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直击人心!
【歇后语第1句】:【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谓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作根本解 决。或说:头冷顾头,脚冷顾脚。《燕山夜话》:“临时治标的 方法当然也不应该放弃,不过那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 了。”
【歇后语第2句】:妈妈常教育我们说:“有麝不用扬,风刮自来香。自己说自己千句对,不如别人夸你一句话好。”(河南·长垣)
【歇后语第3句】:好花要有绿叶扶,好汉要有众人帮。
【歇后语第4句】:爸爸是村里的一把手,二叔手提“炸药包”、“手榴弹”来求爸爸办事。爸爸坚决不收,并对二叔说:“虽然社会上流传着‘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不吃是白痴’的说法,可我认为,吃白食是吃自己的人格、尊严。兄弟,礼物你带回,不违反原则的事一定办,违反原则的事一定不办。”(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5句】:【人串门子惹是非,狗串门子挨棒棰】(谚)串门子:到别人家走动游串。人爱串门,总不免要招惹是非;狗爱串门,总不免要受棍棒苦。 指串门闲游没有好处。
【歇后语第6句】:镜子里夹相片——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歇后语第7句】:能吃能睡,长命百岁。
【歇后语第8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释义:原指下棋。比喻当事人有切身利益,容易执著一端:旁观者置身事外,能比较全面、清醒地观察问题,判断是非。例句:“从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姐姐细想;这宝砚雕弓岂不是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
【歇后语第9句】:【有地皮,无躲处】(惯)指无处藏身。
【歇后语第10句】:【巨木猜字——水到渠成】(歇)“巨”字与“木”字再加上“水”字(偏旁三点水),就成了“渠”字。比喻一旦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歇后语第11句】:【瘦狗莫踢,病马莫欺】释义:借指对弱者要同情。例句:在胡玉音面前,秦书田十分知趣,眼睛不乱看,半句话不多讲。“瘦狗莫踢,病马莫欺”.倒是胡玉音觉得他落魄,有些造孽。有时舀给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还特意下得重一点。
【歇后语第12句】:【 小鬼见阎王】谓大有逊色,比不上。也形容害怕。成语: 相形见绌。鲁迅《阿Q正传》:“即如未庄的乡下人不过打 三十二张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酱’.城里却连小 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 几岁的小乌龟子手里,也就立刻小鬼见阎王。”
【歇后语第13句】:【民不举,官不究】无人检举控告,则官府不加追究。郑义 《老井》:“那种事,民不举,官不究,人家段家不告,用得着咱 穷操心?”
【歇后语第14句】:【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谚)毛利:本钱除过所得利润。指做买卖薄利多销周转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没了顾主,就没钱赚。
【歇后语第15句】:【口服心不服】(惯)指虽然嘴上认了输,心里却不服气。
【歇后语第16句】:【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释义:比喻没得到好处,反而受责备。例句:这次欢迎史厂长,你想再尝甜头,来了个老谱袭用。故技重演,没料到热面孔碰了个冷屁股,弄了个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歇后语第17句】:【狗改不了吃屎】(谚)狗生来就吃惯了人的粪便,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喻坏人总要做坏事,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他为非作恶的本性。
【歇后语第18句】:【君子不见小人过】释义:君子不计较小人的过失。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见小人过,……咱们就把他放了罢。”
【歇后语第19句】:妈妈让我下地干活,我谎称自己肚子痛,让姐姐去。姐姐看透了我的鬼把戏,说我是“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河北·巨鹿)
【歇后语第20句】:【下雪不冷消雪冷】(谚)指下雪会吸收冷气,因而不觉得冷;消雪要吸收热量,自然觉得冷。 也作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不寒化雪寒。
【歇后语第21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气
【歇后语第22句】:【 一回生,二回熟】开始生疏,以后会逐渐熟悉。回,也说: 次。老舍《四世同堂》:“以后我就晓得怎么留神,怎么见机 而作了!一次生,二次熟!”
