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民间俗语俗话,句句说到心坎上!
【谚语俗语第1句】:前一段时间,我们这儿老是阴雨不断,姥姥说:“老天爷把下雨当生意做了。”(河南·禹州)
【谚语俗语第2句】:汽车司机扳轮胎——忽左忽右
【谚语俗语第3句】:娘勤女不懒,爹懒儿好闲。
【谚语俗语第4句】:脚踏楼梯板——步步高升
【谚语俗语第5句】:【瘸驴配破磨】(惯)比喻有缺陷的两个人正好相配。 也作“破磨对瘸驴”。
【谚语俗语第6句】:笙笛合奏——连吹带捧
【谚语俗语第7句】:【可望而不可及】看得见,得不到。及,也说:即。成语:望 洋兴叹。刘云若《红杏出墙记》:“但她已像美人如花隔云 端,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即,到如今更落得相思不相见。”
【谚语俗语第8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释义:天下没有人比亲娘待自己更好的了。例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看来还是其产党好,我,我一家准备搬回雷坪来住。
【谚语俗语第9句】:【山字摞山字——请出】见“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请出”。
【谚语俗语第10句】:头顶上长眼睛——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谚语俗语第11句】:【摆门面】(惯)门面:商店房屋沿街的一面,比喻外表。指讲究排场,过于追求外表的体面。
【谚语俗语第12句】:【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人在社会上磨练,能增长才干。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缺点是有,那不要紧,克服了缺 点,这是优点。古语说得好: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你 们今天就好好儿检讨检讨吧!”
【谚语俗语第13句】:脚上的泡儿——自己走出来的
【谚语俗语第14句】:【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谚)公主:皇帝的女儿。公府:官府。 娶来皇帝的女儿做妻子,就像平地里建起官署一样。指突然间大富大贵,是喜,也是愁。 也作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 娶妇得公主,平地实公府。 娶妇得公主,无事招官府。
【谚语俗语第15句】:【 小戏当大戏唱】小事当大事做,小事也认真做,不马虎。 类似的:小戏法,大排场。柳青《创业史》:“说他们小戏当大 戏唱,不叫农业社,也要和灯塔社比赛!”
【谚语俗语第16句】:【大饥食宜软,大渴饮宜温】(谚)指人在极度饥渴的时候,只宜进软食,饮温水。
【谚语俗语第17句】:【撑船撑到岸,帮人帮到底】(谚)撑船运送乘客,一定要送到对岸;帮助危难中人,一定要帮他彻底解除危难。指帮助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谚语俗语第18句】:妈妈常劝外公买台拖拉机代替黄牛耕田,外公不乐意,说:“耕牛一步,黄金百斗;老牛爬坡,气死马骡。我可舍不得换!”(湖南·会同)
【谚语俗语第19句】:【 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一种社会心理:喜欢奉承,忌讳 直言。明代《警世通言》:“正是: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 那时连马德称也只道自家唾手功名,虽不深怪那先生,却也 不信。”
【谚语俗语第20句】:对着镜子谈心——左右无人
【谚语俗语第21句】:老虎离了山林——抖不起威风来
【谚语俗语第22句】:晚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装着去睡觉,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妈妈发现了,又带气又带笑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张家口)
【谚语俗语第23句】:【执牛耳】(惯)古代诸侯歃血为盟时,主盟者亲手割牛耳取血。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谚语俗语第24句】:你往哪里跑;死路一条;走投无路
【谚语俗语第25句】: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谚语俗语第26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给老人或长辈祝寿时,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作为祝词。它作为完整的一句话最早出自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可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两句话原本并不在一起使用。先说“寿比南山”。南山之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致意思是说,如同上弦的月亮,好比初升的太阳,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塌陷落。因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知名的经典,好多成语典出《诗经》,《诗经》被称为典故的摇篮。 “寿比南山”源出于此,应十分确定。再说“福如东海”。比喻福气像东海那样浩大,一望无际,永无尽时。此是泛指东方的海。祝词中借用“东海”,就是祝愿老人或长辈富足、长寿,福气像东海那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到了明代,人们才把“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连起来用,自有道理,寿长福大,才为幸福,缺一不可。
【谚语俗语第27句】:三横加一竖——想称王了
【谚语俗语第28句】:【上卦不灵下卦灵】释义:这次不行下次行。例句:“闯荡江湖总得冒点风险,免不了有个三长两短。上卦不灵下卦灵,只要实权在手。”
【谚语俗语第29句】:关公不杀曹操——思念旧情
【谚语俗语第30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反映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日常 生活有关。类似的:梦是心头想。巴金《探索集》:“人们还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有时灵,有时又不灵。”
【谚语俗语第31句】:白菜拌豆腐——清清白白
【谚语俗语第32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谚)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罚。 旧指金钱万能,只要用钱,死罪可赎,活刑可免。
【谚语俗语第33句】:【说出大天十九点来】意即不管怎么说,无论如何。类似 的:说出大天来/说下黄天表来。浩然《艳阳天》:“还讨论什 么呀?今年要地五劳五分红,这是坚决性的,说出大天十九 点来,也得这么办!”
