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经典俗话,你知道多少?
【歇后语第1句】:【 锣齐鼓不齐】步调不一致,不整齐。张孟良《儿女风尘 记》:“除去几个头目和不懂事的小孩子,谁也不拍手,稀稀 拉拉,锣齐鼓不齐。”
【歇后语第2句】:肚皮上的疖子——心腹之患
【歇后语第3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见“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歇后语第4句】:【太刚则折】(谚)折:折断。物体过于刚硬,就容易折断。比喻人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刚烈,就容易受挫折。
【歇后语第5句】:【贴人不富自家穷】(谚)贴:补贴,帮补。在钱财上帮补别人,往往是别人没有帮补好,倒把自己拖垮了。指用财物扶持别人,并非救助人的好办法。
【歇后语第6句】:学校成立了“微机兴趣小组”,我怕自己笨,不敢报名参加。爸爸知道了,鼓励我说:“刀钝石上磨,人笨努力学。只要你认真下苦功学,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江西·赣州)
【歇后语第7句】:星期天,小姨带着一周岁的表妹来我家做客。妈妈对我说:“你带表妹到那边玩,我和小姨文案话儿。”可是,我无论怎么哄,表妹就是不肯跟我走。妈妈笑着说:“官儿不离堂,孩儿不离娘。你自己玩去吧!”(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8句】:【好花需绿叶扶持】见“红花虽好,也仗绿叶衬映”。
【歇后语第9句】:【酒头茶脚】(谚)喝酒要从酒坛上部舀,喝茶要喝二遍沏出的。指酒性轻,故酒坛上部的为佳;茶性重,故沏二遍的茶浓。
【歇后语第10句】:【野鸡戴皮帽儿——充鹰】(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11句】:某村干部在群众大会上讲自己是如何秉公办事的,可在宅基地的审批中,还是给他的亲戚开了方便之门。爷爷忿忿不平道:“说归说,笑归笑,秃头和尚向老道。”(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12句】:【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释义:比喻凡事都有原因。例句: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寻你?
【歇后语第13句】:接生婆动刀——要孩子的命
【歇后语第14句】:木鱼命——辈子挨打
【歇后语第15句】:【阴一套阳一套】(惯)指人耍两面派,当面和背后不一样。
【歇后语第16句】:【爬得高,跌得肿】(谚)指向上爬得越高,跌下来必定伤得越重。比喻人追求名利的欲望越强烈,失败起来就越惨重。也比喻权势越大,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也作爬得高,跌得重。 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攀得高,跌得重。
【歇后语第17句】:三十亩地一头牛——安居乐业
【歇后语第18句】:【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谚)新媳妇迎到门前,还得耗费一条牛的价钱。指旧时娶媳妇花费很大,从提亲到订亲直到完婚,花钱无数。
【歇后语第19句】:【勿谓尺五,后且不补】(谚)不要认为裂缝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无法弥补。比喻微小的问题不及时解决,酿成大祸就后悔不及。
【歇后语第20句】:【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歇后语第21句】:半空点蜡烛——高明
【歇后语第22句】:沉香木当柴烧——屈了材(才)
【歇后语第23句】:恶狼装羊——居心不良
【歇后语第24句】:【矮檐之下出头难】(谚)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体弯曲,难以伸直头颅。比喻人身处强大势力的压抑之下,身不由己。
【歇后语第25句】:【春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歇)春凳:一种有靠背、宽而长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条件。
【歇后语第26句】:【隔年的皇历看不得】释义:皇历:阴历历书。它的节气不是固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个样子,隔年不适用。借指不能按老规矩办事。例句:“……可后来往深里一寻思,就觉得咱思想老了,跟不上趟了。老黄历翻不得哕!……”
【歇后语第27句】:【让猫看肉,让獾守田】(惯)獾:即狗獾,哺乳动物,毛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趾端有长而利的爪,善于掘土,昼伏夜出。比喻为坏人干坏事提供方便。