【歇后语第23句】:【生米成了熟饭】(惯)比喻已成事实或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饭。 生米做成了熟饭。 生米焖熟了饭。
【歇后语第24句】:【贪产贫,惜产穷】(谚)贪产:贪占产业。惜产:死守产业。指对财产贪占或死守不舍的,都会受穷受困,不得自在。诫人不可贪占,也不可吝啬。
【歇后语第25句】:叶底下的橘子——红不起来
【歇后语第26句】:【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谚)指从云的走向上可判断是否有雨:云往东走,无雨;云往西走,马足溅泥;云往南走,暴雨来临;云往北走,天晴。
【歇后语第27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释义:比喻无论怎样狡猾的坏人也斗不过好人。例句:哼,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哇!有关联络图的事和他的口供跟野狼嗥倒是一致的。
【歇后语第28句】:【叫你吃屎你也吃】斥责人盲从。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你师帅叫你吃屎,你为什么不吃给他看!幸而你的 师帅做个媒人,不过叫女儿嫁个兔崽子,倘使你师帅叫你女 儿当娼去,你也情愿做老乌龟,拿着绿帽子往头上去磕了!”
【歇后语第29句】:一天,我看到屋内的水管上冒出许多小水珠,就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看了看说:“蚂蚁搬家蛇过道,蜻蜓低飞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必有大雨到。”(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30句】:【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谓自己的事情不管,干涉别 人。成语:不务正业。《光明日报》(1987,12,5):“在这个问 题上往往管得不够,而在其他问题上管得多了,种了别人的 地,荒了自己的田。”
【歇后语第31句】:蜈蚣遇到眼镜蛇——个比一个毒
【歇后语第32句】:【开了话匣子】见“打开话匣子”。
【歇后语第33句】:六月的冷空气——反常
【歇后语第34句】:擀面棍当笛子吹——没眼儿
【歇后语第35句】:【黄袍加身】“黄袍加身”成了通过政变当上皇帝的代名词,含有贬义,有名不正、不够光彩的意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用以讽刺盘踞一方的“土皇帝”当政的说法。那么,“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赵匡胤自编自导的政变把戏。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幼主周恭帝(只有七岁)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汴京出发。大军开出京城四十里,到了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皇七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立赵点检做皇帝吧!” 这种意见很快传遍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这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万岁!”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骑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等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范质等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等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跪。周恭帝被迫让位,赵匡胤即皇帝位,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这一事件史称“陈桥兵变”。
【歇后语第36句】:街上卖笛子——自吹
【歇后语第37句】:麻雀和老鹰斗嘴——拿性命开玩笑
【歇后语第38句】:【当面银子对面钱】(谚)指交割银钱时,必须双方当面点清,验对核实,不可有丝毫含糊。
【歇后语第39句】:【不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 律不说话,不表示态度。成语:明哲保身。清代《红楼梦》: “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 难十分去问他。”
【歇后语第40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歇后语第41句】:【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无法相处,不能合作。成语:势不两 立。浩然《艳阳天》:“这一回,你这美梦就不用想做成,有你 没我,有我没你!拼了!”
【歇后语第42句】:【亏众不亏一/欺众不亏一】对待多数人要用统一的标准, 否则会有攀比和不满。西戎《一个年轻人》:“大伯,试验是 全社的事,万一失败了,也是亏众不亏一,你想,大家都有吃 有喝,能眼看着叫咱挨饿?”
