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歇后语,百读不厌!
【谚语俗语第1句】:【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释义:多咱:什么时候。辕:伸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兔子永远也不能驾辕拉车。比喻能力差或本质不好的人担不得重任。例句:我说,不行,改不了的,你们要不信,走着瞧吧,老言古语没错提:“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
【谚语俗语第2句】:三个鬼拿不着——比鬼还鬼
【谚语俗语第3句】:腊月里扇扇子一火气太大
【谚语俗语第4句】:【得志猫儿雄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谚)得志:得意,实现心愿。 指猫儿得志时,像老虎一样神气;鹦鹉落了毛时,比鸡的样子还难看。比喻小人得志时往往忘乎所以,英雄落魄时也难免受欺。 也作得志犬猫强似虎,失时鸾凤不如鸡。 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
【谚语俗语第5句】:【家有梧桐招凤凰】(谚)梧桐:梧桐树,传说凤凰鸟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指家里有了梧桐树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招得凤凰来。比喻具有优越的条件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吸引来人才。 也作“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谚语俗语第6句】:【花为肠肚,雪作肌肤】(惯)形容女子美丽、娇嫩。
【谚语俗语第7句】:【春三月,不圆梦】(谚)春三月:春天的总称。圆梦:迷信根据梦境来推断吉凶。指春天的梦虚幻多变,没有准头,无法推断。
【谚语俗语第8句】:【树老易空,人老易松】见“人老易松,树老易空”。
【谚语俗语第9句】:【 挑刺也得看对眼儿】谓挑毛病应找对了地方,不能胡搅蛮 缠。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挑刺也要看看眼对不对, 这灯还不亮!”
【谚语俗语第10句】:【提在水缸里】(惯)比喻担惊受怕。
【谚语俗语第11句】:崔莺莺送郎———肚子苦说不出;一片伤心说不出
【谚语俗语第12句】:【捉到强盗连夜解】(惯)比喻事情紧急,要立刻动手。
【谚语俗语第13句】:吃着梅子问酸甜——明知故问
【谚语俗语第14句】:【鱼吃鱼不腥】(谚)鱼吃鱼,不感到有腥味。比喻同行业之间发生斗殴、吞并或互相揭短,是很容易上手的。
【谚语俗语第15句】:膏药贴嘴巴——难开口
【谚语俗语第16句】:【豆腐青菜,各人所爱】(谚)比喻各人志趣不同,追求不同,所走的生活道路也就不会一样。
【谚语俗语第17句】:【暗中使绊子】表面客气,暗地里刁难。《人民日报》 (1981,10,13):“这种暗中使绊子的作法,特别使人恼火。 因为他刁难你,卡你的脖子,是打着公事公办的招牌,讲着 堂堂皇皇的理由下手的。”
【谚语俗语第18句】:【 蜻蜓吃尾巴蜻】蜓有含自己尾端的习性。谓自己占自己 的便宜。清代《官场现形记》:“你让他吃吧,横竖蜻蜓吃尾 巴,多吃了他自己也有份的。”
【谚语俗语第19句】:【春风不入驴耳】指听不进去。成语:对牛弹琴。清代《醒 世姻缘传》:“谁知对牛弹琴,春风不入驴耳,口里阳为答应, 背后依旧打点要做滑家的新郎。”
【谚语俗语第20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脸】(谚)指七月天忽晴忽阴、忽热忽冷,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哭笑无常。
【谚语俗语第21句】:【 伸手不见五指】形容漆黑无光,或能见度极差。成语:漆 黑一团。孙犁《风云初记》:“风雨越来越大,大堤上黑得伸 手不见五指。”
【谚语俗语第22句】:【既到大江边,不怕水湿脚】(谚)比喻人既然到了某个地步,就不怕生事惹麻烦。
【谚语俗语第23句】:【吊胃口】(惯)本指用好吃的食物引起人的食欲,比喻使人产生兴趣或欲望。
【谚语俗语第24句】:遍山都是草——没树(输)
【谚语俗语第25句】:我的同学小明学习很用功,而我却整天贪玩。爸爸批评我说:“你真是人家发财,你发愣!”(江苏·阜宁)
【谚语俗语第26句】:老母猪拱地——嘴巴硬
【谚语俗语第27句】:【浑身是艺难遮冷,满腹文章不疗饥】(惯)指人虽有才华,却不能养活自己。
【谚语俗语第28句】:中午,我嫌妈妈炒的鸡蛋饭不好吃。妈妈说:“二十年前啊,我们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噜,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鸡蛋饭,还得盼过年哩!”在这里,妈妈把三顿饭都是玉米糊换成了三种说法,真形象!(重庆·巫山)
【谚语俗语第29句】:【水不来,先垒坝】释义: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例句:那年搞清查,要不是我妹子从招待所里探听点消息,你能做到水不来先垒坝?
