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心的民间俗语经典谚语,看了就想收藏!
【歇后语第1句】:【八月十五大过年】释义:指中秋节比过年还重要。例句:至于姑娘们,这一天则是无论穷富,外表上看来总是比平时快活的,其原因是她们都忙着拜月。有句俗话:“八月十五大过年。”
【歇后语第2句】:【摸阎王鼻子】(惯)比喻冒生命危险。也比喻离死不远。
【歇后语第3句】:【靠人磨镰刀背光,靠人舀饭尽喝汤】(谚)别人帮忙磨镰刀,往往只磨光了背儿,锋刃没磨;别人帮忙舀饭,往往只舀面上的稀汤,没舀到干饭。指凡事必须依靠自己。
【歇后语第4句】:开水锅里加凉水——下子冷静下来
【歇后语第5句】:【用人血染红顶子】(惯)顶子:清朝官员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用宝石、水晶、珊瑚、金属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表示一定的品级。比喻靠害人来谋取官职。 也作“拿人血染红顶子”。
【歇后语第6句】:【捋虎须】(惯)比喻冒险去触犯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也作捋老虎须。 撩虎须。
【歇后语第7句】:吃饭时,我把吃剩下的饭倒掉了,妈妈说我不懂得珍惜粮食。我说:“就那么一点,算什么?”爸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顿省一把,一年买匹马。”(河南-汝阳)
【歇后语第8句】:【蛤蟆上樱桃树,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释义:讥讽人欲望高,想得美,但实现不了。例句:“嘿嘿,是笑我们厂蛤蟆上樱桃树,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哪……”史文远听了,连连摇头:“这种歪言邪语何足挂齿!谁爱嚼舌头就让他去嚼吧。咱们走咱们的路。”
【歇后语第9句】:一块石头落了地——放心了
【歇后语第10句】:屈死鬼进衙门——鸣冤叫屈
【歇后语第11句】:奶奶和一个远房的亲戚拉家常,问她家有几口人,她苦笑一下说:“我现在是头疼一家病,脚动大搬家啊!”(江苏·金湖)
【歇后语第12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稳当当的】(歇)形容稳妥可靠。
【歇后语第13句】:剜肉补疮——顾此失彼
【歇后语第14句】:【一失足成千古恨】错误影响太大,无法挽回,贻害终生。 台湾林海音《晓云》:“更告诫:社会是险恶的,谈爱情要注 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不可漠视!”
【歇后语第15句】:赶马车的开汽车——不懂那一套
【歇后语第16句】:【千金易求,信誉难得】(谚)信誉:由诚实守信获得的美好声誉。 千两黄金容易求得,信誉却很难获取。专指商场中营利居其次,树立信誉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誉值干金”。
【歇后语第17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歇后语第18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释义:祸害要来,无法躲过去,只有大胆地迎接它。例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
【歇后语第19句】:【一人在朝,百人缓带】(谚)缓带:放宽衣带,形容舒适、安然的样子。旧指一人在朝做官,亲友都能过上悠闲的生活。
【歇后语第20句】:二奶和小婶吵架时,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奶奶无可奈何地说:“真不知道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河南·郸城)
【歇后语第21句】:我们村李伯伯家里很有钱,但他的儿子李冲不学好,经常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结果被公安局抓走了。我们一家人谈论这件事时,奶奶说:“千间房子万顷地,就怕没有好子弟。”(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22句】:肚里吞金——有内才(财)
【歇后语第23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歇后语第24句】:【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谓自己的事情不管,干涉别 人。成语:不务正业。《光明日报》(1987,12,5):“在这个问 题上往往管得不够,而在其他问题上管得多了,种了别人的 地,荒了自己的田。”
【歇后语第25句】:【乌龟进了瓮】(惯)比喻陷入绝境。
【歇后语第26句】:【三分人才,七分修饰】(谚)人才:人的身材长相。一个人的仪表美,三分靠生成,七分靠打扮。指衣着打扮对人的外观形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也作三分人样,七分打扮。 三分相貌,七分打扮。
【歇后语第27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释义:当乡人:同一乡里的人。指同乡人总是有情谊的。例句:咱算是他乡遇故知,我就是冯大狗,论乡亲辈你还得叫我哥哥。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
【歇后语第28句】:舞台上的灯光一引人注目
【歇后语第29句】:【怀揣金刚钻,敢揽破瓷碗】(谚)金刚钻:用金刚石做的钻头,能钻透瓷器。指有了金刚钻,才敢承揽补修瓷器活。比喻有某方面的本领,才敢承担某方面的任务。
【歇后语第30句】:【凤不离窠,龙不离窝】释义:窠:鸟的窝。比喻君王不宜离开京城,离开皇宫。例句:寇准之言,未可深恃,望陛下详察。切勿轻举。谚云:“凤不离窠,龙不离窝。”今陛下离廊庙而履疆场险地,岂不危乎!
