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青树林经典民间俗语俗话,妙语连珠!

【歇后语第1句】:做饭,刷碗,洗衣服,妈妈说她天天忙得辫子不沾背。(江西·宜黄)

【歇后语第2句】:【王八脖子缩回去/做缩头乌龟】鳖头能缩回甲壳。形容畏 缩,后退。成语:畏葸不前。香港电影:“坐了二十年牢,天 天想报仇,报仇的机会到了,又做了缩头乌龟。”

【歇后语第3句】:爸爸见我总和小刚一起,打趣说:“你们俩真是秤杆离不了秤砣。”(山东·临的)

【歇后语第4句】:【一根肠子闲半截】(惯)形容人吃不饱。

【歇后语第5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欢喜;晚晚睡,晚晚起,浑身上下无力气。

【歇后语第6句】:【懒驴上磨——不赶不会上道】(歇)上磨:指拉磨。道:磨道。比喻没人督促或施加某种压力,就不会去干某事。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7句】:芦苇塞在竹筒里——空对空

【歇后语第8句】:我村一家的东西被偷了,爷爷说:“这真是马有转缰之病,人有旦夕祸福!”(河南·滑县)

【歇后语第9句】:早晨,我穿好短衣短裤,准备到地里去拾麦子,妈妈却叫我穿长衣长裤。我说:“麦熟天还穿那么厚?”妈妈说:“庄稼佬儿,不离袄儿。三伏天还冻坏刚出生的小娃娃,寒着呢!”(河南·中牟)

【歇后语第10句】:【躲在后边摇鹅毛扇子】释义:比喻在背后操纵、出主意。例句:潘汉饕道:“不管什么人,我要把躲在后边摇鹅毛扇子的人,统统抓起来。不在纪家村杀他几个,我就不姓潘了。关照宋小犬带路,即刻行动。”

【歇后语第11句】:村里有一对夫妻,男的秃女的瞎,却生了一个又漂亮又聪明的小孩。村里人惊叹地说:“这真是烂猪窝里出好笋。”(江西·余江)

【歇后语第12句】: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歇后语第13句】:中午,妈妈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叫正在看电视的哥哥去翻翻房顶晒着的麦子。哥哥正看在兴头上,不耐烦地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妈,吃了饭再说吧!”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这孩子,饿了喘,饱了懒,不饱不饿又不想动弹,快去!”(河南·社旗)

【歇后语第14句】:有秤无砣——难定星(心)

【歇后语第15句】:【不识字也看看招牌】应该仔细了解情况,认清对象。李准 《大河奔流》:“你别不识相。不识字也看看招牌。”

【歇后语第16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释义:相互牵连,荣辱与共。例句:“《红楼梦》里有句话:‘—荣俱荣,—损俱损’,反正我是跟定了。”

【歇后语第17句】:电梯失灵——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歇后语第18句】:【行得端,走得正】释义:行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众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维持,向日本人低头,我是坚决不干!”

【歇后语第19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指青春期少女的一种心态,希望自 己永远年轻。类似的:年年小姐十八岁。王朔《编辑部的故 事》:“哪怕你真想照着那广告里说的‘今年三十明年十八’ 出来,哥心里也有个准谱。”

【歇后语第20句】:【宁可人前全不会,不可人前会不全】(谚)宁愿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全不会,也不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半懂不懂的。指不懂装懂最丢人现眼。

【歇后语第21句】:耕地摔鞭子——催(吹)牛

【歇后语第22句】:七月天的雷雨——说下就下,说晴就睛

【歇后语第23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谚)指只要舍得金钱,就能招得勇士为你卖命。 也作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死夫:不要命的勇士。 重赏之下出勇夫。 重赏之下无懦夫。

【歇后语第24句】:秋播时,爸爸主张留点地来年种经济作物,妈妈主张多种粮食作物。奶奶偏向妈妈,对爸爸说:“宁穿十天烂,不挨一顿饿;还是多种粮食好。”(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25句】:【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被众多的人反对,即难以生活下去。 相关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准《黄河东流去》:“古人说过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别看眼泪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们这群龟孙。”

【歇后语第26句】:【呆子有呆福】(谚)指呆笨的人心眼单一平实,往往有福气交好运。 也作“憨人自有憨福”。

【歇后语第27句】:【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原原】(谚)原原:原样。一心一意打石,就能打成长方砖形;三心二意打石,石还是原样。比喻做事决心坚定,就能成功;信心不足势必半途而废。

【歇后语第28句】:【记吃不记打】(惯)斥责人不接受教训,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的时候。

【歇后语第29句】:【 整篓洒油,满地捡芝麻】大处浪费,小处节俭。类似的:大 海泼油,路上捡芝麻/大路上捡芝麻,大缸倒香油/大罐子泼 油,蚊子屁股上挖脂。老舍《青年突击队》:“那么多洋灰,没 人给盖上,一下雨就全完,可是你去捡钉子?大篓洒油,满 地捡芝麻!

