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令人赞不绝口!

【谚语俗语第1句】:【踩在一个鼓点儿上】(惯)比喻想法一样,步调一致。

【谚语俗语第2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连续做下去,就会有进展。浩然 《艳阳天》:“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儿一伸手,就算有头 脑了。”

【谚语俗语第3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谚语俗语第4句】:【痴人前不得说梦】(谚)指面对痴呆的人,不可说梦,以免其当真而惹出是非。也指痴人没有正常人的理解能力,对有深层含义的话没法理解。

【谚语俗语第5句】:肩膀上扛大梁——压趴架(承担不了)

【谚语俗语第6句】:老奶奶的针线筐——杂七杂八

【谚语俗语第7句】:【黑老鸹报喜——不是好消息】(歇)黑老鸹:方言,乌鸦。旧俗认为乌鸦叫是不祥之兆。指不是好的兆头。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j猫】见“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谚语俗语第8句】:【大眼看小眼】(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恐或无奈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也作大眼望小眼。 大眼瞪小眼。 大眼对小眼。

【谚语俗语第9句】:吃了豹子胆——什么也不怕

【谚语俗语第10句】:【鼠有鼠洞,蛇有蛇路】见“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谚语俗语第11句】:【扁担上睡觉——想得宽】(歇)本指想得宽阔,转指想得倒好,就是不能实现。

【谚语俗语第12句】:老鼠爬灯台——好上难下

【谚语俗语第13句】:【 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谓来者有意,有目的而来。类 似的:既在神前站,就有看佛心。刘云若《小扬州志》:“老弟 你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必定是花钱找乐儿来的。”

【谚语俗语第14句】:白纸做的灯笼——看就明白

【谚语俗语第15句】:【乱离的人,不如太平的狗】见“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

【谚语俗语第16句】:【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歇)滚:本指西瓜滚动,转指人翻滚。爬:本指王八爬行,转指人乱爬。形容狼狈败退,抱头鼠窜的样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连滚带爬”。

【谚语俗语第17句】:夜里开火车——前头(途)光明

【谚语俗语第18句】:【记吃不记打】只想得利,忘了教训。类似的:老母猪记吃 不记打/挨打不计数。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过去 的经验你还没受够?!你就跟猪一样:记吃不记打的货!”

【谚语俗语第19句】:哥哥很懒,经常借故不干活。妈妈生气地说:“要是农民都像你这样,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你还有得什么吃,有得什么穿啊!”(湖南·醴陵)

【谚语俗语第20句】:【不成器】(惯)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比喻没出息,不成材。

【谚语俗语第21句】: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谚语俗语第22句】:邮递员丢邮包——失信了

【谚语俗语第23句】:【 走错了庙门,敬错了神】找错了地方,求错了人。刘绍棠 《鹧鸪天》:“当年你爸爸自讨苦吃,偏要学经济,而且学的是 农业经济,真是走错了脚步,进错了庙门。”

【谚语俗语第24句】:【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不烂之舌”,是指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嘴上功夫过硬。这个俗语出自两个典故。 “三寸不烂之舌”,本作“三寸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出自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急命平原君赴楚国去请援兵,并签订联楚抗秦条约,任务十分艰巨,平原君立即挑选赴楚随员。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找上门来,自荐前往。经面试,平原君同意毛遂前去。到了楚国后,经双方艰苦谈判,楚王还是不想出兵。毛遂见状,手提佩剑,闯到楚王面前,逼楚王出兵,楚王想躲已来不及了,只好服软。毛遂便义正词严地分析楚秦两国的利害关系,坦陈赵楚两国缔约的重要意义,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遂即缔约,并出兵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感慨地对别人说:“毛先生这次使楚,办成这么大的事情,他的‘三寸舌’真是厉害,胜这百万之师啊!” 那么,为何“三寸舌”又成了“三寸不烂之舌”呢?原来这跟佛教有关。相传和尚只要将《法华经》诵读千遍,死后舌头不烂。而且还有例证,《法苑珠林》卷十八记载,一个名叫释道裕的和尚死后“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都尽,唯舌不朽。” 《史记》中的“三寸舌”和佛教的“不烂舌”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三寸不烂之舌”了。

