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句句精辟 深入人心
【歇后语第1句】:【鸡蛋里寻骨头】释义:比喻故意挑剔毛病。例句:那李凤娘本是一片忤逆不孝之心,正是要鸡蛋里寻出骨头之人,听了此话,一发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歇后语第2句】:【伯乐一顾,马价十倍】(谚)伯乐:春秋时秦人,善相马。指只要伯乐对某一匹马看上一眼,这马的价钱就会提高十倍。也借指经威望高的人推荐,其人的地位就会大为改观。
【歇后语第3句】:【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谚)指英雄好汉总是彼此爱慕,互相敬重的。 也作英雄惜英雄,好汉爱好汉。 英雄恋英雄,好汉爱好汉。
【歇后语第4句】:【穷寇勿追】(谚)指对走投无路的残兵败将,不可穷追,以免其死命反扑。 也作穷寇莫追。 穷寇不可深追。 穷兽勿逐,穷寇勿追。穷兽勿逐:对于被赶得无路可走的猛兽,不可再穷追。
【歇后语第5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惯)比喻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主次不分。 也作“拣了芝麻,丢掉西瓜”。
【歇后语第6句】:【天塌下来有高人,地陷下去有矮子】谓不论发生什么灾难, 都不会先临到自己头上,尽管放心。沈从文《长河》:“师爷, 说好倒真是你们好,什么都不愁,不怕,天塌了有高长子顶, 地陷了有大胖子填。吃喝自在,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歇后语第7句】:【姻缘配合凭红叶,月老夫妻系赤绳】(谚)红叶:唐朝卢渥在御水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有绝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发放宫女,卢渥与题红叶诗的宫女结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传说月下老人用红绳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旧指男女婚配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并由专人主持。
【歇后语第8句】:哥哥初中毕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评他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耕田有谷,养猪有肉,你得趁着年轻力壮,多干点活儿。”(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句】:【护家之狗,盗贼所恶】(谚)恶:憎恶。指盗贼最憎恶忠实护家的狗。比喻阴谋作恶的奸诈之徒,最忌恨忠贞正直之士。
【歇后语第10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谚)有:富有。无:指贫穷。 指注意节约要在平日富有之时。 告戒人过日子要作长远打算,不可挥霍浪费。 也作“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歇后语第11句】:扳不倒儿坐车——左右摇晃
【歇后语第12句】:李大爷去年种药材赔了八百元。今年改种西瓜,不想一场大雨,碗大的西瓜都保不住了。李大爷叹息道:“人不走运,盐罐里生蛆,放个屁也会砸烂脚后跟。”(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13句】:【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歇)灯台:灯盏的底座。 一丈八尺高的灯台,点起灯能照到别处,却照不到灯台自身。比喻人只看见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歇后语第14句】:【报一箭之仇】(惯)指采取行动,报复曾经亏待或伤害过自己的人。
【歇后语第15句】:【雨过地皮湿】见“水过地皮湿”。
【歇后语第16句】:钓鱼钓风头,东风钓西,西风钓东。
【歇后语第17句】:【足帮足,手帮手】(惯)比喻亲友之间互相帮助。
【歇后语第18句】:【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惯)指人厚颜无耻。 也作“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歇后语第19句】:属蛀虫的——钻心
【歇后语第20句】:金铸的鞋模——好样子
【歇后语第21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谚)比喻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也作看菜吃饭,量布裁衣。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歇后语第22句】:【一风吹】(惯)比喻一下子全部否定掉,全都不算数。
【歇后语第23句】:【三分钟河东,三分钟河西】(惯)形容转变很快。
【歇后语第24句】:【 如入无人之境】迅猛向前,没有抵挡。成语:长驱直人。 古华《浮屠岭》:“犹如一员古代的骁勇战将,单枪匹马,纵横 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真是出足了风头,耍尽了派头。”
【歇后语第25句】:【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谚)如果想戒酒却又下不了决心,最好的办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态。指酒醉后的丑态令人作呕。
【歇后语第26句】:六月里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歇后语第27句】:我放学后贪玩弄脏了裤子,爸爸让妈妈给我换条干净的。妈妈数落了我半天后说:“现在穿的裤子就这一条,没换的。”爸爸接着说:“怎么,老虎下山一张皮啊?明天给孩子再买一条吧!”(山西·洪洞)
