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金句【1009】

【歇后语第1句】:【狗眼看人低】(谚)指狗眼看人低矮,这才敢见人就狂吠。借指见识短浅的人总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歇后语第2句】:【毒蛇口中吐莲花】释义: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伪装善良。例句:大家别看陈尚仁平日装笑脸,做善事,正如俗话说的:“咬人狗,不露齿”,“毒蛇口中吐莲花”。大家要擦亮擦亮眼睛啊!

【歇后语第3句】:【酷】“酷”在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是当“残酷;程度深、极”解释,如酷吏,还没有现在流行的新义,说明它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是青年们追捧的一个热词。 “酷”是英文C。l的音译,原意为“凉爽、冷静”,后被引申为“无热情、不激动”或“真棒、好极了、帅气”等表示惊喜和赞美、羡慕之意。这个词还意味着有品位的、潇洒的、出色的,它在美国青少年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后来,中国的港台地区媒体把其音译为“酷”,在20世纪90年代末传人中国大陆并广泛流行起来。如赵本山在春晚演出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有句台词:“我年轻那会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酷毙了。”

【歇后语第4句】:喜鹊的尾巴——老翘着

【歇后语第5句】:火焰驹上路——日行千里

【歇后语第6句】:邻居家的孩子又聪明又懂事,干什么事都像模像样,根本不需要老师和家长费心。妈妈看着调皮的我说:“人家烧了哪门子高香,得了这么好的娃儿!真是成材料的树不用修,发权树苗多费劲。”(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7句】:【马虎】“马虎”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事草率或粗心大意。马、虎和粗心大意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三者,怎么会联系到一起,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语“马虎”呢?相传,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他非常喜欢画虎,有一次,他刚画成一只虎头,有位朋友登门来拜访,请他画一幅马。这位画家大笔一挥,非常随便地在虎头之下添上了马的身躯。朋友见他如此不认真,便质问他说:“你这画的到底是马呀还是虎呀?”没想到这位仁兄随口便答道:“管它什么呢,马马虎虎吧!”朋友见状,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别人不要,画家就把自己这幅“得意之作”挂到墙上。他的大儿子看见后很奇怪,用手指着画问他:“爸爸,那上面画的是什么啊?”“是虎”,画家漫不经心地回答。后来二儿子也好奇地问他,画家又随口支吾着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碰上一匹马,却以为是虎,搭上箭,一箭就把它射死了。马主人不干了,要他赔偿,害得画家不得不原价赔偿。后来二儿出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以为是马,就想去骑,结果被老虎吃掉了。画家闻讯,悲痛万分,就把《马虎图》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于是这位画家赢得了一个“马虎先生”的外号。从此,“马虎”这个词获得了新义,流传至今了。

【歇后语第8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歇后语第9句】:【山再高也高不过两只脚】(谚)山岭再高,攀登者都会把它踩在脚下。指任何险峻的高山人也能攀登上去。也泛指任何艰难险阻,人都能战胜它。 也作山再高还在脚底板下。 山高高不过脚底板子。

【歇后语第10句】:【 脚下起泡是自己走的】意即事情是自己造成的,得由自己 负责。成语:咎由自取。康濯《东方红》:“常言说,脚上的 泡,自己走的;身上的疮,自己惹的!农业社自己要没毛病, 他谁敢放毒(污蔑)?”