【谚语俗语第25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谚语俗语第26句】:【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谚)指希望中的多数,不如实际据有的少数。 也作“树上十鸟,不如手握一只”。

【谚语俗语第27句】:【拼得自己,赢得他人】(谚)原指在赌博场上,只有不怕输了自己的,才能赢得别人的。泛指凡事总得自己舍得下本钱,才有希望取得预期的收获。

【谚语俗语第28句】:【吃药不瞒郎中】(谚)郎中:医生。指求医治病,必须诉以真情,不得隐瞒病情。比喻请求别人办事,必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不可造假。

【谚语俗语第29句】:【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释义:栽种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例句:栽树种菜,倒是满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这都得靠个水。

【谚语俗语第30句】:【装一佛像一佛】(惯)比喻装什么人像什么人。

【谚语俗语第31句】:【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湿:谐“识”。指识字不多。

【谚语俗语第32句】:临死蹬棺材盖儿——没几下蹬头了

【谚语俗语第33句】:【行得春风有夏雨】(谚)指刮过了春风,才会有夏天的雨水。常比喻人情往来,有所施然后才望有所报。 也作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行春风,收夏雨。

【谚语俗语第34句】:【拍胸脯】(惯)比喻为某人或某事担保,下保证。也比喻反思自己做得如何。 也作拍胸口窝。 拍胸膛。 拍胸口。

【谚语俗语第35句】:俺村里有个老汉,很瞧不起年轻人,认为他们毛手毛脚,成.不了大事,说什么“小长虫(蛇)要是能下来雨,还要龙王爷干啥?”(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36句】:乌龟驮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谚语俗语第37句】:九牛拉不转——坚决

【谚语俗语第38句】:半道上拔气门芯——有意为难

【谚语俗语第39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依靠

【谚语俗语第40句】:【 吃了豹子胆】胆大,无所畏惧。类似的:浑身都是胆。成 语:胆大包天。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吃了什么豹 子胆,敢发坏?”

【谚语俗语第41句】:【大人不记小人过】释义:地位高或年长者不跟地位低或年幼者计较。例句:“郭司令,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当时,也不晓得,怎么会把那只青铜双耳壶,朝依掷过去。”

【谚语俗语第42句】:【蚂蚁撼泰山】谓力量不够,推不动。明代《醒世恒言》: “琴娘无计奈何,坐在和尚身边,用尖尖玉手去摇那和尚时, 一似蜻蜓摇石柱,蝼蚁撼泰山。”

【谚语俗语第43句】:【千金之躯,不死于盗贼之手】(谚)宝贵的生命,绝不肯轻易丧失在盗贼之流的手里。指有作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无谓的牺牲。

【谚语俗语第44句】:人造卫星上天——不翼而飞;惊天动地

【谚语俗语第45句】:【 官盐不当私盐卖】我国的盐产一向采取官卖或收税的制 度,不经官府监督发售或没交税的盐,便是私盐,算违法。 谓光明正大的事情,无须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小说月报》 (1980,9):“老话说了,官盐不当私盐卖,这茶馆可是官家的 买卖,由不得咱们呀。”

【谚语俗语第46句】:铁匠催徒弟——快打

【谚语俗语第47句】:【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释义:比喻人心险恶,难以猜测。“难”又作“怎”。例句:这个郎君也早合当倒运,就吐实话泄机与他,到吃婆娘哄赚了。正是: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

【谚语俗语第48句】: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谚语俗语第49句】:铁叉子刷牙——硬找渣(岔)

【谚语俗语第50句】:【 不见真佛不烧香】认准了有用的人,再去求他。电影《红 色娘子军》:“南某闯荡半生,这份家业,得来不易!不见真 佛,我是不能烧香啊!”

