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抖音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太招人喜欢了!

【歇后语第1句】:【做了和尚不撞钟】(惯)比喻占着职位不干实事。

【歇后语第2句】:【水有源,树有根】凡事都有起因。成语:事出有因。类似 的:树从根起,烟从灶起。西戎《行医事件》:“水有源树有 根,我家看病是祖传四辈子了。我祖爷爷、我爷爷、我父亲、 我,辈辈都是这个看法,都是要偏方。”

【歇后语第3句】:一天,爸爸约几位朋友来打麻将。我问爸爸:“你戒了,怎么还打牌啊?”没等爸爸回答,妈妈就接上了:“他啊,吃的葱胡子,戒的蒜苗子。”(甘肃·天水)

【歇后语第4句】:闭口葫芦——肚里空

【歇后语第5句】:【打不掉马蜂窝反螫了自己的手】释义:螫:蜇。比喻没整了别人,自己反而吃了亏。例句:女人坐起来,冷冷地说:“看打不掉马蜂窝反螫了自己的手!”

【歇后语第6句】:【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要求不高,初步有个框架就可以 了。语文图书:“说文章结构是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那是 一种极大的误解。没那么容易。”

【歇后语第7句】:【闺女是娘的连心肉】(谚)指女儿是母亲最贴心的人。

【歇后语第8句】:【一失足成千古恨】(谚)失足:失脚跌倒,借指犯了大错。指在关键时刻行为不慎,犯了大错,就会造成终生遗憾,至死无法弥合。 也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一失足为千古恨,惊回首已百年身。

【歇后语第9句】:【 黄泥巴落在裤档里,不是屎来也是屎】谓处境令人怀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说不清楚。类似的:黄鼠狼站在 鸡棚上,不是偷鸡也是偷鸡。汪幸福《浪迹台湾岛》:“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们支持淫乱,我们现在是黄泥巴落在裤裆 里,不是屎来也是屎。”

【歇后语第10句】:【千古】“千古”,为哀挽死者之辞,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其含义有二:一日年代久远。《水经注》中有文:“追芳昔娱,神游千古。”又如千古绝唱一词;一日永别。《新唐书·薛收传》中记载:薛收三十三岁卒,秦王李世民闻讯,哀痛之至。他写信给薛收二哥的儿子元敬,信中云:吾与伯褒(薛收字)原在军中服务,经常一起外出作战,他办事殷勤,很有抱负,想不到现在“一朝成千古也”。“千古”一词由此而来。

【歇后语第11句】:甜瓜地里种甘蔗——从头甜到脚底

【歇后语第12句】:【属爆竹的——点火就响】(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属性,一点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发火。 也作“属炮仗的——一点就响”。

【歇后语第13句】:【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惯)诺:答应。厅堂之上主人一声喊,台阶下众多的侍从一齐答应。形容权势极盛,从者甚多。 也作“厅上一呼,阶下百诺”。

【歇后语第14句】:妈妈叫我拿梳子给她,而我却拿了牙刷。妈妈说:“你真是摸到黄牛就是马。”(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15句】:【画虎不成反类狗】(惯)老虎没画成,却画得像只狗。比喻本想办好事情,没想到却搞得更糟。 也作画虎不成,反倒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其狗。

【歇后语第16句】:【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释义:比喻有什么样的条件才有什么样的人。例句:我不用了解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她准是嫌咱这湾子水浅了。其实,咱无风港轮船都跑得开,再大的鱼也养得了她。 ………

【歇后语第17句】:【会让路的不是痴汉】(谚)走路时,能主动给人让路的,绝不是痴呆的表现。比喻见机行事的人,聪明机灵。

【歇后语第18句】:【—根筷,两半截】折成两半,对半平分。菡子《纠纷》:“财 产分配刘二有没有份,大家议定:一根筷,两半节。”

【歇后语第19句】:【贼风透骨】(谚)贼风:从小洞或小缝隙中吹进的风。指贼风可穿透骨关节,使人患风湿症或感冒。

【歇后语第20句】:【撑硬船儿】(惯)形容人态度生硬,架子大。

【歇后语第21句】:【裁衣不值缎子价】(谚)缎子:未裁剪的丝织品。指已经裁剪或缝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缎子值钱。也泛指凡经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贵。 也作“成衣不敌段儿价”。成衣:缝成的新衣。段儿:缎子。

【歇后语第22句】:爸爸到邻居家借东西,去了很久才回来。妈妈埋怨他说:“你啊,是去个勾勾,来个弯弯。”(四川·忠县)

