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民间俗语,沁人心脾!
【歇后语第1句】:【剪不断,理还乱】原为李煜词中的语句,指一种说不清 楚、摆脱不了的情绪。台湾朱秀娟《女强人》:“你是个十足 女性的母亲,浑身上下充满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歇后语第2句】:【鞭炮两头点——晌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所想的不谋而合。
【歇后语第3句】:【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谓爱憎分明。古华《金叶木 兰》:“我们瑶家自来弱小,但很少向恶人低头。有旬老话 讲:要就掏出心来,要就拿出刀来!”
【歇后语第4句】:韩湘子吹洞箫——不同凡响
【歇后语第5句】:【说一千,道一万】(惯)指不管说多少都是一个结论。 也作“说千言,道万语”。
【歇后语第6句】:【说风凉话】“说风凉话”比喻别人遇到困难或麻烦,不但不帮助或鼓励,反而说些推波助澜的讽刺话。 “说风凉话”起源于《旧唐书》,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唐文宗和他的大臣们聚在宫廷里乘凉,那时没有电扇和空调,天子和百姓同热,皇家的优越性也不过是“公子王孙把扇摇”。君臣们一边乘凉一边吟诗。唐文宗首先吟了一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大臣柳公权马上接了一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人们都认为盛夏天热太难熬,君臣们却一起说着凉快的话。从此就留下了“说风凉话”这个俗语。
【歇后语第7句】:【耽误一夜眠,十夜补不全】(谚)一夜睡不成觉,身体困损,接连几夜也补不回来。指夜间睡眠很重要,必须保证足够的夜眠时间。
【歇后语第8句】: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歇后语第9句】:【肚里有墨水儿】(惯)比喻人有知识,有文化。
【歇后语第10句】:【给别人当枪使】(惯)比喻被人利用,去伤害他人。 也作“给人家当枪使”。
【歇后语第11句】:【饭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谚)托人捎饭食,捎着吃着,越捎越少;托人捎话,捎着添着,越捎越多。 指传言会越传越多,越传越走样。
【歇后语第12句】:【卖后悔药】(惯)比喻事后懊悔。
【歇后语第13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歇后语第14句】:【戴屎盆】(惯)比喻担坏名声。
【歇后语第15句】:弟弟学习不认真,经常完不成作业,老师教育他说:“笔杆几克重,无志拿不动。你呀,要知道成功在于勤奋。”(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6句】:【见一半儿不见一半儿】(惯)指看见的事装作没看见。
【歇后语第17句】:老鼠吃浆子——只够糊口
【歇后语第18句】:【少年夫妻老来伴】(谚)年轻时是夫妻,同心协力,生儿育女;年老时是伴当,相互关照,彼此体贴。偏指夫妻到了老年,更需要彼此间无微不至的关爱。 也作少年夫妻老来伴,一日不见问三遍。 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越老越相亲。
【歇后语第19句】:【留得住人的身,留不住人的心】(谚)人决意要去时,你能留住他的身,却留不住他的心。指人心难留。
【歇后语第20句】:【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歇)冰凌柱:雪化后房檐滴水遇冷凝成的柱形的冰。比喻事情的根源在上层领导。 也作“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
【歇后语第21句】:【满脑袋高粱花子】(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头上还带着高梁花儿。 形容人士气。 也作“满身高梁花子”。
【歇后语第22句】:有钱难买亲生子。
【歇后语第23句】:笼中兽,网中鱼——逃不了
【歇后语第24句】:【吃得端午粽,还要冻三冻】释义:吃过端午节的粽子,还要一冻再冻。形容端午节后天气仍可能返寒。
【歇后语第25句】:湿柳做桥——歪歪扭扭
【歇后语第26句】:【一客不烦二主】(谚)指求人办事,应一家求到底,不要再去麻烦其他人。 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一事不烦二主。
【歇后语第27句】:每当我帮爷爷倒完茶,捶完背,端来洗脚水,爷爷便笑着对我说:“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狼啃脖子没人管。”(甘肃·敦煌)
【歇后语第28句】:【在家靠娘,出门靠墙】(谚)指在家睡觉靠娘和出外住宿靠墙,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歇后语第29句】:邻居婆媳两人为点小事又在吵嘴,奶奶忙赶过去劝解道:“你俩都想开点,天天生活在一起,勺子和碗还磕碰呢。该伸的伸点,该蜷的蜷点,不就好了?”(山西·应县)