【歇后语第28句】: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歇后语第29句】:【 说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感动得流泪。《人民日报》 (1981,8,29):“至于有些做广告宣传的,更是尽夸‘瓜’甜, 待到读者买到书之后,仔细一看,便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 更谈不上‘看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了.。”
【歇后语第30句】:【千年大道走成河】(谚)指长年走人的大道,因为被践踏得多,越来越低陷,终有一天会变成河道。
【歇后语第31句】:【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歇)比喻人去向不明。 也作“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去向”。
【歇后语第32句】:【绿帽子】称人妻子有外遇,人们给他一个不雅的称号,叫做“戴绿帽子”。“绿帽子”一词源自古代服饰制度。汉武帝之后,随着儒家礼乐制度的健全,服饰的尚色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服饰的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标识。汉代就以绿色巾为贱服。后汉李封为延陵令时,对犯法的下属官吏不加体罚,而罚戴绿头巾。元明两代,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以标志所从事的贱业。《元典章》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以表示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后因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八载:“吴人称妻有淫行者为绿头巾。”“绿头巾”为什么又演变成“绿帽子”,原来,“绿帽子”就是“绿头巾”(见现代汉语词典)。
【歇后语第33句】:【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释义:比喻越来越糟。一代不如一代。例句:待黎伥当家时,更是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人死家破,一败涂地,只剩下黎伥一人,以教私塾为生。
【歇后语第34句】:【好像欠他二百钱】形容人脸色难看,态度不好。海外张 爱玲《金锁记》:“成天挂搭着个脸,倒像我该她二百钱似 的。”
【歇后语第35句】:雨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真烦人!一天,我问爷爷雨为什么总是不停。爷爷说:“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这雨一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连阴。”(河南·镇平)
【歇后语第36句】:【一铆对一窍】(惯)铆:铆钉。 窍:指铆眼儿。形容算计得正合适,不多也不少。
【歇后语第37句】:【 养熟的鸟也会飞走】指限制不了行动自由。汪曾祺《大淖 记事》:“这种事在大淖这个地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养熟 的鸟还有飞走的时候呢,何况一个人!”
【歇后语第38句】:【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惯)指不会受到什么损伤或损失。
【歇后语第39句】:【东风射马耳】(惯)东风在马耳边吹过,马没有任何反应。比喻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歇后语第40句】:【虎不离山,龙不离渊】见“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歇后语第41句】:【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谚)僧:和尚。指葱耐冻,再冷的天气也冻不死;和尚可以四处化斋,当然不会饿死。
【歇后语第42句】:【无名不知,有名便晓】(谚)指人不出名时,没有人知道他;一出了名,便谁也知晓。也指人交识很广,只要是有名有姓的,他都认得。
【歇后语第43句】:【提着头过日子】(惯)比喻时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歇后语第44句】:【有本不愁利】(谚)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钱,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谋取到利,本钱是基础。
【歇后语第45句】:【砍倒树摸雀崽儿——照稳当里办】(歇)雀崽儿:刚出生的麻雀。 指办事求稳。
【歇后语第46句】:邻家的大伯办了个养鸡场,鸡蛋却舍不得吃一个。村里人议论说:“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卖鞋老婆赤脚走,卖盐老汉喝淡汤。”(河南·镇平)
【歇后语第47句】:【富贵不归故乡,好似衣锦夜行】释义:富贵:指有钱有势。人富贵了,应当回故乡看一看。例句:羽摇首道:“富贵不归故乡,好似衣锦夜行,何人知晓?我已决计东归哩!”
