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很多人赞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躺着都中枪!

【歇后语第1句】:【人情若像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谚)人和人的相交,最后如果能够保持初识时的那股热情,就不会彼此怨恨了。指人情往往善始不能善终,开始相亲,久后相怨。

【歇后语第2句】:扁担靠在电杆上——矮了半截;矮了一大截

【歇后语第3句】: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缺少心眼

【歇后语第4句】:【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能满足一切要求,要什么有什么。 类似的:要东有东,要西有西。香港梁凤仪《千堆雪》:“自出 娘胎,就锦衣玉食,穿金戴银……自懂性以来,就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歇后语第5句】:【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见“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歇后语第6句】:【累不累,想想曾经插过队】十年动乱中,中学毕业生大批 去农村插队务农,生活艰苦。意即不要害怕困难,不要害怕 吃苦。池莉《来来往往》:“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 累,想想曾经插过队,这是康伟业自己编的顺口溜,其实也 就是他对待困难的指导思想。”

【歇后语第7句】:【医生】现在,我们把专门治病救人的人称作“医生”。而在我国古代,行医的人,北方称为“大夫”,南方称为“郎中”。据此,有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外来词,随西医而进。其实不然,“医生”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和医有关。 “医生”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与医学、医术有关。唐代太医署下开始设立专门的医学,属于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针对不同专业,学校将学生分为五种: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所谓“医生”,其实就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分别以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念咒施法、识用药材而命名。这时候“医生”一词专指一种医学学生,即准医生。那么,“医生”是怎么成为职业行医者的称谓呢?这与近代西医东传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称职业行医者为“医师先生”。在中国,渐渐演化为“医生”。这其实与“博士”、“学士”在学位上的用法来历类似,是采取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相关名词,拿来称谓西方传来的新的文化内容。所以“医生”一词并不是外来词。

【歇后语第8句】:【打落十八层阿鼻地狱】(惯)阿鼻地狱:佛教指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比喻给以最严厉的惩罚,使之深陷苦难,永无出头之日。 也作“打下十八层地狱”。

【歇后语第9句】:【牵着不走,打着走】(惯)比喻好言相劝不听,被强制或受到惩罚才肯听从。

【歇后语第10句】:无二爷(无常鬼)卖布——鬼扯

【歇后语第11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谚)没有家亲作内应,就不会引来外部的邪魔鬼怪。指外部的邪恶分子到内部来捣乱,总是内部有人勾引。 也作没有家贼引不进外鬼来。 无家鬼送不了家人。

【歇后语第12句】:狂犬吠日——空汪汪

【歇后语第13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见“福无双至日,祸有并来时”。

【歇后语第14句】:【翻老皇历】(惯)皇历:历书。比喻按照陈旧过时的经验、规矩办事。 也作翻隔年的皇历。 翻过去皇历。 翻旧皇历。

【歇后语第15句】:【一肚子坏水】(惯)形容满脑子坏思想、坏主意。

【歇后语第16句】:【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谚)手能抓住,嘴却无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传播消息的自由,不论采取什么严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

【歇后语第17句】:【暴食无好味,暴走无久力】(谚)指吃得过猛,就品尝不出美食的滋味;走得太急,就不会有持久的耐力。泛指做事不可慌乱匆忙,必须稳妥从容。

【歇后语第18句】:【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谚)真人:道教称修行得道的人,此处指明白事理的人。指在真人面前,必须诚心诚意,实话实说,不得有半点掺假。 也作当着明人,不说暗话。 当着真人,不做暗事。 对着真人,不说假话。

【歇后语第19句】:蜜蜂叮在玻璃上——看到光明,没有出路

【歇后语第20句】:【太岁头上动土】(惯)太岁:传说中神名,迷信认为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的岁星(木星)相应而行,掘土建屋要避开太岁的方位,不然就会遭受祸殃。比喻冒犯有权势或强有力的人。

【歇后语第21句】:【添个蛤蟆四两力】(谚)添上个蛤蟆也能多出四两力来。比喻力量虽小,总能帮上一把劲。

【歇后语第22句】:一天中午,我们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午饭。突然,“啪”的一声,奶奶手里的饭碗掉到了地上。我一看,奶奶竟然睡着了。坐在一旁的爷爷笑着说:“瞌睡神,瞌睡神,瞌睡来了不由人。这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假呀!”(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23句】:【一翻拆洗一翻新整】旧如新。明代《金瓶梅》:“一翻拆洗 一翻新。到守备府中,新人轿子落下,戴着大红销金盖袱, 添妆含饭,抱着宝瓶,进入大门。”