【谚语俗语第30句】:【乌鸦别笑猪儿黑】见“老鸹别嫌猪黑”。
【谚语俗语第31句】:【好戏在后头/有好戏看】戏曲演出,一场有好几出戏,常将 好戏排在后面,以稳住观众。谓事情刚开头,还没有结束, 热闹或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 “你先别打退堂鼓。不信,你就走着瞧,咱这个家,好戏还在 后头呢!”
【谚语俗语第32句】:【为人容易做人难】(谚)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个有品格、有作为的人不容易。
【谚语俗语第33句】:弯刀割麦——拉就倒
【谚语俗语第34句】:【胜者王侯败者贼】见“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谚语俗语第35句】:鹅上台阶——靠猛劲
【谚语俗语第36句】:狗吃烫芋头——吞不下,舍不得
【谚语俗语第37句】:【连锅端】(惯)1比喻彻底消灭。2比喻全部出动。
【谚语俗语第38句】:【关起门来做皇帝】妄自尊大,独断独行。巴金《家》附录: “在大小军阀割据的地方、小规模战争时起时停的局面下, 长一辈的人希望清朝复辟,下一辈人不是‘关起门来做皇 帝’,就是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年轻一代却立誓要用自己的 双手来建造新的生活,他们甚至有‘为祖先赎罪’的想法。”
【谚语俗语第39句】:【沙龙】“沙龙”泛指文学、艺术等方面人士的小型聚会。近几年,“沙龙”一词风靡全国。那么,它来自哪里呢?它是一个外来语,是法语的音译。 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巴黎的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学艺术,互相诱发灵感,无拘无束,生动活泼,促进创作质量。 “沙龙”遂成为社会交往中的高雅的活动场所的称呼。西风东渐,前几年传人中国,风靡一时,如“艺术沙龙”、“青春诗派沙龙”等。后来向其他领域扩展,如“企业家沙龙”、“摄影沙龙”、“美术书法沙龙”。大学生里的“英语角”为了赶时髦,改称“英语沙龙”,公园里的“戏曲沙龙”等,不一而足。
【谚语俗语第40句】:邻居大叔在外做生意,由于心术不正,惹得一身是祸,不敢回家。村里人说:“人好不用乖,心好不必斋。为人心不正,一生惹祸害。他是自作自受啊!”(河北·石家庄)
【谚语俗语第41句】:【开不了张】(惯)做买卖的卖不出货物。比喻事情无法开头。 也作“开不了台”。
【谚语俗语第42句】:【用时不当】当时不用该用时没有,有了又不一定用得上。 言外之意:还是有准备的好。成语:备而不用。孙犁《风云 初记》:“用时不当,当时不用,多学一桩本领,又不担什么沉 重。”
【谚语俗语第43句】:【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释义:吃过骗子的亏,不再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例句:那些妖怪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谚语俗语第44句】:【猛火烤不出好烧饼】谓做事要细心,不能急躁。王杏元 《绿竹村风云》:“俗话说:猛火烤不出好烧饼。绿竹村这 一阵风搭起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 组里就发生矛盾了。”
【谚语俗语第45句】:【脚面砌锅——踢倒就走】(歇)比喻人没有烦事缠身或没有家庭、子女、财产等牵挂。
【谚语俗语第46句】:【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谚)饥饿能使人增长见识,穷困能使人变得聪明。指忍饥受饿的贫困生活往往迫使人明察是非,升华智慧。
【谚语俗语第47句】:【雨过了送伞】(惯)雨下过了才送来用不着的伞。比喻假情假意。
