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最新民间俗语俗话,不要错过收藏!

【歇后语第1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见“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歇后语第2句】:【强迫不成买卖,强求不成夫妻】(谚)买卖要愿买愿卖,不能强迫;婚姻要两相情愿,不能强求。指使用强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难以办成。 也作“强迫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

【歇后语第3句】:【刨土圪垃】(惯)土圪垃:土块。 指以种地为生。

【歇后语第4句】:【穿钉鞋走泥路——步步落实】(歇)钉鞋:一种旧式雨鞋,鞋帮用桐油油过,鞋底钉有大帽钉。本指行走时脚步很稳,转指做事扎实、稳妥。

【歇后语第5句】:【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 |释义:意指要讲情面,不要揭发别人的短处。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谁人不知?也不该为一个使女子,便无情无义地骂我!”

【歇后语第6句】:【夹肢窝生疮——阴毒】(歇)夹肢窝:也作“胳肢窝”,腋窝。本指阴处长毒疮,转指阴险毒辣。

【歇后语第7句】:我做饭总是半生不熟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说:“你可真是个‘巧手’会做三层饭——头生、底煳、中间烂,好好学着做吧!”(云南·思茅)

【歇后语第8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谓只要沾点边,就算有正式关系。浩 然《艳阳天》:“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一冲, 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馒头再说!”

【歇后语第9句】:【 老和尚瞧嫁妆,下辈子见】指没有用,没有可能,没有希 望。老舍《赵子曰》:“照你现在这样无精打采的,半死不活 的,而想去谋事,那叫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吧!”

【歇后语第10句】:【 荒年传乱话】荒乱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谣传。茅盾 《林家铺子》:“师傅,随他们造谣去,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 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

【歇后语第11句】:【伸手不打垂尾狗】(谚)指对于失势与失意者,应当有怜悯心,不可无情挞伐。

【歇后语第12句】:外婆今年六十八岁了,可她还是闲不住,不是做针线活,就是学着使用天然气灶给我们做饭。我和妈妈都劝她要注意休息,争着从她的手中抢下家务活来干。外婆却微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未学到。我要积极学习,发挥余热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3句】:【枣核儿——两头尖】(歇)两头:本指枣核儿的两端,转指前期和后期。尖:谐“艰”。指穷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时期最艰难。

【歇后语第14句】:鬼遇张天师——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歇后语第15句】: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歇后语第16句】:【春鲢夏鲤,吃了不悔】(谚)指春天的鲢鱼,夏天的鲤鱼,正是肥美鲜嫩的时候,应时品尝,是极好的享受。

【歇后语第17句】:【冷处理】(惯)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

【歇后语第18句】:老驴吃荆条——肚里会编

【歇后语第19句】:【有钱好办事,家宽出贤人】(谚)贤人:行善积德的人。人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家资富裕,行善积德的事就容易做出。指居家处世,离不了钱。

【歇后语第20句】:吃完了分给我的一份儿点心,我又要去拿弟弟的,妈妈拍了一下我的手说:“一脸子驴毛,还想混着吃马料,一边去!”(河南·桐柏)

【歇后语第21句】:【雏凤清于老凤声】释义:雏凤:小凤凰。比喻年轻人胜过老年人,后一代胜过前一代。例句: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司量也。”

【歇后语第22句】:【玩把戏】(惯)本指表演杂技,比喻玩弄蒙蔽人的手段。 也作“玩鬼把戏”。

【歇后语第23句】:【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歇后语第24句】: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

【歇后语第25句】:两个分力的尖角越小,合力越大:一个集体团结越紧,攻关力越强。

【歇后语第26句】:【人不求人一般高】求人难,常要低三下四。《小说月报》 (1982,9):“走啊,人不求人一般高哟。喂,七仙女怎么还没 有回来?还是找她靠得住些。”

【歇后语第27句】:蚁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歇后语第28句】:【好话不背人】(谚)指光明正大的话,不会避着人说。 也作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好话不瞒人,瞒人无好话。

【歇后语第29句】:【一手托两家】(惯)比喻同时为当事双方办事,一次解决两家的问题。

【歇后语第30句】:【拿着蚂蚱喂老虎】(惯)比喻东西太少,满足不了需求。

【歇后语第31句】:蛇吞老鼠鹰叼蛇——物降一物

【歇后语第32句】:【因风吹火,用力不多】指顺便,或利用有利条件。因,也 说:顺。成语:顺水推舟。明代《警世通言》:“因风吹火,用 力不多,一发搭了她去。”

【歇后语第33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歇后语第34句】:早睡早起,赛过人参补身体。

【歇后语第35句】:【好事天顺心】事情办得顺利。成语:天从人愿。冯德英 《迎春花》:“真是好事天顺心,春玲找到他头上来学文化了。 孙若西使出所有力气,博得姑娘好感,攫取少女的心。”