【谚语俗语第34句】:【狗熊掰棒头,掰一个丢一个】狗熊掰棒头,不知道收藏,谓 得而复失,一无所获。狗熊,也说:猴子。古华《芙蓉镇》: “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说过,区长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太不严肃。”
【谚语俗语第35句】:【扣帽子】(惯)指给人无端加上罪名或不实之词。
【谚语俗语第36句】:【肚子里有货】(惯)比喻人有学问或有主意。
【谚语俗语第37句】:【 打入十八层地狱】佛教认为人死后要下地狱受罪。指受 重罚。相关的:打入冷官。姚雪垠《李自成》:“要是真有地 狱,哼,他死后就该打入十八层地狱!”
【谚语俗语第38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谚)和尚跑得了,和尚庙却跑不了。指当事人可以跑掉,但产业还在,有干系的人还在。比喻暂时的应急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作跑了和尚有庙在。 跑得了老道跑不了观。观:道教的庙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
【谚语俗语第39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表示能够承受,不会有什么困难。王 统照《山雨》:“本来那边是那边,他们是他们,天塌了有地接 着,到了时候,吃亏也没他们的份!何苦替古人担忧?”
【谚语俗语第40句】:【词出佳人口】(谚)词:词曲。佳人:美女。指同是词曲,一经美女的嘴唱出,就格外悦耳动听。
【谚语俗语第41句】:【使唤什么马,用什么鞭子】采取相应的方法。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我暴,是对你,啥马,用啥鞭子!”
【谚语俗语第42句】:【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歇)兜肚:护肚子的内衣,上下都有带子束在身上。绊:缠束。指人不受约束了。一说“绊”谐“盼”,指没有盼头了。
【谚语俗语第43句】:【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谚)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了荆棘一样生涩。指技艺要想精熟,必须常习常练。 也作三日不练不顺手,两天不念不顺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谚语俗语第44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释义:拈(nian):拣起。形容人懒怕动。例句:冯金保又说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
【谚语俗语第45句】:【小康】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一词使用频繁。那么,小康源出何处?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民劳》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到春秋战国时代,小康是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一种社会境界,它相对于“大同世界”而言,层次比较低。东汉郑玄说过,小康是比较安定的生活状态。大约到了宋代,小康一词才逐渐接近现代含义,指家庭比较富裕,不愁温饱,可用小康表示。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具有崭新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单是有钱就是小康,而且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文化、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谚语俗语第46句】:【赊三不敌见二】(谚)赊:赊欠,未当场结清货款。见:同“现”。赊卖三文,不如现得二文。指宁可少得现钱,也不要不牢靠的欠账。 也作赊得不如现得。 赊三千不如现八百。
【谚语俗语第47句】:【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分,反而害了自己。成语:弄巧 成拙。王蒙《失态的季节》:“我们当时就议论,钱文前途是 远大的,只是方向的问题,方向对了,当然愈聪明愈好了,方 向不对,那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谚语俗语第48句】:【是药三分毒】见“凡药三分毒”。
【谚语俗语第49句】:【不显山,不露水】释义:看不出有山,也看不出有水。比喻没有显露出来,不被人注意。例句:他呀,尽跟我打马虎眼,哼哼哈哈的,那可真叫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派呀!