【歇后语第23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尽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爷,道教对始祖老子的尊称,传说他神通广大,法术无边。法:本指法术、法力,转指办法。指办法用尽了。 也作“老君爷叫蛇咬——法尽了”。

【歇后语第24句】:妈妈给我炒了一盘萝卜菜,我说我不爱吃萝卜。妈妈说:“多吃萝卜,少进药铺。”还有一次,妈妈给我炒了一盘蒜苗,我说蒜味不好闻,不想吃。妈妈说:“多吃大蒜,少进医院。”(河南·汝州)

【歇后语第25句】:【 鸡脚高,鸭脚低】鸡鸭腿脚长短不一,借指不一致,不整 齐,不齐心。王杏元《绿竹村风云》:“绿竹村这一阵风搭起 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组里就发生矛 盾了。”

【歇后语第26句】:【灯草拐棒儿,拄不定】释义:用灯草做的拐棒儿,拄不得。比喻人靠不住。例句:你干净是个球子心肠,滚下滚上;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把你到明日,盖个庙儿,立起了旗杆来,就是个谎神爷。

【歇后语第27句】:脚踏楼梯板——步步高升

【歇后语第28句】:【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开始情况较好,但不能持久。类似 的:新盖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见,也未免 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歇后语第29句】:爸爸常教育不爱劳动的哥哥:“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劳动是个宝,一生离不了。”(湖南·长沙)

【歇后语第30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见“饭来张口,水来湿手”。

【歇后语第31句】:【穷灶门,富水缸】(谚)灶门:烧锅灶的火口。灶门口要少积柴火,以免引起火灾;水缸里要经常放满水,以备灭火。指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要有高度的防范。

【歇后语第32句】:【山前有路你不走,飞蛾扑火自来投】释义:比喻不走光明大道,自寻死路。例句:他冷笑一声说:“我没有把你一棍子夯死,就够便宜的了,你竟敢闯山门,这可真是山前有路你不走,飞蛾扑火自来投!”

【歇后语第33句】:风匣改棺材——装入

【歇后语第34句】:我在帮妈妈做饭时,火总是不旺,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人要实,火要虚,落透灰就旺了。”(河北·石家庄)

【歇后语第35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谚)象牙:大象的门牙。比喻庸人的嘴里不会说出高雅的词语。也比喻恶人嘴里没善言。 也作“狗口无象牙”。

【歇后语第36句】:高梁秆上结茄子——天下奇闻;无奇不有;不可思议;弥天大谎

【歇后语第37句】:小池塘里撒渔网——网打尽

【歇后语第38句】:【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释义:比喻各处的坏人本性都一样。例句:爹仰天叹息道:“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哪!”这辛酸愤懑的声音至今还留在长岭的耳边!

【歇后语第39句】:【到乡随乡,骑马随鞍】(谚)指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里,就要随顺着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人情,这跟骑马必须贴着马鞍是一个道理。 也作“骑马随鞍,入乡随乡”。

【歇后语第40句】:【靠着大树,草不沾霜】指利用有利条件,保护自己。或说: 挨着大树不着霜。清代《醒世姻缘传》:“他过着‘靠大树草 不沾霜’的日子,那晓得以外的光景?”

【歇后语第41句】:【穷生虱子富生疥】(谚)疥:一种因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指旧时穷人没有换洗的衣服,身上的虱子多;富人生活奢侈放荡,染上疥疮的多。 也作“穷长虱子富长疮”。

【歇后语第42句】:【大树底下无丰草】草长赶不上树长。谓环境不利,无法 竞争。类似的:茂林之下无丰草。政论图书:“不是不进则 退,而是慢进则退。人家长得比你快得多,大树底下无丰 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歇后语第43句】:【忙中多有错】(谚)做事匆匆忙忙,就容易发生差错。指做事贵在从容仔细,粗疏急迫往往是出错的根源。 也作忙中出错。 忙中有乱,乱中生错。

【歇后语第44句】:【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释义:比喻猜不透别人的心思。例句: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歇后语第45句】:耗子爬竹竿——节一节来

【歇后语第46句】:【西瓜系在鳖腿上——滚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鳖】(歇)比喻彼此利害攸关,谁也无法摆脱掉谁。常用于讥讽。

【歇后语第47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入伍兵】(谚)招军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号召,就有人闻风响应。 也作“插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 吃粮:当兵的吃公家的粮饷。

