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句句触动内心!
【谚语俗语第1句】:【一支笔难写两件事】释义:一支笔不能同时记述两件事,得分头写。例句:书中交代,一支笔难写两件事。怎么柴、杜二位班头会被人锁上呢?这其中有一段隐情。
【谚语俗语第2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饭时还没动手洗。妈妈批评说:“你是半夜说起五更走,天亮还在大门口,光说不做呀!”(山东·青岛)
【谚语俗语第3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人跑了,其他东西跑不了,不怕他跑 了。清代《儒林外史》:“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 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处来。”
【谚语俗语第4句】:扫帚写生——大画(话)
【谚语俗语第5句】:小池塘里撒渔网——网打尽
【谚语俗语第6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欢喜;晚晚睡,晚晚起,浑身上下无力气。
【谚语俗语第7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谚语俗语第8句】:原始森林——自高自大
【谚语俗语第9句】:【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谚)比喻人或事物相互间总有差异,不会人人都一样,事事都一般。 也作十个指头往外伸,长短大小不一样。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谚语俗语第10句】:春天的气候——天三变
【谚语俗语第11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谚语俗语第12句】:【鸡多不下蛋】释义: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例句:“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生产搞不好,这回亏算吃上了。”
【谚语俗语第13句】:空头支票——难兑现
【谚语俗语第14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见“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谚语俗语第15句】:【扯着耳朵腮帮子动】关系密切,互相牵连。《小说月报》 (1982,4):“他们是被看成大公无私者,与任何一个农民都 没有扯着耳朵腮动弹的瓜葛,他们吃的是商品粮,年景丰歉 无所谓,铁饭碗照端。”
【谚语俗语第16句】:【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场】释义:斫:刀砍。寒露:节气名,在阳历十月初八或初九。谓白露时节砍下的高梁,寒露时节要打完。例句:“老嫂子,俗话说:‘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场’。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跟大伙说一声,把场打完?”
【谚语俗语第17句】:【 天上有,地下无】仙境中所有,人间所无,极言美妙。清 代《玉娇梨》:“只说他这位小姐,名唤玉娇,今年才十七岁,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无,就画也画不出的标致。”
【谚语俗语第18句】:【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谚)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应急的办法,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容易发生祸端。
【谚语俗语第19句】:镜子里夹相片——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谚语俗语第20句】:【无儿不使妇】(谚)没了儿子,就不要打算使唤儿媳妇。指儿子死后,最明智的做法是让儿媳妇另嫁。 也作无儿不留媳。 无儿难置妇。
【谚语俗语第21句】:【有大量者,必有大福】见“量大福大”。
【谚语俗语第22句】:放学回到家,我掏出书和本子写作业。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钢笔,急得我乱转。奶奶在一旁笑着说:“当官的把印都弄丢了,还中哩?”(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23句】:【烧香望和尚——一事两勾当】(歇)旧时作风不好的女子去寺庙,既烧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转指一举两得。
【谚语俗语第24句】:宣传车演节目——载歌载舞
【谚语俗语第25句】:黄金要从沙子里淘,骏马要从马群里找。
【谚语俗语第26句】:【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释义:比喻兄弟之间关系亲密,一条心。例句:十绝哥见硬的已不行,声音放温和说:“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手指总是往里屈的。我认了这账,就要负责,几天内一定付清。你就说过几天来借。”
【谚语俗语第27句】:【朝里无人莫做官】(谚)旧指朝廷里如果没有后合作依靠,就不要去做官。
【谚语俗语第28句】:【七嘴八舌头】(惯)比喻众人争相发表意见。也比喻人多嘴杂。
【谚语俗语第29句】:舞台上拜天地——痛快一时
【谚语俗语第30句】:卖碗又卖盆——套又一套
【谚语俗语第31句】:【嫩扁担难压千斤】(谚)嫩扁担:尚未经受过打熬的扁担。比喻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难以承担重任。
【谚语俗语第32句】:【跟着龙王吃贺雨】(惯)贺雨:指旧时人们向龙王求雨时摆上的供品。比喻跟着有权有势的人沾光得好处。
【谚语俗语第33句】:【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释义:不打没母亲的孩子,不骂赔礼道歉的人。例句: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赔礼人偷眼看她说话的效果,发现家喜嫂虽然没有用言语回答她,但乔兰弟从她烈性的面孔上看到圆满的答案。
【谚语俗语第34句】:【各打五十大板】对争讼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给予相同的 惩罚。貌似公正,其实不分是非。张洁《沉重的翅膀》:“部 里的事,最近上头有人说话了,他和田守诚各打五十大板。”
【谚语俗语第35句】:堂前中央挂灯笼——正大光明
