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很多人赞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虐心!

【谚语俗语第1句】:【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谚)指创立家业就像用针挑土一样艰难缓慢,败坏家业却像大浪淘沙一样迅猛容易。

【谚语俗语第2句】:天上的老鹰不吃脏东西——清高

【谚语俗语第3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带点青(亲)

【谚语俗语第4句】:【皇帝不差饿兵】见“朝廷不差饿兵”。

【谚语俗语第5句】:【种菜如绣花】释义:种菜要细致,多下工夫。例句: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

【谚语俗语第6句】:狗嘴里掉不出象牙来——什么人说什么话

【谚语俗语第7句】:【麻布绣花,底子太差】谓基础不好,无法加工提高。或说: 麻袋上绣不出绢花。海外老六《、f头你嫩嫩地嫁了吧》:“麻 袋片再好也绣不出绢花来。咱们人长得就好看,落落大方, 不用打扮,自来就比他们洋气。”

【谚语俗语第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释义:屠刀:宰杀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马上。原是佛教劝人悔改的话。比、喻改恶从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例句:海蛮毫不畏缩,“你跟产:丰特务外逃,当然不是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谚语俗语第9句】:【官差吏差,来人不差】(谚)差:差错,错误。不论官吏有什么差错,被官吏派来办事的人没有差错。指上层策划的人负有责任,被派的人不担责任。 也作“官错吏错,来人不错”。

【谚语俗语第10句】:【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谓人要忠厚、诚实。巴金《我的几个 先生》:“他活着也只是痛苦地捱日子。但是他并不憎恨社 会,他还保持着一个坚定的信仰:忠实地生活。用他自己的 话来说: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谚语俗语第11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歇)本指镜子里面、镜子外面都不像人的模样;转指做事里外或两个方面都没有落下好,到处遭人埋怨。 也作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落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

【谚语俗语第12句】:【聋子爱打岔,傻子爱说话】(谚)指耳聋的人听不清,和人对话时常常打岔;呆傻的人话说起来没完没了。对爱打岔和爱多嘴者的嘲笑语。 也作“聋子爱打岔,哑巴爱哇哇”。

【谚语俗语第13句】:【粪堆上长出灵芝草】(惯)比喻条件、环境差的地方出了优秀的人才。

【谚语俗语第14句】: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谚语俗语第15句】:【一字入公门,千牛不能拔】(谚)公门:衙门。指诉讼状一经递入衙门,一字也不能更改。告诫人们写诉讼状应特别谨慎。

【谚语俗语第16句】: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来小明也跟着学开了,结果考试没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妈在一旁道:“你自己带着毛病,还给人家治癣,谁听你那一套?还是你先改了吧!”(山东·东营)

【谚语俗语第17句】:【在商为义士,在周为顽民】(谚)商:商朝。义士:忠于朝廷的人。 周:周朝。顽民:不顺从的人。商朝认为的义士,周朝则视作顽民。 指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看问题,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谚语俗语第18句】:【打虎先掰牙】释义:比喻首先打击要害,挫伤敌人的锐气。例句:“这叫打虎先掰牙。”邓培武说了一句。“坛子里捉乌龟,跑不了的。”陶大伯乐呵呵地说。

【谚语俗语第19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谚语俗语第20句】:【野狼养不成家狗】释义:比喻本性坏的人再教养也改不了。例句:他心一狠,竟咬牙切齿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养活了你十几年,真是野狼养不成家狗!你要走也行,先把这十几年的饭钱算清了再走!”

【谚语俗语第21句】:中午,到了做饭的时候,爷爷让三叔去挖些红薯,三叔不想去。爷爷说:“你呀你,你是干活挠挠头,吃饭爱加油。”(河南·泌阳)

【谚语俗语第22句】:【无禁无忌,黄金铺地】(谚)禁、忌:封建迷信认为犯忌讳的行为或话语。黄金铺地:发大财。指对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开不管,放开手脚,就能发财致富。

【谚语俗语第23句】:【败事有余,成事不足】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谚语俗语第24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惯)比喻人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

【谚语俗语第25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释义:比喻只要诚心诚意去做,就一定会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也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例句: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留下一段佳话,名日《秋千会记》。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谚语俗语第26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释义: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会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谚语俗语第27句】:骂了皇帝骂祖先——不忠不孝