【歇后语第24句】: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件作品上交到学校的展览室,同学们正为此事而发愁。班长站了起来,充满信心地说:“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咱们大家在一起合计合计,一定会做出好作品来。”(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25句】:爸爸招待客人喝酒时,每次都留些酒在杯里。妈妈笑着说:“打不过人又不在乎这一掐,能喝就喝,不能喝就算。”(江苏·泗阳)

【歇后语第26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释义:三尺坚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达到目前的状况,不是一时一日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量的积累才形成了质的飞跃。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歇后语第27句】:【张家长,李家短】“张家长,李家短”这一俗语意思是特指那些喜欢说闲话的人。与张家李家并无关连,如同张冠李戴、张三李四一样,都是一种借代。但在源头上与张家李家并不是一点瓜葛也没有,“张家长,李家短”就源自张献忠与李自成。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双雄并峙,互争雄长。在民间流传有“张家长,李家短”的俗语,张献忠为此很欣喜,认为这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实力很强大,能长久。李家的战斗力不行,是短命的,预示着自己必将战胜李自成,取代明朝坐上皇帝宝座,因而乐不可支。其实这只是张献忠的一厢情愿罢了。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张家李家都不长,张献忠一天皇帝也没做上,李自成只做了四十多天的皇帝。

【歇后语第28句】:桂花树旁修厕所一一一阵香来一阵臭

【歇后语第29句】:独树难挡风,独柴难烧红。

【歇后语第30句】:【胆量是斗出来的,志气是逼出来的】(谚)胆量是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志气是由逆境逼出来的。指人的胆量和志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激励的结果。

【歇后语第31句】:世界上最深最难的一门学问——做人

【歇后语第32句】:雨后山洪——冲劲大

【歇后语第33句】:两个婆娘一面锣,三个婆娘一台戏。

【歇后语第34句】:【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释义:读书窗下不要谈论命运好坏,考试场中不要谈论文章如何。例句:秦宗师笑道:“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我本偏不信此说,场上乃论文之地,若不论文,却将何为据?”

【歇后语第35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第5句】: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歇后语第36句】:【财大通神,势大压人】(谚)钱财多了,可以买通神仙;权势大了,可以压众。旧指钱多势大,权钱结合,天大的事也能办成。

【歇后语第37句】:【人吃五谷生百病】见“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

【歇后语第38句】:张飞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歇后语第39句】:黑豆碾了皮——成了光仁(人)

【歇后语第40句】:【秤杆不离秤砣】经常在一起,形影相随。类似的:砣不离 秤,影不离身/针不离线,线不离针。成语:形影不离。骆宾 基《罪证》:“金三天天和雅亭混,秤锤不离秤杆,人家谁不笑 话。”

【歇后语第41句】:【官向官,民向民,穷人向的是穷人】(谚)向:偏向。指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不同,办起事来,总是偏向着自己的群体。

【歇后语第42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歇后语第43句】:【放鸽子】“放鸽子”比喻说话不算数、违约和欺诈行为。自古以来,鸽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义,鸽子还寓意诚信,飞鸽传书就是人们利用信鸽的准确和精准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可这代表诚信的鸽子怎么会被人们用“放鸽子”来比喻不遵守诺言,带有欺骗的含义呢?它源自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放鸽子”是诱拐名贵鸽子的行为。偷窃者训练出一种专用的“诱鸽”,混到别人放飞的鸽群中,诱骗鸽群迷失方向,把它们引回到偷窃者的鸽笼中。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约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个人要给另一人飞鸽传信,但到了约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却等来了一只没有携带信的鸽子。他就质问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鸽子不写信,不履行诺言,说话不算数呀!”“放鸽子”一词作为“爽约”的意思就这样流传下来。

【歇后语第44句】:邻居有个小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贪吃,而且自己的东西从不给别人吃。他爷爷说他“你吃别人的东西吃出汗来,别人吃你的东西急出汗来”。(江苏·常州)