【歇后语第31句】:【仓廒府库,抹着便富】(谚)廒:存粮的大仓库。只要接触粮仓、银库,就一定会富起来。旧指凡管理粮仓、银库的,就没有不从中谋取财物的。
【歇后语第32句】:【河水犯不到井水】见“井水不犯河水”。
【歇后语第33句】:【男人要俏一锭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谚)一锭墨:像墨锭一样通身黑衣。三分白:艳色装束夹带几分白色。指在服装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带几分白色。
【歇后语第34句】:【狗还向主人三分】释义:骂人不知向着主人,不如狗。例句:他妈的,狗还向主人三分。你们端着掌柜的碗,掌柜的遭了难,一点都不着急,简直是没良心。
【歇后语第35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歇后语第36句】:【表壮不如里壮】释义:事物的外表强壮不如事物的内里强壮。也可以比喻妻子善于持家,比男子更重要。例句:“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
【歇后语第37句】:放学后没写作业,我就玩去了。爸爸说:“刚教训过你,你小子真是属老鼠的,爪子一落地就忘了!”(安徽·嘉山)
【歇后语第38句】:【炮弹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类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语:大材小用、小题大作、得不偿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 古城》:“现在叫我出出进进送人,这不是钢材当木材用,起 重机吊摇篮,大炮打麻雀?”
【歇后语第39句】:【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歇)“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本指汉字的笔画“点”,转为量词,表示少量。指还有一些差距。
【歇后语第40句】:【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惯)平时不在佛前烧香,急难之时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应付。 也作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闲时不烧香,忙时抱佛腿。
【歇后语第41句】:【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惯)马不卸鞍,人不卸甲,随时准备打仗。 形容军旅生活的艰辛。 也作鞍不离马,甲不离躯。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歇后语第42句】:【天无绝人之路】(谚)老天不会让人无路可走。指人在绝境中总能找到出路。为鼓励人战胜困难的常语。 也作天下没有绝路。 天不绝人。
【歇后语第43句】:【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马拉松,原指长距离赛跑。借 指会议时间拖得太长,不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日报》 (1991,12,29):“最近,江苏省南通市领导对开会发言实行 限时发言的新招,有效的整治了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的 会风。”
【歇后语第44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歇后语第45句】:【一字长蛇阵】原为一种队列,借指排长队,或称长龙。李 准《老兵新传》:“在往农场的路上,几辆旧汽车上边装着粮 食、豆子、麸皮、柴油桶等,排成一行在前走着;接着是一排 拖拉机一字儿排开跟着;再后边是牛群、骡子群、大马车,逶 逶迤迤在路上布成了一条一字长蛇阵。”
【歇后语第46句】:【吊胃口】(惯)本指用好吃的食物引起人的食欲,比喻使人产生兴趣或欲望。
【歇后语第47句】:刀尖上赌气——活不久;活不长
【歇后语第48句】:【 不犯王法不怕官】不触犯法律,便无所畏惧。类似的:理 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沈从文《边城》:“祖父不作声了,他 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 办。”
【歇后语第49句】:小寡妇生孩子一有老底儿
【歇后语第50句】:【骑驴的不知赶脚的苦】(谚)赶脚:赶马赶驴的脚夫。骑在驴背上的人,体会不到随在驴后赶脚的人跑路的辛苦。借指幸运者难以体会到厄运者的苦愁。
【歇后语第51句】:黄河水——倒(道)不完;源远流长
【歇后语第52句】:一缕棉丝难织布,一粒大米难做饭。
