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快手民间俗语金典文案,错过就太可惜了!

【歇后语第1句】:【扣帽子】(惯)指给人无端加上罪名或不实之词。

【歇后语第2句】:头发冒烟——叶恼(脑)火

【歇后语第3句】:【让圆就圆,让扁就扁】(惯)形容非常听话,让怎么样就怎么样。也形容人软弱,由人欺负。

【歇后语第4句】:【有法儿开台,无法儿收场】(惯)开台:戏曲开演。比喻有办法挑起事端,却没本事控制局面。

【歇后语第5句】:三九天开桃花——稀奇古怪

【歇后语第6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释义:不要求进取,只求保持现状。例句:“岳父大人如此关怀这批苦力,中央军知道了一定感激不尽的。……” “唉,老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了!”

【歇后语第7句】:【包脚布当孝帽——一步登天】(歇)包脚布:也叫裹脚布,旧时妇女裹小脚用的白色长布条。孝帽:守孝时戴的用白布做成的帽。本指位置一下子升高了许多,转喻人骤然得志或发迹,一下子爬上了高位。

【歇后语第8句】:【哑子吃黄连——苦在心头】(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苦楚。指把苦痛埋在心里,不向人诉说。 也作哑子吃黄连——在心里苦。 哑子吃黄连——苦在心里。

【歇后语第9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谚)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却永远无法再变年少。指少年时代是黄金时代,要及时努力进取,不可虚度时光。 也作花有重开日,人无返少期。 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日。

【歇后语第10句】:【关门打狗】(惯)比喻把敌人死死包围住,然后歼灭掉。

【歇后语第11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歇后语第12句】:奔腾的洪水——拦不住

【歇后语第13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指因果关系,做事会有结果。类似 的:刮春风,下秋雨。峻青《秋色赋》:“我们中国有句农谚: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话,不只是一种气候上的规律, 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

【歇后语第14句】:【成气候】(惯)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歇后语第15句】:【 好心不得好报】好心得不到感激,反而落不是。成语:以 怨报德。海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你这人!我好心没好 报!我跑来是想侍候你们两位小姐过那破吊桥呀!”

【歇后语第16句】:【黄杏熬北瓜——一色货】(歇)一色:本指黄杏和北瓜一起熬时颜色相同,转指全都一样。指一伙人都是同一类型的坏人。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17句】:【铁公鸡——一毛不拔】(歇)本指铁铸的公鸡身上没毛可拔,转以形容人非常吝啬。

【歇后语第18句】:【登上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释义:比喻在一旁观看别人相斗。例句:他越想越美,手都发痒了。真是登上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

【歇后语第19句】:体弱病欺人,健康人欺病。

【歇后语第20句】:【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歇后语第21句】:我从锅台边走过,不小心把一个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妈妈说:“你怎么走路还带翅啊?”(山东·即墨)

【歇后语第22句】:好肉上贴膏药——自找麻烦

【歇后语第23句】:【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遇到屈辱、失败,要沉得住 气,善于忍耐,等待时机报仇。不一定要立即报仇。沈从文 《长河》:“打什么仗?调什么兵?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 眼前。”

【歇后语第24句】:大象的鼻子一能屈能伸

【歇后语第25句】:去年种麦子的时候,我们这里遇上了大旱。村里人都忙着挑水抗旱,可有几家却不见动静。偏巧,两天之后下起倾盆大雨,结果浇过的田太湿无法播种,而没浇过的田墒情正好,反倒先种上了麦子。奶奶说:“这就应了一句话,‘适一早,适一晚;适一勤,适一懒’。”(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26句】:水田的黄鳝——没见过江河

【歇后语第27句】:【好伙计勤算账】(谚)伙计:商场中合伙经商的人。合作者关系处得再好,也要经常结算账目。指在钱财上必须做到账目公开,有透明度。

【歇后语第28句】:【骑着驴骡思骏马】释义:比喻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例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歇后语第29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谚)郎中:医生。指木匠的手艺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医生的年龄越大,临床的经验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歇后语第30句】:一到冬天,我就好感冒,经常嗓子刚刚不疼了,又开始咳嗽。妈妈说:“你这是去了个孙悟空,又来了个猴儿。”(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31句】:【破篮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鳅装在破篮子里会滑溜走,转指入悄悄地走散、离开。

【歇后语第32句】:姑姑的儿子来到我家,每逢吃饭总要与我弟弟占桌子抢板凳,争碗夺勺。爷爷笑着说:“你俩是反贴门神不对脸,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啊!”(河南·汝南)

【歇后语第33句】:【 贼不走空趟】指不放过好机会。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 女人》:“‘贼不走空趟!’劳改犯人们说,‘吃吧,吃吧,这根黄 瓜是刺儿皮,可脆哩!”’