【歇后语第43句】:【一槌敲响了闷鼓】(惯)比喻一句话使人顿时明白。
【歇后语第44句】:【糖块掉到蜜罐里——甜上加甜】(歇)形容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歇后语第45句】:等公鸡下蛋——没指望
【歇后语第46句】:桦树皮一一扒一层,又一层
【歇后语第47句】:【十个指头咬着都疼】(谚)比喻骨肉情深,无论伤着哪一个,都一样心疼。 也作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 十个指头扎了哪一个都是一样疼。
【歇后语第48句】:【蒸不熟,煮不烂】(惯)形容人顽强,不驯服。
【歇后语第49句】:风水先生的卜辞——阴阳都占(沾)着
【歇后语第50句】:【狗咬刺猬,无处下口】释义:比喻事情难办,无处下手。“无处下口”又作“无从下口”、“没处下牙”、“下不得口”等。例句:他只笑笑,啥也没说,这就叫“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了”。
【歇后语第51句】:被窝里放屁一臭自己;独吞
【歇后语第52句】:【拜年】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节日传统习惯。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此时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从此流传至今。久而久之,增加了拜年的厚重含义。拜年可知尊长爱幼,此序不乱;拜年可使矛盾、“过节儿”一磕而消,提供和好的机会;拜年可使邻里、亲朋之间沟通信息,增强感情,和睦相处。拜年之意义诸多,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
【歇后语第53句】:标点符号的位置——字里行间
【歇后语第54句】:【空手捞白鱼】捞,含“捞一把”之意。谓不花本钱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这是一 本万利空手捞白鱼的买卖。”
【歇后语第55句】:某村兄弟二人,老大不怎么样,老二倒挺能干。其父母给他们操办婚事也先小后大。老大生气地说:“你们说是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他母亲说:“你说是小麦好吃还是大麦好吃?”(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56句】:新人学的小弟弟贪玩,姥姥见了说:“禾苗幼时不施肥,长大结出空稻穗;人在少壮不学习,成人以后没出息啊!像你这样,一学习起来就像气球扎个洞——瘪了,可怎么行?”(安徽·寿县)
【歇后语第57句】:【一翻拆洗一翻新整】旧如新。明代《金瓶梅》:“一翻拆洗 一翻新。到守备府中,新人轿子落下,戴着大红销金盖袱, 添妆含饭,抱着宝瓶,进入大门。”
【歇后语第58句】:【典账买黄鱼】(谚)典账:典质,用物作抵押借钱。黄鱼:即石首鱼,头大尾窄,身体侧扁。宁可典账,也要买黄鱼吃。指黄鱼肉嫩味美,十分诱人。
【歇后语第59句】:【痴人说梦话】(惯)傻子说的梦话,根本办不到。比喻说的话根本实现不了。
【歇后语第60句】:二叔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的兄弟们有了难,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爷爷不放心地劝他说:“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61句】:【听见风,就是雨】有风可能有雨,也可能没雨。此句表示 结论下得过早,又指轻信、敏感。清代《红楼梦》:“也没见过 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歇后语第62句】:【人随王法草随风】民众服从法令。周立波《暴风骤雨》: “ 自古以来,就是人随王法草随风,官家说了算。”
【歇后语第63句】:【饥梳头,饱洗澡】(谚)饿着肚子梳头,吃饱了饭洗澡。指梳头宜在饭前,洗澡宜在饭后。
【歇后语第64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歇后语第65句】:【开一道口子,毁一座堤坝】(谚)堤坝: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指堤坝上如果开了口,水就会冲溃整个堤坝。比喻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歇后语第66句】:神龛上挂粪桶——糟蹋神像
【歇后语第67句】:【强龙不压地头蛇】释义:比喻外来人尽管厉害,也斗不过当地的势力。例句:行者道:“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歇后语第68句】:弟弟三岁了,很淘气,妈妈很娇惯他。爷爷教训妈妈:“娇儿不孝,娇狗上灶。不能老宠着他。”(湖北·荆门)
【歇后语第69句】:玉皇大帝调兵马——天兵天将
【歇后语第70句】:打着灯笼偷驴子——明人不做暗事
【歇后语第71句】:【八寸三分帽子话】(惯)直径为八寸三分的帽子很大,人人都能戴上。比喻不着边际的套话。
【歇后语第72句】:邻居于大叔今年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一次他买了二十元的有奖储蓄券,中奖得了一台电视机。村里都说:“咳,这真是饽饽偏往肉汤里滚哪!”(山东·栖霞)
【歇后语第73句】:X光照人——把你看透了