【谚语俗语第50句】:【老鸹野雀旺处飞】比喻人投奔兴旺之处。类似的:雀儿 只拣旺处飞/蜜蜂只拣旺花飞/鸟向亮处飞。姚雪垠《李自 成》:“俗话说:老鸹野雀旺处飞。如今他看见咱们困在此 地,有翅难展,他自然要另打主意,不肯回来。”
【谚语俗语第51句】:阎王涂水彩——色鬼
【谚语俗语第52句】:【河里无鱼市上取】(谚)河里没有鱼,到市场上就能买到。指出产的地方缺货,聚卖的市场上却有的是。也指这里没有那里有,要把眼界放宽点。 也作“河里没鱼市上看”。
【谚语俗语第53句】:【吃了橄榄灰儿——回过味来】(歇)橄榄:橄榄树的果实,吃时先涩后甜。回味:本指吃了橄榄后细品余味,转指事情过后从记忆里体会。指事后终于醒悟过来。 也作“吃了橄榄——晓得回味”。
【谚语俗语第54句】:【炮弹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类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语:大材小用、小题大作、得不偿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 古城》:“现在叫我出出进进送人,这不是钢材当木材用,起 重机吊摇篮,大炮打麻雀?”
【谚语俗语第55句】:【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 |释义:意指要讲情面,不要揭发别人的短处。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谁人不知?也不该为一个使女子,便无情无义地骂我!”
【谚语俗语第56句】:【不打不相识】这个俗语的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转而发展成不仅相识,而且相好,“打”倒成了相识的机遇,坏事变好事。它源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因犯案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又遇到李逵。吃喝间,宋江嫌鱼汤不新鲜,叫酒保做几碗新鲜的鱼汤。正好酒馆里没有了新鲜鱼,李逵便去江边的渔船上讨鱼。打渔的伙计不想给,李逵大怒,与几个渔人打了起来。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水性极好,将李逵按在水里,呛得他晕头转向,不是对手。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张顺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戴宗向张顺介绍}兑:“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张顺道:“啊!原来是李大哥,只是小曾相识!”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不成相识。”
【谚语俗语第57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言行使别人高兴,使自己人灰 心丧气。明代《水浒》:“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 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
【谚语俗语第58句】:无二爷(无常鬼)卖布——鬼扯
【谚语俗语第59句】:【揭盖子】(惯)比喻把掩盖着的矛盾、问题揭露出来。
【谚语俗语第60句】:【上山打柴,过河脱鞋】(谚)上到山上就打柴,要过河水就脱鞋。比喻到什么环境,就要有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也比喻遇到什么情况,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可拘泥。
【谚语俗语第61句】:【当面鼓,背后锣】释义:比喻人耍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例句:吴书记听了,马上沉下脸来,说了句:“当面鼓,背后锣,尽搞破坏!”
【谚语俗语第62句】:生命的幸福在身体,身体的强壮在健康。
【谚语俗语第63句】:【臭猪头,自有烂鼻子闻】释义:比喻人品虽然不好,但总有人欣赏。例句:赵雄上任侦缉处长那天,竟然亲自“登门求贤”,请金鳄出来当大队长,这正如俗语说的:“臭猪头,自有烂鼻子闻。”
【谚语俗语第64句】:【铁石心肠也落泪】形容感人之深,令人掉泪。香港唐人 《金陵春梦》:“男女老少哭声震天,喊声动地,十里之外都能 听到,铁石心肠也得落泪。”
【谚语俗语第65句】:【 走错了庙门,敬错了神】找错了地方,求错了人。刘绍棠 《鹧鸪天》:“当年你爸爸自讨苦吃,偏要学经济,而且学的是 农业经济,真是走错了脚步,进错了庙门。”
【谚语俗语第66句】:【不打无准备的仗】泛指做事情要有准备,要有成功的把 握。莫应丰《将军吟》:“不打无准备之仗,情况是复杂的,我 们要做复杂的准备。”
【谚语俗语第67句】:【破罐子破摔】(惯)比喻犯了错误而不想改正,任其发展。
【谚语俗语第68句】:【一世破婚三世穷】(谚)指破坏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穷的报应。
【谚语俗语第69句】:娶媳妇死老娘——哭笑不得
【谚语俗语第70句】:【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见“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谚语俗语第71句】:【水中月,镜中花】指虚幻。成语:镜花水月。《傅雷家 书》:“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谚语俗语第72句】:【借棍子打狼】利用一个打击另一个。成语:借刀杀人。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西北人有句土话: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这根棍子打我这只老狼。”
【谚语俗语第73句】:【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视】(谚)履(lu):穿鞋走路。盲:瞎眼。跛子不能行走,但他并没有忘却穿鞋走路;瞎子眼不能视,但他并没有忘却睁眼看物。指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生命的本能。
【谚语俗语第74句】:【张跟斗,竖直立】(惯)竖直立:做倒立。翻跟头,做倒立。比喻瞎折腾。
【谚语俗语第75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链基,不如待时】(谚)磁(zT)基:古时农具名,大锄。纵然智慧高超,也不如趁个有利的形势;纵然使用着先进农具,也不如遵从农时效果好。 指善于待时和乘势,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也作虽有兹基,不如逢时。兹基:即磁基。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谚语俗语第76句】:【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释义:念珠:数珠,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比喻伪装成好人。“戴”又作“挂”。“假装”又作“假充”。例句:韩宝根又说:“钱万利是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咱使他的钱,就等于用他的高利贷呀!”
