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精辟民间俗语俗话,让人忍不住点赞收藏!

【歇后语第1句】:【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歇后语第2句】:【 赶早不赶晚/宜早不宜迟】争取时间,防止意外。类似的: 紧前不紧后。《短暂的春秋》:“改正这些东西宜早不宜迟, 宜快不宜慢。”

【歇后语第3句】:【一而再,再而三】(惯)比喻由此及彼,连续多次。

【歇后语第4句】:【兔儿爷】在民间,兔被神化了,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神兔被称为“兔儿爷”。那么,“兔儿爷”是从何说起呢?关于“兔儿爷”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个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表达谢意,纷纷送东西给玉兔;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郎,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风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百姓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家家都要供奉它,给它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它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它为“兔儿爷”、“兔奶奶”。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捧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可见,人们对兔儿爷的神化和喜爱。

【歇后语第5句】:【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歇)打紧:本指系紧裤带,转指事情要紧。指一点儿也不要紧,不必在意。

【歇后语第6句】:【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释义:鹌鹑:一种小乌,也叫鹑,雄性好斗。比喻人失利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例句:“是啊,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这家伙上不了阵势。”老孟也附和道。

【歇后语第7句】:【笑掉了大牙没人补】对讥笑者表示不满。意即没有什么 可笑的,当心别笑出毛病来。没人补,也说:没人拾。类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坏了脚面子。冯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给你们拾!”

【歇后语第8句】:【火大无湿柴】(谚)指火势大了,湿柴也能燃烧得很旺。比喻人多力量大,有气势,就不怕困难多,任务重。 也作“旺火没湿柴”。

【歇后语第9句】:【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谚)旧指猪来使家穷,狗来使家富,猫来使家死人办丧事。一说猪常到穷人家,狗常到富人家,猫常到耗子多的人家。

【歇后语第10句】:脚上的泡儿——自己走出来的

【歇后语第11句】:【赶着羊群攻猛虎】释义:比喻让大家白白去送死。例句:你们几个先引大伙走吧,别无头苍蝇似地乱飞。弄不好,那成了赶着羊群攻猛虎了!

【歇后语第12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歇后语第13句】: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要想身体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体好,睡觉不蒙脑。

【歇后语第14句】:【 烧的纸多,惹的鬼多】好心惹麻烦。赵树理《老定额》:“烧 的纸多,惹的鬼多!我也觉得定额太细了,有毛病。”

【歇后语第15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谚)相隔千里,民风就不相同;相隔百里,习俗就不一样。指地域不同,民风民俗就互不相同。

【歇后语第16句】: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歇后语第17句】:【小人】现在人们所说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术不正,胸怀不够坦荡的人。“小人”,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含贬义的道德评价范畴,时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饺子还要“剁小人”,可见其处境不妙。其实,若追根溯源,“小人”境况的恶化,是有一个嬗变过程的。西周时期,“小人”不过是一种身份的称谓而已。如《小雅·大东》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意思是说贵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则在路边观望。可知,“小人”泛指平民和下层劳动者。“小人”之称,这里虽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偏见,却没有道德贬损之意。 “小人”一词,还是个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宋钱俪《钱氏私志》:“燕风北俗,不问士庶,皆自称小人……对中人以上,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则称我家。”除此之外,“小人”还有几种含义并非贬义。如旧时下对卜有过失,检讨时常说:“小人该死。” 把“小人”斥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为孔子,请看儒家经典。首先,“小人”好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其次,“小人”无固定德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再次,“小人”不知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还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由于儒家多贬斥小人,在中国历史上“小人”多取贬义。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从古至今,“小人”的贬义概念没有发生变化。

【歇后语第18句】:【开空头支票】说话没有保证,实现不了。相关的:空口说 白话。浩然《艳阳天》:“光给我们开空头支票,不办真事儿, 要这样,我们还拥护他呀!”

【歇后语第19句】:【青是青,黄是黄】(惯)形容是非分明。

【歇后语第20句】:【狗咬狗——两嘴毛】(歇)本指双方都咬下对方一嘴的毛,转喻坏人互相争斗,都没有好结果。

【歇后语第21句】:【争得猫儿丢了牛】(惯)比喻得不偿失。

【歇后语第22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歇后语第23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见“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歇后语第24句】:【重打鼓,另开张】(惯)比喻从头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锣鼓另开张。 另打锣鼓重开张。

【歇后语第25句】:【 卖瓜的不说瓜苦】不说自己的缺点,不说对自己不利的 话。类似的:卖酒的不说酒薄。刘云若《(旧巷斜阳)自叙》: “幽默杂志、论语社都有一条社章,是‘不说自己的文章不 好’。这是对的,卖瓜的谁肯说瓜苦呢?”

