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抖音民间俗语俗话,让人过目不忘!

【歇后语第1句】:【乌云遮不住太阳】(谚)比喻黑暗势力只能横行一时,它终究阻挡不住光明前景。

【歇后语第2句】:烂网打鱼———无所获

【歇后语第3句】:【鼓楼上小雀——耐惊耐怕】(歇)本指鼓楼上的小雀因听惯了鼓声经得起惊吓,转指人久经磨炼,遇事不会胆怯。

【歇后语第4句】:八月里的石榴——合不上嘴

【歇后语第5句】:小时候,我看到别的孩子买了新衣服、新文具的时候,总闹着向妈妈要。妈妈常这样对我说:“孩子,公鸡不能跟马跑啊!”(湖南·平江)

【歇后语第6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惯)比喻看问题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局。

【歇后语第7句】:妈妈生病了。我问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让妈妈高兴啊?”爸爸说:“你把你的成绩单装在口袋里,别让妈妈看见,妈妈就高兴了!”(河北·新乐)

【歇后语第8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语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永远没有过失?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讲述的是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决定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心不由衷地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便说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歇后语第9句】:【哑子做梦——说不得】(歇)指无法说或不能说。

【歇后语第10句】:【变戏法的瞒不过打锣的】(谚)打锣的是变戏法的合伙人,变戏法的一举一动,打锣的最清楚。指凡瞒人的事情,总哄不过知情者。

【歇后语第11句】:一次,我上房顶取东西,看见外面电视天线密密麻麻,比在地上看多得多。进屋后,我给妈妈一学,谁知妈妈没好气地说:“喝了六载的墨水,连登高望远都不懂?真是的!”(河北·蔚县)

【歇后语第12句】:【扯后腿】见“拉后腿”。

【歇后语第13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释义:比喻好东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给一个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例句: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烧饼。

【歇后语第14句】:【大炮一晌,黄金万两】(谚)比喻战争之财易发。

【歇后语第15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谓能够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清代《红楼梦》:“老老说哪里话?俗语说得好,与人方便,自 己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又费不着我什么事。”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尽量帮助别人,原谅别 人。明代《西游记》:“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 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歇后语第16句】:床头鸡叫——啼(提)醒

【歇后语第17句】:【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歇)冰凌柱:雪化后房檐滴水遇冷凝成的柱形的冰。比喻事情的根源在上层领导。 也作“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

【歇后语第18句】:【急行无好步】(谚)好步:稳当的步子。急急忙忙地走,就不会迈出稳当的步子。比喻匆匆忙忙做事,往往难以把事做好。 也作“紧行无好步”。

【歇后语第19句】:【小财不去,大财不来】(谚)舍不得投入少量的钱财,就没有大量钱财的到手。指要想有大的收获,必须先付出一定的代价。 也作小财不出,大财不进。 小钱不出,大钱不入。

【歇后语第20句】:【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释义:成家业很不容易,败家业容易得很。例句:所以古人留下两句话:“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言者痛心,闻者自应刻骨。

【歇后语第21句】:【自己脚杆瘸,怪路不平】(惯)比喻自己有缺点错误,却责怪别人不对。

【歇后语第22句】:【摊底牌】(惯)底牌:扑克牌游戏中最后亮出的牌。比喻说出内情,亮明底细。

【歇后语第23句】:【槽头买马看母子】(谚)母子:偏指生崽的母马。指要买马驹,先看母马咋样。借指要知闺女的为人,先看生养管教她的娘亲是什么样的人。

【歇后语第24句】:【太阳从西边出来】见“日头打西出来”。

【歇后语第25句】:【鸡不啼,狗不叫】(惯)形容没有生机或没有动静。

【歇后语第26句】:白骨精发表演说——妖言惑众

【歇后语第27句】:【情真不言谢】(谚)真情实意的人之间,不说感谢的套话。指彼此感情真挚,就用不着说客套话。

【歇后语第28句】:【吹枕边风】(惯)指妻子向丈夫灌输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要求。 也作“吹枕头风”。

【歇后语第29句】:吃罢晚饭,我坐在屋里做作业,不知怎么,一连写错了好几个字。我说笔不中,纸不行,一气之下,不写了。奶奶说:“袄袖长,怨他娘,他娘怨剪子,剪子怨铁匠。”(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30句】:【打错了算盘】估计错误。老舍《四世同堂》:“如果你们俩 敢合起来算计我,那就打错了算盘。”

【歇后语第31句】:【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歇后语第32句】:【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官】(谚)厨官:管理伙食的人。指即使连遭三年旱灾,发生大饥荒,也不会饿死做饭的厨师。泛指务的什么营生,就会在这方面得便宜沾光。 也作“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歇后语第33句】:李青和张玲是同桌,关系很好,这两家的父母也特别合得来,常走动。奶奶说:“真是一辈同学三辈亲哪!”(河南·太康)