【歇后语第30句】:仨月不梳洗——不顾脸面

【歇后语第31句】:我看书时,一会儿去拿饼干吃,一会儿又去吃苹果。爸爸说:“你尖尖坛子站不稳,屁股尖尖坐不住。”我听了赶紧认真看书,不再跑东跑西了。(江苏·如东)

【歇后语第32句】:【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释义:谓近邻的评判和街谈巷议像秤一样准,镜子一样清楚。例句:这三个老叟,负暄闲谈,正是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都说绍闻是个老实人。

【歇后语第33句】:【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谚)纵:放纵,宽容。对于敌人,绝不能宽容,以免留下无穷的后患。指对敌对势力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彻底消灭。

【歇后语第34句】:叔叔又和他的女朋友谈崩了,愁得奶奶直闹心。叔叔倒大大咧咧地不在乎,说:“家家地里栽茴香,家家门上出姑娘,有什么愁的?”(云南·保山)

【歇后语第35句】:老天下黄沙——昏昏沉沉

【歇后语第36句】:【不打不成交】释义:不经过冲突,彼此不了解,就不会成为朋友。例句:有一次因为背错了“文案”差点没被红卫兵作“现行反革命”送到公安局去。不打不成交,由于错背“文案”事件,各派红卫兵组织连连审讯和批斗梁有德。

【歇后语第37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谚)指知道自己的兵力,深入了解敌情,在战争中就能稳操胜券。

【歇后语第38句】:【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到】来必定有麻烦。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这趟究竟 是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

【歇后语第39句】:【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释义: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降落沙洲。闭月羞花:月亮见了躲藏起来,花儿见了感到害羞。形容女子容貌特别美丽。例句: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日大乔,次日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心中向往已久,欲得之而无门。

【歇后语第40句】:【一客不烦二主】(谚)指求人办事,应一家求到底,不要再去麻烦其他人。 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一事不烦二主。

【歇后语第41句】:【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释义:虮:虮子,虱子的卵。比喻应当同强敌搏斗。例句:宋义摇首道:“公言错了!古谚有言,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虻犬虱小,我等应从大处下手,方得大功。今秦兵攻越,就使战胜,兵亦必疲,我可乘敝进攻,无虑不破。”

【歇后语第42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释义:做事留有余地有好处。例句:“我们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歇后语第43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惯)刀俎:古代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比喻受人控制,任人宰割。

【歇后语第44句】:吴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歇后语第45句】:【披星星戴月亮】(惯)天还没亮就出去,晚上天黑了才回来。形容非常辛苦、劳累。

【歇后语第46句】:【有柴一灶,有米一锅】(惯)有了柴米一次用光吃光。比喻过日子不知计划和节省。

【歇后语第47句】:小莉买衣服从不挑选,拿着哪件就是哪件。她妈妈说:“人家买个烧饼还捏捏厚薄呢,你倒大方。”(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48句】:狐狸扮观音——扮来扮去是个狐狸精

【歇后语第49句】:村里的史爷爷家请客吃饭,一次就花掉了两千多元。妈妈说:“天上下雨谁不知道,他兜里有没钱还用瞧?还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瘦驴拉屎强支撑呗!”(内蒙古·开鲁)

【歇后语第50句】:【说漏了嘴】(惯)指无意中把隐瞒的事实透露出来。

【歇后语第51句】:属算盘珠的——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随人拨弄

【歇后语第52句】:【想治疮不能怕挖肉】(谚)想要把身上的恶疮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边的肉。比喻要想办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价。

【歇后语第53句】:【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谚)指吃人家的饭,就得听人家安排。 也作“端人碗,归人管”。

【歇后语第54句】:【老龟煮不烂,贻祸于枯桑】(惯)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用了一万车柴也没煮烂,诸葛恪建议砍下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煮烂了。比喻出了事,祸及无辜的人。 也作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老龟烹不烂,移祸在枯桑。

