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精辟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句句精辟有哲理!

【谚语俗语第1句】:【有男不娶老生囡】(谚)老生囡:父母年老时生下的女儿;老生女儿容易被溺爱、娇惯,养成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性。指有儿子的话,不可让他娶老生女儿。

【谚语俗语第2句】:【空花不结实,空话不成事】(谚)空花结不出果实,空话办不成实事。指说话必须实在,才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谚语俗语第3句】:【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没有着落。明代《西游记》:“这半山 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那讨香烛?就有钱也无处去 买。”

【谚语俗语第4句】:船工租船游西湖——划得来

【谚语俗语第5句】:十二岁进敬老院——福享早了

【谚语俗语第6句】:【 小孩嘴里无假话】小孩天真不会作假,说话能够反映真 实情况。或说:小孩嘴里讨实话。清代《三侠五义》:“什么 缘故呢?俗话说的好,小孩嘴里讨实话。”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说的都是假话。《敌后武工 队》:“这叫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刘太生笑着指指报 纸。”

【谚语俗语第7句】:关起门来做皇帝——没入朝拜:妄自尊大

【谚语俗语第8句】:导游领路——引人入胜

【谚语俗语第9句】:【虱子多了不怕咬】(谚)身上生的虱子多了,反倒不觉得痒痒。常比喻欠的债务多了,再愁也没用。也泛指做的不光彩事多了,反而无所谓。 也作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虱子多了不痒,账欠多了不愁。 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谚语俗语第10句】:【糖块掉到蜜罐里——甜上加甜】(歇)形容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谚语俗语第11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

【谚语俗语第12句】:【卖瓜的谁肯说瓜苦】(谚)卖瓜的没有说自己的瓜是苦的。指卖东西总要自夸东西好。泛指凡是自家的人或事,总不免要自夸自赞。 也作卖瓜的说瓜甜。 卖瓜的说瓜甜,卖醋的讲醋酸。 卖糖的讲糖甜,卖盐的讲盐成。

【谚语俗语第13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释义:比喻碰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办法对付。“砍柴”又作“打柴”。例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到哪说哪。生死福祸有个天命管着哪!只要这会儿不被打死,到时候,咱哥俩就在一起混,你听我的,不会叫你吃亏。

【谚语俗语第14句】:海里的浪花——不是吹的

【谚语俗语第15句】:病入膏盲——不可救药;没法治;没治了

【谚语俗语第16句】:【 败棋有胜着】不能全盘否定,也有可取之处。明代历史 图书《千百年眼》:“谚语说:败棋有胜着。可惜,当局者迷, 看不到这一点。”

【谚语俗语第17句】:【被盗经官重被盗】(谚)重:再次。被贼偷盗,去官府报案所花费的,就同再次被盗一样。指旧时官衙勒索厉害。

【谚语俗语第18句】:十个铜板少一文——九文(久闻)

【谚语俗语第19句】:【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歇)和尚不留发,用不着梳子。指找错了地方或对象。

【谚语俗语第20句】:【没喝过墨水没念过书,没有文化】成语:胸无点墨。姚 雪垠《李自成》:“我自幼没喝过墨汁儿,拙口笨舌,说不好什 么话。”

【谚语俗语第21句】:表弟为姥姥扫地,扫了一半就不扫了。姥姥说:“你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饭,吃得不饱。叫人拿你没办法。”(河南·博爱)

【谚语俗语第22句】:【反其道而行之】这一词语经常用到,意思是用与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处与韩信有关。楚汉相争时,在力量对比上,项羽处于强势,刘邦处于弱势。在张良和萧何的力荐之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对刘邦说:“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日其强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意思是说,项羽虽然被称作一霸,但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说他的强大很快就会变弱。今天大王确实能够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还有什么不能被消灭的?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一直执行这方针,楚汉之间,强弱易势,最终取得了胜利。

【谚语俗语第23句】:青蛙走路一连蹦带跳

【谚语俗语第24句】:【 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指不可能,或意外出现,幸 运得到。曹禺《日出》:“您说这钱现在不从四爷身上想法 子,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

【谚语俗语第25句】:姐姐就要去东山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了。头天晚上,一家人都在为她的远行做准备。她的同学见了说:“这就叫一个杀猪的,三十二个拉腿的。”(山西·太原)