【歇后语第74句】:【拿土地爷不当神仙】土地爷虽小,也是神仙。电视剧:“小 瞧我们天津地面上的人,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 钱孔看人人自小瞧不起贫穷的人。台湾李敖《世论新 语》:“但他们现在发达了,反而‘钱孔看人人自小’,这种事 我碰多了。”
【歇后语第75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歇后语第76句】:我做事总是磨磨蹭蹭的。妈妈说:“你呀,一天到晚慢慢腾腾,等你抓住枕头,天早亮了!”爸爸在一旁听后说:“对孩子不能只批评,要耐心教育。”“有道是打是亲来骂是爱。我说她两句,你少在一旁敲边鼓。”妈妈回敬道。(安徽·淮南)
【歇后语第77句】:【一法通,百法通】(谚)指精通了某一方面的方法、技巧,其他相关方面的技术也就融会贯通了。
【歇后语第78句】:二人对过独木桥——难
【歇后语第79句】:笙笛合奏——连吹带捧
【歇后语第80句】:【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采樵人,打柴的。谓有意伪装, 以智谋取胜。清代《说岳全传》:“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 因你城中固守难攻,故用此计。”
【歇后语第81句】:口袋里冒烟——烧包
【歇后语第82句】:妈妈让我去买洗衣粉,我刚出门就忘了。妈妈说:“你呀,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扔。不知道你操的啥心!”(河南·方城)
【歇后语第83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谚)想要让人不知道,只有自己不去做。指凡事只要自己做了,特别是丑恶的事,就没有办法瞒住人。 也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歇后语第84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谚)大限:寿命的尽头。夫妻就像同林栖歇的鸟一样,到非分离不可的时候自然就得分离。指再好的夫妻也难保永不分离。 也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歇后语第85句】:英雄永远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饶的宝藏永远同大地在一起。
【歇后语第86句】:【放着他的,搁着我的】(惯)指把当时的情况放下不说,以后再看结果。
【歇后语第87句】:【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指不自觉,没有吩咐就不知道主动 做事。张贤亮《河的子孙》:“这样,庄户人干起活来就跟算 盘珠儿一样,拨一下动一下;有的连地也不会种了。”
【歇后语第88句】:【 指桑树骂槐树/指冬瓜骂葫芦】借别的事情影射或攻击他 人。成语:指桑骂槐。西戎《赖大嫂》:“立柱妈,你说话说清 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你 们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歇后语第89句】:一个好朋友的爸爸经常虐待他妈妈。他妈妈死后,他爸爸只好又当爹又当妈,十分狼狈。我妈妈见了说:“真是龙在不知恩,龙走土也崩啊!”(湖南·东安)
【歇后语第90句】:爸爸想买台彩电,妹妹急忙把积攒下来的买零食的钱交给爸爸。我不屑一顾地嘲笑道:“就你那点钱够买什么?”爸爸严肃地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没有一分哪有百元啊!”(河北·巨鹿)
【歇后语第91句】:鸭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歇后语第92句】:狗鼻尖吊肥肉——闻得吃不得
【歇后语第93句】:【吃饱了撑的】释义:谓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爱管闲事。例句:小曼听了也生气地哼了一声说:“说这话的人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有事放屁辣臊。人们愿意好,谁也管不着,偏要好!一块活一块死,非好一辈子不行呢!”
【歇后语第94句】:【鸟瘦毛长,人贫志短】释义:人在穷困时常常没有办法挣脱困境。也说“马瘦毛长,人穷志短”,意为人在穷困时,常常丧失志气。例句:春儿又好笑又好恼,忍不住骂道:“你常常—躯男子汉,不}旨望你养老婆,难道一身一口,再没个道路寻饭吃?”可成道:“贤妻说得是。‘鸟瘦毛长,人贫志短。’你教我那—条道路寻得饭吃的,我去做。”
【歇后语第95句】:【别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别人六月霜】求人难,要看人家脸 色。明代《警世通言》:“吃饭已毕,并不提起昔日交往,亦不 问及家常之事。施还忍不住了,只得微露其意。桂迁低眉 摇手,嘿然不答。正是:别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别人六月 霜。”
【歇后语第96句】:【挨打不记数】(惯)比喻吃亏受挫却不记取教训。
【歇后语第97句】:【犯口舌】(惯)指双方争吵或辩论。
【歇后语第98句】:急性子喝热粥——烫嘴
【歇后语第99句】:【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谚)新媳妇迎到门前,还得耗费一条牛的价钱。指旧时娶媳妇花费很大,从提亲到订亲直到完婚,花钱无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1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