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经典民间俗语,句句触碰心灵!
【谚语俗语第1句】:【打开场锣鼓】(惯)原指戏曲开场前敲一阵聚众锣鼓。比喻在进行某活动之前造声势。 也作“敲开场锣鼓”。
【谚语俗语第2句】:蜗牛爬树——想高升
【谚语俗语第3句】:肚皮上的疖子——心腹之患
【谚语俗语第4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谚)杀人的行为有时也可宽恕,违情悖理的事情却实在难以容忍。指违情悖理的行为,有时比杀人还可恶。
【谚语俗语第5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不得人
【谚语俗语第6句】:【揪辫子】见“抓辫子”。
【谚语俗语第7句】:【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无孔。一窍不通,谓外行, 不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写文章,咱是擀面 杖吹火,一窍不通。”
【谚语俗语第8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谚)比喻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也作看菜吃饭,量布裁衣。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谚语俗语第9句】:小林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她妈妈说:“难道你就不能吐字清楚些?嘴里像含着热茄子似的,难听死了。”(安徽·肥东)
【谚语俗语第10句】:【夹着尾巴做人】(惯)形容为人处世极为小心谨慎。
【谚语俗语第11句】:媳妇堂前拜,公婆背利债。
【谚语俗语第12句】:六月的梨疙瘩——有点酸
【谚语俗语第13句】:【跑解马的打扮儿——伶伶俐俐】(歇)跑解马:又称跑马卖解,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着简便。
【谚语俗语第14句】:【今天种瓜,明天点豆】谓做事无计划,精力不集中。或说: 今日种豆,明日种瓜。广播讲座《成才之路》:“好高务远,朝 三暮四,今天种豆,明天种瓜,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获。”
【谚语俗语第15句】:柴禾垛上拉屎——狗嘎杂种
【谚语俗语第16句】:扳不倒儿盖被窝——个儿小被(辈)儿大
【谚语俗语第17句】:【上与王公同坐,下与乞丐同眠】能够与任何人相处交谈。 清代《平山冷燕》:“才人游戏,无所不可。古人说:上可与玉 皇同居,下可与乞儿共饭。此正是吾辈所为。”
【谚语俗语第18句】:【茶不思,饭不想】(惯)不想喝茶,也不想吃饭。形容十分忧虑、思念或悲伤。
【谚语俗语第19句】:【沾手三分肥】(惯)比喻凡有钱物经手,都要从中捞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谚语俗语第20句】:【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谚)僧:和尚。指葱耐冻,再冷的天气也冻不死;和尚可以四处化斋,当然不会饿死。
【谚语俗语第21句】:斜门缝里看人——怎么看,怎么歪
【谚语俗语第22句】:珠穆朗玛峰插旗杆——高到顶了
【谚语俗语第23句】:吊好了膘的公驼——锐不可当
【谚语俗语第24句】:【和尚不知道士】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指互不 了解。马烽《刘胡兰传》:“唉,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 士,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哩。”
【谚语俗语第25句】:【针过得去,线也过得去】(谚)线穿在针上,针过去了,线也就过去了。比喻前面的人与事行得通,后面的人与事自然也行得通。
【谚语俗语第26句】:落雪天喝冰水——从头凉到脚
【谚语俗语第27句】:【烧野火】(惯)指到处告状、说坏话。
【谚语俗语第28句】:【平地跌跟头】(惯)比喻在顺境中出问题,或在不该犯错误的地方犯错误。 也作“平地摔跟头”。
【谚语俗语第29句】:【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谚)亏心:指对不起良心。指人即使在暗处偷偷做了昧良心的事,神灵的眼睛也会看得很清楚。劝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做坏事,不然,必将受到应有的惩处。
【谚语俗语第30句】:火柴头碰磷片——触即发
【谚语俗语第31句】:【真佛面前不烧假香】(谚)比喻在知情或懂行的人面前不得编造谎言。
【谚语俗语第32句】: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谚语俗语第33句】:【新账老账一起算】有了新问题,连过去的问题一起追究。 浩然《弯弯的月亮河》:“如果新旧账目一齐算,对他定会杀 不赦,不能冒此风险!”