【歇后语第28句】:【瘦骆驼强似象】释义:比喻富贵人家即使衰败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钱有势。也比喻某种势力虽已衰落下来,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骆驼强似象。”桂员外今日虽然颠沛,还有些余房剩产,变卖得金银若干。
【歇后语第29句】:【价高招远客】(谚)远客:远处的客商。只要肯出高价,路途再远,也会有客商把货送上门来。指只要舍得出高价,就不愁买不到缺货。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额酬金,就不愁引不来人才。
【歇后语第30句】:【水萝卜,皮红肚里白】释义:比喻表面积极进步,思想不好。例句:李之寿又补充着:“他是脚踏两只船,别看他儿当八路,水萝卜,皮红肚里白。”
【歇后语第31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谚)耕耘:耕田与耘草。在农业生产上,下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成。指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歇后语第32句】:【人心隔肚皮】(谚)人的心隔着一层肚皮,谁也看不到、摸不准是在谋算着什么。指人心最难猜测,更不要说认得清、识得真了。 也作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人心隔肚皮,对面两不知。
【歇后语第33句】:【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谚)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家,就多一道阻挡的墙。指朋友越多越容易成事,对头越多越难以行动。 也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34句】:【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见“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歇后语第35句】:山泉多的地方河流总是澎湃,群众多的地方智慧将在那里产生。
【歇后语第36句】:【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谚)能宽恕人的地方尽量宽恕,能饶恕人的地方尽量饶恕。指为人处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对己严,对人宽。 也作“好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歇后语第37句】:吃盐翻跟头——闲(咸)得慌
【歇后语第38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谚)少壮:年少力强。徒:徒然,白白地。指人在年少力强时不知努力进取,到得年老无为时就悔恨不及了。劝少年要及时努力语。 也作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歇后语第39句】:上高中的姐姐向妈妈诉苦:“怎么白天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妈妈说:“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过了十月中,梳头洗脸功。”(陕西·城固)
【歇后语第40句】:【有酒胆,无饭力】胆大胡来,并无能力。清代《红楼梦》: “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歇后语第41句】:【讨野火】(惯)骂人我麻烦。
【歇后语第42句】:【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指因果关系,做事会有结果。类似 的:行了秋风,望下了雨。明代《警世通言》:“我施某也不是 无因至此的,行得春风,指望夏雨!当初我们做财主时节, 也有人求我来,却不曾恁般怠慢人!”
【歇后语第43句】:【走一步,看一步】(惯)指做事情心中无数,边干边作打算。
【歇后语第44句】:姑姑的儿子来到我家,每逢吃饭总要与我弟弟占桌子抢板凳,争碗夺勺。爷爷笑着说:“你俩是反贴门神不对脸,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啊!”(河南·汝南)
【歇后语第45句】: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歇后语第46句】:【是粥是水,揭开锅盖】(谚)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开表层,自然就一清二楚。
【歇后语第47句】:【天无绝人之路】谓总有办法可想。朱自清《背影》:“事已 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歇后语第48句】:大炮打跳蚤——小题大做:不惜代价
【歇后语第49句】:【官凭文书私凭约】(谚)文书:公文。约:契约。官府办事凭的是公文,私下交易凭的是契约。泛指凡事凭的是证据。 也作官凭印信,私凭票约。 官凭文引,私凭要约。文引:文书。要约:契约。 官凭印玺,私凭文约。
【歇后语第50句】:【人穷长力气,人富长脾气】(谚)指穷人靠肢体勤劳度日,力气自然越来越大;富人养尊处优,恃财傲物,脾气自然越来越大。
【歇后语第51句】:【洞房内三天不分大小】释义:新婚三天之内,无论大小长幼,都可以跟新娘子开玩笑。例句:洞房内三天不分大小,两家亲朋不分长幼,全来闹洞房。于是这个过来叫声嫂子,那个过来抢走手帕。
【歇后语第52句】:【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谚)比喻事物的形成要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冒进,急于求成。