【歇后语第48句】:【破巢之下,焉有完卵】见“覆巢之下无完卵”。

【歇后语第49句】:阎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歇后语第50句】:【敲门砖,不值钱】释义:用来敲门的砖头,门敲开,砖便丢弃了。比喻借以谋求名利的工具,目的达到后就没有价值了。例句:他知道,到胡老大那里去,求他给说情,那只是敲门砖,不值钱。而以后到高大干那里取批条,才是目的。

【歇后语第51句】:多喊的猫儿——抓不住老鼠

【歇后语第52句】:【书山、学海】在文化场所(如学校等地方),常见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是一副励志格言。那么“书山”、“学海”是怎么来的呢? “书山”与“学海”这两词源于汉代学者杨雄的《法言·字行》,其中写道:“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百川因为奔流不息,才能到达大海;丘陵静止不动,所以永远达不到山高。比喻为学要勤奋,方能有所收益,若是懒惰怕苦,则学业无成。后来人们就用“学海”、“学山”来比喻知识的宝库。宋代一位叫左圭的学者将唐宋名家的野史杂说汇成一部书,名为《百川学海》。明代王文禄将明代有关学术思想、生产经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作辑录百种,汇为《百陵学山》一书。由于这两种书籍都是汇集百家著术的,书名又典出一处,故后人将“学山”改为“书山”,上述的那副对联避免了两个“学”字的重复,符合对联的格式要求,才有了精辟绝伦的格言警句式的治学励志对联。

【歇后语第53句】:我同妈妈去摘豆角,没干多久就不想干了。妈妈说:“快干啊!秋天猫猫腰,顶上春天走一遭。”(河北·深州)

【歇后语第54句】:【一棒打着两个人】(惯)比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

【歇后语第55句】:【猪八戒走在冷铺中坐着——丑的没对儿】(歇)冷铺:生意冷落的铺子。没对儿:没有人相配对儿。 指人丑陋无比。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56句】:婶婶想让小华去集市上帮她卖菜,叔叔说:“不行,他胆子太小,白天仨人架着还不敢看蚂蚁打架呢,这事怎么能让他去?”(山东·巨野)

【歇后语第57句】:【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盏茶】(谚)富贵人家来了客人,设酒宴招待;贫穷人家来了客人,用茶水相迎。指无论贫富贵贱,客人来了都应以礼招待,不可怠慢。

【歇后语第58句】: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

【歇后语第59句】:【看人要看心,听话要听音】(谚)看人要看到他的内心,听话要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指看人或听话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听话听音”。

【歇后语第60句】:【张飞打铁——人硬货也硬】(歇)硬:前硬字指强硬;后硬字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指人性格刚强,本领过硬。

【歇后语第61句】:沙雁群里的头雁——警惕性高

【歇后语第62句】:【肚子里装着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歇)百爪:二十五只耗子共一百个爪子。形容人心烦意乱,心神不定。

【歇后语第63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谚)冯唐:汉文帝时名臣。李广:汉武帝时名将。指文帝以年老为由不重用名臣冯唐,武帝因李广非皇亲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赏识,不被重用。

【歇后语第64句】:【一个人是龙,挑不起天来】一个人能力再大,总是有限的, 不能包办一切。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你一个人是 龙,也挑不起天来,独拳难打虎,你走了,我心里这块石头就 放下来了。”

【歇后语第65句】:梳头照镜子一对立;面对面

【歇后语第66句】:麻媳妇拜见歪嘴婆——对丑

【歇后语第67句】:【地没坏地,戏没坏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谚)指地无好坏,只要勤耕作,多施肥,自然就能多打粮;戏无好坏,只要勤排多练下功夫,自然就能表演好。

【歇后语第68句】:【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又名旧历,民间也有称农历为阴历的。相传起源于我国夏代,其科学性、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流传至今,还在沿用。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夏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第29句】: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天,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天,称月小。夏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或355天,与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所以隔三年安排一个闰月,再过两年又安排一个闰月,平均19年有7个闰月。农历即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制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力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特别是二十四节,指导农时的作用十分准确。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芒种三天见麦茬;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的麦子(指种麦)正应时。

【歇后语第69句】:【贪产贫,惜产穷】(谚)贪产:贪占产业。惜产:死守产业。指对财产贪占或死守不舍的,都会受穷受困,不得自在。诫人不可贪占,也不可吝啬。

【歇后语第70句】:【疤瘌眼儿照镜子——自找难看】(歇)疤瘌眼儿:指眼皮上有疤的人。指人自找难堪,或自讨没趣。

【歇后语第71句】:【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歇)夜猫子:即猫头鹰,益鸟,头部有角状羽毛,眼睛大而圆,昼伏夜出,常在夜间发出凄厉叫声,民间以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指来人准不会有好事,凶多吉少。 也作夜猫子进宅——不会有好事。 夜猫子进门——不是好兆头。