【谚语俗语第34句】:哥哥初中毕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评他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耕田有谷,养猪有肉,你得趁着年轻力壮,多干点活儿。”(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35句】:【隔年的黄历不管用】(谚)黄历:也作“皇历”,历书。历书只标本年度的日、月,隔了年就没用了。泛指过了时的东西就没用场。 也作隔年的皇历作不得数。 去年的皇历看不得。 过年的皇历没用场。
【谚语俗语第36句】:歪脖子树上结歪犁——不成正果
【谚语俗语第37句】:【枉披了人皮】(惯)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为极其卑鄙、恶劣。
【谚语俗语第38句】:浑水摸鱼——捞一把
【谚语俗语第39句】:【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见“藏了和尚藏不了寺”。
【谚语俗语第40句】:【毒蛇黄鳝分不清】释义:黄鳝:鳝鱼,像蛇而无鳞。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坏。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黄鳝分不清,好人坏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敌人的砒霜当冰糖吃,受骗上当啊!
【谚语俗语第41句】:【近山雨多,沿海风多】释义:山区雨水多,沿海—带大风多。比喻各有特点,应区别对待。例句:田永怀也直摇头:“近山雨多,沿海风多,可这个鬼地方怎么这么多雾?简直像个迷魂阵。看着都叫人心里发闷,航行就更难了。”
【谚语俗语第42句】:【无债一身轻】(谚)不欠人的债务,自然就一身轻松。指债务带给人的负担是沉重的,还清债务,就不再有负担。 也作“无账一身轻”。
【谚语俗语第43句】:【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谚)安:怎么。汤饼:水煮的面食。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没有面料的汤饼。 比喻再有才干的人,离开基本条件,也无法做成事情。 也作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馎饦。 馎饦:面食的一种。 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 巧女难为无米之炊。
【谚语俗语第44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释义:不经过实践,不知道困难有多大。例句:俗话说,“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几天的严酷斗争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作为这支队伍的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己能力不足。
【谚语俗语第45句】:【龙配龙,凤配凤,鹁鸪对鹁鸪,乌鸦对乌鸦】(谚)龙要找龙配对,凤要找凤配对,鹁鸪只能配鹁鸪,乌鸦只能配乌鸦。比喻男女婚配,要讲究门当户对。
【谚语俗语第46句】:爸爸和妈妈吵了嘴。爸爸说:“打盆说盆,打罐说罐,你不要扯得簸箩乱动弹;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光提那猴年马月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妈妈说:“路走错了能拐回来,话说错了又拐不回来,我不说了行不行?”(河南·许昌)
【谚语俗语第47句】:【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释义: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处。例句:唐连生见厂长和工程师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来,这次也许真能抱个金娃娃呢!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工厂出了名,他这位副厂长当然也光彩呀。
【谚语俗语第48句】:【丁是丁,卯是卯】(惯)丁:天干的第四位。卯:地支的第四位。丁卯不能混为一谈。一说丁卯谐工艺制作中的“钉铆”。钉,榫头;铆,铆眼儿。钉和铆的尺寸错了,器物便安装不成。形容对事认真,一丝不苟,毫不含糊。 也作“钉是钉,铆是铆”。
【谚语俗语第49句】:花生还没收完,豆子又炸了一地,奶奶边拾边数落:“能舍千谷,不舍一豆啊!”(河南·宁陵)
【谚语俗语第50句】:大海里找针——没处下手
【谚语俗语第51句】:【做秀】“做秀”是主观故意将亮点显摆给公众,目的带有功利色彩。 “做秀”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流行的新词,八十年代流人国内,并迅速蔓延。“做秀”一词,时下可谓蹿红,甚至泛滥成灾。“做秀”的秀拿出来还可单独使用,比如“秀一把”、“宝宝秀”等,不一而足。 “做秀”之源,中外皆有。先说国外之源。“秀”一词来自洋文的sh。w,是展览表演的意思,指艺坛歌星、影星的表演活动。后“做秀”一词应用日益广泛,并不单限于艺人。政治上有所谓政治秀,学术界里有学人做秀,他们看见摄影记者,挤着向前站,无时无地不抓麦克风,想秀一把。再说国内之源。中国古代的“秀”,源更深,流更长。“秀”在中文的本义虽非是展览、表演之意,却有引人注意之处。“秀”始出《论语》,孔子日:“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南宋朱熹的解释是:“谷之始生日苗,吐华日秀,成谷日实。”朱熹的解释虽是古文,却明白无误,“秀”就是花。《诗经》有诗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就是形容禾谷生长的过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有“王瓜生,苦瓜秀”的句子,也就是苦菜开花的意思。所以,花蕾绽放就是“秀”了。植物的“秀”,用以招蜂引蝶,传花授粉。艺人做秀,无非是绽放才华,展现年华,正像花卉吐华。今日之“做秀”,不要做作、故弄姿态,还是“实发实秀,实坚实好”的好。