【歇后语第53句】:【弓弦拉得太紧】事情做到极限,或做得过了头,适得其 反。类似的:力大使翻了船。罗广斌等《红岩》:“我不喜欢 你这种怪脾气,老是无休止地干,弓弦拉得太紧,也会断 的。”
【歇后语第54句】:汽车司机扳轮胎——忽左忽右
【歇后语第55句】:捧着鲜花坐飞机——美上天了
【歇后语第56句】:【提在水缸里】(惯)比喻担惊受怕。
【歇后语第57句】:【扣屎盆子】(惯)指无中生有地陷害人,损害其名誉。
【歇后语第58句】:【话不说不透,灯不拨不明】有话应该说清楚。类似的:话 不说不明,锣不敲不响/钟不敲不响,灯不点不亮/钟不敲不 响,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理越辩越明。西戎《行医事 件》:“黄先生,话不说不透;灯不拨不明,你听我细细告诉 你!”,
【歇后语第59句】:【阳沟里翻船】(惯)阳沟: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沟。比喻在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了问题。
【歇后语第60句】:【见阎王】(惯)阎王:迷信指管地狱的神。指死亡。 也作见阎罗王。 见阎王爷。
【歇后语第61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俗语被引申为老师培养出的学生超过了自己,或者后辈胜过前辈。它的原意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出战国时期苟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泛指可以用于制作靛蓝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它的提炼过程还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早在秦汉之前,人们尚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只知道在菘蓝收获的季节,快割、快碎(打碎)、快泡,然后将泡好的色液快染布。弄得染匠们十分繁忙和疲劳。有一次,一个染坊的两位染匠忙累了一天,还是没有把要染的布染完,只好收工等第二天接着干。第二天,染匠发现染池上面浮着许多泡沫,用染棒一搅,昨天沉淀的蓝泥不见了,二人十分惊奇,认为这可坏了,蓝泥没了,光剩汤了,布也染不成了。其中一人说:“怎么也成这样了,试试吧。”他们连忙把一块白布放进去浸泡,结果拿出来一看,不是原来的蓝色而是黄褐色,正在失望之际,那黄褐色的布却慢慢变成了深蓝色,即靛蓝。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歇后语第62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谚)尺比寸长,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长了。比喻人和事物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有所长,也就必定有所短。
【歇后语第63句】:我们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我虽然个子小,但球打得不错,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爷爷高兴地说:“比赛场上,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河南·杞县)
【歇后语第64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释义:幡杆:垂直悬挂一种窄长旗子的旗杆。比喻做事照顾远客,不照顾近亲近邻。例句:他心里倒是挺高兴的,可是还有点埋怨侄儿不照顾他,就叽叽咕咕道:“阿坚这孩子真是个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
【歇后语第65句】:见了骆驼不说牛——啥大说啥
【歇后语第66句】:【母猪赛貂蝉,骆驼容长脸儿】释义:貂蝉:《三国演义》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众。比喻贪恋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觉得美丽可爱。例句:“冲她那走路的神气,就不像个大家闺秀。”说着,指着奎老爷的脑门子,“你看哪个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猪赛貂婵(蝉),骆驼容长脸儿。”
【歇后语第67句】:【拿着银碗讨饭吃】(惯)比喻自己有极好的条件不知利用,却伸手乞求别人施舍。 也作“捧着金碗讨饭吃”。
【歇后语第68句】:草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歇后语第69句】:五一节放假,我们一家人出去郊游。本来准备早点动身,可是我忙着带这样那样,磨蹭到八点多钟才上路。妈妈说:“你呀,半夜起来下扬州,天亮还在屋后头。”(安徽·舒城)
【歇后语第70句】:【窗户纸一点就透】稍作指点就明白。浩然《艳阳天》:“你 别看我平常不大开会去,都是家务事儿缠的,我可是个好强 的人,什么事我都想得开,窗户纸儿,一戳就透。”
【歇后语第71句】:【七窍里冒火,五脏里生烟】着急万分。成语:心急如焚、五 内俱焚。清代《老残游记》续集:“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 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信呢?俗话说得好,真是七窍 里冒火,五脏里生烟。”
【歇后语第72句】:树林里放风筝——乱缠;缠住了;勾勾搭搭
