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经典俗话,句句戳心入骨!
【歇后语第1句】:【石子扔到河里,听个响声】指应该有反应,有回音,有反 馈。张抗抗《北极光》:“白耽误你的时间,写了多少张申请, 没有答复。石头扔到水里还听个响,唉!”
【歇后语第2句】:小舅舅写作业总是东张西望的,精力不集中,气得外公常骂他:“太不专心了,一个麻雀飞过来都要看看是公还是母。”(四川·荣县)
【歇后语第3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坏事,总会被人发现。明 代《金瓶梅》:“常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一日,风 声吹到孙雪娥、李娇儿耳朵内。”
【歇后语第4句】:【卷起毛边说光边】毛边,指纸的边缘不整齐。谓掩盖缺 点,只说优点。《人民日报》(1981,8,29):“有些文章则是卷 起毛边说光边,最后不轻不重、不疼不痒捎上几句,末尾还 来个‘总之,瑕不掩瑜’云云。”
【歇后语第5句】:胳膊肘子——往里弯
【歇后语第6句】:鞭打绵羊过火焰山——往死里逼
【歇后语第7句】:关云长失荆州——大意
【歇后语第8句】:【狗不嫌家穷】(谚)狗不会因主人家里贫穷而嫌弃。指狗忠于主人。 也作狗不舍穷家。 狗不嫌主贱。
【歇后语第9句】:一天早上,妈妈蒸了花卷馍,我说了句“难吃,我不吃”就上学去了。可中午没到点儿我就饿得心里发慌。放学回家一进屋,我抓起桌上的花卷馍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爸爸见了说:“你呀,真是饱了肉也黏,饿了糠也甜。”(河南·偃师)
【歇后语第10句】: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歇后语第11句】:【羊毛搓的绳子,又抽在羊身上】(惯)比喻自作自受。
【歇后语第12句】:神仙的茅坑——没有份(粪)
【歇后语第13句】:【镜子】“镜子”,人们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当然,水是天然的镜子,有诗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日:猴子捞月亮。讲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为实物的镜子,是怎么来的呢?它经历了石镜、铜镜、玻璃镜三种形态。据传说,女娲补天时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石镜,这便是最早的镜子。这种上古时期传说的石镜,被现代技术所证实,装修用的大理石、花岗岩经过抛光后都光亮如镜。第二种形态金属镜随着青铜器的发明而产生,有出土实物为证。从出土的铜镜来看,唐代较多。当时,铜镜已较普及。史书有载,魏征谏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文物和史料记载相印证,那时铜镜已经相当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发明,取代了金属镜。
【歇后语第14句】:【朝廷不打送礼人】(谚)指送礼与人,只要不是贿赂,原是无可厚非的。
【歇后语第15句】:鳖蛋上抹香油——圆滑;又圆又滑
【歇后语第16句】:【 —撒缰绳,马失前蹄】失去控制,出现问题。《北京日报》 (1985,1,17):“有些同志尽管口头上承认培养接班人的重 要性,但实际上还缺乏紧迫感,总觉得马上的年轻干部太 嫩,惟恐自己一撒缰绳,马失前蹄。”
【歇后语第17句】:【在炕头上耍威风】(惯)比喻在自己人面前盛气凌人或大发脾气。
【歇后语第18句】:【瞌睡给了个枕头】(惯)比喻正需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也作“正瞌睡,来了个枕头”。
【歇后语第19句】:爸爸叫我扫地,我光扫中间,扫了半天也没扫干净。爸爸看见了笑着对我说:“扫地不扫边,哪怕扫一天!”(重庆·巫山)
【歇后语第20句】:【 有文事,有武备】做事要有文武两种准备。姚雪垠《李自 成》:“古人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何况今日是前去平乱,并 非文事。以你闯王的声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 万一。”
【歇后语第21句】:【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谐音。猪八戒不满意孙悟 空(孙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现多用来表示恼火,不愿交 往。马加《北国风云录》:“本来想说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 处,却顺嘴溜说:到时候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这个猴。”