【歇后语第55句】:【肉烂在汤锅里】(惯)比喻没有受到损失,或好处还在自己人手里。 也比喻利益、损失都混在一起,分不出来了。 也作肉烂在汤里。 肉烂在锅里。

【歇后语第56句】:吃了早饭,我坐着看动画片《小猫钓鱼》。爸爸叫我把碗收了,我呢,收了碗又坐下接着看。爸爸又叫我把桌子擦干净,我胡乱地擦了桌子又继续看。妈妈见了,在一旁说:“你真是碗里的鱼儿——拨拨动动。”(云南·鲁句)

【歇后语第57句】: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她说:“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广东·新会)

【歇后语第58句】:【船多不碍江,车多不碍路】谓互不妨碍。明代《金瓶梅》: “我也不多着个影儿在这里,巴不得来总好。我这里也空落 落的,得他来与老娘做伴儿。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 路。”

【歇后语第59句】:东家瓜,西家枣——没话寻话

【歇后语第60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歇后语第61句】:【 说的无心,听的有意】说话人没有那个意思,而听话人多 心。清代《官场现形记》:“谁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早被那 个二婚头记在肚里,待时而动。”

【歇后语第62句】:一听到那些不实干的人吹大话,王大伯就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说那些人办事是“一串子鞋帮儿——没底儿”。(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63句】:【房顶的兽狗子——喝西北风】(歇)兽狗子:旧式房屋屋脊两端安置的形似狗的装饰物,姿态各异。 本指兽狗子尽挨西北风吹,转喻人吃不上饭,受饥挨饿。

【歇后语第64句】:【一事到官,十室牵缠;一人入狱,一家尽哭】(谚)因一件事告入官府,邻居左右受连累;一人坐牢,全家痛苦。指旧时诉讼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歇后语第65句】:【此一时,彼一时】此语比喻时间、条件改变,情况也随之改变。原作“彼一时,此一时”。形容人的境况居多。如京剧《锁麟囊》中富豪之女薛小姐因水灾流落他乡,巧遇奶妈,奶妈到舍粥之处为她舍来一碗稀粥,她却说粥是饭后之物,如何当饭吃。奶妈说:“此一时,彼一时,你凑合着点吃吧。” 此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下》,记述了在战国时,孟子离开齐国到别的地方去,弟子充虞在路上问他:“以前我听你讲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今天您怎么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呢?”孟子回答说:“彼一时,此一时,我现在正为天下纷乱担忧,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后人将“彼一时,此一时”颠倒过来,比喻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变化。

【歇后语第66句】:【一锥子扎不出血】(惯)1形容人不爱讲话,对外界事物反应慢或无动于衷。2形容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歇后语第67句】:【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某人收藏的东西,别人很难寻 找。《小说月报》(1980,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虽几 经风险,这份珍贵的资料竟在柴桶内安然无恙。”

【歇后语第68句】:我真羡慕姐姐那高挑挑的个子,就天天锻炼。爸爸却给我泼冷水:“你是天生的矮身材,再练也不行,黄鳝哪能扯得跟蛇一样长呢?”妈妈说:“别听他瞎说。”(四川·蓬溪)

【歇后语第69句】:【万事不求人】一切靠自己,不依赖别人。老舍《骆驼祥 子》:“我要是个男的,要是也拉车,我就得拉自己的车;自拉 自唱,万事不求人!”

【歇后语第70句】:【火上弄冰凌】(惯)冰凌:冰。在火上玩冰凌很快就化掉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

【歇后语第71句】:【亲戚明算账,父子钱财清】(谚)亲戚之间在经济上要算清账,父子之间在钱财方面也要有透明度。 指即使关系再亲近,在钱财上也要一清二楚。

【歇后语第72句】:【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歇后语第73句】:【户口本】中国人一出生便要落户口,否则就是“黑人”。户口本以户为单位,登记全家所有的人口,是国家户籍管理的重要依据。人口登记,历朝历代都有,但类似于现在户口本一样的,则是在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在全国清丈土地、核查人口。此时,宁国知府陈灌创建的“户帖制”在南京试行。朱元璋遂取以为式,颁行天下。由户部制作“户帖”(即登记表),统一格式和内容,逐一下发。主要内容有:户主姓名、籍贯及丁口数;记载全家其他成员的“花名册”,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及与户主的关系;“事产”一项,详载该户土地、房屋、山林、河塘、耕畜等不动产和动产情况;最后是“户别”,即属于“军户”、“民户”、“匠户”等。“户帖”登好后,集中“存转”,封存于户部。由此可见,“户帖”实质上已是一种比较严谨的“户口本”,真比现在的户口本还详细,拿来那时的“户帖”,就完全可以当现在的“户口本”用。

【歇后语第74句】:【温开水泡茶——慢慢来】(歇)指行动迟缓或行事慢慢腾腾。

【歇后语第75句】:【 砍的不如镟的圆】指不会取巧省事。清代《歧路灯》:“砍 的不如旋的圆,放着现成不吃,却去等着另做饭?”