【歇后语第26句】:老鹰不抓兔——吃饱撑的

【歇后语第27句】:老鼠吃猫饭——偷偷干

【歇后语第28句】:【才脱虎坑逃得去,又遭机阱捉将来】(惯)机阱:设有机关的捕捉野兽的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指刚逃出险境,又中奸计被捉。

【歇后语第29句】:【猫老不逼鼠】(谚)逼:威慑。指猫老了,对老鼠就失去威慑力。比喻人到老年,就不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有威势,有作为。

【歇后语第30句】:【上与王公同坐,下与乞丐同眠】能够与任何人相处交谈。 清代《平山冷燕》:“才人游戏,无所不可。古人说:上可与玉 皇同居,下可与乞儿共饭。此正是吾辈所为。”

【歇后语第31句】:【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时头朝下钻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浅的程度,转喻人说话、做事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歇后语第32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释义: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为不好的人,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例句:不过,话得往深处说,坏人尽管摇头摆尾地得意,好人还得做好人!咱们得忍着点,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话吧?

【歇后语第33句】:【大家拾柴火焰高】(谚)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大。 也比喻大家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就多。 也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歇后语第34句】:【拳头里攥着两把指甲】(惯)比喻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歇后语第35句】:【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歇)劁(qia。)猪:阉猪,割去猪的睾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两头:本指首尾两端,转指两个方面。指两方面都没落好。 也作劁猪割耳朵——两下受苦。 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歇后语第36句】:【八竿子打不着】(惯)形容二者没有关系或关系十分疏远。

【歇后语第37句】:熟戏要当三分生,练成要加三分功。

【歇后语第38句】:【姑爷进门,小鸡没魂】(谚)姑爷:岳丈家对女婿的敬称。没魂:吓掉了魂。指女婿是丈人家的娇客,女婿一来,就要杀鸡置酒,盛情款待。

【歇后语第39句】:【掰开指头算一算】仔细算算。掰,也说:扳,以动作显示 计算。老舍《四世同堂》:“你掰开手指头算算,吃过我多少 顿饭,喝过我多少酒、咖啡,说句不好听的话,我要把那些东 西喂了狗,它见我都得摇摇尾巴!”

【歇后语第40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谚)无门:没有门径。指祸或福的到来,是人自身招引的。 也作祸福无门皆自取。 祸福无门人自攀。

【歇后语第41句】:有道数学题,爸爸讲了半天我还是不明白。爸爸急得点着我的头说:“难道你的脑筋都是直的,怎么连一点弯都不会转啊?”(河北·迁安)

【歇后语第42句】:杂交的骡子一非驴非马

【歇后语第43句】:跳远比赛——寸土必争

【歇后语第44句】:【锥子扎不出一声来】(惯)形容人不爱说话,无论受到怎样的刺激都不吭声。

【歇后语第45句】:老太太买肉——不要筋(紧)

【歇后语第46句】:【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释义:奔车:疾驰的车。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履舟:翻沉的船,借指被灭的商朝。伯夷:商孤竹君长子,商亡,他和他的弟弟叔齐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奔车、覆舟,比喻时世危乱。如果生逢治世,就不会有坐在奔车上的仲尼与饿死首阳山的伯夷。例句: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受身于不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歇后语第47句】:【是亲三分向,是火热如炭】(谚)旧指人情从来就是有亲必顾的。 也作是亲三分向,是火就热炕。 是亲三分向,是灰热过土。 是亲三分向,不亲不一样。

【歇后语第48句】:【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歇后语第49句】:【~白遮九丑】(谚)九:多的约数。只要面皮白净,其他生理上的丑点都能遮掩过。指人脸面白净,就显得英俊、秀气。

【歇后语第50句】:【人拉着不走,鬼拉着飞跑】(惯)指责人不跟好人学,光跟着坏人干坏事。

【歇后语第51句】:【家中百事兴,全靠主人命】释义:家庭兴旺,全凭主人的命运。例句:自古道:“家中百事兴,全靠主人命。”十个妇人,敌不得一个男子。自从宋敦故后,卢氏掌家,连遭荒歉,又里中欺他孤寡,科派户役,卢氏撑持不定,只得将田房渐次卖了,赁屋而居。