【歇后语第30句】:我写字大小不均匀,爸爸指着我的本子生气地说:“这些字大的大来小的小,真是骑着毛驴牵着鸟。”(甘肃·兰州)
【歇后语第31句】:【砍倒树摸雀崽儿——照稳当里办】(歇)雀崽儿:刚出生的麻雀。 指办事求稳。
【歇后语第32句】:【两斗皆仇,两和皆友】(谚)双方互相争斗,便成了不解的仇家;双方互相体谅,便成了相好的朋友。 指人际间的关系,应当是化敌为友,增强友谊。
【歇后语第33句】:【千卖万卖,折本不卖】(谚)折本:亏本。指做买卖的宗旨是要赚钱,亏本买卖谁也不会做。
【歇后语第34句】:【东扯葫芦西扯瓢】释义:比喻说话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东扯”又作“东拉”、“东搭”。例句: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歇后语第35句】:【买了个母鸡不下蛋——莫不吃了不成】(歇)莫不:莫非,表示反问语气。本指若买了只不能生蛋的母鸡,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转指妇女即使不会生养,也无人可奈何。
【歇后语第36句】:【登山观虎斗,坐桥看水流/坐山观虎斗】采取旁观态度,伺 机得利。浩然《艳阳天》:“这样一来,乡里立刻就会来人解 决问题,萧长春在上边下边都别想再站住脚了。只有请马 之悦出来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发痒了。真是登上 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
【歇后语第37句】:这几年,爸爸做生意赚了钱,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中有大彩电、洗衣机和冰箱。前天,爸爸又买回一辆摩托车。一天中午,爸爸又让我去割肉。妈妈却说:“不要刚穿上鞋就忘了赤过脚。”(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38句】:导游领路——引人入胜
【歇后语第39句】:【经师不名,学艺不高】(惯)学艺拜师,如果不经名师的指点,技艺就难以达到高标准。指未经名师指点,因而技艺不高。 也作“经师不到,学艺不高”。
【歇后语第40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什么事情都不做,形容闲懒。草,也 说:针。老舍《四世同堂》:“无论她怎忙,他依然横草不动, 竖草不拿。”
【歇后语第41句】:匡衡凿壁——借光
【歇后语第42句】:【桃花运】常形容某男子很受女人喜欢或情事顺畅谓之走“桃花运”。那么,为什么把男女情事与桃花连在一起?古人在赞美或祝贺某人婚姻时,常用“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天之诗”这样的句子,其出处是《诗经》,在《诗经·周南·桃天》中有这样的描写:“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姑娘出嫁的情景,对她进行全面赞美,在桃花盛开的日子,有个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样艳丽,她能生儿育女,可以使新郎家的子孙像桃树果实一样繁茂累累,她嫁给这个新郎,非常适合做他的妻子。诗中借用桃花的娇美和艳丽,形象而又贴切地赞美了这个美貌多情的女子。从此,桃花就和女人结下不解之缘,如唐诗“人面桃花相映红”。现在有时甚至把绯闻和“桃色”联系起来,叫“桃色”新闻。弄清挑花与女人的缘分,这“桃花运”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桃花运”一词是传统的算命术语,源于中国传统命理学中重要的支派“紫微斗数”,“桃花运”就是出于命理学中所谓的“运程”。人生的“运程”,又叫“大运”,每十年便行一个干支;人生的岁数运程(流年)。这两个结合起来便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好坏。命理中的“桃花运”是根据“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所处“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位置而言。如果大运和流年行运到“沐浴”阶段就是“行桃花运”。算命术认为遇到“子午卯、酉”就是“桃花人命”,也就是交了“桃花运”。 “桃花运”带有迷信色彩,不可信以为真。当然,得遇“窈窕淑女”,还是“君子好逑”,不要放过机会。
【歇后语第43句】:【好家当怕三份分】(谚)再好的家业,要是一分三份,就显得很单薄了。指大家业合在一起厚实,人力物力调动支配都方便;分开就处处拮据了。
【歇后语第44句】:玫瑰在花园里开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长;树木从泥土中吸取养分,英雄从人民中得到力量。
【歇后语第45句】:【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实在在,没有空缺。多指每人有一 个岗位。类似的:一个钻眼一个钉。谌容《关于猪仔过冬问 题》:“现在人浮于事_哪个局不局不是七八个局长?群众说,不 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是八个萝卜挤一个坑儿!”