【谚语俗语第26句】:【钱有磨盘大,胆比绿豆小】(惯)形容人既贪财又胆小怕事。

【谚语俗语第27句】:妈妈要我做事,我不肯。妈妈说:“哼,养猪可以吃肉,养狗可以看家,养你却不知做什么?”(湖南·湘潭)

【谚语俗语第28句】:【车到山前必有路】释义:事到临头,总有办法解决。例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天老爷自然给人铺排,既是叫咱往那么远去,自然送到咱地头。”

【谚语俗语第29句】:【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巴】(谚)耗子:老鼠。猫离开了家,老鼠就张狂得缘墙上房。比喻主管的人不在,下属人员就失去管束。也指内部失防,就会招来里忧外患。 也作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老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谚语俗语第30句】:【破表——没准儿】(歇)本指钟表走时不准,转指做事没有把握,不确定。

【谚语俗语第31句】:【说得出,做得到】说话做事有决心,厉害。成语:雷厉风 行。台湾琼瑶《人在天涯》:“朱丹荔说得出,做得到,当天, 她就住进了一家女子公寓。”

【谚语俗语第32句】:【碗里拿带靶儿的蒸饼】(惯)靶儿:同“把儿”,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饼:一种用发面加油蒸熟的饼,饼内分层。比喻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

【谚语俗语第33句】:【关起门来做皇帝】妄自尊大,独断独行。巴金《家》附录: “在大小军阀割据的地方、小规模战争时起时停的局面下, 长一辈的人希望清朝复辟,下一辈人不是‘关起门来做皇 帝’,就是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年轻一代却立誓要用自己的 双手来建造新的生活,他们甚至有‘为祖先赎罪’的想法。”

【谚语俗语第34句】:【会家不难,难家不会】见“难家不会,会家不难”。

【谚语俗语第35句】:【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释义:比喻缺少谁也无关紧要,事情照样进行。例句:他不同意,地球就不转了?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要按他的意思,“地下革新组”根本平不了反,我和袁师傅这辈子别想再翻身。我看,只要大伙要求上新产品,他一个人挡不住!

【谚语俗语第36句】:推小车上台阶——步一个坎

【谚语俗语第37句】:【马到崖头收缰绳,船到江心补漏迟】见“船到江心补漏迟”。

【谚语俗语第38句】:【萝卜花了肉价钱】释义:比喻成本过高,划不来。例句:“便宜?如果把所吃的谷子算上去,那就‘萝卜花了肉价钱’不合算……”童少英将不合算的道理,算给越华听。

【谚语俗语第39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用费心寻找,眼前就能找到。袁 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嗨,不用找!远在天边,近在眼 前,现成儿就摆着一个呢!”

【谚语俗语第40句】:我和小侄子一块儿看哥哥修收音机,小侄子直伸脖儿看。哥哥一抬头,拍了拍他的脑门儿:“看你把鸭颈伸得像鹅颈一样长了。”(湖北·英山)

【谚语俗语第41句】:【人望幸福树望春】(谚)比喻人总希望过上幸福生活,享受人生。

【谚语俗语第42句】:【地无一垅,房无一间】见“房无一间,地无一垅”。

【谚语俗语第43句】:暑假里,哥哥自学了汉语大专课程,我却整天和小伙伴玩耍。爸爸戳着我脑袋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你呀,得好好向你哥哥学习!”(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44句】:【石灰布袋——到处留迹】(歇)本指石灰布袋放到哪里都会留下痕迹,转喻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留下行迹。多指留下劣迹。 也作“石灰布袋——处处有迹”。

【谚语俗语第45句】:【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惯)比喻才貌出众的姑娘嫁给了丑陋或卑鄙的丈夫。也比喻聪明能干的女子生活在不能发挥才智的地方,或珍贵的东西落在不适合拥有它的人手中。 也作好花插在牛屎上。 鲜花插在牛粪上。