【歇后语第72句】:【千个屠夫一把刀】(惯)屠夫:旧时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夫再多,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刀。比喻大家的做法都一样。

【歇后语第73句】:【百日床前无孝子】(谚)百日:指日久天长。指人长期卧病在床,服侍的子女再有耐心,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照顾不周。 也作常病无孝子。 久病床前没孝子。

【歇后语第74句】:【 过筛子过箩/过了粗箩过细箩】原指筛面粉。借指审查,筛 选,或经过严酷的考验。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扫荡的时 候,一块过了筛子过箩,一块吃苦共难,在生死关头,你帮我 助,谁也没有说过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歇后语第75句】:【一步一个脚印儿】做事踏实。或说:一步两脚窝。成语: 脚踏实地。老舍《正红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个脚 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歇后语第76句】:【盼星星,盼月亮】(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歇后语第77句】:【死后方知万事休】(谚)指生前的恩恩怨怨,权势名利,死后都一笔勾销,可人活着时却难得有真正的超脱。

【歇后语第78句】:【湿手捏了干面粉——黏缠极了】(歇)本指干面粉黏附在湿手上,去不掉;转以形容非常麻烦,缠人极了

【歇后语第79句】:【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歇)本指自己夸自己卖的瓜好,转指自己夸自己。也指自己人夸奖自己人。 也作“老王卖瓜——人不夸自夸”。

【歇后语第80句】:舅舅家以前很穷,后来跟别人做生意,致了富。外婆告诫他:“孩子,你应该有钱常想无钱日,丰年常记大荒年,勤俭度日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81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发怒,发脾气。 成语:大发雷霆。刘绍棠《鹧鸪天》:“关青梅见他的态度轻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脚来破口大骂。”

【歇后语第82句】:【气儿不打一处来】极为生气。或说:火儿不打一处冒。 老舍《四世同堂》:“胖菊子恰好由外面走进来,一眼看到晓 荷,她的气儿不打一处来。”

【歇后语第83句】:【不钻不穴,不道不知】(谚)物体不钻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说就领会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话说清就容易引起误会。 也作“不钻不透,不说不知”。

【歇后语第84句】:【错公穿了错婆鞋——错上加错】(歇)指原有的错误尚未改正,又犯了新错误。

【歇后语第85句】:爸爸小时候不认真读书,现在出苦力挣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常常对我说:“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真经。早知书中有真经,夜晚明灯到五更。”(四川·汶川)

【歇后语第86句】:一步踏进云端里———步登天

【歇后语第87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好处。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录》,讲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当时,他手下一名官员苏麟由于在外县任巡检,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苏麟意见很大,给范仲淹写了首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中有这样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歇后语第88句】:吃饱饭闲嗑牙——没事找事

【歇后语第89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谚)身居高位,自己的行为端正,不发令下属也会跟着你行事;自己的行为不正,纵然发令也没人听你的。指待人处事,关键是要以身作则。

【歇后语第90句】:【水过鸭背不透毛】谓不深入,不彻底。《北京日报》(1987, 7,10):“简单生硬的说教,好比广东人说的‘水过鸭背不透 毛’,不能深入到人们的头脑里去。”

【歇后语第91句】:魔鬼找妖怪——坏到一块了

【歇后语第92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释义:甲:居第一位。阳朔: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流经境内,风景秀丽,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阳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爱夸引这两句话的。到过桂林而且游过阳朔,我自己也能承认,这两句话并不算夸张。

【歇后语第93句】:【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谓与山水同在,表示以后还会相见。 《燕山夜话》:“当着好汉们挥手分别的时候,常常异口同声 地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歇后语第94句】:【铡刀剃秃头——硬拿着脑袋瓜子玩】(歇)形容太危险,拿生命开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盘。

【歇后语第95句】:【君子不记小人过】见“大人不责小人过”。

【歇后语第96句】:火车头没灯——前途无量(亮)

【歇后语第97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谚)重裘:加料的皮毛衣裳。谤:诽谤。指解救寒冷的有效办法,最好是穿上加料的皮毛衣裳;抵御诽谤的有效办法,最好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也作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 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歇后语第98句】:【 风马牛干部】即刮共产风、拍马屁、吹牛的干部。张涛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几年提拔了一批刮风、拍马、吹 牛的干部——风马牛干部,不但自己说假话,还逼着群众大 说假话。”

【歇后语第99句】:针对社会上有些人爱吃野味儿的现象,外婆说:“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四川·忠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31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