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歇后语,看完瞬间想发朋友圈!
【谚语俗语第1句】:【客不离货,货不离客】(谚)客:客商。指客商出远门运贩货物,要把货物带在身边,做到人不离货,货不离人。也指出远门携带的贵重物品,不能轻易委托别人。
【谚语俗语第2句】:【八字儿没有一撇】“八”字先写一撇,后写一捺。没写一 撇,也就没写一捺,什么都没有。又:以往的习俗,认为根据 人的生辰八字可以算命,或推断婚配。此语表示:尚无准 备,还不具备条件。老舍《四世同堂》:“虽说救钱先生的事 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儿,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谚语俗语第3句】:【前人栽树,后人修剪】比喻对于前人开创的事业,后人要巩固并发展,不使荒废。
【谚语俗语第4句】:二叔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的兄弟们有了难,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爷爷不放心地劝他说:“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5句】:见小叔大把大把地花钱,爸爸劝他:“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学会节约,才能过上好日子哟!”(河北·行唐)
【谚语俗语第6句】:【惟恐天下不乱】(惯)惟恐:只怕。指居心叵测的人只怕人间太平,一心想制造事端和混乱,无事生非。
【谚语俗语第7句】:岸上的螺蛳——有嘴难开
【谚语俗语第8句】:六月里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谚语俗语第9句】:某村干部在群众大会上讲自己是如何秉公办事的,可在宅基地的审批中,还是给他的亲戚开了方便之门。爷爷忿忿不平道:“说归说,笑归笑,秃头和尚向老道。”(河南·辉县)
【谚语俗语第10句】:破锣嗓子唱山歌——不入调
【谚语俗语第11句】:【血盆里抓饭吃】(惯)比喻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谚语俗语第12句】:【捆绑不成夫妻】(谚)指婚姻是要男女两相情愿的,不能使用强迫的手段。
【谚语俗语第13句】:怒画竹,喜画兰,不喜不怒画牡丹。
【谚语俗语第14句】:【有鼻子有眼】(惯)指把事情描述得活灵活现,像真有那么回事。 也作“有鼻子有眼睛”。
【谚语俗语第15句】: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谚语俗语第16句】:【七十二行,庄稼为王】(谚)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业。在各行各业中,农业生产是最重要的一行。指农业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是重中之重。 也作七十二行,以农为本。 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
【谚语俗语第17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惯)觅:寻找。指费尽干辛万苦到处去找都找不到,却在无意中毫不费力就得到了。 也作“踏遍青山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谚语俗语第18句】:【皇帝也有草鞋亲】(谚)草鞋亲:穿草鞋的穷亲戚。贵为皇帝,也还有几家穷亲戚。指任何人家,有穷亲戚是正常的,不稀罕的。 也作“皇帝老子还有三门穷亲戚”。
【谚语俗语第19句】:【 远观不如近睹】远处看不清楚,需要仔细观察。或说:远 看不如近比。清代《孽海花》:“爱自由者心想,远观不如近 睹,放着胆子把帘子一掀,大踏步走进来一看,哪有什么花, 倒是个螓首蛾眉、桃腮樱口的绝代佳人!”
【谚语俗语第20句】:我白天玩了一天,到晚上才想起作业还没做,这才忙着做起作业来。妈妈见了说:“你可真是‘白天串门子,晚上补裙子,。”(山东·鄄城)
【谚语俗语第21句】:【黄瓜菜都凉了】(惯)比喻错过了时机,事情无可挽回。
【谚语俗语第22句】:快要考试了,有些同学还不努力学习,校长批评说:“现在是焦麦炸豆的时候,你们咋还没个紧张劲儿呢?”(广西·来宾)
【谚语俗语第23句】:【 你不仁,我就不义】报复对方。池莉《来来往往》:“你不仁 我就不义,可是如果人敬我一尺,我就还人一丈。”
【谚语俗语第24句】:吃罢黄连劝儿媳——苦口婆心
【谚语俗语第25句】:书记把暖瓶碰掉在地上,却怪公务员放的不是地方。公务员背地里说:“唉!只有丫环的不是,没有姑娘的不是。”(安徽·利辛)
【谚语俗语第26句】:双休日,爸爸去卖菜。我说:“爸爸,我去帮你照看摊儿。”爸爸说:“你小孩家懂什么,在家里写作业。”奶奶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辣椒虽小辣人心。让他去锻炼锻炼。”(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27句】:【闭着眼睛说瞎话】(惯)指不顾事实地胡说。 也作“闭着眼睛胡说”。
【谚语俗语第28句】:吃洋参,不如睡五更。
【谚语俗语第29句】:【 饿死也是撑死】有困难别人不相信。西戎《王仁厚和他 的亲家》:“咱是富裕户,闹也不算,饿死也是撑死了!”