【谚语俗语第51句】:【薪水】“薪水”在古代指俸禄,在现在指工资。那么,古今的收人为什么叫薪水呢?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金银或钱币)将俸禄发给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月费”等。而最早将俸禄称为“薪水”的是在魏晋六朝时。《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开支的费用。而明代将俸禄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现代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如长工资叫“提薪”。

【谚语俗语第52句】:【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谚)门道:事物内部的规律与诀窍。指会看的,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会看的,只满足于表面的热热闹闹。 也作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凑热闹。 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

【谚语俗语第53句】:【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释义:比喻颠倒黑白,不辨是非,错怪了人。例句:他祖祖辈辈欺压七里铺人还不够!你倒好,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心疼肚热,咋下得手打孩子?

【谚语俗语第54句】:【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东,东家,雇主。意即干活必须 符合东家的目的,才是有效劳动。或说:木匠不随东,累死 也无功。《北京日报》(1984,5,24):“事事不由东,累死也无 功。这个东就是市场信息、用户的需求。”

【谚语俗语第55句】:狗啃骨头——津津有味;死不放松;嘴上的劲

【谚语俗语第56句】:奶奶听了爷爷说了句小孩话,笑着说:“看你,烙馍卷蒜薹——面老心脆,还说得出口。”(安徽·临泉)

【谚语俗语第57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语比喻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语出宋代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也没有白璧无瑕的美玉。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古人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没有十足之赤的金子。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普遍规律。

【谚语俗语第58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谚)好:爱好,喜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各有各的爱好。指在穿戴方面各人的爱好不同,也泛指在生活中各有自己的喜爱与追求。 也作“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谚语俗语第59句】: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谚语俗语第60句】:【此可忍,孰不可忍】释义:此:这,这个。“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个。这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例句:到现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来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谚语俗语第61句】:【虎老雄心在年老意志未衰。】曹操诗句: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成语:老当益壮。姚雪垠《李自成》:“好啊,老伙计, 这才叫虎老雄心在!你们留下吧,咱们今晚美美地收拾他 们!”

【谚语俗语第62句】:鸭子吃田螺——眼朝上;眼向上看:不知滋味

【谚语俗语第63句】:【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见“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谚语俗语第64句】:【欲多伤神,财多累身】(谚)贪欲多损伤精神,财物多累坏身心。诫人清心寡欲。

【谚语俗语第65句】:【打强心剂】(惯)强心剂:能使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增加、心脏搏动次数减慢,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喻采取措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或集体振作精神,产生摆脱困境的动力。 也作“打强心针”。

【谚语俗语第66句】:【瞎子失了盲杖——一步一步摸】(歇)盲杖:盲人用的拐杖。指一步一步地试探着走,或有步骤地去做某事。

【谚语俗语第67句】:【八戒】提到猪八戒,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他为什么叫“八戒”?因为猪八戒也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关。其实“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条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扮、打扮及观听歌舞;八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谚语俗语第68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惯)1指动刀子杀人或杀生。2指跟人拼命。

【谚语俗语第69句】:惊险小说——危言耸听

【谚语俗语第70句】:妈妈让我择好青菜后再洗干净,我偏要洗干净后再择。妈妈说:“你真是犟死驴不解缰绳,真拿你没办法。”(河南·郑州)

【谚语俗语第71句】:【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跌】(歇)本指乌龟过门槛,爬上后跌倒翻过身才勉强过去;转喻成与不成就看这一下。 也作乌龟爬门槛——看这一跌。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翻。翻:谐“番”。

【谚语俗语第72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谚)十日:泛指多日。只要进了衙门打官司,就不会干干脆脆结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时间的事。

【谚语俗语第73句】:【扯后腿】见“拉后腿”。

【谚语俗语第74句】:司马迁的名著——史(死)记

【谚语俗语第75句】:【撑门面】(惯)指勉强维持外表的体面。 也作“撑面子”。

【谚语俗语第76句】:臭虫钻进花生壳——硬充好仁(人)