【歇后语第53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指因果关系,做事会有结果。类似 的:刮春风,下秋雨。峻青《秋色赋》:“我们中国有句农谚: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话,不只是一种气候上的规律, 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
【歇后语第54句】:【不怕肚不饱,就怕气不平】(谚)不怕受饿,就怕受气。指受人凌辱比挨饿更难忍受。
【歇后语第55句】:【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谚)仙鹤再好,那是天上飞的;麻雀再小,却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实惠的利益可靠。
【歇后语第56句】:【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谚:话不说清楚,听话的人心里就不明白;这和油灯必须拨动灯芯才能燃亮是一个理。指讲话必须把道理讲清讲透。 也作灯不挑不明,鼓不打不响。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辩:辩论。
【歇后语第57句】:【乌龟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针锋相对。也指两强相遇,互不相让。 也作“乌龟碰石板——硬碰硬”。
【歇后语第58句】:酱油店里打架——争风吃醋
【歇后语第59句】:【一巧破千斤】(谚)凭着心灵手巧,可以破开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艺或智谋,就能胜过身壮力大的人。
【歇后语第60句】:叫老虎驾车——谁赶(敢)
【歇后语第61句】:我的字总写不好,爸爸说我的字像是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我埋怨说笔不好,爸爸说:“驴不好好拉套,还嫌套杆子弯。”(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62句】:【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释义:比喻只要人在,虽少,也会像种子一样,发展壮大起来“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别看我们游击队只剩下二十多个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种。火种本身不大,但它燃烧起来,就会引起漫山大火!
【歇后语第63句】:大妈一见熟人就爱拉家常。有一次,大伯对我说:“你大妈是柳木屁股,走到哪儿根就扎到哪儿。”(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64句】:【头枕着烙饼挨饿】见“枕着烙饼挨饿”。
【歇后语第65句】:五一放假时,爸爸带我回农村的爷爷奶奶家。我看见一只老母鸡正在孵蛋,可窝中有鸡蛋,还有鸭蛋,觉得很奇怪。奶奶说:“家鸭很笨,不会孵蛋,只能让母鸡代劳。”几天后,窝中的小鸡全都出壳了,可鸭蛋还没变化。奶奶又说:“鸡鸡二十一,鸭鸭二十八,时候还不到呢!”(河南·罗山)
【歇后语第66句】:弟弟学习不认真,经常完不成作业,老师教育他说:“笔杆几克重,无志拿不动。你呀,要知道成功在于勤奋。”(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67句】:【打横炮】(惯)比喻横加干涉,制造麻烦。
【歇后语第68句】:擀面杖打飞机——高不可攀
【歇后语第69句】:【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张飞穿起针线来,睁大眼睛瞪着针头的小孔。形容惊讶、惊奇或发呆、发愣。也形容惊恐、害怕。
【歇后语第70句】:尿盆里起雾——臊气
【歇后语第71句】:【饿狗不离主】(谚)狗再饿,也不肯离开它的主人。指狗有不嫌主人贫穷的本性,只要见到狗在哪里,也就能断定它的主人在哪里。
【歇后语第72句】:骆驼脖子仙鹤腿——各有所长
【歇后语第73句】:【怀里揣着兔子】(惯)形容心里害怕、慌乱。
【歇后语第74句】:【扎鱼不扎母子鱼,打猎不打失群雁】(谚)母子鱼:将近产子的鱼。 失群雁:离群的孤雁。指捕鱼打猎也应有怜悯之心。
【歇后语第75句】:【爬得高,跌得重】释义:官职攀得越高,招来的灾祸越大。例句:爬得高,跌得重。心越狠,命越穷。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歇后语第76句】: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以大欺小
【歇后语第77句】:石头上绣花——难起头
【歇后语第78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歇后语第79句】:【赚钱打棺材钉】诅咒人贪财,吝啬。汪幸福《浪迹台湾 岛》:“叫你多出两个菜,你为何当耳边风?你赚那么多钱打 棺材钉?”