【谚语俗语第30句】:五月的麦子——黄了
【谚语俗语第31句】:【窝里狗,往里咬】借指内哄。西戎《两涧之间》:“你就是 窝子里的狗,专会往里咬!”
【谚语俗语第32句】:罐头食品——吃得开
【谚语俗语第33句】:【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释义:穿靴:指腿脚发生水肿。戴帽:指头部水肿。男人腿脚水肿,女人头部水肿,表明病情严重,有危险。例句:雁雁,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我脚肿成这样子,看来是回不了老家了。
【谚语俗语第34句】:【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形容人恼怒或仇恨。成语:怒 火中烧、明代《古今小说》:“陈巡检在屏风后听得说,正是: 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陈巡检大怒,拔出所佩宝剑,劈 头就砍。”
【谚语俗语第35句】:【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努力,终能成功。叶辛《蹉跎岁 月》:“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华雯雯的脸蛋在她的精心保 护之下,确是白皙红润,光滑鲜嫩。”
【谚语俗语第36句】:【掀被头讨屁臭】(惯)比喻自找倒霉,自讨没趣。
【谚语俗语第37句】:【亏众不亏一】(谚)指亏损的事,众人分担还好说,一人承担受不了。
【谚语俗语第38句】:【好汉无钱到处难】(谚)指钱财重要,任何人都离不了。
【谚语俗语第39句】:【忙者不会,会者不忙】见“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谚语俗语第40句】:【吸西北风】见“喝西北风”。
【谚语俗语第41句】:【倒胃口】(惯)本指因腻味而不想再吃。比喻因所听或所见次数太多而心生厌烦。
【谚语俗语第42句】:【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谚语俗语第43句】:【白鸭子跟鹅混】鹅毛多为白色。跟不是同类的人混杂在 一起。李良杰《悠悠岁月》:“晓红成天成夜的瞎起劲些什 么?白鸭子跟鹅混!你也应该劝劝她!”
【谚语俗语第44句】:眼睛盯着鼻尖——只看一寸远:目光短浅
【谚语俗语第45句】:【树怕皮薄,人怕体弱】(谚)指树凭的是皮的脉络向上输送养料,树皮薄了养料供应就会不足;人凭的是身体强壮长精神,体质衰弱就会百病缠身,无所作为。
【谚语俗语第46句】:【指亲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气】释义:不能依靠别人,得靠自己长志气。例句:“你说我说的是啥话?我说的是千年老实话。贷款!咱压根就没贷过款。俗话说:‘指亲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气。’咱不沾它,它也别沾咱。”
【谚语俗语第47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谚)东西必定自身先腐烂了,然后才生蛆虫。比喻若内部先有弱点或腐败,坏事或奸邪就容易发生滋长。
【谚语俗语第48句】:【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歇)美人灯儿:旧时有钱人家小姐等用的灯笼,外观小巧精致。本指美人灯禁不住风吹,转以形容身体弱不禁风。
【谚语俗语第49句】:【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谚语俗语第50句】:【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谚)过头饭:过量的饭。过头话:夸大失实的话。指说话要有分寸,不可夸大失实。 也作宁吃锅头饭,不说过头话。 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
【谚语俗语第51句】:【种大烟的多,抽大烟的多,种高梁的多,吃高梁的多】释义:大烟:鸦片。比喻提倡什么,什么就多。例句:俗语说:“种大烟的多,抽大烟的多,种高梁的多,吃高梁的多。”共产党提倡人人当好人,所以好人就多。
【谚语俗语第52句】:【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谚语俗语第53句】:大笸箩扣王八——跑不了
【谚语俗语第54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惯)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龙。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龙。
【谚语俗语第55句】:叔叔在县机械厂工作,他总嫌单位不好,很不安心,今天请病假,明天请事假。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应该认清形势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56句】:足球队员——不用手(守)
【谚语俗语第57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谚)指树林大了,有益鸟也就有害鸟,有善鸟也就有恶鸟,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比喻人多了,少不得就有邪恶的人。 也作“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
【谚语俗语第58句】:好帮好底做好鞋,好爹好娘养好孩。
【谚语俗语第59句】:扳不倒儿掉在血盆里——红人
【谚语俗语第60句】:农贸市场上的烂冬瓜——随行就市