【谚语俗语第77句】:婶子盖了五间房,今天粉墙壁,明天糊顶棚。我问:“收拾这么漂亮干啥啊?”婶子说:“还不是为了娶你嫂子。”邻居叹气说:“真是喜鹊嘴痛,鹁鸪受用。”(河北·沧州)

【谚语俗语第78句】:【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歇)窍:本指窟窿,转指窍门。比喻对某件事一点儿也不懂。

【谚语俗语第79句】:【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释义:比喻跟着能力强的人吃香享福,跟着能力差的人吃苦受罪。例句:郑书记,原来大伙儿还不觉得您怎样,龙书记这么一来,大伙儿还是觉得您亲。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

【谚语俗语第80句】:邻居家有个小弟弟,有好事了总往自己肩上放,遇到麻烦事总想让姐姐扛。阿姨笑着说他是“粉向自己脸上擦,灰往别人脸上抹”。(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81句】:六月天斩窦娥——老天也寒心

【谚语俗语第82句】:【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谓有些见识,略知一二。后句 或说:也听过猪叫。类似的:没吃过鸡蛋,也听过鸡打鸣。 清代《红楼梦》:“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 猪肉,也见过猪跑。”

【谚语俗语第83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谚)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适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谚语俗语第84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第5句】: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谚语俗语第85句】:我一外出就乱花钱,爸爸说:“积钱就如针挑土,花钱好比浪冲沙。你这样大手大脚的,就是有座金山也会被你花光的。”(四川·石渠)

【谚语俗语第86句】:邻居叔叔因为赌博,使好端端一个家几乎倾家荡产。看到身边活生生的现实,爸爸教育我说:“十个赌博九个穷,倾家荡产害人虫。因为染上赌博而家破人亡的自古就有啊!”(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87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释义:冰是由水冻成的,但是比水凉;青颜色是从蓼蓝提取的,但是比蓼蓝的颜色深。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例句:对我这老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你们年轻一代应该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谚语俗语第88句】:【戴帽子的猢狲——倒像人】(歇)指还像个人样。含讥讽意味。

【谚语俗语第89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谓小而全,有代表性。古华《芙蓉 镇》:“镇革委会下设派出所、广播站,还有几科几办。叫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谚语俗语第90句】:【未看老婆,先看阿舅】(谚)老婆:妻的俗称。阿舅:妻的兄或弟。指要想知道未婚妻的人品相貌如何,先看看阿舅就叮以推知。

【谚语俗语第91句】:【没了王屠,连毛吃猪】(谚)王屠:姓王的屠夫。指没了王屠夫,就得吃没煺毛的猪肉。比喻缺了某个紧要人物,事情就办不成。 也作没有张屠夫,就吃连毛猪。 死了王屠,连毛吃猪。

【谚语俗语第92句】:【西方不亮东方亮】见“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谚语俗语第93句】:奶奶总爱在私人小店里给我买衣服。每次买回来没几天,不是这儿绽线了,就是那儿拉链坏了,修补不停。再不,就重买新的。妈妈说:“图便宜,买老牛,三年买两头。”(江苏·南京)

【谚语俗语第94句】:【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借指自己人有矛盾也 能够团结,与外人没有矛盾也不易团结。《新凤霞回忆录》: “他本来就不是咱们唱戏的根儿。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 打满天飞。”

【谚语俗语第95句】:海底坑洼——摸不透

【谚语俗语第96句】:【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谚语俗语第97句】:【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活着,就不能停止学习。强调学习 的重要。此句后面还可接:还有三件学不到。古语:学而不 已,阖棺乃止(见《韩诗外传》)。老舍《茶馆》:“要不怎么说,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我还得多学!”

【谚语俗语第98句】:【顺竿儿爬】(惯)比喻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行事。 也作顺杆子往上爬。 顺梯子往上爬。

【谚语俗语第99句】:【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释义:比喻假充好汉。例句:牛大水愤恨地喊:“张金龙!你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呢。你是个屁英雄好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78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