【歇后语第48句】:【弟兄协力,土块变金】(谚)兄弟之间如果同心协力,一起奋斗,就能创造出黄土变金的奇迹。指兄弟同心最难能可贵。 也作“兄弟同心,黄土变金”。
【歇后语第49句】:煮熟的鸭子飞上天——怪事一桩;弥天大谎
【歇后语第50句】:爸爸干活不小心,手划破了点皮,又是吃药又是抹药。妈妈看见了说:“你真是猴子屁股当疮治。”(甘肃·临夏)
【歇后语第51句】:【跑解马的打扮儿——伶伶俐俐】(歇)跑解马:又称跑马卖解,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着简便。
【歇后语第52句】:哥哥一回到家就做功课,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很好。妈妈鼓励他说:“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幸福从艰苦中获取,在学习上没有什么捷径,就要勤奋认真。”(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53句】:书店里失火——字燃(自然)
【歇后语第54句】:【能狼难敌众犬】(谚)再凶猛的狼也对付不了众多的狗。比喻武艺再高强的人,也难胜过众多的敌手。 也作能狼敌不过众犬。 能狼不敌众犬,好汉架不住人多。
【歇后语第55句】: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歇后语第56句】:白娘子喝雄黄酒——得意忘形;现了原形
【歇后语第57句】:【打狗看主人】释义:比喻看在主人或上司的面上,对某人宽容、饶恕。“主人”又作“主子”。例句:保安团、警备队、马大胡子,都有她的亲戚,惹翻了那帮人,可不好对付。怎么办?打狗看主人,只有把她放掉。
【歇后语第58句】:【水火不相容】释义:水和火,不能同时在一个火炉里存在。比喻彼此相冲突,无法调和。例句:他绝不使自己的家业接近愁人姚士杰,那和他的“政治性儿”水火不相容。
【歇后语第59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只懂得利。例句:为了给宝成再加把劲儿,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屁话,于是又说:“我这个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爷文案,让他赏给你十亩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过个舒贴日子去吧。”
【歇后语第60句】:【经是真经,叫歪嘴和尚念歪了】释义:比喻好事让人办坏了。例句:伍参谋道:“经是真经,就怕歪嘴和尚念歪哩!”冯有亮感慨地说:“是啊,担心的有道理。……”
【歇后语第61句】:【疾风暴雨,不过寡妇之门】见“促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
【歇后语第62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释义: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旧时有在这天早上逮癞蛤蟆做药的习俗。比喻迟早逃脱不了。例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砸了你们的骨头熬成油,也得清账。
【歇后语第63句】:【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歇)天桥:北京市永定门内一个地段,旧时民间艺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卖艺为生的人。旧时在天桥卖艺的人常摆出表演功夫的架势,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动真的。指光说得好听而不实干。
【歇后语第64句】:表弟为姥姥扫地,扫了一半就不扫了。姥姥说:“你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饭,吃得不饱。叫人拿你没办法。”(河南·博爱)
【歇后语第65句】:【越怕鬼越多】指精神上缺乏信心,将更加被动。或说:怕 鬼有鬼/越怕越有鬼/怕鬼被鬼吓着。类似的:越害怕越跌 交。《铁道游击队》:“你明天可理直气壮的上站去,啥事不 要怕,越怕越有鬼上门。”
【歇后语第66句】:【驼子跌跟斗——两头不着实】(歇)驼子:驼背的人。跟斗:跟头。两头:本指头和脚,转指两方面。不着实:本指没有落在实处,转指事情落空。指两方面都落空。
【歇后语第67句】:【打哈哈】(惯)1指凑趣,逗笑。 2指对事情敷衍、应付。
【歇后语第68句】: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
【歇后语第69句】: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辞;含含糊糊
【歇后语第70句】:胡葱掐了头——装蒜
【歇后语第71句】:【龙归沧海,虎入深山】(惯)比喻有才能的人找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或地方。 也作龙归大海,虎进深山。 老虎入山,蛟龙下海。 虎进深山,龙归大海。
【歇后语第72句】:【长考出臭棋】(谚)长考:过长时间的思考。指下棋时,棋手思考过度就会陷于犹豫不决,出现败棋。 也比喻做事思虑过多容易坏事。
【歇后语第73句】:【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见“马屁拍在马腿上”。
【歇后语第74句】:珠穆朗玛峰点灯——最高明
【歇后语第75句】:【说不清,道不明】(惯)指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也作“说不清,道不白”。
【歇后语第76句】:王刚最近不思学习,却讲究吃喝穿戴。王刚妈担忧地说:“这孩子最近是吃饭讲花样,穿衣服要高档,头发拾掇得发亮,学习成绩却一天天下降。刚他爸,你可得管管啊!”(河南·西峡)