【歇后语第80句】:【伞】“伞”是下雨天出行谁也离不开的雨具。“伞”是谁发明的呢?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传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饭,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鲁班便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一下。然而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于是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知道媳妇的想法后,茅塞顿开,动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块布,安上骨架,装上把儿,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
【歇后语第81句】:头顶橄榄核,脚踩西瓜皮——又奸(尖)又猾(滑)
【歇后语第82句】:【诚招天下客】真诚能够取得人们的信任。《北京日报》 (1986,7,28):“诚招天下客,我离开餐厅时,看出不少中外 顾客与服务员很熟悉。”
【歇后语第83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谚)蛇行有蛇路,鼠行有鼠路,各有各的路数。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门路,绝不肯平白地让自己困着。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歇后语第84句】:【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歇后语第85句】:程咬金的本事——只有三斧头的硬功夫
【歇后语第86句】:【出岔子】(惯)指出了差错或事故。
【歇后语第87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脚】伤害别人,会遭到报复。清代《三侠 五义》:“那人忙中有错,忘了打人一拳,防人一脚,只听 ‘拍’,面上早已着了石子,哎哟一声,顾不得救他的伙计,负 痛逃命去了。”
【歇后语第88句】:跛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歇后语第89句】:【一个毛厕里的蛆——没有两样货】(歇)比喻同是坏人,不会有两样。
【歇后语第90句】:门旮旯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歇后语第91句】:因为长得不算好看,我整天闷闷不乐的。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思以后,开导我说:“人美不在貌,美在心肠好。只要你多做对集体对大家有利的事,大家都会喜欢你的。”(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2句】:【老虎嘴里讨肉吃】谓要求对方放弃利益,做不到。成语: 与虎谋皮。茅盾《子夜》:“跟吴老三交涉,简直是老虎嘴里 讨肉吃!”
【歇后语第93句】:【 大将难免阵前亡】将军有时也要战死。有能耐的人也不 能万无一失。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瓦罐不离井上破, 将军难免阵前亡。你我两人,下半世也够吃用了,只管做这 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歇后语第94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谚)挺尸:谑称躺倒睡觉。板脂:皮下脂肪。吃过饭如果不睡一觉休息一下,人就长不起肉膘。指饭后睡觉休息,有益于身体强壮。
【歇后语第95句】:【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谚)佳人:美貌女子。好运来时会遇到好友,霉运来时会遇到美女。指艳遇给男子带来的往往是不幸。
【歇后语第96句】:【雏鸟不练飞,永远振不起翅膀】(谚)雏鸟:小鸟。指小鸟必须练习飞翔,才能振翅高飞。比喻年轻人如果不在社会上磨炼闯荡,就不会坚强起来。
【歇后语第97句】:【狗仗人势】释义:比喻依仗主子的势力欺负人。“人”又作“狼”。例句: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子,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
【歇后语第98句】:【鸟靠翅膀,人靠脚力】(谚)鸟要生存,全靠翅膀到处飞翔;人要生存,全靠自己的脚力到处活动。指人是凭着亲身实践开拓事业的。
【歇后语第99句】:【红花也得绿叶扶】能人也得有人帮助。王朔《顽主》:“红 花也得绿叶扶,您自个站在台上难道不寂寞?该找几个凑 趣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