【歇后语第36句】:【卖关节】(惯)指利用职务之便,暗中受人贿赂,给人办事。

【歇后语第37句】:【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来】(谚)比喻不给人点实惠或没有吸引人的环境与条件,别人就不会向你靠拢。

【歇后语第38句】:【鸡子里头算出四两骨】(惯)比喻十分吝啬,极能算计。

【歇后语第39句】:抱着书本儿骑驴——走着瞧

【歇后语第40句】:【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释义:比喻人越老越有觉悟,有劲头。例句:石亮连连点头赞许:“大伯果然是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

【歇后语第41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歇后语第42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歇后语第43句】:夜壶不叫夜壶——臭水瓶(平)

【歇后语第44句】:尿盆里起雾——臊气

【歇后语第45句】:糖浆里加毒药——阴险毒辣

【歇后语第46句】:山羊尾巴上挂铃铛——声儿不停;响(想)在后头

【歇后语第47句】:【 瞎子摸黑路】难上难谓更加困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瞎子摸黑路难上难,穷汉就怕闹荒年。”

【歇后语第48句】:我凭着聪明的脑袋瓜,上课很少记笔记。有一节语文课,老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当时我记得清清楚楚,可不久就忘了。老师批评我说:“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今后你要学会记笔记。”(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49句】:【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释义: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处。例句:唐连生见厂长和工程师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来,这次也许真能抱个金娃娃呢!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工厂出了名,他这位副厂长当然也光彩呀。

【歇后语第50句】:矮梯上高房——搭不上檐(言)

【歇后语第51句】:我正玩得带劲,妈妈却一连几次催我去写作业。我没有理会妈妈,继续玩儿。妈妈生气了,大声喝道:“你不要‘老虎不发怒,就把老虎当山猫’。”(安徽·巢湖)

【歇后语第52句】:秋播时,爸爸主张留点地来年种经济作物,妈妈主张多种粮食作物。奶奶偏向妈妈,对爸爸说:“宁穿十天烂,不挨一顿饿;还是多种粮食好。”(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53句】:【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释义:比喻越来越好,越来越甜蜜。例句: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

【歇后语第54句】:【手捏两把血】指工作性质危险。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 女》:“和任何人,千万不能公开来往,这是手捏两把血的工 作。”

【歇后语第55句】:考上秀才想当官,做了皇帝想成仙——欲望无穷

【歇后语第56句】:妈妈叫小英看一会儿课外书,可小英还没坐稳,就又跑出去玩了。妈妈说:“你啊,真是坐不住的陀螺屁股,我看你长大会有啥出息!”(江苏·无锡)

【歇后语第57句】:【拉不下脸来】(惯)指不好意思,难为情,或碍于情面。 也作拉不开脸来。 拉不下脸皮。

【歇后语第58句】:【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谚)朝山:到山上去朝拜神仙。指朝山的人,目的不一定都是去敬神。泛指同做一件事的人,目的并不都相同。

【歇后语第59句】:【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借指人贪馋。《小说月报》 (1980,4):“果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耳闻目睹,她见这样做的 并非一个单位,更不只姓马的一人;从中悟出了‘狗肉滚三 滚,神仙站不稳’,‘鸡腿打人牙根软’这些口头俗语是奥 妙。”

【歇后语第60句】:【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骄人】(谚)求人的人常有一种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总有一种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帮忙和答应帮别人忙,心态迥然不同。

【歇后语第61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谚)指年景是旱还是涝,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就见了分晓;农业是丰收还是歉收,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有了定局。

【歇后语第62句】:【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歇后语第63句】: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表哥,就是自己的活不干,也要帮别人干活,妈妈说他是“舍了肚皮顾脊梁”。(内蒙古·赤峰)

【歇后语第64句】:【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水名。越即落水,指不敢超越界 限。香港梁凤仪《千堆雪》:“我们只是老同学,好朋友,感情 与关系永远止于此,不能稍越雷池半步!”

【歇后语第65句】:【口说曹操,曹操就到】见“说曹操,曹操就到”。

【歇后语第66句】:会计辞职——不管账

【歇后语第67句】:【大白天说梦话】释义:说荒唐话、不实际的话。例句:“连升嫂子,你不要大白天说梦话吧,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歇后语第68句】:【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歇)攮:用刀枪刺,谐“囔”(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本指枪头子刺到贼肚子里,转指东西被吃到贼肚子里。用于责骂人。

【歇后语第69句】:【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见。叶辛《蹉跎岁月》: “他们不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歇后语第70句】:【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释义:比喻只要人在,虽少,也会像种子一样,发展壮大起来“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别看我们游击队只剩下二十多个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种。火种本身不大,但它燃烧起来,就会引起漫山大火!