【歇后语第34句】:一同学考试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种,秋无望。平时不认真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江苏·兴化)

【歇后语第35句】:【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歇后语第36句】:包老爷审堂——是非分明

【歇后语第37句】:【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释义:比喻有社会经验。类似的有,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例句:“哼,我过的桥倒比你们走的路多呢,什么世事我看不透?”

【歇后语第38句】:【有百害而无一利】(惯)指有许多害处而没有一点儿好处。

【歇后语第39句】:小偷报警一贼喊捉贼

【歇后语第40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歇后语第41句】:【 翻脸不认账】立即抵赖,没有信用。海外陈若曦《二胡》: “岂知到时他来个翻脸不认账,也拿他无可奈何。”

【歇后语第42句】:【王八脖子缩回去/做缩头乌龟】鳖头能缩回甲壳。形容畏 缩,后退。成语:畏葸不前。香港电影:“坐了二十年牢,天 天想报仇,报仇的机会到了,又做了缩头乌龟。”

【歇后语第43句】:【三句甜,两句苦】(惯)指一会儿软的,一会儿硬的,连劝带吓唬。 也作三句苦,两句甜。 三声紧,两声慢。

【歇后语第44句】:【男左女右】在中国有一个传统习惯,那就是男左女右。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男左女右现象比比皆是。如夫妻结婚照,戴结婚戒指,死了亲人戴黑纱,上厕所等。更奇怪的是得了偏瘫大多数也是男左女右。这种习惯是怎么来的呢?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孔子时代的《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自然规律崇尚左边,以左为上。太阳月亮都要向右移动。中国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主,男人自然要占据左边的位置了。清代马辅古杂史《绎史》引用《五运历年记》也说:“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发髭为星辰。”盘古开辟天地,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头发胡子化为星辰。我们祖先由此规定日神为伏羲,月神为女娲。一为阳,一为阴。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的浮雕伏羲女娲图看,伏羲在左,女娲在右,可见古人已把男左女右的位置确定好了。另外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尊左的传统观念有关。从朝廷来看,古代王位面南而坐,东为左,西为右。古人以东为首,以西为次。因而大礼中的仪制要充分体现以左为尊。比如,古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皇上朝议,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后宫里,东宫为正为大,西宫为偏为从。皇帝祖宗牌位的太庙,也要建在皇宫的东侧。朝廷如此,民间亦然。再一种说法与古人的哲学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大小、上下、左右、里外、冷热等等。古人将其归类为:大、上、左、外、热为阳;小、下、右、里、冷为阴。阳者则刚,阴者柔弱。男人性情刚强暴烈,属阳于左;女人性情柔弱平缓,属阴于右,由此分出男左女右。还有一种说法与古代中医医学有关。早在战国时期,医学家们按照男女生理特点差异,将男女性格分属阳阴。因而在中医诊脉时,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有的古医书上这样写着:“急诊将死,将口鼻开,看其舌下处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刺出蛛血一点即愈。”这些理论是否真的管用,我们暂且不管,但却为男左女右制造了根据。其实,“男左女右”的位置并非不能改变。古代降职为避难堪称为“左迁”,功劳之大无人能比称“无出其右”就是崇尚右。所以不必把男左女右过于当真,特别是在社会地位上要讲究男女平等。

【歇后语第45句】:【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谚)指人应当像蚂蚁那样勤劳,不可像麻雀那样贪吃。

【歇后语第46句】:堂前中央挂灯笼——正大光明

【歇后语第47句】:病床上插牡丹——临死还贪花

【歇后语第48句】:人多智多出诸葛。

【歇后语第49句】:【龙生九子不成龙】(谚)一龙所生的九条小龙,形状、性格都不像母龙的原样。比喻同一母亲所生的子女,志趣性情迥然不同。 也作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歇后语第50句】:【憔悴皆因心绪乱,从来忧虑最伤神】(谚)憔悴:面黄肌瘦。人憔悴都是因为心情太坏,多忧多虑是最伤精神的。指人要健康,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无忧无虑。

【歇后语第51句】:【好花自有人采采】睬谐音,指好人自有人理睬,自然会 受到欢迎。《小说月报》(1982,2):“是稀泥抹不上墙,是好 花自有人采。五年以后再看吧,看俺留在大李庄不?”

