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民间俗语经典俗话,让人一看就哭!
【谚语俗语第1句】:【入地无门,升天无路】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谚语俗语第2句】:【一个媳妇,十个婆婆】(惯)一个媳妇被十个婆婆管着。形容上级领导太多。
【谚语俗语第3句】:晚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装着去睡觉,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妈妈发现了,又带气又带笑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张家口)
【谚语俗语第4句】:【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释义:比喻越来越好,越来越甜蜜。例句: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
【谚语俗语第5句】:【好鼓不用重锤敲】(谚)响亮的鼓用不着重锤敲打。比喻聪明人悟性高,一点就明,不用多说。 也作“响鼓不用重锤”。
【谚语俗语第6句】:【不显山,不露水】(惯)形容做事不张扬,说话不露声色。
【谚语俗语第7句】:【不食人间烟火】(惯)烟火:指烟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食人间烟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现实。2指诗词或书画作品意境超凡脱俗。
【谚语俗语第8句】:【诚无垢,思无辱】(谚)垢:污秽。 指为人诚实无欺,就不会招来坏名声;做事谋算周到,就不会招致羞辱。
【谚语俗语第9句】:【会推磨就会推碾子】事情道理相同,作起来不难。李准 《老兵新传》:“没有关系,好学,会推磨就会推碾子,都是里 边冒烟的东西!”
【谚语俗语第10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谚)春宵:春天的夜晚,比喻男欢女爱的夜晚。 指男女欢会的夜晚或新婚之夜十分宝贵,不可虚度。
【谚语俗语第11句】:【撑硬船儿】(惯)形容人态度生硬,架子大。
【谚语俗语第12句】:【 不犯王法不怕官】不触犯法律,便无所畏惧。类似的:理 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沈从文《边城》:“祖父不作声了,他 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 办。”
【谚语俗语第13句】:驴粪蛋滚白糖——表面甜
【谚语俗语第14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释义: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八十岁遇周文王,文王拜他为相,后助武王伐纣,有功,封于齐。例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我老八有我乖乖的好眼光!
【谚语俗语第15句】: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谚语俗语第16句】:李芳欠张大伯的钱,很久了还没还。张大伯就对别人说:“我看睡着了能当死?”(河南·南召)
【谚语俗语第17句】:【好钢使在刀刃上】(谚)指好钢使在刀刃上,才能发挥斩切的作用。 比喻人力、财力和物力,必须用在最需要、最紧急的地方,才能产生巨大功力。 也作好钢使在刀口上。 钢要用在刀刃上。
【谚语俗语第18句】:【一年大二年小】(惯)即“一年小二年大”之意。指一年一年很快地长大了。 也作一年小二年大。 一年小两年大。
【谚语俗语第19句】:依靠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
【谚语俗语第20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释义:没有学习过,不知道其中的知识。例句:“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谚语俗语第21句】:被窝里放屁一臭自己;独吞
【谚语俗语第22句】:【货卖一张皮,马卖四只蹄】商品需要装潢。商业图书:“货 卖一张皮,马卖四只蹄。生意人在包装上所花费的精力,却 远远超过食品本身,简直是本末颠倒。”
【谚语俗语第23句】:【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谚语俗语第24句】:【指桑树,骂槐树】释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也作“指冬瓜,说槐树”。 “指冬瓜,骂葫芦”、“指桑骂槐”。例句: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在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谚语俗语第25句】:【狐狸做梦也数鸡】(谚)比喻邪恶之徒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做坏事。
【谚语俗语第26句】:生虫的拐棍——靠不住
【谚语俗语第27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争吵发脾气。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气势之凶,声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谚语俗语第28句】:【坐收渔人之利】此语由“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演化而来。 谓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趁机取利。姚雪垠《李自成》:“李 自成已逃出商洛山,他必定趁着咱们同杨嗣昌杀得难分难 解,因利乘便,坐收渔人之利。”
【谚语俗语第29句】:【喝迷魂汤】(惯)1比喻被迫忘掉过去。2比喻被甜言蜜语所迷惑。 3指头脑不清醒。
【谚语俗语第30句】:八哥儿的嘴——跟着人说话
