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典民间俗语,句句扣人心弦!
【歇后语第1句】:镜子里瞪眼——自己恶自己
【歇后语第2句】:【笱里的鱼儿——有进无出】(歇)笱: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很小,鱼进去就出不来。指人或物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
【歇后语第3句】:【老鹰不吃窝下食】(谚)老鹰宁可飞向远处觅食,也不吃窝旁的东西。比喻恶人为掩护自己,从不在自己落脚的周围作案。 也作老鹰不打窝边食。 岩鹰不打窝下食。
【歇后语第4句】:【分银子都会有人骂】做好事也会有人不满。陈残云《香飘 四季》:“好比俗话说的,分银子都会有入骂,搞社会主义,跫 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总有些人不满意。”
【歇后语第5句】:【亲戚有远近,朋友有薄厚】(谚)亲戚中有远亲近亲的分别,朋友中有交情浅交情深的分别。指同样都是亲戚朋友,总有远近厚薄之分,不可一概而论。 也作“亲戚有厚薄,朋友有远近”。
【歇后语第6句】:【猫哭老鼠——假慈悲】(歇)指假仁假义,假装同情受害者。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猫儿哭耗子——假慈悲”。
【歇后语第7句】:早上,姥姥切萝卜准备炒菜,我让她给我切青的那头儿吃,姥姥说辣。我说那就吃根那部分,那部分甜。姥姥点着我的脑门说:“你这傻孩子,人家吃萝卜是‘青的辣,白的淡,只吃当间二指半’。”(河南·临颍)
【歇后语第8句】:【买金须问识金家】(谚)要买金子,就要让辨识金子的专家来鉴定,这才不至于买来假货。指不识真金的人,会把真金当假金。比喻宝物在外行眼里,显不出它的真价值。
【歇后语第9句】:【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歇后语第10句】: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歇后语第11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惯)l形容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2指人自私,光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
【歇后语第12句】:【牛蹄子,两瓣儿】指分开,合不到一起去。浩然《艳阳 天》:“别人家都是和和美美的,为什么你们爷俩总是牛蹄子 两半儿?”
【歇后语第13句】:我做事,常常是事没办成反倒惹出麻烦来。妈妈批评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还甩了一窗台子。”(河北·藁城)
【歇后语第14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俗语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用来劝诫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济著作《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时期的口语,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动的意思,而是立刻、当下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恶业,立刻修得正果。最初,在《景德传灯录》中有“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变成了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中有一个故事说波罗僚国有个屠夫叫广额,每日都杀无数羊。后来他见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终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这个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歇后语第15句】:【 一法通,百法通/一理通,百理明】精通一门,有助于理解其 他道理。法,也说:窍、理。成语:触类旁通。香港梁凤仪 《千堆雪》:“一理通百理明,能把一个小城里的银行分行打 理得井井有条,才有资格坐上世界金融中心内大银行的主 席宝座。”
【歇后语第16句】:【砍的不如镟的圆】(谚)镟(xuan):用车床或刀刃转着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镟下的圆。 比喻编造的假话不如顺情合理的话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灵活应付好。 也作“砍的不圆镟的圆”。
【歇后语第17句】:【苏州蛤蟆——南蟾】(歇)南蟾:南方的蟾蜍,谐“难缠”。指人或事不容易应付。
【歇后语第18句】:【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两头使坏。明代《金瓶梅》:“当初只 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水,一头放火,架的舌,把一个好媳妇 儿生生逼勒的上吊死了。”
【歇后语第19句】:【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歇后语第20句】:我和妈妈在街上看到一张布告,上面说母女俩合伙诈骗被判了刑。妈妈感慨地说:“啥大人养啥孩儿,啥蒜结个啥蒜薹儿。”(河南·汤阴)
【歇后语第21句】:逼上梁山——横竖一拼
【歇后语第22句】:【关门不见开门见】(惯)指经常见面,互相来往。
【歇后语第23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歇)指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之。 也作“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
【歇后语第24句】:【抠着屁股——自抬自】(歇)抬:抬高。指自己抬举自己。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25句】:【有错拿的,没错放的】既已捉住,就不会轻易放走,须得仔 细查究。相关的:只有错捉,没有错放。老舍《离婚》:“有错 拿没错放的,小赵一句话可以叫他出来,一句话也可以叫他 死。随张大哥的便。”
【歇后语第26句】:【打死不离亲兄弟】(谚)指同胞兄弟情深义重,纵然有时起冲突,也还是情同手足。
【歇后语第27句】:妈妈给我们姐弟俩买了很多好吃的,姐姐坚持先让妈妈尝一尝,妈妈笑得合不拢嘴,说:“要吃还是麻叶(一种油炸食品)
【歇后语第28句】:【自家窝里鸡争斗】(惯)比喻内部闹矛盾,起纷争。
【歇后语第29句】:【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得喂猫】释义:比喻人有本事,一人就担得起重任;人无能,再多也无用。例句: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得喂猫,少说我们还有六七十个兄弟,满可抵挡百十号民兵,怕哪样?