【歇后语第52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谚)千里长的堤坝,会因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泛指小小的隐患如不及早防治,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 也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长堤,溃于一穴。

【歇后语第53句】:【兵无强弱,将有巧拙】释义:兵:士兵、军队。军队无强弱之分,将领有智愚之别。指选择带兵的将领,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语有之:“兵无强弱,将有巧拙。”故选将以智略为本,勇力为末。

【歇后语第54句】:【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惯)形容男女双方品貌相当,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对,地产一双。 天生一对,地成一双。

【歇后语第55句】:大哥不下地劳动,成天跟着别人在生意场上混。爸爸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咱庄稼人还是要先把庄稼种好。”(贵州·江口)

【歇后语第56句】:【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谚)一朝:一旦。一旦执掌大权,即可发号施令。指不掌权则已,只要权力到手,就要充分施展职权的威力。

【歇后语第57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惯)指人们三人、五人自由结成团伙。 也作三一群,五一伙。 三个一群,五个一堆。 三个一组,五个一伙。

【歇后语第58句】:【春三月,不圆梦】(谚)春三月:春天的总称。圆梦:迷信根据梦境来推断吉凶。指春天的梦虚幻多变,没有准头,无法推断。

【歇后语第59句】:【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谚)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处处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时时挨饿。指不能死守成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歇后语第60句】:伟伟整天说话“呱呱”叫,能把死蛤蟆说活,可到考试就傻了眼。同学们都说他是“三斤鸭子,两斤半的嘴,去掉嘴没货了”。(江苏·邳州)

【歇后语第61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谚)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适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歇后语第62句】:钻塔顶上点灯——高明

【歇后语第63句】:属野猪的——到处乱拱;乱撞人

【歇后语第64句】:【绵里针,肉里刺】(惯)绵:丝绵。 藏在绵里的针,扎在肉里的刺。形容人外表和善,内心刻毒。

【歇后语第65句】:玻璃灯罩——吹起来的

【歇后语第66句】:【把别人棺材抬到自家家里哭】(惯)比喻把别人的事揽到自己身上,替别人吃苦头。 也作“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门口哭”。

【歇后语第67句】:哥哥要去学习烹饪技术。临走时,爸爸叮嘱说:“去了好好学,家有千两黄金,不如薄艺在身。”(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68句】:邻居占了我家的地盘,爸爸要去评理。大姑劝道:“算了吧,家有千尺码,外有百杆秤,大伙儿心里都有数,咱也别再不依不饶的了!”(四川·成都)

【歇后语第69句】:三天没饭吃——肚里没货

【歇后语第70句】:【 东倒吃猪头,西倒吃羊头】两方面均有利。成语:左右逢 源。刘云若《旧巷斜阳》:“玉珍这主意,可谓东倒吃猪头,西 倒吃羊头,两不落空。”

【歇后语第71句】:妈妈给我买的零食我总是一气儿吃完,爸爸说我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妈妈说:“那还是买得太少,要是给他一卡车他肯定吃不完。”爸爸说:“那叫杠头。”(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72句】:【踩窝子】(惯)比喻探查底细。

【歇后语第73句】:【 放.长线,钓大鱼】从长计议,不要急于求成。李晓明等 《平原枪声》:“何必打草惊蛇呢,不如放长线,钓大鱼。”

【歇后语第74句】:【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人在社会上磨练,能增长才干。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缺点是有,那不要紧,克服了缺 点,这是优点。古语说得好: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你 们今天就好好儿检讨检讨吧!”