【歇后语第76句】:【庸医杀人】(谚)庸医:医术低劣的人。指庸医不研究药理,判不准病情,草草下药,不仅治不了病,反会使病情恶化。

【歇后语第77句】:【同是天涯沦落人】释义:都是沉沦流落天涯的人。比喻处境相同。例句:她想用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去影响那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大姐夫,要他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朝前看,重建新生活。

【歇后语第78句】:【 天上有,地下无】仙境中所有,人间所无,极言美妙。清 代《玉娇梨》:“只说他这位小姐,名唤玉娇,今年才十七岁,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无,就画也画不出的标致。”

【歇后语第79句】:到了种麦的时候,爸爸非常着急。妈妈却说:“霜降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还早着呢!”(河南·博爱)

【歇后语第80句】:【好经念给聋施主】好话说了没起作用。或说:好话说给 聋和尚。马烽《刘胡兰传》:“我天天说,日日劝,全是为她 好,咳!好经念给聋施主,白费唾沫!”

【歇后语第81句】:【让人一步自己宽】谦让有利于和睦相处。类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宽。西戎《两涧之间》:“算了,算了,让人一步自己 宽,无原则纠纷,不能看得那么认真,要是认真起来,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丢下生气一条路了!”

【歇后语第82句】:【 不是撑船手,莫要弄篙竿】外行不必逞能。类似的:不会 拿钻,别当石匠/不会绱鞋,休当皮匠/不会念经,别当和尚。 清代《官场现形记》:“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 在有点来不得了。”

【歇后语第83句】:【撕破脸】(惯)1指彻底决裂。 2指翻脸,一点儿情意也不讲。 也作撕破脸皮。 撕破面皮。 撕破情面。

【歇后语第84句】:【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谚)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无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药。麝自然带有香味,不必借助风力张扬。比喻人的德才名声贵在深孚众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歇后语第85句】:望乡台上弹琵琶——死快活

【歇后语第86句】:【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释义:观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说得好: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可喜王三老偏有一德,未曾分局时,绝不多口。

【歇后语第87句】:粗线补衣——外边难看里边牢

【歇后语第88句】:【 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冒着极大的危险,准备掉脑袋。或 说:脑袋提在手里/提溜着脑袋过日子。成语:出生人死。 台湾李敖《世论新语》:“如果想在政治上争一席之地,就该 把脑袋提在手上玩。”

【歇后语第89句】:【穷人无灾即是福】释义:穷人不遇上灾害便是福气。例句:我们有什么好呢,穷人无灾即是福,托庇草草平安。

【歇后语第90句】:【剪草除根,萌芽不发】释义:比喻除恶务尽,不留祸根。例句:只是我偏生见那小厮不得,常是一顿打就打一个小死,只要打死了他方才称心。却是为何?常言道: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歇后语第91句】:飞机打坦克——居高临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歇后语第92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好处。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录》,讲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当时,他手下一名官员苏麟由于在外县任巡检,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苏麟意见很大,给范仲淹写了首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中有这样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歇后语第93句】:【今天栽下树,明天要果子】谓要求太急,做不到。相关的: 早上娶媳妇,晚上想抱娃。浩然《艳阳天》:“就算眼下稍微 少收入点,你得往远看,你不能今天栽下树,明天早起就要 果子,不给果子就砍树。”

【歇后语第94句】:【春耕宜迟,秋耕宜早】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歇后语第95句】: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歇后语第96句】:我弟弟很淘气,每天总是爬高上低。可奶奶总是说:“小孩是宁让跳墙,别让卧羊。一像羊卧在那里,就是生病了。”(河南·沁阳)

【歇后语第97句】:【家贫显孝子】(谚)指家境困窘时,才能显出真正的孝子。泛指在艰难困苦的关键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也作家贫出孝子。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歇后语第98句】:【麻秆打狼,两头害怕】谓对立双方均有顾虑。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我挨了几下子打没有什么,咱们是麻秆 打狼,两头害怕,他们打了我,没有占住理。”

【歇后语第99句】:【张天师被鬼迷】(惯)张天师: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派,认为符水咒法能驱鬼治病,被盾世尊为“天师”,其后裔继承道法,受封号为“张天师”;民间也泛指能降鬼的人。比喻有本领的人被入迷惑,头脑不清醒。 也作张天师吃鬼迷了。 张天师着鬼迷。 张天师教鬼给迷住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00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