【谚语俗语第28句】:【刮起四两肉,剥了一张皮】(惯)刮完了只有四两肉,剥下来只有一张皮。形容入非常贫穷。

【谚语俗语第29句】:吃饭的时候,我掉了好多饭在地上,老祖母看见了说:“你看,饭把你的脚面都砸肿了。”(四川·西昌)

【谚语俗语第30句】:【千年纸墨会说话】释义:纸墨:指文据契约。指文据契约时间再长也能作为凭证。例句:他一想,“不成,账上还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得写个文约落住一笔。”又一想:“空口无凭,有字据为证,你不识字,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可以请旁人给念念听听。”

【谚语俗语第31句】:【败为寇,成为王】见“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谚语俗语第32句】:【投以木桃,报以琼瑶】释义:木桃:比木瓜小的一种植物,果实,味酸涩。琼瑶:美玉。比喻对别人给的好处,以十倍百倍来报答。例句:自古道:“投以木桃,报以琼瑶。”你小姐既有玉瑶之投,我焉可无木桃之报?

【谚语俗语第33句】:【金银不露脸】见“财不露白”。

【谚语俗语第34句】:【和颜悦色买人心】(谚)态度谦和,言谈友善,就会得到别人的好感和支持。指待人和颜悦色是受人敬爱的重要条件。

【谚语俗语第35句】:【鸡食盆里鸭插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谚语俗语第36句】:【买起马备不起鞍】(惯)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 也作买得起马买不起鞍。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谚语俗语第37句】:不吃羊肉沾羊臊——白背臭名

【谚语俗语第38句】:【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歇)比喻伪装难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乌鸦——白不长”。

【谚语俗语第39句】:爸爸是局长,叔叔又有钱,我经常向别人夸耀。可妈妈却说:“有人不仗人势,有钱不恃钱势。你要好好学习,将来靠自己的本领做事。”(河北·易县)

【谚语俗语第40句】:【老鼠进口袋,自己找死】释义:比喻自寻死路。也比喻人的困难或危险是自己造成的。例句:老鼠进口袋,自己找死,和我无关!

【谚语俗语第41句】:【公字里头有半个私字】公、私两字均含“厶”,指不可能没 有私心。西戎《老好干部》:“大公无私,哼,公字里头还有半 个私字哩!什么事出来都有我的份,要这些儿女干啥?”

【谚语俗语第42句】:【不吃凉粉腾板凳】释义:比喻不干工作就别占职位。例句:“你这是什么话!不想当干部,就早吭声,不吃凉粉腾板凳,离了你这块云,天也照样下雨。”

【谚语俗语第43句】:【胸口上挂笊篱——捞心】(歇)捞:谐“劳”。指费心劳神,操心。

【谚语俗语第44句】:【人到穷时想卖天】(谚)天是无法卖的,但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连天也想卖。指人到窘穷无援的时候,便会想入非非,不顾一切。

【谚语俗语第45句】:东郭先生救狼——好心得不到好报

【谚语俗语第46句】:【天方夜谭】“天方夜谭”是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它来自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岛国,国王仙鲁热尔勤政爱民,人民勤劳,国泰民安。后来,由于王后的荒淫,使原本性情温和的国王变得残暴成性,把对王后的怨恨移到所有女人身上,处心积虑地对女人进行报复。他每晚要娶一个“新娘”,但第二天一早便把她杀掉。连续三年,百姓们都过着惶恐不安的生活,无奈之下纷纷带着女儿远走他乡。一天,没能为国王找到女人的宰相回到家中,愁眉不展。贤淑美丽、聪明过人的宰相女儿舍哈拉查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为拯救全国妇女的悲惨命运,她说服父亲,主动进宫去做国王的“新娘”。舍哈拉查德进宫当晚就给国王讲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天早晨还没讲完,但故事却恰好讲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国王还想往下听,于是决定让她活下来,等故事讲完了再杀她也不迟。就这样,一夜接着一夜,舍哈拉查德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讲,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用真情感动了国王。国王仙鲁热尔不但没有把她杀掉,还立她为后。从此这些故事流传下来,被称为《一千零一夜》,成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中译名又叫《天方夜谭》。这个叫法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天方”是“天房”的讹传,因为我国对阿拉伯的旧称为“天房”,指麦加的克尔白庙;一说我国在明末称阿拉伯为“天方国”。夜间讲故事就称为“天方夜谭”。