【歇后语第46句】:【黄连水里泡苦瓜】释义:把苦瓜泡在黄连水里。比喻苦上加苦。例句:龙北斗叹息道:“这哪里是你一家的事?来这里的人,哪一个没有一段苦事,谁不是黄连水里泡苦瓜的?但我不相信世道总是这个样儿。”
【歇后语第47句】:黄病鬼开药铺——自产自销
【歇后语第48句】:【没缝也要下蛆】(惯)蛆:苍蝇的幼虫。比喻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或寻衅闹事。
【歇后语第49句】:进了笼的乌——翅膀再硬也飞不了
【歇后语第50句】:【 锯锅找茬儿补锅先寻找缝隙】找茬儿,兼指挑毛病,找 借口,寻把柄。锅,也说:碗。歇后语形式为:锯锅的戴眼 镜,找茬儿。类似的:弯着腰找茬儿。成语:吹毛求疵。浩 然《山水情》:“大好的日子口,全都高高兴兴的,你锯锅找茬 儿干什么?”
【歇后语第51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歇后语第52句】:就是祖国的炊烟,也使人感到香甜。
【歇后语第53句】:大海里找针——没处下手
【歇后语第54句】:【簸箕大的手,掩不住众人的口】(谚)簸箕:用竹篾或竹条编成的器具。即使手掌大得像簸箕,也难以遮住大家的口不让说话。指再大的权势也无法不让人品评议论。 也指有了丑事就不可能不让人们传播。
【歇后语第55句】:石鸡上南山——略咕略(各顾各)
【歇后语第56句】:【大闺女上花轿——半推半就】(歇)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假装推辞。
【歇后语第57句】:【 蚂蟥缠住鹭鸶的脚】谓纠缠不放。《安徽文学》 (1959,8): “不想跟她说,他却老缠着,蚂蟥叮住鹭鸶的脚。”
【歇后语第58句】:【 打开一个缺口】突破一处。古华《浮屠岭》:“这一来,浮 屠岭生产队就露出了马脚,就可能被打开一个缺口,一个再 也弥合不了的可怕缺口。”
【歇后语第59句】:【舍不得牛犊,套不住老虎】(谚)牛犊:小牛。舍得拿牛犊作诱饵,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险,敢付出代价,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歇后语第60句】:落在热灰里的蚯蚓——浑身抽搐
【歇后语第61句】:我和妈妈走亲戚,看着妈妈走得并不快,可我总是跟不上。妈妈笑着说:“紧走赶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歇后语第62句】:【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谚)剐:旧时凌迟处死,即割肉离骨。作好了身受极刑的准备,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条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破着一身剐,皇帝也对打。 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歇后语第63句】:【鸭子死了嘴还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认输。成语:强词夺 理。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鸭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风,你是不肯甘休的。”
【歇后语第64句】:旱地蛤蜊——死不张嘴
【歇后语第65句】:湿水棉花——没法弹(谈)
【歇后语第66句】:【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谚)拙夫:笨拙的丈夫。俊美的马往往驮着个痴呆的汉子,美貌的女子常常嫁得个蠢笨的丈夫。 指在婚配问题上,遗憾的是好女总嫁不上好男。 也作骏马每驮村汉走,娇妻常伴拙夫眠。村汉:粗俗鄙野的汉子。 好马却驮痴汉走,巧妻偏伴拙夫眠。
【歇后语第67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谚)该采取果断措施时却优柔寡断,其结果是反而遭受祸乱。指处理问题,贵在果断。 也作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当断不断,自遭其乱。 当断不断,必惹麻烦。
【歇后语第68句】:【吃大锅饭】释义:许多人合伙在一个大灶里吃饭。比喻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不论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拿一样报酬。例句: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不是什么“吃大锅饭”。
【歇后语第69句】:放学回到家,我把书包朝桌子上一放,就向外跑。妈妈连忙叫住我说:“你不要朝门外蹿了,快去担两担水,水缸里快旱死蛤蟆了。”(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70句】:【 好汉顾三村,好狗顾三邻】谓应该照顾乡邻,帮助他人。 张孟良《儿女风尘记》:“没说的!好人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兄弟尽力而为。”
【歇后语第71句】:【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谚)指亲戚邻里之间,彼此都有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对方幸福美满。
【歇后语第72句】:【肉烂在锅里】内部耗费,不算损失。浩然《艳阳天》:“反 正我们谁也没有往自己家拿一个小子儿,肉烂在锅里,只能 这样过去了。”
【歇后语第73句】:【眼大要有神,耳大要有轮】(谚)指人生得一双大眼,必须有灵气才好;生得一双大耳,必须有耳轮才好。