【谚语俗语第46句】:【恶言伤心,恶行伤身】(谚)恶毒的话会伤害人心,恶毒的行为会伤害人体。指恶言恶行是野蛮的,是文明社会绝不容许的。

【谚语俗语第47句】:戴草帽没顶——露头

【谚语俗语第48句】:夜猫子进宅——凶多吉少;准没好事

【谚语俗语第49句】:【荷花结籽心连心】释义:比喻关系密切,一条心。例句:这个事,我们知道你丁主任心里是明白的。丁主任啊,咱们是有八拜之交的知己呀,荷花结籽心连心.你一定要多关照。

【谚语俗语第50句】:【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谓自己的事情不管,干涉别 人。成语:不务正业。《光明日报》(1987,12,5):“在这个问 题上往往管得不够,而在其他问题上管得多了,种了别人的 地,荒了自己的田。”

【谚语俗语第51句】:黄牛打架——死顶

【谚语俗语第52句】:【按着葫芦抠子儿】(惯)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供或索取财物。

【谚语俗语第53句】:【快马一鞭,快人一言】释义:痛快人说话痛快,干脆。例句:武当说:“快马—鞭,快人一言,说干就干,说走就走.今天动身!”

【谚语俗语第54句】:【一竿子插到底】释义:比喻说话或做事一直贯彻到底。“插”又作“扎”、“捅”、“撑”。例句:不论大小事,一言既出,便唯恐落空,要一竿子插到底,必求落实。

【谚语俗语第55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谚语俗语第56句】:【金榜】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的榜为“金榜”。金榜是相对于桂榜、杏榜而言的,没有前二榜,也不会有金榜,因为乡试、会试、殿试是层次递进的。古代科举考试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黄榜。桂榜是乡试录取举人的公告榜,因为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而得名;杏榜是会试录取贡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而得名;黄榜则是殿试之后朝廷发布的录取进士的公告榜,因该榜用黄纸书写而得名。黄榜也叫金榜,且有大小之分。小金榜由奏事处进呈于内,大金榜则由内阁学士加盖“皇帝之宝”的大印后张挂于外。大金榜就是通常所说的黄榜。

【谚语俗语第57句】:妈妈一边在棚子里撮煤一边说:“煤堆底子的煤还真不少呢!”爸爸说:“那是,散堆破垛,底子出货。”(黑龙江·哈尔滨)

【谚语俗语第58句】:二伯见东院大爷在县城开饭馆发了财,也赶紧到县城赁了房子开上饺子铺。谁知人们吃饭走熟道,东院大爷的饭馆里吃饭的人排长队,二伯的饺子馆却冷冷清清,半年下来二伯赔了许多钱。他叹息说:“咱是背了运喝口凉水也塞牙,人家是走了运栽个跟头也拾钱。真是有同行,没同利。”(河北·石家庄)

【谚语俗语第59句】:一网打尽天下鱼——想得到办不到

【谚语俗语第60句】:阎王奶奶害喜病——怀鬼胎

【谚语俗语第61句】:【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释义: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例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牛茂盛看着曹老三一家人的举动,捉摸到有不测的风云。

【谚语俗语第62句】:【花又不损,蜜又得成】(惯)比喻既没有受到损失,又得到了好处。

【谚语俗语第63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谚语俗语第64句】:【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谚语俗语第65句】:【哪里的黄土不发芽,哪里的水土不养人】(谚)任何地方的黄土种下庄稼都会发芽成长,任何地方的水土都可以养活人。指人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受困,到处都可以谋生。

【谚语俗语第66句】:【拉后腿】(惯)比喻利用某种亲密的关系和感情,来牵制或反对别人的行动。多含贬义。 也作拉尾巴,扯后腿。 拖后腿。

【谚语俗语第67句】:当我拿着奖状在家人面前炫耀时,哥哥劝我说:“不可花开一时红,但愿叶绿四季青。千万不要因为一次胜利冲昏了头,你的路还长着哩!”(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68句】:【要得富,险上做】(谚)指要想发财致富,就得冒风险。

【谚语俗语第69句】:东边下雨西边睛——各有天地

【谚语俗语第70句】:面条锅里整人——软收拾

【谚语俗语第71句】:开会请了假——没出席(息)

【谚语俗语第72句】:【放屁砸了脚后跟】倒霉透顶。类似的:放屁扭了腰。贾 平凹《废都》:“但出门时,头却在门框上碰了,打一个趔趄, 又撞翻了墙角痰盂,脏水流了一地。他骂道:人晦气了,放 屁都砸脚后跟!”