【谚语俗语第77句】:【伞】“伞”是下雨天出行谁也离不开的雨具。“伞”是谁发明的呢?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传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饭,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鲁班便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一下。然而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于是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知道媳妇的想法后,茅塞顿开,动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块布,安上骨架,装上把儿,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
【谚语俗语第78句】: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谚语俗语第79句】:雪山日出——天明地白
【谚语俗语第80句】:【和稀泥】(惯)比喻无原则地调解纠纷或解决矛盾。 也作“抹稀泥”。
【谚语俗语第81句】:【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关云长曾过五关、斩六 将,威震一时。但也丧失荆州,败走麦城。此语表示只夸功 劳,不说缺点。《新凤霞回忆录》:“戏班有句话:老是说自己 当年过五关,斩六将,从不说走麦城。你是属关公的。”
【谚语俗语第82句】:【出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谚语俗语第83句】:【宁挨杠子不挨针】释义:比喻小亏不吃吃大亏。例句:“像他这号人,给他面子他不要,非给他个厉害看看他不会做出血筒子!”“奴婢也看他是一个宁挨杠子不挨针的人。”
【谚语俗语第84句】:叔叔干活时,哪活轻抢着干哪活。爸爸冲着他说:“看来,你就是下油锅也得看看那个地方冒泡不冒泡啊!”(湖北·京山)
【谚语俗语第85句】:【刀对刀,枪对枪】释义:比喻针锋相对,不示弱。例句:不能给他软的,也用不着跟他绕了,就跟他刀对刀,枪对枪干一家伙,让他有法儿开台,没法儿收场。
【谚语俗语第86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淮阴人,西汉刘邦手下的将 领。有一次刘邦问他能够指挥多少军队作战,他回答说: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续孽海花》:“不要注 重在一人,我们应当乘时事危急,组织团体,集合人才。如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谚语俗语第87句】:【再过二十年,又是好汉一条】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谚语俗语第88句】:【不知者不作罪】(谚)指不了解情况而误犯了别人,应当得到别人的原谅与宽恕。 也作不知者不怪。 不知者莫怪罪。 不知者不为过。
【谚语俗语第89句】:【把死马当活马治】释义: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最后的努力来挽救,寄希望于万一。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个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烧着眉毛,只好把死马当活马治,立刻请他喝酒吃饭。
【谚语俗语第90句】:鳄鱼上岸——来者不善
【谚语俗语第91句】:【二月间的桃子——不熟】(歇)本指桃子尚未成熟,转指对人或事物不熟悉。
【谚语俗语第92句】:【老爷好见,舅舅难缠】指大人物好说话,手下人常常刁难。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也调侃说古言曰,老爷好见,舅 舅难缠。找张校长,自不能迈过你这大秘书的锅台上炕 呵。”
【谚语俗语第93句】:【救急不救穷】对于紧急的困难,应该帮助;对于贫穷,无 力帮助。《天怒》:“再说,救急不救穷,你光着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谚语俗语第94句】:【抱成一团】(惯)指紧密团结在一起。
【谚语俗语第95句】:【子孙不如我,要钱干什么;子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谚)子孙后代不肖,给他们留财产干什么;子孙后代比自己强,给他们留财产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孙后代不论好坏,祖辈父辈都没有必要留财产给他们。
【谚语俗语第96句】:人家都在种麦子,可爸爸却像没事人似的。妈妈催他,他却说:“三个月不同点,三个月同收。慌个啥哩?”(四川·达县)
【谚语俗语第97句】:牛郎织女哭梁祝——同病相怜
【谚语俗语第98句】:我数学考了【第99句】:6分,满心欢喜地捧着卷子在爸爸面前炫耀。爸爸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还差0.4分哩,千万别骄傲。”(陕西·佳县)
【谚语俗语第99句】:长江牌产品——全国第一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