【歇后语第11句】:【黄金有价,信誉无价】(谚)信誉:信用和声誉。黄金再贵重,总有个价钱;信用和声誉却是不能估价的。指良好的信誉是无价之宝。

【歇后语第12句】:【说曹操,曹操就到】(惯)指非常凑巧,正提到谁谁就来了。 也作口说曹操,曹操就到。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

【歇后语第13句】:【说得到,做得到/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不说空话,有能力做 到。台湾林海音《春风》:“你是阔小姐,说得到,做得到,在 我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

【歇后语第14句】:【阎王好做,小鬼难当】(谚)指当个阎王发号施令容易,当个小鬼跑腿应差却十分难。比喻上司头目好当,下级办事人员难做。

【歇后语第15句】:这天,奶奶看到一群蚂蚁争先恐后地往树上爬,忙对我说:“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婷婷,快把晾着的衣服收起来吧!”(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16句】:【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谚)戏:戏弄。指龙一旦离开大海落入浅水滩,就要遭受虾的戏弄;虎一旦离开深山跑到平川地,就会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强者失势,会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龙离沧海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受鸟欺。

【歇后语第17句】:【人嘴两张皮】释义:比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没准,不可信。例句:“真是人嘴两张皮,愿说什么说什么。分明是刚才你和钱掌柜商量的。”

【歇后语第18句】:土地爷的屁——神气

【歇后语第19句】:【喝洋墨水】(惯)比喻上过大学或出国留过学。

【歇后语第20句】:理发不用刀子一光推

【歇后语第21句】:【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谚)比喻敢冒风险、下大苦的,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价,就只能有小收获。

【歇后语第22句】:【搞小圈子】(惯)指为了个人利益,互相拉拢利用,结成小团体。

【歇后语第23句】:【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歇)受气:本指受气流的挤压,转指遭受指责、欺压。指两方面都受到指责或遭到欺压。 也作老鼠落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入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歇后语第24句】:墨斗鱼下酒——没刺儿可挑

【歇后语第25句】:风箱换上鼓风机———个比一个会吹

【歇后语第26句】:【倒贴三百钱也不干】条件优惠也遭拒绝。《艾芜短篇小说 选》:“以后,鬼才肯去领孩子,倒找我三百钱,我都不爱干 的,还要打我哩!”

【歇后语第27句】:【狗咬尿泡空欢喜】希望落空。类似的:老鼠落在砻糠里, 空喜欢。成语:一枕黄粱。王蒙《红楼启示录》:“而宝钗的 二奶奶之梦,袭人的姨太太之梦,也不过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一场而已。”

【歇后语第28句】: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是全班第一名,回家后,我得意地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妈妈见我如此骄傲,语重心长地说:“碟子外面有盆,盆外面有缸,别太得意了!”(安徽·繁昌)

【歇后语第29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谚)郎中:医生。指木匠的手艺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医生的年龄越大,临床的经验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歇后语第30句】:【河里淹死会水的】(谚)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 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术的人,常常会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铸成大错。

【歇后语第31句】:过完庙会一个多月,亲戚们送的方便面便吃完了,可我还要吃。妈妈笑着说:“你可真是老母猪拱萝卜窖——拱不完不抬头啊!”(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32句】:【 秃子当和尚,将就材料】勉强可以,凑合能行。马烽《三年 早知道》:“包管就包管,反正咱已经不能跑跳了,秃子当和 尚,正好将就材料。”

【歇后语第33句】:玻璃上跑车——没辙

【歇后语第34句】: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歇后语第35句】:不能让坏人进我们的寨门,不能让敌人进我们的国土。

【歇后语第36句】:【将军额前跑开马】(谚)将军的前额很宽阔,足以跑开马匹。指有地位、有度量的大人物,最能宽恕别人,最有容人之量。 也作“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歇后语第37句】:【 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未完全进门。借指犹豫观望,或 地位不稳,有两种可能性。浩然《艳阳天》:“别急,让我再想 想。退呢,进呢,还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呢?”