【歇后语第34句】:穿山甲过路一孔孔(空空)洞洞

【歇后语第35句】:【扳倒葫芦洒了油】(惯)比喻不惜一切,坚决干到底。

【歇后语第36句】:这天,妈妈买来很多虾,我高兴地跳起来。奶奶说:“不要忙着高兴,‘虾荒蟹足’。”(注:虾多兆荒年,蟹多预丰收。)(江苏·江都)

【歇后语第37句】:【 抱着粗腿不放】一心投靠某种势力。从维熙《大墙下的 红玉兰》:“可是,事情总得有个界限,你要是总抱着他的粗 腿不放,盲人骑瞎马,那你可离悬崖不远了。”

【歇后语第38句】:【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释义:话说清楚别人才能明白。例句:“三爷三嫂都是劳苦人民,一说就通!就是可惜呀,咱们说的还不够;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啊!”

【歇后语第39句】:【遇着善人便烧香,遇着恶人便使枪】(谚)指对人要爱憎分明,善恶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敌友不辨。

【歇后语第40句】:【过耳之言,不可听信】传话没有什么根据,不必信以为真。 明代《西游记》:“大王且息怒。常言道:过耳之言,不可听 信。”

【歇后语第41句】:钻了牛角尖——专想一点

【歇后语第42句】:拙妇人,巧舌头。

【歇后语第43句】:刘姥姥进大观园——样样新鲜

【歇后语第44句】:【做了皇帝想成仙】谓不知足,贪得无厌。类似的:做了宰 相望诸侯。《民国通俗演义》:“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做 了皇帝想登仙,同是中国人,何苦逼得人没处走。”

【歇后语第45句】:破船过江——人人自危

【歇后语第46句】:【 老天爷有眼】老天爷有眼看得清楚,谓人世间的善恶会 有报应。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老天爷若有眼,他应当 保佑这一对好孩子,让他们完成婚配才是。”

【歇后语第47句】:【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惯)斗、石:都是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识字很少或不识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升:容量单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认不得几石。

【歇后语第48句】:【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顺利之时,要想到困难,做好准备。 类似的:饱带干粮热带衣/冷不冷带衣裳,饿不饿带干粮/冬 不可以废葛,夏不可以废裘。《北京日报》(1982,7,19):“晴 带雨伞,饱带干粮,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之谈。”

【歇后语第49句】:【小菜园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释义:蔸:量词,相当于“棵”或“丛”。比喻小人物,根本数不着。例句:呸!小菜园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敢来教训我?敢来拉我做坏事?

【歇后语第50句】:吹火筒打鸟——不是枪(腔)

【歇后语第51句】:鼓足气的癞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歇后语第52句】:蚂蚁缘槐夸大国——小见识

【歇后语第53句】:狗赶鸭子狗撵鸭子——呱呱叫

【歇后语第54句】:【摆阵势】(惯)指拉开架势,准备较量。

【歇后语第55句】:家里几个人在一起说闲话,大家谈起某家本来不富裕,结果牛又死了的事,爸爸感慨地说:“真是黄鼠狼光咬病鸭子啊!”(河南·郾城)

【歇后语第56句】:十个指头生疮——没有一个好的

【歇后语第57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从容做完,迟 起则时间紧迫,陷于忙乱。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他伸手 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俗话说: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乱,越乱越无主张。”

【歇后语第58句】:【下不来台】(惯)比喻无法摆脱困难窘迫的处境。 也作“下不了台”。

【歇后语第59句】:【三十年的寡妇——好守】(歇)守:守寡,谐“手”。指好手。常用来赞叹人手段高强。

【歇后语第60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撞钟,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敷衍了事。谓不求上进,自甘落后。《北京日报》(1985,1, 14):“其实,见人受重奖眼红,也不全是什么坏毛病,至少比 那种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见别人受重奖连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

【歇后语第61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谚)荒年:饥荒年景。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的人。指手艺人凭手工技术谋生,人们处处离不了他们,故谋生容易。 也作“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歇后语第62句】:入市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歇后语第63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响亮

【歇后语第64句】:【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成语:自吹自擂。胡适 《尝试集》自序:“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戏台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哪几首 诗不好,未免太不谦虚了。”

【歇后语第65句】:【得志猫儿雄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谚)得志:得意,实现心愿。 指猫儿得志时,像老虎一样神气;鹦鹉落了毛时,比鸡的样子还难看。比喻小人得志时往往忘乎所以,英雄落魄时也难免受欺。 也作得志犬猫强似虎,失时鸾凤不如鸡。 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

【歇后语第66句】:【未出笼先别现爪】(谚)野兽还没有从笼中被放出,就不要先显示自己的利爪。比喻有利的时机未到,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

【歇后语第67句】:【是药能治病,当今无死人】(谚)如果说,只要是药就能把病治好,世上就没有死人了。指服药不能包治百病。

【歇后语第68句】:【平地一声雷】(惯)比喻突然发生一件震动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声惊雷。 平地起雷。