【歇后语第74句】:【拿着金碗银筷子,就是吃不成饭】释义:比喻好条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处,仍旧受穷。例句:弄得现在,咱合作社搞副业这样好的条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钱有本钱,结果呢,却拿着金碗银筷子,就是吃不成饭。
【歇后语第75句】:【贵易交,富易妻】(谚)易:更换。 旧指人有权有势了,就会抛弃患难时的朋友,另交新贵;有钱有业了,就会抛弃穷困时的妻子,另娶新人。 也作“富易交,贵易妻”。
【歇后语第76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歇后语第77句】:【饮酒须饮大深瓯,戴花须戴大开头】(谚)瓯(。u):盆盂一类的器皿。大开头:盛开的花。喝酒就要尽情畅饮,戴花就要戴大红花。比喻做事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成绩。
【歇后语第78句】: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歇后语第79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第9句】: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第9句】:二九不出手,三【第9句】:四九冰上走。五【第9句】: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歇后语第80句】:【把吐出来的唾沫再舔起来】唾沫不能再舔,说话不能不算 话。成语:食言而肥。李准《大河奔流》:“我们灾民得听你 讲一句话。相信你不会把吐出来的唾沫再舐起来!”
【歇后语第81句】:回光返照——不长久
【歇后语第82句】:【爬得高,跌得肿】(谚)指向上爬得越高,跌下来必定伤得越重。比喻人追求名利的欲望越强烈,失败起来就越惨重。也比喻权势越大,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也作爬得高,跌得重。 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攀得高,跌得重。
【歇后语第83句】:我正在看电视,妈妈让我过去吃饭,我说不吃。结果,妈妈刚把饭放进冰箱里,我又要过去吃饭。妈妈说:“你可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呀!”(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84句】:【好得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惯)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不分你我。 也作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 好得穿一条裤子。
【歇后语第85句】:【蔓里不着饭里着】(惯)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比喻这里没得手,那里得手,总要达到目的。
【歇后语第86句】:火烧岭上找螺头——难寻
【歇后语第87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谚)十步:形容地域不大。比喻到处都有出众的人才。
【歇后语第88句】:【俩山字儿摞一块儿——请出】见“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请出”。
【歇后语第89句】:【堵窝掏螃蟹】(惯)比喻在对手的老窝稳稳地将其抓获。
【歇后语第90句】:【扁担上睡觉——想得宽】(歇)本指想得宽阔,转指想得倒好,就是不能实现。
【歇后语第91句】:【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歇)指人虽然不说话,但心里清楚。 也作“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歇后语第92句】:妈妈叫我去喂猪,可我嫌喂猪太脏,就说让我去提水吧。妈妈说:“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枞阳)
【歇后语第93句】:【瞒上不瞒下】瞒上容易,瞒下不容易。下面人多,瞒不 住。引申为:不必向上汇报。清代《红楼梦》:“我还有一句 话和你商量,不知你肯不肯:现在他的东西,是瞒上不瞒下, 悄悄地送还他去。”
【歇后语第94句】:屠宰场上的肥猪——死到临头
【歇后语第95句】:红娘拿到莺莺的信——心领神会
【歇后语第96句】:我们班上有的同学,遇到稍难一点的题就望而生畏。班主任张老师耐心地说:“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刀子越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97句】:【架舌头】(惯)比喻翻闲话,搬弄是非。
【歇后语第98句】:【 躲一棒槌,挨一榔头】未能避免伤害。或说:躲了一枪,挨 了一刀。清代《三侠五义》:“俺刚脱了他的贼船,谁知却又 来到你这贼店,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头呢!”
【歇后语第99句】:叔叔见义勇为,各方面的表扬奖励纷至沓来,这让叔叔很不好意思。婶子说:“好马配雕鞍,好人配称赞。你又不是袁世凯做皇帝——欺世盗名的,有什么难为情的呢?”(河南·南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6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