【歇后语第38句】:【平不过水,直不过线】建筑业行话。建筑要找直线,找水 平。借指为人处世要公平正直。电视剧:“搞建筑和做人是 一个理。平不过水,直不过线。”

【歇后语第39句】:珠穆朗玛峰插旗杆——高到顶了

【歇后语第40句】:【听传言,失江山】(谚)传言: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江山:国家大业。指轻信流言蜚语,会失掉江山。多泛指轻易相信传言,必定会误大事。 也作听传言,失落江山。 听信闲言,失落江山。

【歇后语第41句】:【 伴君如伴虎】封建帝王不好侍候,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 姚雪垠《李自成》:“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 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像俗话说的:伴君如伴 虎。”

【歇后语第42句】:【乌纱帽】乌纱帽早已成为历史,它的词义已变成官员职务的代称。其实,乌纱帽刚一问世时,并不为官员所独占,而是官民皆可戴用的普通帽子。据史载,乌纱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期间,当时,南朝有个叫休仁的人,他以乌纱抽扎帽子边沿,称其帽子为乌纱帽。随后,又有人用白纱甚至杂色纱扎帽边,这样也就有了“白纱帽”、“杂纱帽”了。这许多帽子官民都可戴。到唐代,乌纱帽已十分普通,通用于天子、士人、妓艺。天子视朝时,按南朝旧制戴白纱帽,民间则盛行乌纱帽,只是一种俗帽,因其比较洒脱而为隐士山人偏爱,当时乌纱帽是一种十分随便的穿戴。到宋代,才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乌纱帽,连皇帝也不例外,乌纱帽两旁各有一根长翅(可参照宋朝皇帝的画像),足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免于抖落,官员走路都小心翼翼。而翅的作用是“镇仪”,据说这种特别装束是为了保证戴帽者走起路来端正庄重,保持做官的尊严。明朝时,官员仍戴这种乌纱帽,但皇帝已经不戴了。明朝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时,皆须戴乌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帽翅长度较前缩短了,而且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双翅越宽。乌纱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词义却保留了下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经常能听到丢官就是丢掉乌纱帽。

【歇后语第43句】:【山依岭,岭依山】释义:比喻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例句:咱们近人不说远话,互助组里,鱼帮水,水帮鱼,山依岭,岭依山,年轻人照顾你们上岁数的老人,是应该的。

【歇后语第44句】:【六六大顺】“六”字,在当今社会大时兴,结婚选择带六的日子,买高层住宅要选十六层,电话号码要选带六的号,汽车牌照带六的拍卖时身价倍增,就连喝酒时的酒令也有“哥俩好,六六六”。为什么人们钟情于六呢?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这里有四种说法。 【歇后语第1句】: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对“六”有如此一些说法,因为六月六日前后农忙结束,正处于农闲阶段,是探亲的最佳时段。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也被称为“回娘家节”。如果晴天,在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把大红大绿的衣服被褥拿出来洗晒,到处呈现一派祥和之气。因为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晒干,容易发霉,这天洗晒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气,人们图个吉利,所以选择六月六日去做这些事情,当然六六心情大顺。 【歇后语第2句】:“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中“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六六即六条阴爻,是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功德圆满,自然大顺。因此有了“六六大顺”的说法。 【歇后语第3句】: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称为“六顺”,这使六成为吉祥和顺的代名词。 【歇后语第4句】:“六”与“溜”、“顺溜”谐音,两个六就是特别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视剧——《我的名字叫顺溜》,可见“顺溜”深人人心。

【歇后语第45句】:我要带几本字典去上学。爸爸说:“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喂了猫。带那么多干啥?”(四川·彭州)

【歇后语第46句】:【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歇)混:本指掺杂,转指苟且地生活。指从事某种职业是为了混日子。

【歇后语第47句】:长青藤搭在墙头上一一难分难离

【歇后语第48句】:耗子不留隔夜粮——好吃

【歇后语第49句】:【客去主人安】(谚)指赴宴的宾客及时离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歇后语第50句】:雪山日出——天明地白

【歇后语第51句】:家雀儿跟着夜猫子飞——白熬眼:吃食的吃食,熬跟的熬眼

【歇后语第52句】:【撞大运】(惯)比喻抱着侥幸心理去碰好运气。也比喻走运。

【歇后语第53句】:【上山容易下山难】(谚)指上山时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时脚步不稳,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时神情慰悦,下落时颜面无光。