【歇后语第22句】:【饿眼见瓜皮——不管好歹收揽下】(歇)讥讽人贪婪,不分好坏都要占有。
【歇后语第23句】:我见饭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一碗白菜汤,便不高兴起来。妈妈嗔怪地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如素打扮。有这些菜就不错了!”(四川·泸州)
【歇后语第24句】:【墙上挂草荐——不像画】(歇)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画:谐“话”。指说话、办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样。
【歇后语第25句】:【虱子多了不怕咬】(谚)身上生的虱子多了,反倒不觉得痒痒。常比喻欠的债务多了,再愁也没用。也泛指做的不光彩事多了,反而无所谓。 也作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虱子多了不痒,账欠多了不愁。 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歇后语第26句】:【逃出了黑店,又搭上了贼船】(惯)黑店:坏人开的杀人劫货的客店。比喻逃脱了一个灾难,又遇上了另一个灾难。
【歇后语第27句】: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歇后语第28句】:【百病可治,相思难医】(谚)相思:专指男女爱情上的彼此思念。 各种各样的病都可治疗,惟有相思病无药医治。
【歇后语第29句】:韩信拜帅——有用武之地
【歇后语第30句】:【老实的终须在】(谚)为人老实厚道,最终会有个好结局。指人要老实,才能长久。 也作“老实常常在,奸狡是祸害”。 奸狡:为人奸诈狡猾。
【歇后语第31句】:【太阳打西边出来】谓不可能发生,或指反常、罕见。台湾 白先勇《孽子》:“这倒是新闻!太阳该从西边出来了。”
【歇后语第32句】:口袋里冒烟——烧包
【歇后语第33句】:【人敬有钱的,狗咬挎篮的】(谚)挎篮的:旧社会一手拖棍、一手挎篮沿街讨饭的乞丐。指在金钱社会里,人情势利,敬重的是有钱有势的人,凌辱的是穷苦无告的人。 也作“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丑的:穿着又破又烂的穷人。
【歇后语第34句】:【一锹就挖出个井来】释义:比喻轻易就做成了一件事。例句:他又安慰郭全海,鼓励他说:“随便干啥,都不能一下就能干好的。不是一锹就挖出个井来,得慢慢地挖,不能心急。”
【歇后语第35句】:【患难见朋友】(谚)人处在患难之中,才能见识真正的朋友。指身处富贵结交的朋友不可靠,只有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最见真情。 也作患难识朋友。 患难结知己。
【歇后语第36句】:【低头不见抬头见】释义:形容经常见面。常用来指办事、说话要看情面。例句:老妈劝他去,说道:“一个村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谁也有求到谁身上的时候,别把路走窄巴了。”
【歇后语第37句】:【顺风找牛,顶风找马】(谚)大风天里,牛要是走失了,顺着风向去找;马要是走失了,逆着风向去找。 指牛性喜走顺风,马性喜走逆风。
【歇后语第38句】:【一会儿锣,一会儿鼓】释义:比喻说法或做法经常改变。例句:他说,办农业社也好,不办也好,他最怕“一会儿锣,一会儿鼓”。
【歇后语第39句】:【惟有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成尘】(谚)成尘:化作尘埃,指不再存在。指世间什么事都能淡忘,只有感恩和仇恨,时间再久也不会忘记。 也作惟有感恩并积恨,千年万载不成尘。 惟有感恩并报怨,千年万载不生尘。
【歇后语第40句】:【东葫芦扯到西架上】释义: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例句:“嘿嘿嘿!这叫把东葫芦扯到西架上了!”老队长不以为然地笑笑……
【歇后语第41句】:【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歇后语第42句】:【炒豆没吃上,还炸了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到损失。 浩然《艳阳天》:“这个人可不是好惹的,说不定又得闹个炒 豆没吃上,还炸了锅。”
【歇后语第43句】:【打蛇随棍上】释义:用棍子打蛇,蛇倒顺着棍子爬上来了。比喻因势乘便。例句:祥表哥很老练,打蛇随棍上,一步步追入。