【谚语俗语第52句】:【得理让三分】(谚)和人相处,即使自己占着理,也应该让人几分。 指处世待人务必宽厚,要有容人的度量,不可把事做绝。 也作“有理也要让三分”。
【谚语俗语第53句】:—吊钱放在门槛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谚语俗语第54句】:我因家庭作业写错了一个字。爸爸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两脚。我正哭哭啼啼,奶奶走了进来,我忙向奶奶告状。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就叫亏了想说,疼了想摸。”我一听,反倒破涕为笑了。(山东·枣庄)
【谚语俗语第55句】:【手大遮不过天】(谚)手掌再大也不能遮住天。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限。 也作手大不遮天,手大捂不住天。
【谚语俗语第56句】:【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谚)狸:狸猫。不论是黄色的猫还是黑色的猫,哪个能捉住老鼠,哪个就是好猫。比喻用人只求有实际的办事能力,其他可以不论。 也作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谚语俗语第57句】:【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谚)人不能离开道路,就像虎不能离开山冈。指人总要上路,上路总要靠别人帮助。
【谚语俗语第58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谚)三百六十行:泛指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指三百六十行,哪一个行业都要解决生活问题,哪一个行业都能解决生活问题。
【谚语俗语第59句】:【知道锅是铁铸的】知道原委。铁铸的,注定,兼含无法改 变之意。清代《醒世姻缘传》:“珍哥问了抵偿,方知道锅是 铁铸成的,扯了晁大舍号啕痛哭。”
【谚语俗语第60句】:【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谚)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无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药。麝自然带有香味,不必借助风力张扬。比喻人的德才名声贵在深孚众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谚语俗语第61句】: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爸爸就会马上开门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开门声惊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说:“你一有声音就出去看,这院里住着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敢来偷东西不成?”妈妈在一旁听见了,抢着说:“狗都有个睡觉时。”(贵州·印江)
【谚语俗语第62句】:鲁智深倒拔杨柳——好大的力气;蛮劲十足
【谚语俗语第63句】:【掏心窝子】(惯)指说心里话,表达真实思想。
【谚语俗语第64句】:草尖上的露水——不长久;留不住
【谚语俗语第65句】:【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惯)形容十分喜欢、疼爱。 也作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里怕摔了,放在炕上怕烫了。
【谚语俗语第66句】:【走后门】(惯)比喻利用私人关系或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
【谚语俗语第67句】:【头发不剪,总要长的】(谚)比喻事情发生了,要及时解决,不然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谚语俗语第68句】:火车头没灯——前途无量(亮)
【谚语俗语第69句】:【鸡也飞了蛋也打了】(惯)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了空。
【谚语俗语第70句】:【不钻不穴,不道不知】(谚)物体不钻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说就领会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话说清就容易引起误会。 也作“不钻不透,不说不知”。
【谚语俗语第71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谚语俗语第72句】:【费周折】(惯)指经过许多曲折。
【谚语俗语第73句】:眉毛上放炮仗——火(祸)在眼前
【谚语俗语第74句】:【威武不能屈】释义:在权势残武力的胁迫下也不屈服。形容人坚贞刚强。例句:现在证明,你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他真是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谚语俗语第75句】:【一家起火,殃及四邻】灾难会向周围扩展。成语:唇亡齿 寒。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这消息使大家的心情变得沉 重,一家起火,殃及四邻。”
【谚语俗语第76句】:爸爸说我的洗脸毛巾脏,夸他的干净。妈妈在一旁听了说:“没有老人夸孝顺,没有孩子夸干净。”(甘肃·静宁)
【谚语俗语第77句】:【谁的黑锅谁背】释义:谁办错了事,谁负责任。例句:迟大冰得意地说:“谁的黑锅谁背,想把黑锅烟子往别人脸上抹呀!那叫缺德。”
【谚语俗语第78句】:【冬至未来莫道寒】释义:冬至未到不要说天冷。指严寒在冬至以后。例句:冬至未来莫道寒.这东北的大冷天,还在后头呢!