【谚语俗语第48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两件事分开叙述。清代《红楼 梦》‘“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谚语俗语第49句】:【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惯)前门挡住了猛虎,后门闯进了恶狼。比喻刚赶走一个坏人,另一个坏人又来了,灾难接踵而至。 也作前门拒虎,后户进狼。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谚语俗语第50句】:【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谚)时:时运。时运来时,飞黄腾达,谁不来巴结奉承;人倒运时,穷愁潦倒,谁也不会来走动。旧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谚语俗语第51句】:【不要气,只要记】(谚)指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必生气,只要记取经验教训即可。
【谚语俗语第52句】:【宁失一人喜,不结千人怨】(谚)宁可失去顶头上司的欢心,也绝不使群众抱怨怀恨。指做事不能为了讨好当官的而坑害群众。
【谚语俗语第53句】:【一百个朋友嫌少,一个仇人嫌多】(谚)朋友交得越多越好,仇人最好是一个也没有。指人应广交友,不结仇。
【谚语俗语第54句】:星期天,我和姐姐去车站接二姑婆。二姑婆一下火车就拉着姐姐的手说:“真是毛头姑娘十八变,临上轿了还要再变三变。几年不见,长得这么水灵了。”(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55句】:【打不掉马蜂窝反螫了自己的手】释义:螫:蜇。比喻没整了别人,自己反而吃了亏。例句:女人坐起来,冷冷地说:“看打不掉马蜂窝反螫了自己的手!”
【谚语俗语第56句】:【老将刀熟,老马识途】释义:比喻老年人有经验。例句:“从大叔的身板看,硬朗着呢,老将刀熟,老马识途,余太君百岁还挂帅出征呢,你不能……”
【谚语俗语第57句】:快过年了,我嚷着要买新衣服,爸爸批评我说:“鸟美比羽毛,人美比学习。”(宁夏·西吉)
【谚语俗语第58句】:【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歇)仓老鼠:粮仓里的老鼠。老鸹:乌鸦。 讥讽富有的人向没有积蓄的人求援是找错了人。
【谚语俗语第59句】:【碾砣生芽,狗生角】(惯)碾砣:即碾磙子。比喻事情不可能发生。
【谚语俗语第60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惯)形容诸事顺遂。也形容人本领大,具有控制局势的能力。
【谚语俗语第61句】:【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屈能伸】(谚)指世事有经久不变的规律,也有升沉起伏的变化;英雄豪杰做事,贵在随时应变,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得志时能施展才干。
【谚语俗语第62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谚语俗语第63句】:【拿头套枷戴】(惯)比喻自投罗网或自找罪受。
【谚语俗语第64句】:苍蝇叮不死人——添恶心
【谚语俗语第65句】:【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谓爱憎分明。古华《金叶木 兰》:“我们瑶家自来弱小,但很少向恶人低头。有旬老话 讲: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
【谚语俗语第66句】:【 卖花人说花香,卖菜人说菜芳】为了推销、推荐,宣传自己 的优点。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卖瓜的,谁不说瓜 甜?卖鱼的谁不说鱼鲜?卖花儿的,谁不说花香?卖菜的, 谁不说菜嫩?吹呗!”
【谚语俗语第67句】:【娇养不如历艰】(谚)历艰:经历艰难困苦。指对孩子娇生惯养,比不上让他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接受磨炼为好。
【谚语俗语第68句】:【 枪打出头鸟】谓先出头危险,也指惩治为首的。王蒙《风 息浪止》:“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说 穿了不过是嫉妒二字!”