【歇后语第52句】:【爬高枝】(惯)比喻攀附有权势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门坎儿。 攀高枝儿。 飞到高枝上。

【歇后语第53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谚)驻军的军营像铁铸一般,经久不动;军营里的士兵却一拨去了又来一拨,流动不停。指军营是固定的,士兵是流动的。 也作“铁打军营流水的兵”。

【歇后语第54句】:【慧眼识英雄】有眼光,能识别人才。台湾琼瑶《窗外》: “不过他教书确实有一手,我们校长也算慧眼识英雄。”

【歇后语第55句】:【牙疼不是病,疼杀无人问】(谚)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却揪心般疼痛,别人无法体会。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开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来真要命。

【歇后语第56句】:【蝉曳残声过别枝】蝉飞走时伴着叫声。比喻急忙离开,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几块钱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纳了就蝉曳残声过别枝。”

【歇后语第57句】:【借死不借生】(谚)宁可将屋子借给人停丧,也不借给人生孩子。指死人出殡后屋子马上会还,生孩子则占据屋子时曰长。

【歇后语第58句】:【说的有心,听的有意】(惯)指说话的人有意要表达某种意思,而听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歇后语第59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歇)吊桶:打水用具,多用辘轳吊入井中打水。本指七个桶上来八个桶下去,转以形容人心神慌乱不安或心神不定。 也作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歇后语第60句】:【伯乐一顾,马价十倍】(谚)伯乐:春秋时秦人,善相马。指只要伯乐对某一匹马看上一眼,这马的价钱就会提高十倍。也借指经威望高的人推荐,其人的地位就会大为改观。

【歇后语第61句】:鲁达当和尚——半路出家

【歇后语第62句】:【抬杠】“抬杠”比喻好挑毛病、好打叉子、搭话好与人作对的现象。它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抬杠”起初还真同抬杠子有关。在我国的北方,很早就残存着一种习俗,那就是所谓的“抬杠会”,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人们除了逛花灯、吃元宵、猜灯谜之外,还要参加热闹的“抬杠会”。会上,由身强力壮的人抬着竹杠,上面有轿子,轿子上坐着一个穿着奇装异服、口齿伶俐的人物。他就是“抬杠会”的主角。他们抬着竹杠和轿子在人群中穿行,轿上的人就和周围的人找话茬进行辩论,比赛斗嘴,甚至对骂,但谁也不会恼怒。 “抬杠会”上的两人的语言对抗逐渐演化,人们就常常把说话时双方的对抗较劲儿叫做“抬杠”。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抬杠”的起源。这种“抬杠”或“斗嘴”甚至还被转化成俗民生活艺术里以耍嘴皮子为乐的艺术活动,特别被相声艺术吸收和运用,中国有一个相声段子名字就叫《抬杠》,所以,“抬杠”并不全是浪费口水,其中也包含着智慧,要是能抬出点水平,那也是一种“口才”。

【歇后语第63句】:荷叶做雨伞——难遮盖

【歇后语第64句】:【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谚)要知山下路的难易走向,还得问问过往的行人。比喻要了解真实情况,还应向实践着的人请教。

【歇后语第65句】:【铁炼成钢,兵练成将】(谚)铁经过千锤百炼就能锻成好钢,士兵经过千锤百炼就能成为好将领。指艰苦锻炼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歇后语第66句】:【人在人情在】(谚)人在的时候,你来我往,有情有义;人一死,便情义两断。常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令人慨叹。 也作人在人情在,人死情丢开。 人在人情在,人死两丢开。

【歇后语第67句】:【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释义:欠债人即使穷到极点,碰到厉害的讨债人也只好还债。例句:“可知道‘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你而今遇着凤四哥,还怕赖到那里去!”