【谚语俗语第73句】:老道吃荤——开戒了

【谚语俗语第74句】:【弄花一年,看花十日】释义:养花护花得用全年工夫,赏花才只十天。指花开时间很短。例句: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其俗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之语。

【谚语俗语第75句】:叔叔领回工资后,大吃大喝的,不几天就把钱挥霍掉了。奶奶数落他:“老鼠还有三天余粮呢!花钱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要知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江苏·江都)

【谚语俗语第76句】:【放鹰就不怕鹰展翅】(谚)人既敢放鹰,就不怕鹰展翅高飞。借指人既有胆识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态发展的全局,不怕乱套。

【谚语俗语第77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认为作孽要遭报应。指做坏事毁 了自己。清代《镜花缘》:“若任性妄为,致遭天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谚语俗语第78句】:【扎空枪】(惯)比喻办事落空。

【谚语俗语第79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释义:借指自己不会伤害自己。例句:众人看了,尽皆骇然道:“怎么外感症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定是他错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

【谚语俗语第80句】:【把新鞋往泥里踏】(惯)踏:(在雨雪、泥水中)踩。比喻自讨苦吃。

【谚语俗语第81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谚)指只要舍得金钱,就能招得勇士为你卖命。 也作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死夫:不要命的勇士。 重赏之下出勇夫。 重赏之下无懦夫。

【谚语俗语第82句】:【斧头再锋利,剖不开头发丝】释义:比喻本事再大,也有对付不了的难题。例句:真是斧头再锋利,剖不开头发丝;共产党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千年万代的老规矩!

【谚语俗语第83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谚语俗语第84句】:【大锅饭,小锅菜】(谚)指做饭要用大锅,饭不会夹生;炒菜或焖菜要用小锅,菜出炉快,又能保持鲜嫩不走味。

【谚语俗语第85句】:【吃个鸡蛋还得挑四棱的】(惯)棱:棱角。形容过分挑剔苛求。

【谚语俗语第86句】:【肥猪拱庙门——十分好的运气】(歇)肥猪拱庙门:肥猪自己送上门来当供品。指运气好,不费事地得到送上门来的好处。

【谚语俗语第87句】:【都说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圆】(谚)指十五夜晚的月亮是最圆的,但过了十五却是一夜比一夜亏缺。泛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最圆满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谚语俗语第88句】:【文臣安社稷,武将定干戈】(谚)社稷:代指国家。干戈:古时兵器,代指战乱。指文官的责任是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武官的责任是平定战乱,使社会稳定。 也作文官把笔安天下,武将持刀定太平。 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提刀定太平。

【谚语俗语第89句】:【冤仇宜解不宜结】结仇没有好处。鲁迅《仿徨》:“我想, 你们也闹得够了。不是已经有两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 宜解不宜结的。”

【谚语俗语第90句】:【河里无鱼市上取】(谚)河里没有鱼,到市场上就能买到。指出产的地方缺货,聚卖的市场上却有的是。也指这里没有那里有,要把眼界放宽点。 也作“河里没鱼市上看”。

【谚语俗语第91句】:【远处烧香,不如门前积德】(谚)跑远路去朝拜烧香,不如就近在门前做些实实在在的善事。指行善积德应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

【谚语俗语第92句】:笤帚当扫把——混上去了

【谚语俗语第93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谚)风、俗:民俗风情。指各地民俗风情不同。

【谚语俗语第94句】:【正月十六贴门神,迟了】春节前贴门神像。过了春节再 贴,谓不合时宜,落后。或说: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明代 《金瓶梅》:“正月十六贴门神,迟了半月。人也入了土,才来 上祭。”

【谚语俗语第95句】:【落圈套】释义:指中了对方预先安排好的计谋。例句:罢了罢了!我落在这畜生圈套里了。

【谚语俗语第96句】:【勤生财,俭治家】(谚)勤苦就能创收,这是生财之道;俭省就会有积蓄,这是治家之方。指勤与俭是生财治家的法宝,两者不可缺一。

【谚语俗语第97句】:钟鼓楼上开案桌——架子不小

【谚语俗语第98句】:鸡子啄米——乱点头

【谚语俗语第99句】:老猫教虎——留一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42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