【歇后语第44句】:【官凭文书私凭约】(谚)文书:公文。约:契约。官府办事凭的是公文,私下交易凭的是契约。泛指凡事凭的是证据。 也作官凭印信,私凭票约。 官凭文引,私凭要约。文引:文书。要约:契约。 官凭印玺,私凭文约。
【歇后语第45句】:【苍蝇不钻没缝的蛋】(谚)比喻若人一身正气,邪恶小人便无从钻空子。 也作苍蝇不抱无缝的蛋。 苍蝇无缝不下蛆。
【歇后语第46句】:一杆没星的秤——掂不出轻重
【歇后语第47句】:【吊儿郎当】“吊儿郎当”是指不认真、不严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做事不准确求实、边干边玩、得过且过、嘻嘻哈哈甚至嬉皮笑脸的工作作风。 “吊儿郎当”出自北京俚语。早在清末的言情小说、评书、戏剧中就已引用,现在北京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只是词典中多未收入,应是个缺憾。“吊儿”在北方话中是吊起悬挂的东西,含有摇摆不定的意思。“郎当”在文中则有颓唐或衣服宽大不合身之意。因此,“吊儿”和“郎当”合起来,就有了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负责任之意了。
【歇后语第48句】:【看到绳子都是蛇】(惯)形容过分胆小谨慎。
【歇后语第49句】:【富得快,跑买卖】(谚)要想很快富裕起来,最好是经商做生意。指经商能很快致富。
【歇后语第50句】:【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下凤凰来】(谚)凤凰:传说中鸟中之王。不用金弹子作代价,就打不到凤凰鸟。 指所付的代价不大,所取得的收获也不会大。 也作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住银凤凰。 舍不得金弹子,打不着鸳鸯鸟。
【歇后语第51句】:【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谚)指重然诺、讲信用的人,一言出口,必定实行,绝不中途反悔,就像快马上道,只需一鞭便不再停蹄一样。
【歇后语第52句】:【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歇后语第53句】:金铸的鞋模——好样子
【歇后语第54句】:今年与去年相比是一个丰收年。爸爸说:“这就像小秃长个脸面胡——缺处有补。”我建议把一部分粮食卖掉,可爷爷说:“庄稼佬生得怪,东西越贵越不卖。”(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55句】:【一口咬断铁钉子】(惯)形容人果断、坚决,说话算数不翻悔。
【歇后语第56句】:【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歇后语第57句】:【站在河边上,要防水湿鞋】(谚)比喻经常和坏人打交道,要时时提防被腐蚀或被暗害。
【歇后语第58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谚)海是无限宽阔的,可以听凭鱼去腾跃;天是无限高远的,可以听凭鸟去翱翔。比喻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也作“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歇后语第59句】:【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机灵人会取巧,不机 灵的则倒霉。袁静《淮上人家》:“走吧。不打勤,不打懒,就 打不长眼。小心点!”
【歇后语第60句】:【舌头底下压死人】谓造谣中伤,能害死人。成语:人言可 畏。明代《金瓶梅》:“娘也少听韩回子老婆说话,他两个为 孩子好不嚷乱。常言道:要好不能够,要歹登时就一篇。房 倒压不杀人,舌头倒压杀人。”
【歇后语第61句】:【在自家饭锅里偷嘴】(惯)偷嘴:偷吃东西。比喻破坏己方的事情。
【歇后语第62句】:【刨树要刨根】释义:比喻解决问题要寻根究底,要彻底。“刨根”又作“寻根”。例句:刨树要刨根,要不,根大成树,树大成林,林大藏虎,虎大伤人。所以不杀便罢,一杀就来个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歇后语第63句】:【吃百家饭,穿众手衣】(惯)指在衣食上依靠大家抚养照料。
【歇后语第64句】:【月亮底下打灯笼——空挂明】(歇)空:本指空中,转指虚而不实。 明:谐“名”。指只挂个虚名。
【歇后语第65句】:【栽花不栽刺】指给人方便,不得罪人。反义说:栽刺不栽 花。《文摘报》(1987,7,16):“这些同志自个儿得过且过,对 别人也只栽花不栽刺。他们想的是:我对别人丁是丁、卯是 卯,轮到我时怎么办?”