【歇后语第54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惯)程咬金:唐初大将,一些白话小说常常把他描写成鲁莽憨直的人,武艺虽不甚高强,但他的三板斧功夫,也能给对方造成威胁。比喻事情在进展中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或事,造成干扰。 也作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半腰里杀出个程咬金。

【歇后语第55句】:【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欹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而耐人寻味的是名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己宠信的奸臣软禁起来,活活饿死,以致腐尸臭烂流出尸水才被人发现。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堂里来朝拜,看到了此酒器,他知道欹器的来历,便给弟子们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欹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说的一样。孔子便对着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中,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铭文所代替,“座右铭”是由欹器发展而来的。再后,“座右铭”的材质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有的贴到墙上,有的摆到桌上。

【歇后语第56句】:扁担打跟头——先一头落地

【歇后语第57句】:扁担挑水走滑路——心挂两头

【歇后语第58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歇后语第59句】:【死人头上无对证】人死无法讲话,无法证实。成语:死无 对证。陈登科《赤龙与丹凤》:“死人头上无对证啊!一个 人,两个人还好说;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头上一 歪,事情就难办了。”

【歇后语第60句】:【好马不吃回头草】(谚)比喻有志气的人一旦认定了方向,便一意向前,绝不中途反悔,走回头路。 也作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买后悔药。 好汉不走回头路,好马不吃回头草。

【歇后语第61句】:中午,我嫌妈妈炒的鸡蛋饭不好吃。妈妈说:“二十年前啊,我们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噜,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鸡蛋饭,还得盼过年哩!”在这里,妈妈把三顿饭都是玉米糊换成了三种说法,真形象!(重庆·巫山)

【歇后语第62句】:【风过草抬头】指情况又恢复原状,反弹。电视新闻:“我 们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风过草抬头的现象。”

【歇后语第63句】:【送肉上砧板】(惯)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寻死路。

【歇后语第64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谚)旧指人的生死与贵贱,都由天命决定。

【歇后语第65句】:【争一日之短长】(惯)短长:指胜败、对错、高低等。比喻决出一时的胜败、对错。

【歇后语第66句】:【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比喻收获不大,没有达到预 期目的。周立波《暴风骤雨》:“‘跑了?’好些人同声惊问。 ‘这才是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花永喜说。”

【歇后语第67句】:小彬一到家,就喜欢指使这个干这,那个干那,而自己却连活边都不挨。别人说他是“自己懒又懒,喜欢充老板”。(江西·进贤)

【歇后语第68句】:【狗肚子盛不了四两香油】释义:比喻心里装不住事。“四两香油”又作“二两酥油”。例句:可是,几天的工夫。你就不知咋着好了,儿子也要送给人家,金牛也要掏给人家!你,还有啥?人家说“狗肚子盛不了四两香油”。

【歇后语第69句】:【干杯】在宴会上,“干杯”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杯不干,罚酒三杯。孰料,在国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词,却是个外来语。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十六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性。直到十八世纪,“干杯”才有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为祝酒颂词。

【歇后语第70句】:路边的长虫——地头蛇

【歇后语第71句】:【满脑袋高粱花子】(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头上还带着高梁花儿。 形容人士气。 也作“满身高梁花子”。

【歇后语第72句】:【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释义: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例句:水急浪大,找不到水线,就像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歇后语第73句】:【胆小落个怕死鬼】胆小没有好处。西戎《一个年轻人》: “这时有些人感到桂梅答辩得好,立刻跟着帮腔:对,胆小落 个怕死鬼!”