【谚语俗语第69句】:【今天栽下树,明天要果子】谓要求太急,做不到。相关的: 早上娶媳妇,晚上想抱娃。浩然《艳阳天》:“就算眼下稍微 少收入点,你得往远看,你不能今天栽下树,明天早起就要 果子,不给果子就砍树。”
【谚语俗语第70句】:盐沟子里的水——流到哪里哪里咸(嫌)
【谚语俗语第71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谚)试官:科举时代评阅试卷的考官。指旧时科举考试没有真正标准,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录取;否则文章再好,也要落选。
【谚语俗语第72句】:【吐了舍不得,咽了怕撑着】(惯)比喻做事迟疑,拿不定主意。
【谚语俗语第73句】:【 鲁班门前弄大斧】鲁班,战国时期有名的木匠。此句表 示:在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太不自量。成语:班门弄斧。 贾平凹《废都》:“得了得了,锺主编是什么人,你别鲁班门前 抡大斧!”
【谚语俗语第74句】:【面善心不善】(惯)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内心却狠毒。
【谚语俗语第75句】:【戴帽子的猢狲——倒像人】(歇)指还像个人样。含讥讽意味。
【谚语俗语第76句】:属埔犁弯板的——老往一面翻土
【谚语俗语第77句】:飞机的屁股——尾巴翘上了天
【谚语俗语第78句】:打雷不下雨——光响(想)有啥用;虚张声势
【谚语俗语第79句】:【拆烂污】(惯)拆:排泄(大小便)。 烂污:稀屎。比喻把事情弄得无法收拾。
【谚语俗语第80句】:【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释义: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不怕寅时下雨,但怕卯时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
【谚语俗语第81句】:【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见“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乡”。
【谚语俗语第82句】:【光砍树,不造林】释义:比喻只耗费,不建立基业。例句:第二件,飙字军需要有个家,战士们说得对,不能“光捉鱼,不建船”,不能“光砍树,不造林”。
【谚语俗语第83句】:【小舢板去撞大船】释义:小舢板:用桨划的小船。比喻以弱试强。例句:他们要同陈鱿刺作对,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
【谚语俗语第84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谚)小节:生活中的小事。指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拘泥于生活上的细枝末节。
【谚语俗语第85句】:串起来的螃蟹——横行不了
【谚语俗语第86句】:公公背儿媳过河——出力不讨好
【谚语俗语第87句】:【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谚)原有旧例,就照着做去,不必另创新规;原本没有前例的,谈不上废除什么。旧指凡事墨守成规,遵循惯例就好。
【谚语俗语第88句】:大姐姐抱着个小孩儿,一位阿姨见了说:“啊,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长得多粉!”(河南·郑州)
【谚语俗语第89句】:【一年大二年小】(惯)即“一年小二年大”之意。指一年一年很快地长大了。 也作一年小二年大。 一年小两年大。
【谚语俗语第90句】:【眼/羊死不闭眼。】成语:死不瞑目。老舍《骆驼祥子》:“这玩 艺一成家,连大带小,好几口儿,死了也不闭眼!你说是不 是?”
【谚语俗语第91句】:风水先生的卜辞——阴阳都占(沾)着
【谚语俗语第92句】: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谚语俗语第93句】:【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谚)车和马各走各的路,互不碰撞。比喻人事上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也比喻做事各有各的门路。
【谚语俗语第94句】:【 锣齐鼓不齐】步调不一致,不整齐。张孟良《儿女风尘 记》:“除去几个头目和不懂事的小孩子,谁也不拍手,稀稀 拉拉,锣齐鼓不齐。”
【谚语俗语第95句】:【越说脚小越扶墙】把恭维话当真,以为自己真不错。类 似的:越扶越醉。贾平凹《废都》:“得了得了,说你脚小,别 扶了墙走。”
【谚语俗语第96句】:【吃纣王俸禄,不说纣王无道】释义:纣王:商朝末代暴君。比喻从主子那里得到好处,不说主子的坏话。例句:“启翁,百姓倘能安居乐业,断然不会造反。许多人只是因为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将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诛,而谁逼百姓造反倒不问了。”
【谚语俗语第97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谚)风、俗:民俗风情。指各地民俗风情不同。
【谚语俗语第98句】:【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谚)仙鹤再好,那是天上飞的;麻雀再小,却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实惠的利益可靠。
【谚语俗语第99句】:一口吃个鞋底——心里有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