【谚语俗语第47句】:【盆朝天,碗朝地】(惯)形容东西放置无序,乱七八糟。

【谚语俗语第48句】:柳树结桃——好看不好吃

【谚语俗语第49句】:【争气不争财】(谚)指做事只求争口气,即使在钱财上受损也愿意。

【谚语俗语第50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手的方式,来对付对手。 鲁迅《二心集》:“这并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入之 身,虽然也是一种‘报复’,而非为了自己。”

【谚语俗语第51句】:【因祸得福,只在人为】(谚)本来是灾祸临头,却转而获得好运,这只靠着人为的努力。指人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变被动力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谚语俗语第52句】:夹在磨扇里——上下受压

【谚语俗语第53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谚)即便是聪明而富有远见的人,千百次的出谋决策,也总有一次失误。指人智谋再高,也不可能一点失误都没有。 也作智者干虑,难免一失。 智者干智,尚有一失。

【谚语俗语第54句】:【吃香的,喝辣的】(惯)指吃得好、喝得好,享受富足的生活。 也作“吃香喝辣”。

【谚语俗语第55句】:爸爸是教师。前天,我在他抽屉里发现一张荣誉证书,是今年教师节市政府刚发的。我拿起就跑,在爷爷奶奶面前夸耀。爸爸知道后批评了我,他说:“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奉献。”(河南·项城)

【谚语俗语第56句】:我帮妈妈往家里抬肥料,不一会儿,就累得我直喘。妈妈说:“歇一会儿再抬吧,力气是奴才,去了还会再回来。”(湖北·丹江口)

【谚语俗语第57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释义:黄盖:三国时东吴大将。《三国演义》故事:在赤壁之战中,为了火烧曹操的战船,黄盖主动向周瑜献了苦肉计,让周瑜打了他,然后向曹操诈降,瞒过曹操。比喻做样子给别人看。也比喻双方自愿,别人不必管。 “—个愿打,一个愿挨”又作“打的愿打,挨的愿挨”、“愿打愿挨”。例句:他们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刮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谚语俗语第58句】:【上眼皮只看见下眼皮】(惯)形容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谚语俗语第59句】:你吹喇叭我吹号一各吹各的调

【谚语俗语第60句】:包公升堂——尽管直说;青天在上

【谚语俗语第61句】:放假了,我光知道玩,把今天的作业推明天,明天的作业又推后天。他妈妈没好气地说:“真是懒汉嘴里明天多,明天再多也不多啊!”(河南·淅川)

【谚语俗语第62句】:六月里贴对子——还差得远

【谚语俗语第63句】:生长在花园里的花朵是美丽的,生活在祖国土地上的人民是自豪的。

【谚语俗语第64句】:【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谚语俗语第65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释义: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例句:对我这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你们年轻一代应该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谚语俗语第66句】:【身子掉下井,耳朵挂不住】谓无法挽救。或说:身子掉下 井,鼻子钩不住。成语:无济于事。张贤亮《习惯死亡》:“我 身子掉到井里了,靠耳朵也挂不住,人死了要双好手有什么 用?”

【谚语俗语第67句】:马不停蹄,鞭不停挥——老赶

【谚语俗语第68句】:【门口挂笊篱——小店】(歇)旧时北方有的地方小客店,常以笊篱代替招牌,悬挂在门口。指小客店。

【谚语俗语第69句】:刑法条文糊衣裳——满身罪名

【谚语俗语第70句】:【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谚)指英雄好汉总是彼此爱慕,互相敬重的。 也作英雄惜英雄,好汉爱好汉。 英雄恋英雄,好汉爱好汉。

【谚语俗语第71句】:拿着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儿

【谚语俗语第72句】:【清水浊水混着流】(惯)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了一起。

【谚语俗语第73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谚语俗语第74句】:【亮一手】见“露一手”。

【谚语俗语第75句】:乡下的姨婆,孤单一人,村里老少常去看望她,帮助她。老人对我们说:“虽然你们不常回来,呵只要人间真情在,天里天外都有爱!”(贵州·遵义)

【谚语俗语第76句】:【脸红脖子粗】(惯)形容人激动或发怒的样子。 也作“脸红脖子胀”。

【谚语俗语第77句】:【挂着腊肉吃白饭】有东西不能利用,或省着不用。《川行 随想》:“对于刚刚结束的这一段历史,川东农民用一句话概 括性地评价,说挂着腊肉吃寡饭(无菜的饭)。”