【歇后语第74句】:【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到手的才能算数。类似的:打 不到囤里不能算收。周立波《铁水奔流》:“千羊在望,不如 一兔在手,我们应该实际点。”

【歇后语第75句】:【珍珠玛瑙都出在鳖身上】(谚)珍珠、玛瑙:两种宝物,贵族妇女常用作首饰。比喻不论花钱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歇后语第76句】:【贫家富路】(谚)贫家:居家贫穷。 富路:出门在外带足盘费。指居家节俭容易度日,上路窘困无处呼救。 也作“穷家富路”。

【歇后语第77句】:船进断头浜——进退两难

【歇后语第78句】:【十里不同俗】(谚)指一处有一处的风土民情,即使两地相隔很近,也难求一致。 也作十里乡俗不同。 十里乡俗不一般。

【歇后语第79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谚)指树林大了,有益鸟也就有害鸟,有善鸟也就有恶鸟,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比喻人多了,少不得就有邪恶的人。 也作“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

【歇后语第80句】:独轮车子容易倒。

【歇后语第81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歇后语第82句】:【抬一个灭一个】(惯)抬举一个,打击另一个。指待人不平等。

【歇后语第83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歇)幡(fan):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旗子。本指照射远处,不照射近处;转指照顾关系疏远的人,不照顾关系亲近的人。

【歇后语第84句】:头发丝儿打结——难解难分;难分难解

【歇后语第85句】:【你不嫌我箩疏,我不嫌你米碎】不相嫌弃,互相谅解。你、 我、他,可互易。类似的:你不说他的疤瘌,他不说你的瘤子 你不说我头秃,我不笑你眼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网》:“反正,铜锁,咱俩是一家人了。我不嫌你箩粗,你也别 嫌我米碎了。”

【歇后语第86句】:【来者不惧,惧者不来】(谚)敢于前来的,就无所畏惧;胆怯害怕的,自然就不敢来。指凡是敢于前来应战或挑起事端的,就没有胆小怕事的。 也作“来者不怕,怕者不来。”

【歇后语第87句】:我做事懒散惯了,怎么也改不了。妈妈生气地说:“你呀,真是天塌下来当被盖,干一点儿事,就累得像提不起来的稀面团,真缺乏锻炼。”(广东·化州)

【歇后语第88句】:【叶落归根,人老还乡】见“树高干丈,叶落归根”。

【歇后语第89句】:老母猪尿窝——自作自受

【歇后语第90句】:【赶鸭子上树,难】释义:形容事情极难办到。例句:赶鸭子上树,难呀。眼眉毛底下的事还搞不清,哪想得那么远。

【歇后语第91句】:【人有见面之情】(谚)人和人见了面,往往会有化解怨恨、加深友谊的情分。指亲自当面央人,要比转托别人说情效果好。

【歇后语第92句】:【渔人观水势,猎人望鸟飞】(谚)指从事哪一行业,就会经常研究本职内的实际问题。

【歇后语第93句】:【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释义:比喻人本领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别人帮助。例句: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单干是不好的,总是要有人帮,在这样的问题上尤其要有人帮。

【歇后语第94句】:【 好姑娘不愁没有婆家】质量高,会受到欢迎。《北京日报》 (1985,4,18):“好姑娘不愁没有婆家,安德路中学首届民用 电器职业班毕业生受欢迎。”

【歇后语第95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惯)指人们三人、五人自由结成团伙。 也作三一群,五一伙。 三个一群,五个一堆。 三个一组,五个一伙。

【歇后语第96句】:【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谚)貌似正直的人,要提防他面直心不直;满口仁义的人,要提防他口善心不善。指对于表里不一的人要严加防范。 也作“莫信直中术,须防人不仁”。

【歇后语第97句】:闭口葫芦——肚里空

【歇后语第98句】:【狗咬挎篮的,贼抢有钱的】释义:挎篮的:指挎着篮子讨饭的人。即乞丐。比喻坏人专门欺压穷人。例句:天保没好气地答道:“安定!‘狗咬挎篮的,贼抢有钱的’,一点不假!我这没逃跑的也还活着。”

【歇后语第99句】:九头鸟拾到帽子——不晓得给哪个头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38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