【谚语俗语第36句】:【吃软不吃硬软】指友好商量的方式;硬,指威胁、强迫的 方式。意即可以商量,不能强迫。类似的:吃顺不吃呛。反 义说:吃硬不吃软。西戎《纠纷》:“他这人就是这路脾气,爱 吃顺气丸,争吵起来,吃软不吃硬。”
【谚语俗语第37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谚语俗语第38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惯)比喻对某人的底细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举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谚语俗语第39句】:【人有失错,马有失蹄】见“马有失蹄,人有失足”。
【谚语俗语第40句】:【良言难劝该死鬼】(谚)好话劝不转非死不可的鬼。指对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头的人,用多少好话也都没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劝不醒该死的鬼。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谚语俗语第41句】:【碾盘上的蘑菇——根子硬】(歇)碾盘:碾子承受碾磙子的石制底盘。根子:本指根部,转指根底、后台、靠山等。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比喻后台、靠山很硬。 也指基础雄厚,很有实力。
【谚语俗语第42句】:【刮大风吃炒面——张不开嘴】(歇)炒面:炒熟的面粉。本指张不开嘴巴,转指碍于某事,不好或不能开口说话。
【谚语俗语第43句】:【早上不做官,晚上不作揖】(谚)作揖:男子弯腰拱手的通行礼。早上被罢免了官职,晚上就没人理睬了。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谚语俗语第44句】: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
【谚语俗语第45句】:【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见“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谚语俗语第46句】:【人来投主,鸟来投林】人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语序亦可 倒置。或说:人急投亲,鸟急投林。明代《二刻拍案惊奇》: “史大哥,我们新来这里做买卖,人面不熟。自古道:人来投 主,鸟来投林。”
【谚语俗语第47句】:【八竿子打不着】(惯)形容二者没有关系或关系十分疏远。
【谚语俗语第48句】:【黑吃黑】(惯)指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勒索。
【谚语俗语第49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谚)舟:船。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使船覆没。比喻人民能拥戴君王,也能推翻君王的统治,民心的向背关乎国家安危。 也作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谚语俗语第50句】:姐姐在缝衣服,纫上针后,引了很长的线,一不小心,长长的线又团在了一起,怎么也解不开。妈妈见了,打趣说:“你这个拙丫头,用长线来捆疙瘩,想吃‘团圆蛋’啊!”(河南·郑州)
【谚语俗语第51句】:火车带车皮——勾(钩)搭得紧
【谚语俗语第52句】:看戏挑媳妇——头满意
【谚语俗语第53句】:【人生能有几回搏】(谚)搏:拼搏。指人的生命有限,机遇不多,应该积极拼搏,成就事业。
【谚语俗语第54句】:【腊月生的孩子——冻手冻脚】(歇)冻:谐“动”。指动作不规矩(多指性骚扰)。
【谚语俗语第55句】:奶奶总嫌我们几个堂兄妹穿衣费布,烧火费柴。她常说:“惜衣有衣穿,惜粮有饭吃,惜柴有柴烧。”(四川·渠县)
【谚语俗语第56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谚语俗语第57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释义:比喻母亲疼爱儿女。例句:正像俗话说的: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少有少疼,多有多疼;就算最不待见的那个也十指连心!
【谚语俗语第58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谚语俗语第59句】:【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谚语俗语第60句】:【慈不掌兵,义不主财】(谚)生性仁慈的人,不宣统领军队;行侠仗义的人,不宜主管钱财。指掌兵的不宜讲仁慈,主财的不宜讲情面。 也作仁不统兵,义不聚财。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谚语俗语第61句】:【装门面】(惯)比喻为使外表好看而进行粉饰或点缀。
【谚语俗语第62句】:【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谚)给鬼烧化的纸钱多,招来讨要纸钱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无原则,迁就照顾的面越宽,招惹来的麻烦事就越多。
【谚语俗语第63句】:【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有方,指挥得当,能够充分发挥手 下人的聪明才智。台湾朱秀娟《女强人》:“强将手下无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简直变了一个人。”
【谚语俗语第64句】:【一问三不知】开头、过程、结局均不知道。一无所知,或 不愿意回答。老舍《骆驼祥子》:“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 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
【谚语俗语第65句】:李大叔在装菜,他的小孙子也来帮忙。李大叔高兴地说:“长短是根棍,大小是个人,添个蛤蟆四两力。我这小孙子也能帮我了!”(河南·郏县)
【谚语俗语第66句】:【脑子里缺根弦】(惯)比喻头脑简单,心眼儿少。
【谚语俗语第67句】:【浑身是刀,没一把是快的】(惯)形容人掌握的东西虽多,却没有一样是精通的。
【谚语俗语第68句】:【自己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谚语俗语第69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谓情况紧迫,不容许从容考虑选择。 《香港小说选》:“有道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面临立锥之 地,也顾不得什么地方了,货仓就货仓吧!”