【歇后语第66句】:【赞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谚)同是一张口,能赞扬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应该多做扶助人和赞扬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损伤人的事。
【歇后语第67句】:【 酒好不怕巷子深】好东西自能吸引人。或说:背巷出好 酒/好酒出背巷。《北京日报》(1982,12,2):“这不禁使人想 起另一句商业谚语:酒好不怕巷子深。有些商业服务网点 虽不占地势之利,但只要商品质量好,服务质量高,就不必 发愁生意做不好。”
【歇后语第68句】:【脚踏两只船】(惯)1形容和两边都有联系,哪一方都不得罪。2指同时做两种事情。 也作脚踩两边船。 脚踩两只船。
【歇后语第69句】:【吃了灯草灰儿——说得轻巧】(歇)灯草:灯心草茎部的中间一段,质地很轻,可做油灯的灯芯。 讥讽人把事情说得过于轻巧。
【歇后语第70句】:【活人眼里伸拳头】(惯)比喻太欺负人了。
【歇后语第71句】:天上的老鹰不吃脏东西——清高
【歇后语第72句】:【江河不满漏卮】见“沧海不能实漏卮”。
【歇后语第73句】:【脸红脖子粗】(惯)形容人激动或发怒的样子。 也作“脸红脖子胀”。
【歇后语第74句】:【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刻薄不一定讨便宜,忠厚并不 吃亏。奉劝人要忠厚,不要刻薄。明代《醒世恒言》:“那些 和尚们也闻知秦卖油之名,他的油比别人又好又贱,单单作 成他。所以一连这九日,秦重只在昭庆寺走动。正是:刻薄 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歇后语第75句】:【吃奶像三分】(谚)指新生婴儿吃谁的奶,在长相和性格上就有几分像谁。
【歇后语第76句】:【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歇后语第77句】:【有奶便是娘】只看对自己有利,不管真假好坏。孙犁《风 云初记》:“姓白的说,我们不管别人说长道短,不怕官家追 捕捉拿,有奶便是娘亲,给钱就是上司。”
【歇后语第78句】:【撒谎瞒不过当乡人】见“说谎不瞒当乡人”。
【歇后语第79句】:千斤担子众人挑。
【歇后语第80句】:玻璃缸里的标本——缺乏生气
【歇后语第81句】:【面笑心不笑】(惯)指表面装出笑容,内心却并不高兴。
【歇后语第82句】:刑法条文糊衣裳——满身罪名
【歇后语第83句】:【烈火见真金】比喻经过考验,才能看出好的品质。相关 的:真金不怕火炼。马烽《刘胡兰传》:“不能枣子核桃一齐 数。通讯员里有的是硬骨头。张大爷说得对,烈火才见真 金哩!”
【歇后语第84句】:开云见日——迎光明
【歇后语第85句】:【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歇)汤里来:指豆腐是用大豆加水磨成豆浆后,再加入石膏或盐卤凝固而制成的。水里去:指豆腐翻倒在海水里。比喻何处来,还回到何处去。也形容四处劳苦奔波。
【歇后语第86句】:拿着鹅蛋走冰路——特别小心
【歇后语第87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释义:极言苏州、杭州可与天堂相媲美。例句: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像我们这地狱世界。
【歇后语第88句】:二月的春雷——响(想)天下
【歇后语第89句】:包公断案——六亲不认;明察秋毫;向理不向人:铁面无私
【歇后语第90句】:【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见“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歇后语第91句】:【鸡来迎鸡,狗来迎狗】(惯)比喻没主见、没原则,对谁都奉承、迎合。
【歇后语第92句】:【人心隔肚皮】(谚)人的心隔着一层肚皮,谁也看不到、摸不准是在谋算着什么。指人心最难猜测,更不要说认得清、识得真了。 也作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人心隔肚皮,对面两不知。
【歇后语第93句】: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一样
【歇后语第94句】:【不是冤家不聚头】(谚)冤家:仇人,又作反语,用于昵称似恨实爱的人。指仇人或不愿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也作“不是仇人不见面,不是冤家不碰头”。
【歇后语第95句】:【水趁鱼,鱼趁水】释义: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这本是个水趁鱼,鱼趁水的事。在田没有那一身好活路,这还不是个明白事,李鸿云的人,割了他的脑袋你能沾他光?
【歇后语第96句】:【打狗看主人面】做事要看背景,考虑人事关系、后台。香 港梁凤仪《千堆雪》:“香港当然是个打狗也看主人面的社 会。”
【歇后语第97句】:【结婚戒指】戴上戒指,美观大方,且显示富贵。然而,戴戒指是有讲究的,不能瞎戴,如果随意戴上,很可能会闹出笑话。戒指自古以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它的戴法颇有讲究。一般而言,从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顺序,戴戒指的意义分别是:生、死、定、嫁、离。按照我国的习惯,订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应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否则,就会令许多追求者望而却步了;离异单身女人会把戒指戴在小拇指上,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什么结婚戒指必须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呢?相传无名指与心脏相连,最适合发表神圣的誓言,用戒指套住了所爱的人的无名指,就可以留住他(她)的心了,戴在上面的戒指可以是“心心相印”。而且无名指上有重要穴道,戒指戴其上可以适度按压肌肉,有安定情绪之效。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上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它是与心相连的,因此,将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义的。通常把戒指戴在左手上,也是因为一般较少的劳作,不会碰坏戒指。
【歇后语第98句】:【好男儿志在四方】释义:有志气的男儿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现在的形势,只有投靠共产党才能实现这一愿望。谢成德从枕头底下摸出三块银圆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挂念我。……”
【歇后语第99句】:【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人前的成功,来自人后的苦 练。相关的:只见人前富贵,不见人后受罪。《新凤霞回忆 录》:“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呀!小凤就是偷着看戏 学的本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