【歇后语第45句】:我指出表弟的缺点,他不但不听,反倒说起我来了。在一旁的妈妈说:“真是病人凶过先生。”(广东·博罗)

【歇后语第46句】:【拖下水】见“拉下水”。

【歇后语第47句】:【借东风】(惯)相传曹操率重兵要攻打东吴,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采用火攻,使曹兵大败。比喻凭借某种有利的条件和时机。

【歇后语第48句】:【烂羊皮也能换麻糖】不论什么东西都有用处。类似的:砖 头瓦渣子也能垫桌腿/烂棉花还有塞缝的用处。张贤亮《河 的子孙》:“烂羊皮也能换麻糖!他立刻佯装出一副恋栈的 表情,啧啧地咂着嘴。”

【歇后语第49句】:【管勺的管不了烧火】(谚)做饭时,掌勺的专管掌勺,不能同时又管烧火。指人只能专务自己职权内的事,不能啥事都管。

【歇后语第50句】:【不吃凉粉让开座】凉粉摊小,座位少。不要白占地方,影 响他人。让开座,也说:腾板凳。聂海《靠山堡》:“你这是什 么话!不想当干部,就早吭声,不吃凉粉腾板凳,离了你这 块云,天也照样下雨。”

【歇后语第51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释义:褶:指包子顶部折皱的面皮。比喻钱财或优点不露在表面。例句:掌柜的,你别瞧我们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招好主顾,财神爷来了。

【歇后语第52句】:好戏能把人唱醉,坏戏能把人唱睡。

【歇后语第53句】:【乱世出英雄】(谚)战乱的年代,往往会涌现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歇后语第54句】:【板上钉钉】(惯)板上钉钉子,十分牢固。1形容态度坚决,或说话算数,决不更改。2形容做事实在、牢靠。

【歇后语第55句】:【脚不点地】(惯)形容走得飞快或不停地走。 也作脚不沾地。 脚不停趾。

【歇后语第56句】:心里塞团麻——乱糟糟

【歇后语第57句】:【砖钱不买瓦】(惯)买砖的钱不用来买瓦。形容人做事不灵活,不知变通。

【歇后语第58句】:碱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

【歇后语第59句】: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歇后语第60句】:【落得河水不洗船】谓省事,不添麻烦,相安无事。落、乐 谐音。明代《金瓶梅》:“奴巴不的腾两间房与他住,只怕别 人。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碍船,看大姐姐怎 么说。”

【歇后语第61句】:【手无缚鸡之力】(惯)手上连捆鸡的力气也没有。指人没有一点儿力气。

【歇后语第62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释义:明知有危险,也要冒险而行。例句:英雄想到这里,就认定这条路走,一定要去跟老虎斗一斗了。趁着酒兴,大步向前。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歇后语第63句】:小惠吃起饭来很香,睡起觉来又很甜,这不,刚写完作业,电视也不看就睡去了。妈妈说:“这娃一天就是穷吃饿喝霉瞌睡。”(陕西·延长)

【歇后语第64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歇后语第65句】:半山坡上弯腰树一一直不得(值不得)

【歇后语第66句】:肚里长瘤子——心腹之患

【歇后语第67句】:【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释义:比喻不顾一切,与人相拼。例句:既然走到这步棋上了,就得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他成心要我死,我临死也要皎他两口!

【歇后语第68句】:【矮子登楼梯——步步高升】(歇)喻境况、生活等一天比一天好,或地位、职位不断提高。

【歇后语第69句】:小明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好不了几天就会滑下来。妈妈说他学习没有恒劲儿,是“下山的太阳红不了一会儿,吃泡泡糖只甜一阵儿”。(河南·新乡)

【歇后语第70句】:【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言马肿背】(谚)橐(tu。)驼:骆驼。见识少的人容易大惊小怪,看到骆驼就以为是马背肿高了。指把不常见的事物看作怪异的,只缘见识太少。 也作少所见,多所怪。 少见必多怪。

【歇后语第71句】:看到好吃懒做的小叔,爷爷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呀,天不会下黄金雨,地不会结金苹果,吹牛打不了粮食,说谎填不饱肚子,再不好好干可咋办啊?”(浙江·温州)

【歇后语第72句】:【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惯)形容用了最大的力气。

【歇后语第73句】:【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歇后语第74句】:铁轨上的火车——走得正行得直

【歇后语第75句】:【酒怕牛肉饭怕鱼】(谚)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饭菜是鱼肉。

【歇后语第76句】:梭子两顶头——尖对尖

【歇后语第77句】:【月亮底下打灯笼——空挂明】(歇)空:本指空中,转指虚而不实。 明:谐“名”。指只挂个虚名。

【歇后语第78句】:【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谚)指受到别人的委托,一定要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 也作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当终事。

【歇后语第79句】:【快马一鞭,快人一言】释义:痛快人说话痛快,干脆。例句:武当说:“快马—鞭,快人一言,说干就干,说走就走.今天动身!”