【谚语俗语第31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种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会越来越重,转以形容负担越来越重。
【谚语俗语第32句】:【没请来财神,却请来太岁】(惯)太岁:传说中的神名,迷信认为在太岁出现的方位掘土建屋,会遭受祸殃,后比喻凶恶的人。比喻没得到好处,却招来了坏人。
【谚语俗语第33句】:【压不住定盘星】(惯)定盘星:秤杆上的第一颗星,为秤锤和秤盘成平衡状态时的悬点。比喻镇不住人。
【谚语俗语第34句】:人老病多,树老根多。
【谚语俗语第35句】:皇帝不称皇帝——孤家寡人
【谚语俗语第36句】:【三魂不附体,七魄在他身】(惯)附体:附在身体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谚语俗语第37句】:【狼精狐狸怪,兔子跑得快】释义:狼机灵,狐狸狡猾,兔子跑得快。用来说人跑得快或应该快跑。例句:“狼精狐狸怪,兔子跑得快。闲话少说,快走喽!”一匪徒神色惶恐地叫着,跟另一匪徒强把观望势态的鹰嘎头人拥上滑竿。
【谚语俗语第38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谚语俗语第39句】:邻居张婶来家里还钱,奶奶客气地推辞了一下,没想到张婶把钱揣进怀里就走了。过后,奶奶尴尬地说:“虚意思碰见热沾皮,客气话被听成了圣旨法律,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呀!”(河南·汝阳)
【谚语俗语第40句】: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
【谚语俗语第41句】: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谚语俗语第42句】:【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见“虱子多了不怕咬”。
【谚语俗语第43句】:【鸡来迎鸡,狗来迎狗】(惯)比喻没主见、没原则,对谁都奉承、迎合。
【谚语俗语第44句】:【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谚)指母子心连心,本是天性。也借指下人受到了惩处,主子心中不安。
【谚语俗语第45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释义:宁肯为正义去死,也不肯苟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老头子摇头晃脑,口沫横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谚语俗语第46句】: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
【谚语俗语第47句】:半夜里捉麻雀——掏窝儿
【谚语俗语第48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谓活受罪。或说:求生不得,求死无 门。香港金庸《射雕英雄传》:“若是落入了他们手中,被充 作官妓,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了。”
【谚语俗语第49句】:【驴不知自丑,猴不嫌脸瘦】(谚)比喻人总缺乏自知之明,看不到自身的错误和短处。
【谚语俗语第50句】:【舍得珍珠换玛瑙】(谚)珍珠、玛瑙:两种珍奇的宝物。用此一宝物,才能换彼一宝物。指要想获得高规格的人与物,必须舍得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
【谚语俗语第51句】:【救人如救火】(谚)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样刻不容缓。指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丝毫不能延迟。 也作“救命如救火”。
【谚语俗语第52句】:【得意不宜再往】(谚)得到一次心满意足,切不可接二连三再去。指凡事必须知足知止,贪得无厌定会招灾惹祸。 也作“得意之事,不可再做”。
【谚语俗语第53句】:【水火不留情】释义:水灾、火灾残酷无情,给人造成的损失大。例句:饲养员笑嘻嘻地说:“没事儿。我活这么大年岁了,还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谚语俗语第54句】:属玫瑰的——刺儿多
【谚语俗语第55句】:【开眼界】(惯)指见到从未见过的事物,增长见识。
【谚语俗语第56句】:孩儿不离娘,瓜儿不离秧。
【谚语俗语第57句】:老虎头上的王字——生就的
【谚语俗语第58句】:自行车胎拔气门嘴——松了气
【谚语俗语第59句】:【七窍里冒火,五脏里生烟】着急万分。成语:心急如焚、五 内俱焚。清代《老残游记》续集:“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 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信呢?俗话说得好,真是七窍 里冒火,五脏里生烟。”
【谚语俗语第60句】:草原里的狍子——三五成群
【谚语俗语第61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指青春期少女的一种心态,希望自 己永远年轻。类似的:年年小姐十八岁。王朔《编辑部的故 事》:“哪怕你真想照着那广告里说的‘今年三十明年十八’ 出来,哥心里也有个准谱。”
【谚语俗语第62句】:【树高招风】释义:比喻目标大了易招致别人的嫉妒反对。例句:问日:“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日:“潭深鱼聚。”悟日:“见后如何?”师日:“树高招风。”
【谚语俗语第63句】:【赔本赚吆喝】(惯)吆喝:叫卖。 做生意折了本,只赚得几声吆喝,白忙碌一场。比喻吃了亏又受了累,什么也没得到。
【谚语俗语第64句】:老嫂比母,小叔比儿。
【谚语俗语第65句】:【三斤鸭子两斤嘴】(惯)三斤重的鸭子有两斤重的嘴。形容极会说话。
【谚语俗语第66句】:【把心掏出来】竭诚相见,说知心话。成语:披肝沥胆。古 华《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给你了,你还不相信?当着龙老 师的面,我再给你起一次誓!”