【谚语俗语第61句】:【饿鸡不怕打】被逼反抗。台湾《吴浊流小说选》:“这就是 弱者的抵抗方法,所谓饿鸡不怕打。饿鸡任凭怎样去打它, 还是要偷东西吃的;饥饿的人也一样,他们对任何人都无所 畏惧。”
【谚语俗语第62句】:【先说断,后不乱】先把话说明确,以免发生纠葛。明代 《金瓶梅》:“官人在上,不当老身意小。自古先说断,后不 乱。”
【谚语俗语第63句】:【福倒】春节贴“福”字时,许多人喜欢把福字倒着贴,借用“福倒”的谐音—~“福到”。那么,倒贴福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传说。一说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在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没有福字的人家则以暗通元军统统杀掉。夫人马皇后知道后决心救下这些无辜的百姓,心生一计,于是传令全城天明之前都在大门上贴上福字。谁料有户人家又着急天又黑,慌乱中竟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微服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竞把“福”字给贴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救人救到底,急忙劝道:“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给贴倒了,这是表示福到了的意思,百姓的福气是您这位明君给带来的,您应该高兴才是啊!”朱元璋一听转怒为喜,传令放人。一场塌天大祸被马皇后巧妙化解。人们从此便将“福”字倒贴。另一说源于清朝。那年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命人将“福”字贴到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便将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恭亲王福晋(夫人)知道后大发雷霆,扬言要狠狠惩治那个家奴。大管家担心这事要连累自己,慌忙跪在福晋面前说道:“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是吉祥之兆,奴才要贺喜了!”福晋听了转怒为喜,厚赏了大管家和那个家奴。这件事从恭王府传扬出去,北京城里纷纷仿效,后来,倒贴“福”字成了全国的风俗。
【谚语俗语第64句】:【背着牛头不认赃】(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谚语俗语第65句】:【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见“好马不用鞭催”。
【谚语俗语第66句】:隔山看见蚊虫飞——真是好眼力
【谚语俗语第67句】:【鲁班门前掉大斧】(惯)鲁班:也作鲁般,古时著名的木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也作鲁班门口抡斧头。 鲁班门口弄大斧。 鲁班门前耍斧子。
【谚语俗语第68句】:狗急了——要跳墙
【谚语俗语第69句】:【千金难买好音讯】(谚)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的音讯。指使人振奋的好消息是最有价值的。
【谚语俗语第70句】:【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谚)致:招致。乖:不和。戾:灾祸。和和气气,自然会引来安详;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灾祸。 也作“乖气致戾,和气致祥”。
【谚语俗语第71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击又拉拢。成语:软硬兼施。老 舍《骆驼祥子》:“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 诉你!“不……’祥子想说,‘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没 有想齐全。”
【谚语俗语第72句】:【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歇)指人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常含责骂意。 也作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抓老鼠—一多管闲事。 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谚语俗语第73句】:错贴的门神——反了脸(翻了脸)
【谚语俗语第74句】:【抓把柄】(惯)比喻抓住可以对人进行要挟、攻击的过失、错误等。
【谚语俗语第75句】:【 瞎子摸黑路】难上难谓更加困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瞎子摸黑路难上难,穷汉就怕闹荒年。”
【谚语俗语第76句】:今年春季,我们这里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地里的小麦都快要旱死了,棉花也旱得种不到地里去,人们都盼望着老天能下一场大雨,缓解一下旱情。眼看快立夏了,爷爷心焦地说:“立夏不下,高挂犁耙。快下雨吧,老天爷!”(河南·新野)
【谚语俗语第77句】: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谚语俗语第78句】:【清水浊水混着流】(惯)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了一起。