【谚语俗语第79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谚语俗语第80句】:啄木鸟——嘴硬心软
【谚语俗语第81句】:草鞋上拴珍珠——不值得
【谚语俗语第82句】:【 天狗吃不日头】旧时习俗,认为日蚀、月蚀是天狗要吃 太阳月亮,敲锣以便吓退。此语借指事情不会有危险,仍会 恢复正常。日头,也说:月亮。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世上 有怪事,天上也一样,天狗还能吃月亮。”
【谚语俗语第83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三伏天得名较早,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创立。颜师古注解《汉书·郊祀志》时曾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这段话告诉我们“伏日”得名是因为当时阴冷之气潜伏,还没有进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个,所以叫“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谚语俗语第84句】:【爱之深,妒之切】(谚)爱得越深,嫉妒心就越强。专指男女间越是爱情浓烈,排他的意念就越重。
【谚语俗语第85句】:【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谚)交市:互相做交易。交憎:彼此结怨。夫妻间交市,不必过问谁得了便宜;兄弟间结怨,不必过问谁有理谁没理。指夫妻、兄弟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和是非曲直之争。
【谚语俗语第86句】:妹妹吃饭时,常是碗里留饭根,吃馍剩馍头。奶奶心疼地说:“一块馍,半碗饭,都是农民的血汗换。万万不能随意乱扔啊!”(河南·鹿邑)
【谚语俗语第87句】:【知底莫过当乡人】(谚)当乡人:同乡人。再没有比同乡人更清楚底细的了。指在同乡人面前,不要想隐瞒自己见不得人的事。
【谚语俗语第88句】:下午我和妈妈从姥姥家回来时,天还明亮亮的,可刚走到半路上,天就黑了。妈妈说:“太阳是早晨骑着马,中午骑着牛,晚上骑着轱辘球。”(河北·深县)
【谚语俗语第89句】:【鸡子里头算出四两骨】(惯)比喻十分吝啬,极能算计。
【谚语俗语第90句】:【铺的草,盖的草,有个老伴就是好】(谚)即使穷到下铺草、上盖草的程度,只要有个老伴相依为命,彼此体贴照应,就会感到十分满足。指老年人最难得的是有个老伴。
【谚语俗语第91句】:有一次,我生病了,不能上学,天天呆在家里,很无聊。奶奶叹着气说:“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文化。”(山西·阳泉)
【谚语俗语第92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惯)比喻对某人的底细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举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谚语俗语第93句】:【三行鼻涕两行泪】(惯)形容哭得很伤心。 也作三行鼻涕,两行眼泪。 三行鼻涕二串泪。
【谚语俗语第94句】:背后藏茄子一有外心;生了外心
【谚语俗语第95句】:【兵败如山倒】军队败退.一蹶不振。成语:一败涂地。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当年还都时,何等地威风和 气派!过了不到三年,竟兵败如山倒。”
【谚语俗语第96句】:【有腿没裤子】(惯)形容人非常穷困。
【谚语俗语第97句】:【和气生财】(谚)指待人和气,彬彬有礼,自然就能得到顾客的满意,生意好,多赚钱。为商业场中的常语。
【谚语俗语第98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释义: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装来调解讲和,但正是让敌人跟来杀我们。
【谚语俗语第99句】:放假了,我光知道玩,把今天的作业推明天,明天的作业又推后天。他妈妈没好气地说:“真是懒汉嘴里明天多,明天再多也不多啊!”(河南·淅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