【歇后语第71句】:【树欲静而风不止】释义:比喻客观情势不能如人的心愿。例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地主阶级的浮财还没挖净,敌人还没有认输,阶级斗争还在继续。

【歇后语第72句】:【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释义:比喻你动他不动,行动不协调。例句:“咱们打仗一靠官带,二靠弟兄们敢拼。要是大家气不顺,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这仗永远也打不胜。”

【歇后语第73句】:【不吃鱼,口不腥】见“没吃鲜鱼口不腥,没做坏事心不惊”。

【歇后语第74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气】(歇)打:本指敲打,转指打仗。指打仗没有明确目标,乱打一通。

【歇后语第75句】:【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谚)牢:羊圈。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指发生了失误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歇后语第76句】:【纺丝吊面——布里儿】(歇)吊面:用丝绸做衣裳的面。布里:用棉布做衣裳的里,谐“不理”。指不予理睬。

【歇后语第77句】:【借着中秋买月饼】(惯)指趁着某种机会为自己捞取好处。

【歇后语第78句】:【小品】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技小品”等栏目,打开电视可以看到相声、小品等曲艺类节目。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因为小品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文章短小,写来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鲁迅先生的小品文达到了高峰。 “小品”源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经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呵般若波罗蜜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由此而来。小品又向文艺领域发展,并且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是当前民众离不开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节目,更是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

【歇后语第79句】:【老王的拳捣老王的眼】(惯)比喻自己人内部发生争斗。

【歇后语第80句】:【菩提树】“菩提树”是经常碰到的一个名词,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菩提树是佛教中的圣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这么一首关于菩提树的偈子,流传甚广。那么,菩提树到底存在不存在呢?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觉树”、“道树”、“思惟树”、“佛树”,属于桑科,原产于东印度,为常绿乔木。其叶呈心形而末端尖长,花隐于球形花囊中,花为囊熟时呈暗橙色,内藏小果。 “菩提”为古印度语(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菩提树与佛教渊渊颇深,据传说,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轻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佗。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歇后语第81句】:晨晨整日无精打采的,还爱感冒。老师劝他要加强锻炼时说:“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皮黄。”(山西·万荣)

【歇后语第82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机取巧发了财,心里也痒痒的。爸爸劝他说:“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沟)

【歇后语第83句】:【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某人收藏的东西,别人很难寻 找。《小说月报》(1980,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虽几 经风险,这份珍贵的资料竟在柴桶内安然无恙。”

【歇后语第84句】:哥哥考上大学后,妈妈准备拼死拼活地也让我考学。邻居二伯劝道:“隔手的金子不如在手的铜,你还是让他下地干活吧!”(甘肃·镇原)

【歇后语第85句】:【钉是钉,铆是铆】(惯)“丁是丁,卯是卯”。

【歇后语第86句】:【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再有希望,此为人生的大悲哀。 巴金《家》:“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早已死了。我不 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歇后语第87句】:【钟在寺院声在外】释义:比喻名声在外,人人都知道。“声”又作“音”。例句:你还不知道我这个人是钱到手饭到口,钟在寺院声在外,开费大着哩。

【歇后语第88句】:【在刀子刃上过日月】见“刀尖上过日子”。

【歇后语第89句】:【吊起骡子讲价钱】强行交涉,胁迫就范。类似的:打死狗 讲价钱。沈从文《长河》:“不走开,人家会把你爹当王四癞 子办,吊起骡子讲价钱,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伸出手来,‘大 爷要钱’!不把不成。”

【歇后语第90句】:【一拿一个着】(惯)比喻一猜就中。也指一出手就能逮着。

【歇后语第91句】:【说大话做小事】(惯)指话说得很响亮,行动却跟不上。

【歇后语第92句】:扁担挑彩灯——两头美

【歇后语第93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惯)1形容知识丰富,通晓古今。

【歇后语第94句】:天上的风筝———根线在人家手里;把柄在人家手里

【歇后语第95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释义:鸿儒:学问渊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层人物。例句:九妈道:“我家美儿,往来都是王孙公子,富室豪家,真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歇后语第96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歇后语第97句】:老坟山上冒烟——出鬼气

【歇后语第98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谓依赖别人靠不住。类似的:靠墙 墙倒,靠壁壁歪/靠人靠跑了,靠墙靠倒了/依神神跑,依庙 庙倒。成语:无依无靠。贾平凹《废都》:“他窝囊一辈子了, 胆子也小得芝麻大,只怕将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歇后语第99句】:【东扯葫芦西扯瓢】借喻说话漫无边际,闲聊天。成语:东 拉西扯。马烽《刘胡兰传》:“二寡妇见胡兰不给她开收条, 只好坐在板凳上,和那些等着交鞋的妇女,东扯葫芦西扯瓢 地扯起闲话来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75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