【歇后语第77句】:张明非常懒,常常不做作业,还说他不会。老师说:“笨人怨刀钝,懒人怪草韧。”(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78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歇后语第79句】:【有根才开花,有蔓才结瓜】(谚)没有根的草木开不了花,没有蔓的植物结不出瓜。指凡事必定先有根本,然后才能发展壮大。
【歇后语第80句】:【长牛短马一鞍驴】释义:这是评论牲畜好坏的经验。牛身子要长,马身子要短,驴身子一鞍子正合适。例句:这马早上牵来的时候、我看过了。常言道:“长牛短马一鞍驴。”看这马身架团团的,倒是个材料。
【歇后语第81句】:【饿狗不离主】(谚)狗再饿,也不肯离开它的主人。指狗有不嫌主人贫穷的本性,只要见到狗在哪里,也就能断定它的主人在哪里。
【歇后语第82句】:草鞋里面长青草——慌(荒)了手脚
【歇后语第83句】:我很馋嘴,想跟妈妈去很远的地方吃宴席,妈妈说:“就知道吃肥走瘦。”(贵州·印江)
【歇后语第84句】:【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释叉:形容趋炎附势。例句:“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看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i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歇后语第85句】: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歇后语第86句】:【踏人一脚,须防一拳】(谚)你踢了别人一脚,必须防着别人要打你一拳。指当你打击别人时,必须谨防别人向你报复。
【歇后语第87句】:【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谚)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处处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时时挨饿。指不能死守成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歇后语第88句】:【草绿色军服】“草绿色的军服”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20世纪初,英国人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派军队进攻非洲的布尔人。当时,布尔人的武器不如英国军队。为了战胜数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军,布尔人便根据非洲的山地特点,穿上草绿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与草木相似的颜色。他们悄悄地躲在丛林里,敌人简直看不出丛林里有人。而当时的英军却穿着很显眼的红色军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军目标太明显,布尔人老远就可以用武器射击,英军被打死打伤七万多人。后来,英国军队接受了这个教训,将红色军服改为暗绿色。以后,各国的军队也相继把军服改成了黄色或草绿色。
【歇后语第89句】:我下棋时从没把小卒放在眼里,结果许多次都输在不起眼儿的小卒手里。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某些大事的成败,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和细枝末节中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0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歇后语第91句】:【开店容易守店难】(谚)指让店铺开业不难,从早到晚守着店铺支应顾客却不易。
【歇后语第92句】:【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谚)富家豪华奢侈,一席酒筵的费用,就是够买贫穷人家一年的口粮。 指富人生活极其铺张浪费。也指贫富之间的差距惊人。
【歇后语第93句】:【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谚)枇杷皮色发黄时是夏天,这时瓜果桃李齐上市,疾病多,医生忙;橘子皮色发黄时是冬天,市上没了瓜果,疾病少,医生闲。指夏季人们乱吃瓜果,容易生病。
【歇后语第94句】:每当我帮爷爷倒完茶,捶完背,端来洗脚水,爷爷便笑着对我说:“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狼啃脖子没人管。”(甘肃·敦煌)
【歇后语第95句】:【随风倒】(惯)形容没有自己的主见,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
【歇后语第96句】:最近,弟弟因迷恋上玩游戏机,学习成绩像坐滑梯似的急速下降。妈妈严厉批评他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勤奋,谁的瓜儿就结得大如盆;谁偷懒,谁的瓜儿就结得像小碗。你现在这样,怪谁呀!”(甘肃·兰州)
【歇后语第97句】:【瘦狗莫踢,病马莫骑】(谚)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马不可骑它。比喻对于病弱衰老的人,只应当怜悯救助,绝不可歧视凌辱。
【歇后语第98句】:【又想吃大饼,又不愿累牙】(惯)比喻既想得好处,又不愿出力。
【歇后语第99句】:火柴头碰磷片——触即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