行来说,一点不希奇,是这么一回事。”

【歇后语第92句】:板刷掉了毛——有板有眼

【歇后语第93句】:一同学考试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种,秋无望。平时不认真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江苏·兴化)

【歇后语第94句】:【穿上龙袍不像太子】释义:比喻衣着打扮可以改变人的本来样子。例句:细娇穿上这种怪异的服装,自然很不称心,很不舒服,正是“穿上龙袍不像太子”,使她显得呆呆笨笨,浑身出汗。

【歇后语第95句】: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歇后语第96句】:【走过场】(惯)本指戏曲中龙套角色出场后不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比喻只求形式,没有效果,敷衍了事。

【歇后语第97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歇后语第98句】:【苗怕虫咬,儿怕娘娇】(谚)指禾苗怕的是害虫咬,咬过的禾苗不能正常生长;孩子怕的是娘亲溺爱娇惯,娇宠的孩子没出息,成不得人。

【歇后语第99句】:【船到江心补漏迟】(谚)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补,已经无济于事。借指凡事必须预先防范,已经造成的错误临时补救便来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补漏迟,悬崖勒马才收骑。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62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