【谚语俗语第67句】:【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释义: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例句:供桌上,摆放一捆儿毛豆,两杯水酒,一堆红枣,一只雕花的大青萝卜。……这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谚语俗语第68句】:乌龟皎王八——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谚语俗语第69句】:【两面光】(惯)比喻做事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谚语俗语第70句】:【上山容易下山难】(谚)指上山时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时脚步不稳,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时神情慰悦,下落时颜面无光。
【谚语俗语第71句】:温度计掉在冰箱里——直线下降
【谚语俗语第72句】:老驴吃荆条——肚里会编
【谚语俗语第73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惯)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土地。形容非常贫穷。 也作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下无站脚之地。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锥地立足。
【谚语俗语第74句】: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谚语俗语第75句】:老鼠上锅台——熟路
【谚语俗语第76句】:【靶场上的人头——干等着挨打】(歇)指被动地等待挨对方整治。
【谚语俗语第77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谚)指丈母娘爱女儿,自然就喜欢自己的女婿。 也作丈母娘看女婿亲。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谚语俗语第78句】:【 上一个新台阶】有了提高,有了进步。电视新闻:“这条 远洋渔轮的制造,标志着我国造船技术越上了一个新台 阶。”
【谚语俗语第79句】:【一槌敲中鼓中心】(惯)比喻一句话说中了要害。
【谚语俗语第80句】:【一报还一报】人的恶行会受到报复。清代《红楼梦》:“你 一般也遇见对子了。可知一报还一报,不爽不错的。”
【谚语俗语第81句】:【露口风】(惯)指从言谈话语中透露出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风。 透口风。
【谚语俗语第82句】:【时势造英雄】客观环境把普通人锻炼成英雄人物。姚雪 垠《李自成》:“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争里,会把普普通 通的放牛娃儿、小叫花子,磨练成有智有勇,能征善战的将 军。”
【谚语俗语第83句】:【屙屎的死在粪坑里——臭鬼】(歇)臭:谐“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谚语俗语第84句】:戈壁滩上的石头——明摆的
【谚语俗语第85句】:老藤子爬树——绕来绕去
【谚语俗语第86句】: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谚语俗语第87句】:【东边不养西边养】(谚)东边过不下去,就到西边谋生。指到处都可找到活路,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 也作东方不养西方养。 东头不养西头养。
【谚语俗语第88句】:老虎屁股——摸不得
【谚语俗语第89句】:【拿香供敬神,也该认准庙门】释义:比喻要认准对象,不要找错了人。例句:你太会投机了!你当了一辈子狗头军师!你拿香供敬神,也该认准庙门啊!
【谚语俗语第90句】:【家乡的山坡不嫌陡】(谚)故乡的山坡再陡也不会嫌弃。指人对故乡的眷恋,不会因条件差而改变。
【谚语俗语第91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惯)比喻人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
【谚语俗语第92句】:【忍痛割爱】“忍痛割爱”现在指情愿将自己心爱之物或关系密切之人转让他人。体现此人高风亮节以大局为重。这里“割爱”是本词的中心。然而,它的原意并非心爱之物,也非关系密切之人,而是“贪欲”之可憎之事。它源自佛教。在佛教中,“爱”是贪欲的别名,“爱”位列“贪、嗔、痴”三毒之首。爱可生爱,也可生憎,爱的欲深,则憎怨也可能愈大。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生诸烦恼,因此,必欲割之而后快。《楞伽经》指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诸患,皆从爱起。”爱实为生死轮回中的“惑因”。《大智度论》卷二八说:“断诸爱系,直趋涅槃。”《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五有“上为俗人不叹出家割爱难”,所以说,佛教所说的“割爱”是指弃绝红尘俗念,断念出家的意思。后演变成“忍痛割爱”之今义。
【谚语俗语第93句】:【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歇)仓老鼠:粮仓里的老鼠。老鸹:乌鸦。 讥讽富有的人向没有积蓄的人求援是找错了人。
【谚语俗语第94句】:【龙归沧海,虎入深山】释义:沧海:大海。比喻人们各自回到有所作为的地方去。例句:龙归沧海,虎入深山,各有所利耳。不可在此久停,可上白云山聚义。
【谚语俗语第95句】:【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释义:力量弱小,成不了大事。例句:“现在谷存夫还剩了二三十个人,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我们可以高枕而睡了。”
【谚语俗语第96句】:没牙老婆吃胡豆——软磨硬泡
【谚语俗语第97句】:新郎官戴孝——悲喜交集
【谚语俗语第98句】:【鸡也飞了蛋也打了】(惯)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了空。
【谚语俗语第99句】:河中的礁石——敢顶大风浪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