【歇后语第80句】:【大树底下无丰草】草长赶不上树长。谓环境不利,无法 竞争。类似的:茂林之下无丰草。政论图书:“不是不进则 退,而是慢进则退。人家长得比你快得多,大树底下无丰 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歇后语第81句】:船上开晚会——载歌载舞

【歇后语第82句】:【 盐罐不生蛆】盐能杀菌,盐罐自然不会生蛆。盐罐,谐音 严管;不生蛆,即不变质,意为严格要求就不致腐化变质。 《人民日报》( 1986,2,25):“打铁先得自己身子硬。领导不 受下级的礼固然好,但自己不向上级送礼也很重要。让他 人‘盐罐不生蛆’好,让自己的‘盐罐不生蛆’更好。”

【歇后语第83句】:爸爸的钢笔丢了,妈妈问他丢在哪儿了,他说:“拾东西清楚,丢东西迷糊,我这四方块脑子记不得了!”(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84句】:【认钱不认人】(惯)指人只认钱财,没有情意。

【歇后语第85句】:老鼠钻到烟囱里——两眼一墨(抹)黑

【歇后语第86句】:【好钢使在刀刃上】(谚)指好钢使在刀刃上,才能发挥斩切的作用。 比喻人力、财力和物力,必须用在最需要、最紧急的地方,才能产生巨大功力。 也作好钢使在刀口上。 钢要用在刀刃上。

【歇后语第87句】:【貂惜皮毛象护牙】释义:貂:一种动物,皮毛珍贵。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例句:他略顿了顿,又进一步开导说:“貂惜皮毛象护牙。咱们呢,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站稳脚跟,不被冲垮,保住乌纱帽。”

【歇后语第88句】:【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歇后语第89句】:【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谚)铲草如果不连根除掉,来春草根发芽,又会长出野草。比喻除恶若不彻底,后患无穷。 也作斩草不除根,逢春又发芽。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歇后语第90句】:【买猪不买圈】释义:选择配偶,只看本人如何,不看家庭如何。例句:“买猪不买圈,咱要的是姑娘,看她家干啥?”

【歇后语第91句】:【磨扇压住手】(惯)磨扇:石磨的上下两片圆盘。磨扇压住手,动弹不得。比喻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

【歇后语第92句】:【蛤蟆、促织儿,都是一锹土上人】(谚)促织儿: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样,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的。指地位相同、命运相连的苦命人,理应相互关照。

【歇后语第93句】:【死羊不曾见,活羊见万千l释义:除了死羊没见过外,活羊可见得多了。比喻世面见得广。例句:[净]你老爹怎么料我?[丑]说你是犁牛之子,怎么与我千里驹同行。[净]啐,啐!死羊不曾见,活羊见万千。我看你在眼里?

【歇后语第94句】:王某出外打工,没有挣到几个钱,家里的地却荒了。他妻子说:“到外挣块板,家里却丢扇门。”(辽宁·大连)

【歇后语第95句】:【吐口唾沫在河里毒死鱼】形容人狠毒。沙汀《淘金记》: “不过,你们应该赶快想个办法!那些人么,哈哈,吐口唾沫 在河里面,鱼都会毒死的,你们说这话对不?”

【歇后语第96句】:他光指使别人干活,自己却不动手。叔叔说他是“猪八戒犁地,光仗嘴拱”。(河南·民权)

【歇后语第97句】:【打官腔】(惯)旧指说一些官场上的门面话,现指利用规章制度来推托、责备。也指拿冠冕堂皇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话来应付人。

【歇后语第98句】:欢喜与悲哀的聚散地——车站

【歇后语第99句】:离开人民找不到幸福,爱祖国才有好生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63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