【歇后语第73句】:【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谓自己的事情不管,干涉别 人。成语:不务正业。《光明日报》(1987,12,5):“在这个问 题上往往管得不够,而在其他问题上管得多了,种了别人的 地,荒了自己的田。”
【歇后语第74句】:奶奶睡觉很香,我问她为什么睡得那样好。她说:“为善,夜夜睡得香;作恶,日日心里慌。”(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75句】:【有钱难买子孙贤】(谚)指子孙的贤良,是一个家庭最难得的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歇后语第76句】:树叶子掉到河里——随波逐流
【歇后语第77句】:【今天天气哈哈哈】指见面无话可说,或不谈正题,支吾敷衍。 传记图书:“逢到这时,他只好答非所问,今天天气哈哈哈。”
【歇后语第78句】:【放响炮】(惯)比喻明确地作出某种承诺。
【歇后语第79句】:【 十五不圆十六圆】原指月圆,借指事情总会有希望。民 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要想吃饭先种田。”
【歇后语第80句】:【勤俭免求人】(谚)勤俭:勤劳而节俭。指勤俭能积累财富,避免因生活无着落而向人求助。
【歇后语第81句】:【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富贵需要努力争取,不是轻易 得来的。明代《西游记》:“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 死工夫。”
【歇后语第82句】:【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过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所以又叫“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器是从国外传人中国的,由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在技艺上加以改良,尤以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最为精湛,发展成为今天所说的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明代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独领风骚,因初创时只有蓝色,因此得名景泰蓝。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绝伦,已成为馈赠国内外友人的最佳礼品r。
【歇后语第83句】:【表壮不如里壮】(谚)外表强大,不如内里壮实。常专指丈夫有才干,不如妻子善理家。 也作“里壮强如表壮”。
【歇后语第84句】:刚买来的马儿——不合群
【歇后语第85句】: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听见邻居家的阿姨对我爷爷说:“注意小花猫,别让它抓了小鸡!”爷爷说:“不怕。鸡怕狐狸,猫捕鼠;草怕严霜,霜怕日。一物降一物。”(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86句】:【怕鬼有鬼】(谚)指人越是怕见鬼怪,鬼怪就越会出现。比喻若是担心出问题,偏偏就会出问题。 也作怕鬼处偏有鬼。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歇后语第87句】: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歇后语第88句】:擀面杖吹火——窍不通
【歇后语第89句】:【耗子见了猫】见“老鼠儿见了猫”。
【歇后语第90句】:【往脑袋上扣屎盆子】(惯)比喻栽赃、陷害。
【歇后语第91句】:【水浅养不住大鱼】条件差,收揽不了人才。类似的:小笼 子盛不住大鸟。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浅养不住大鱼。 咱如今刚打了败仗,人家牛举人未必会留在这里。”
【歇后语第92句】:【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释义:说明文人靠笔杆子战胜对方,军人靠武力征服敌人。例句:我早就讲过,“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照现在这个劲儿,别说收复龙岗,弄不好,连金牛山也得丢掉。
【歇后语第93句】:【民无粮要反,兵无粮要散】(谚)老百姓没粮吃就会起来造反,军队中没粮吃就会各自走散。指粮食是安定与治军的首要问题。
【歇后语第94句】:【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谚)心:思虑。力:体力,力气。老年人往往喜欢多操心,年轻人往往肯多出力。 也作老不歇心,少不歇力。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歇后语第95句】:【耳朵里起茧子】听得太多,磨成茧子。表示听腻了。鲁 迅《故事新编》:“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 起茧了的。”
【歇后语第96句】:【老鼠跺脚震不塌地】释义:比喻小人物干不成多大坏事,没什么了不起。例句:同志们!咱还是那句老话:老鼠跺脚震不塌地,问题慢慢解决。
【歇后语第97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比喻虚心好学,多向人请教,学到的知识就多。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人们学习,多认些老师。
【歇后语第98句】:【聋子不怕惊雷响】对后果没有顾虑。张资平《梅岭之 春》:“他们号称学士又何曾有什么学问!普通科学程度还 够不上,说什么高深学问!但他们回来居然说要办大学了, 真是聋子不怕雷!”
【歇后语第99句】:一窠猴子——都姓孙;没有一个老实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