【歇后语第68句】:邻居婆媳两人为点小事又在吵嘴,奶奶忙赶过去劝解道:“你俩都想开点,天天生活在一起,勺子和碗还磕碰呢。该伸的伸点,该蜷的蜷点,不就好了?”(山西·应县)

【歇后语第69句】:我做完作业正打算出去玩,妈妈叫住我:“为什么不看一会儿课外书呢?”我嘀咕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要我看课外书。”“乖女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快去看书。”(江苏·如皋)

【歇后语第70句】:【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释义:比喻好人不担心没有人要,或有东西不担心送不出去。例句:有一场好雨马上种谷,我看你快找旁的哪组少人的参加吧,我不信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你父子好手把呀。

【歇后语第71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谚)奸宄(guv):犯法作恶的人。指执法严明,犯法作恶的现象自然就少;政令威严,偷盗抢劫的事情就不易发生。指要使社会稳定,必须严法清政。

【歇后语第72句】:【水过地皮湿】(惯)1形容事情只是走个形式和过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2指从所经手的事情中捞到了好处。 也作“雨过地皮湿”。

【歇后语第73句】:眼镜蛇张嘴——放毒

【歇后语第74句】:【 今儿脱了鞋,不知明儿穿不穿】上床睡觉,也许就起不来 了。指难保不发生意外。明代《金瓶梅》:“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今早脱下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谁人 保得常无事?”

【歇后语第75句】: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老哥哥)

【歇后语第76句】:【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谚)指饭前宜先喝汤水,有益于肠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药,保持健康。

【歇后语第77句】:小卒子拱老帅——将军

【歇后语第78句】:【槽里无食猪拱猪】(谚)喂猪的食槽里要是没了食物,猪就会用嘴互相拱咬。比喻经济拮据之时,容易彼此抱怨或争吵。

【歇后语第79句】:【鸡蛋里寻骨头】(惯)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鸡蛋里挑骨头。 鸡蛋里找骨头。

【歇后语第80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歇后语第81句】:【打蛇不死,后患无穷】释义:除害不干净、彻底,留下无穷祸患。例句:要不是石永吉那个该死的不辞而去,特派员的暗杀队,只怕连一根汗毛也捞不到。“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歇后语第82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谚)比喻机会难得,不能随便错过。

【歇后语第83句】:【一辈人不管两辈人的事】(谚)指儿女辈的事让儿女自己去料理,当父母的不必包办代替,操多余的心。

【歇后语第84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府无门闯进来】(惯)地府:迷信的人称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指自己找死。 也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歇后语第85句】:【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骄人】(谚)求人的人常有一种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总有一种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帮忙和答应帮别人忙,心态迥然不同。

【歇后语第86句】:【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容易找到,容易捉住。明代《二刻拍 案惊奇》:“通判即时差人押了妻子,竟到这江令史家里来 拿。通判坐在赵大家里立等回话。果然,瓮中捉鳖,手到拿 来。”

【歇后语第87句】:【拉关系】(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和一些人亲近。

【歇后语第88句】:【网兜舀水】释义:用疏网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计划或努力完全落空。例句:眼瞅着今年果松是丰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说不定能顶两三年。一搬家,岂不成了网兜舀水。

【歇后语第89句】:【不怕路远,只怕志短】(谚)比喻只要有志气,有决心,就不怕艰难困苦。

【歇后语第90句】:【 整篓洒油,满地捡芝麻】大处浪费,小处节俭。类似的:大 海泼油,路上捡芝麻/大路上捡芝麻,大缸倒香油/大罐子泼 油,蚊子屁股上挖脂。老舍《青年突击队》:“那么多洋灰,没 人给盖上,一下雨就全完,可是你去捡钉子?大篓洒油,满 地捡芝麻!

【歇后语第91句】:船帮做棺材——漂流了半辈子才成(盛)人

【歇后语第92句】:【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惯)比喻采取损害他人的手段,求得个人地位的提升。

【歇后语第93句】:过了春的白菜——不吃香

【歇后语第94句】: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95句】:有一天,妈妈要出去吃席。这时,外面还刮着大风,很冷。妈妈说:“八里地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凉水。在家吃吧!”(河北·廊坊)

【歇后语第96句】:【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谚)夜草:夜里给牲口喂的草料。 外财:也叫横财,不是通过正当渠道得来的钱财。马没有夜草就不会上膘,人不得外财就不能暴富。 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发了横财的。 也作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歇后语第97句】:阉了的公鸡——不啼(提)

【歇后语第98句】:【倒贴三百钱也不干】条件优惠也遭拒绝。《艾芜短篇小说 选》:“以后,鬼才肯去领孩子,倒找我三百钱,我都不爱干 的,还要打我哩!”

【歇后语第99句】:【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弯腰,鞠躬。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这样卑鄙的人在一起!宁可饿死,也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3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