【谚语俗语第70句】:肥胖肥胖,身体不壮。
【谚语俗语第71句】:学校离我家有很长的一段山路,每当我抱怨上学难时,妈妈就会教育我说:“学习如种地,种地必吃苦,苦后必有甜。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美好的明天。”(河南·淇县)
【谚语俗语第72句】:【老房子着火——烧起来没有救】(歇)比喻老年人感情冲动起来难以控制。
【谚语俗语第73句】: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谚语俗语第74句】:【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谚语俗语第75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惯)犯夜:违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间巡逻打更。窃贼反把执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坏事不认错,反倒诬陷打击无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谚语俗语第76句】:清早起来,外边的雾很大,天空像被一张浓浓的网罩住似的。奶奶以为要变天了,让我加一件衣服,爷爷却笑着说:“下雾是晴天,不用问神仙。”(河南·正阳)
【谚语俗语第77句】:【—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形容极静。成语:万籁无声。 古华《前面才是夔门》:“这时屋子里静极了,真是掉一根针 到地上也可以听到声音。”
【谚语俗语第78句】:雨后山洪——冲劲大
【谚语俗语第79句】:【在自家饭锅里偷嘴】(惯)偷嘴:偷吃东西。比喻破坏己方的事情。
【谚语俗语第80句】:媳妇堂前拜,公婆背利债。
【谚语俗语第81句】:【 天塌下来,地陷下去】谓遇到极大的困难,发生大的灾难。 成语:天崩地裂。苏童《妻妾成群》:“有一天即使天塌下来, 地陷下去,只要我们活着,就是我伺候你,不会是你伺候 我。”
【谚语俗语第82句】:【抱粗腿】(惯)指攀附有钱有势的人。
【谚语俗语第83句】:全家动手牵只羊——人浮于事
【谚语俗语第84句】:【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安身,无处效劳。成语:走投无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 投,如何是好?”
【谚语俗语第85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见“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谚语俗语第86句】:铁公鸡身上拔毛——休想
【谚语俗语第87句】:【杀风景】“杀风景”一词源于民间隐语,原意是损坏美好的景色,后来用于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撰写的《杂纂》一书中曾有六个“杀风景”的例子:【第1句】:清泉濯足。在清澈晶莹的泉水中洗脚。
【第2句】:花上晒裨。在美丽的花枝上晒裤衩。
【第3句】:背山起楼。背靠山起楼,开窗看不到令人神清气爽的山色。
【第4句】:焚琴煮鹤。把琴当做木柴烧,把鹤宰了煮着来吃。
【第5句】:对花啜茶。赏花本应饮酒,但不饮酒而喝茶。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的诗句。
【第6句】:松下喝道。清幽静谧的松下是歇脚小憩的理想所在,不料达官贵人驱使车骑人马吆喝而过。这是“杀风景”的典型例子,后来泛指一些扫兴和不愉快的事情。如鲁迅《致山本初枝》信:“龙华的桃花虽然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此例“杀风景”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准确,一语双关,不愧为文学泰斗。
【谚语俗语第88句】:两条腿穿到一个裤筒里——蹬打不开
【谚语俗语第89句】:【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释义:形容权势败落、时运衰退的可悲情景。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头在我手里。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等他先做了整备。”正是: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谚语俗语第90句】:【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比喻强者相斗,终有一方失败。明 代《三国演义》:“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 与你二人劝解,休得再论。”
【谚语俗语第91句】:【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谚语俗语第92句】:背媳妇走独木桥——又喜又忧
【谚语俗语第93句】:哈巴狗见了主人——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谚语俗语第94句】:腊月三十吃年饭——团圆
【谚语俗语第95句】:【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谚)比喻做事不怕失败次数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谚语俗语第96句】:大妈一见熟人就爱拉家常。有一次,大伯对我说:“你大妈是柳木屁股,走到哪儿根就扎到哪儿。”(河南·长葛)
【谚语俗语第97句】:孔雀开屏——尾巴翘得高;喜气洋洋
【谚语俗语第98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谚语俗语第99句】:【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见】(谚)凡做事要给人多留情面,以便日后再见面时好相处。指待人处事要宽厚,为日后留有余地。 也作凡事留人情,后来好相会。 万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