【谚语俗语第79句】:一天下午,出去踢完足球回家时,弟弟要拿球,爸爸不让。弟弟又哭又闹,坚持要拿,结果被狠狠地打了顿。妈妈知道了说:“这叫犟人吃犟亏,犟驴挨犟鞭。”(陕西·西安)
【谚语俗语第80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谓人无处不到,有办法 克服困难。或说:山再高总有路,水再深总有渡/山高有人 走,水深有船行。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山高有人走,水深 有船行。为了生存下去,山高要上,水深要行。在香港这个 世界里生活,不冒险,永远改变不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谚语俗语第81句】:【糊涂事糊涂了】对于事情不必细问,马马虎虎算了。成 语:不了了之。赵树理《三里湾》:“范登高主张糊涂事糊涂 了,劝一劝大家好好过日子,只求没事便好。”
【谚语俗语第82句】:【来了龙叫它先抓我】谓出事由我负责。《小说月报》 (1980,2):“要没有啥大变动,天明就开火。天塌下来我顶 着。来了龙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谁还能夺下咱的鞭子?”
【谚语俗语第83句】:【腊月里萝卜——冻了心】(歇)腊月:农历十二月,一般是一年里天气最冷的时候。冻:谐“动”。 心:本指中心部分,转指心思、志向。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产生新的念头。
【谚语俗语第84句】:阎王爷死了——鬼哭神嚎
【谚语俗语第85句】:【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释义:自己光明正大,不怕别人指责议论。例句:“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就算我这话是骂人的,为啥你康地保听了就不好受?”
【谚语俗语第86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谚)指人不怕有私心杂念,甚至是邪念,只怕觉醒太迟,制止不住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谚语俗语第87句】:小红傍晚放学回家,发现自己家的老母鸡还没回窝,着急地要出门去找。奶奶安慰她说:“不用急,俗话说‘狗记千,猫记万,老母鸡能记二里半’,它自己会回家来的。”(河南·淮阳)
【谚语俗语第88句】:【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谚)指人如果不存心伤害老虎,老虎也就不会无端伤害人。借指存心害人的人,往往招来别人对自己报复性的伤害。 也作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 人无伤虎心,虎无杀人意。 人无伤虎意,虎无杀人心。
【谚语俗语第89句】:芙蓉开花——慢慢红
【谚语俗语第90句】:【老鼠没有不偷油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例句:等到当家的回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粥,看他还能怎样,老鼠还有不偷油的?猫还有不贪腥的?人还有不爱财爱物的?
【谚语俗语第91句】:【丢去东洋大海】(惯)东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喻东西白扔了,再也回不来。也比喻彻底忘掉。 也作丢到东洋大海。 抛在东洋大海里。
【谚语俗语第92句】:【花开在春天,读书在少年】(谚)开花的最佳时节在春天,学习的最佳时段在少年。指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有效的学习时段。
【谚语俗语第93句】:【生意经】“生意经”指做生意的方法和窍门。生意经源自我国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自己弃官经商,并写了一部叫《计然》的书,总结自己的经商经验:一是“务物完”,即要妥善保管好商品。二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宝”。即当东西贵时,要收存货出尽;价格便宜时,要把收购储存视如珠宝。三是“无息市”,即资金流动要迅速。他利用这些经验经商,一下子成了巨富。后来,生意人把《计然》当做必读之经典,把范蠡当做下海经商之典范,《计然》成了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生意经”。
【谚语俗语第94句】:【经风雨,见世面】(惯)比喻经历各种磨难、考验,增长知识才干。 也作“经风浪,见世面”。
【谚语俗语第95句】: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针(真)
【谚语俗语第96句】:虎坐莲台——假充善人
【谚语俗语第97句】:一吊钱分四开一二百五
【谚语俗语第98句】:一同学考试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种,秋无望。平时不认真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江苏·兴化)
【谚语俗语第99句】:【买起马备不起鞍】(惯)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 也作买得起马买不起鞍。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3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