【歇后语第69句】:【三年郎中妻,抵得半个医】(谚)郎中:中医医生。指医生的妻子经常见识医生治病用药,自然就懂得些药性和医理。也泛指长期经见事物,就会熟悉懂行。

【歇后语第70句】:【磕闲牙】(惯)指说没用的闲话。 也作“拉闲篇儿”。

【歇后语第71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释义:宁肯为正义去死,也不肯苟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老头子摇头晃脑,口沫横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歇后语第72句】:【鸡肠兔儿胆】(惯)形容人气量狭窄,胆子很小。

【歇后语第73句】:【明人点头即知,痴人拳打币晓】(谚)指对悟性高的人,只需点头暗示,他就会领悟你的意思;对愚蠢的人,纵然动起手来,他还是不会明白。 也作“明人点头即知,痴人棒打不晓”。

【歇后语第74句】:【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谚)在家孝敬父母,这就是最神圣的行为,何必再到远地去烧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远没有必要。

【歇后语第75句】:【种禾得稻,敬老得宝】(谚)指种下禾苗,就会得到稻米;敬重老人,就能得到宝贵的处世经验。

【歇后语第76句】:【自己打嘴巴,给别人听响儿】贬低自己,以讨好别人。王 蒙《失态的季节》:“要不写个检讨,出发前给大进送去?他 一激灵。他也是要摘下舌头烧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给别人听响儿的。”

【歇后语第77句】:【 哪有媒人包生小孩】不能打包票,不可能万无一失。《台 湾小说选》:“那是应该的,哪有做媒人包生小孩?”

【歇后语第78句】:【知冷知热是夫妻】(谚)指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体贴,是夫妻间的情分。

【歇后语第79句】:【担水向河里卖】(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歇后语第80句】:落榜听见喜鹊叫——不忍闻

【歇后语第81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惯)比喻外表看起来很体面,内心却很肮脏或什么也不懂。

【歇后语第82句】:【开店不怕大肚汉】(谚)大肚汉:饭量、酒量很大的人。指开着的酒店饭店,正欢迎那些酒量、饭量大的顾客。泛指顾客消费多,商家自然就赢利多。 也作“开起酒饭店,不怕大肚汉”。

【歇后语第83句】:星期天,我和妈妈上街。街道两旁停着很多自行车,我尽往车堆里钻。妈妈说:“你真是驴往窄处走。”(陕西·陇县)

【歇后语第84句】:一根木头难烧火,一扇石磨难磨面。

【歇后语第85句】:【冒天下之大不韪】(惯)不韪: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对。

【歇后语第86句】:【画鬼容易画人难】释义:鬼容易画,人难画。鬼本来不存在,画鬼无所谓像不像,所以容易画;人则不容易画得像,所以难画。例句:罗聘笑道:“先生过奖了,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我画鬼不过信手涂来!”

【歇后语第87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谚)户枢(Shi):旧式门扇的转轴。蝼:蝼蚁蛀蚀。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人身体能保持健康。 也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蠹虫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朽。

【歇后语第88句】:【好花插在牛屎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歇后语第89句】:【任它狗儿怎样叫,不误马儿走大道】(谚)任凭狗在路旁怎样狂吠,也阻挡不住马在大道上奔跑。比喻不管坏人如何滋事破坏,也阻挡不了正义的事业向前发展。

【歇后语第90句】:戏台上的将军——神气一时

【歇后语第91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惯)指其含意只能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歇后语第92句】:放秋假的时候,我和父母收了花生收玉米,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我问爸爸能不能让我在家休息半天,爸爸却说:“抢秋抢秋,不收就丢。秋天地里弯弯腰,抵上冬天跑三遭。这会儿可不是偷懒的时候啊!”(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93句】:邻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闹矛盾。过了几天,爷爷从外地回来,劝她们说:“以前的事,来个‘长草短草,一把剜倒’,谁也不要斤斤计较了。”(重庆·奉节)

【歇后语第94句】:绿豆掉进芝麻里——总觉得自己大

【歇后语第95句】:【三公后,出死狗】(谚)三公:朝廷最高官位的合称。死狗:借指人群中的败类。三公的后代,往往出败类。指养尊处优的环境容易使人堕落。

【歇后语第96句】:【你有长箩索,人家有弯扁担】释义:萝筐绳子再长,用弯扁担也能把箩筐挑起来。比喻计策再高明,对方也有对付的办法。“索”又作“绳”;“弯”又作“翘”。例句:我们特派员虽然计谋多端,终究比不过人家,真是“你有七算,人家有八算;你有长箩索,人家有弯扁担”。

【歇后语第97句】:屋里风筝——高飞有限

【歇后语第98句】:【拐驴对破磨】(惯)拐:腿或脚有毛病,走路时身体不稳。比喻双方都不好,正好相配。

【歇后语第99句】:【会推磨就会推碾子】事情道理相同,作起来不难。李准 《老兵新传》:“没有关系,好学,会推磨就会推碾子,都是里 边冒烟的东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62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