【谚语俗语第78句】:老天下黄沙——昏昏沉沉

【谚语俗语第79句】:【打油的钱不买醋】(谚)原指钱款专用。比喻做事应该专一。

【谚语俗语第80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谚)面对事不遂心或者倒运的人,不要谈说称心如意的事。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惹人生厌。

【谚语俗语第81句】:星期天,邻院的小东在街门口面对一群小朋友指手画脚地讲着“孙悟空喝十八碗酒以后上山打老虎”的动人场面。正好路过此地的成伯伯听了,哈哈一笑,指着小东说:“你驴嘴对那猪头上,骗着一群小和尚。”在场的孩子们都乐了。(河南·济源)

【谚语俗语第82句】:拉磨的驴——瞎转

【谚语俗语第83句】:【旋的不圆,砍的圆】(惯)旋(xuan):用刀子转着圈儿地削。转着圈儿削成的东西不圆,用刀砍的倒圆。指事情反常,不合常理。

【谚语俗语第84句】:【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歇)扣:本指朝下覆盖在锅上,转喻给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指没有根据地给人安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谚语俗语第85句】:【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歇)影戏人子:皮影戏中用皮或纸剪成的人物,也叫影戏人儿。指明摆着的这么回事儿,就是不去说破它罢了。

【谚语俗语第86句】:【全国一盘棋】从全国全局着眼,合理运作。海外梁厚甫 《海客随笔》:“综上所述,今天的美国,爱国心已分开了许多 层次。换言之,美国已经不可能全国一条心,全国一盘棋。”

【谚语俗语第87句】:【砍倒大树,不怕枝叶不死】释义:比喻为首的打倒了,随从爪牙也自然垮台。例句:张景祥反对老孙头的话,“大伙先斗韩老六,砍倒大树,还怕枝叶不死?”

【谚语俗语第88句】:哥哥要外出打工,临行前,爹妈再三叮嘱他:“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里就是个离乡人了,谁也不知道你是个青杏还是毛桃,自己要多长些心眼儿,格外小心啊!”(河南·太康)

【谚语俗语第89句】:【可着头做帽子】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节省,不要浪 费。类似的:比着肚子裁裤子。清代《红楼梦》:“如今都是 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裕也不能的!”

【谚语俗语第90句】:【关起门来做皇帝】妄自尊大,独断独行。巴金《家》附录: “在大小军阀割据的地方、小规模战争时起时停的局面下, 长一辈的人希望清朝复辟,下一辈人不是‘关起门来做皇 帝’,就是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年轻一代却立誓要用自己的 双手来建造新的生活,他们甚至有‘为祖先赎罪’的想法。”

【谚语俗语第91句】:【到哪个山头唱哪个歌】释义:比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法办事。例句:有些甚至采用“不跟你耍”的办法与自己原来的未婚夫一刀两断,如果这个未婚夫依然是个农民的话。这种“到哪个山头唱哪个歌”的风习,真是“实际”得不能再实际了。

【谚语俗语第92句】:【费唇舌】(惯)指费了许多话去解释、劝说或表白。 也作费口舌。 费唾沫。

【谚语俗语第93句】:【水利通,民力松】(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指只有修好了水利,农民的劳力才能得到解放,才能保证农作物丰产。

【谚语俗语第94句】:【典当】“典当”亦称当铺或称质库,是专门收取抵押品以获利润的行业。典当源于我国南朝寺院的僧库。典当何以和寺院有关?大概是南朝历代帝王大都信佛,给寺院的赏赐甚高,寺院经济发达,僧侣地主成为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之一。寺院所有的财富除他们挥霍外,便用于放债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规模巨大,往往成为南北商人贸易场所。商人一时资金周转不灵,可将货物抵押给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贷,久而久之,寺院“僧库辄作质取利”,典当由此产生。

【谚语俗语第95句】:【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谚)平地里常会开出好看的鲜花,高山上常会有俊秀的女子。指僻野的山村往往有美丽的女子。

【谚语俗语第96句】:吃洋参,不如睡五更。

【谚语俗语第97句】:杨白劳过年——躲躲闪闪

【谚语俗语第98句】:三月打扇——满面春风

【谚语俗语第99句】: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184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