【歇后语第75句】:【猪朝前用嘴拱食,鸡往后用脚扒食——各有各的路】(歇)本指猪和鸡觅食的方法不同,转指人各有各的主意、方法或门路。 也作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高招。

【歇后语第76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谚)蹊(xi):小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它们的花果很吸引入,人来人往,树下自然就踩出了条条小路。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自然引人景仰。 也作桃李不言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歇后语第77句】:大船离港——外行(航)

【歇后语第78句】:【欺众不欺一】(谚)指宁在众人身上分获薄利,不在一人身上谋取暴利。旧时商贩常语。

【歇后语第79句】:星期天,我村来了个算卦的,我跟着看热闹。凡是三十岁以上的人让他看,他都这样说:“推着小车上高山,叽里咕噜向下翻,你过去酸、辣、苦、甜都过过,今后财广福又多。”(河南·鄢陵)

【歇后语第80句】:【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无处收容,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类 似的:天神不纳,地煞不收。刘绍棠《鹧鸪天》:“大庙不收, 小庙不留,跟我去当临时工。”

【歇后语第81句】:石头缝里塞棉花——软硬兼施

【歇后语第82句】:一轮红日出东方——正大光明

【歇后语第83句】:【抱着葫芦不开瓢】(惯)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中间细,表面光滑,像上下两个球连在一起,可将其剖开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开口讲话。

【歇后语第84句】:表壮不如里壮。

【歇后语第85句】:【上有婆婆,下有儿女】谓上面需要服从,下面需要照顾。 传记图书:“余现在所处之境,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其在之 间者实感困难。”

【歇后语第86句】:【舌头不听使唤】说话结结巴巴,或说不出话来。老舍《鼓 书艺人》:“他想说点什么,可是舌头不听使唤,说不出话 来。”

【歇后语第87句】:【 以人血染红顶子】顶子,清朝官员帽子的装饰品,表示官 阶,即所谓顶戴花翎。此语意为:靠杀害别人升官进爵。鲁 迅《坟》:“民国元年以前稍不同,先说是康党,后说是革党, 甚至于到官里去告密,一面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荣,但也未 始没有那时所谓‘以人血染红顶子’之意。”

【歇后语第88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

【歇后语第89句】:【撑门面】(惯)指勉强维持外表的体面。 也作“撑面子”。

【歇后语第90句】:【 吃饱了混天黑】胸无大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类似 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苏叔阳《家庭大事》:“一个个老眉 卡嚓眼的,吃饱了混天黑,可谁也不打算让位。”

【歇后语第91句】:【落圈套】释义:指中了对方预先安排好的计谋。例句:罢了罢了!我落在这畜生圈套里了。

【歇后语第92句】:【应声虫】“应声虫”用以比喻讽刺那些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便说:“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那么,世上真有应声虫么?宋代陈正敏《遁斋闲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杨勔得了一种怪病,每次说话的时候,肚子里都有一个小声音在仿效。数年之间,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一个道士见到后十分惊讶,他说:“这是应声虫,如久不治,会传给妻子儿女,应当去读《本草》,读到哪味药,虫子不答应了,服用了就可治病。”杨勔照着去做,当他读到雷丸时,虫子忽然不做声了,于是赶快吃了一些,病就好了。据《中国药典》载,雷丸又名竹苓、雷应、竹铃芝,属白蘑科真菌类,有杀虫消积功能,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等病的治疗。不知“应声虫”是什么怪病,但雷丸治肚子里的虫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应声虫是传说,传说是靠不住的。但,为我们留下了“应声虫”这一词语,比喻只知道随声附和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歇后语第93句】:【习惯成自然】释义:适应了某种情况,就不觉得拘束了。例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可孙旺泉偏偏不习惯,反倒生出一股反抗。

【歇后语第94句】:【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谚)指发生争端后,修养好的人讲道理,没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动武。 也作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动言,小人动拳。

【歇后语第95句】:捉住驴子当马骑——不识货

【歇后语第96句】:我记不清我的小刀放到哪儿了,就硬说是叔叔拿的。叔叔劝我去木箱里找找看,一瞧,果然在那儿。妈妈见状说:“你真是冤枉扒手笑死贼。”(安徽·贵池)

【歇后语第97句】:【四面烧香,八面求佛】到处求人。《人民日报》( 1982,9, 18):“合江地区八个县扩大经委权限,改变多头领导,企业 办事再不用四面烧香,八面求佛了。”

【歇后语第98句】:秫秸秆儿当大梁——顶不住

【歇后语第99句】:这天,妈妈买来很多虾,我高兴地跳起来。奶奶说:“不要忙着高兴,‘虾荒蟹足’。”(注:虾多兆荒年,蟹多预丰收。)(江苏·江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11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