【歇后语第30句】:哥哥一回到家就做功课,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很好。妈妈鼓励他说:“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幸福从艰苦中获取,在学习上没有什么捷径,就要勤奋认真。”(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31句】:妈妈夸我普通话讲得标准,写文章有条理,我也喜滋滋地说:“常说口里顺,常写手不笨,这是我勤奋的结果。”(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32句】:【管闲事,落不是】(谚)闲事:跟自己无关的事;无关紧要的事。指插手管闲事,往往会落得是非缠身,受人指责。 也作管闲事,落闲事。 管闲事,生闲气。
【歇后语第33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释义:说明节俭应从一开始做起。例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严班长对这两大垛喷香的新稻草管得很紧,谁抽动一小把,他立刻能看出来。
【歇后语第34句】:扯旗杆放炮——生怕别人不晓得
【歇后语第35句】:【手无缚鸡之力】(惯)手上连捆鸡的力气也没有。指人没有一点儿力气。
【歇后语第36句】:【不忧年俭,但忧廪空】(谚)年俭:农业歉收的年景。廪(IIn):粮仓。不愁当年的农作物歉收,只愁囤里无积粮。指粮食的积贮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歇后语第37句】:【跳窝鸡不下蛋】做事不安心,不专心,难以成功。《中国 青年报》(1982,7,13):“跳窝鸡不下蛋这句俗话,我从小就 听人说过,然而直到现在,我才理解了他的含义。跳窝鸡为 什么不下蛋呢?我想,大概是这样的鸡对下蛋的窝过于挑 剔,总觉得自己这个蛋非同一般,一定要选一个最理想的窝 才肯下,而这样的窝又总也找不到,于是跳来跳去,不仅耽 误了下蛋时间,又使生蛋的机能开始蜕化。”
【歇后语第38句】:张老师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他说:“时间好比东流水,只有流去无流回;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少年空发愁。”(安徽·肥西)
【歇后语第39句】:放学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饿,平时最不爱吃馒头的我,拿起一块馒头就吃起来。妈妈看着我笑笑说:“真是饥不择食啊!”(河南·沈丘)
【歇后语第40句】:【舅舅面前说姥姥,姥姥面前说舅舅】背后议论别人。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可不是这样,他是在舅舅面前说姥姥, 在姥姥面前说舅舅。”
【歇后语第41句】:我看书总是不求甚解,匆匆翻阅而过。爸爸劝我说:“细嚼慢咽读一遍,胜过一目十行看十遍。你还是要仔细些啊?”(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42句】:【公门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职,有条件行善做好事。或 说:身在公门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门里好 修行。你们服侍太爷,凡事不可坏了太爷的清名,也要各人 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歇后语第43句】:包办婚姻——不由自主
【歇后语第44句】:【蛇逮老鼠,要独吞】释义:比喻想一个人占有,不让别人沾边。例句:赵聚财酒醉心上明。李鸿云这么一说,他可就着急了。哈哈,你原来是蛇逮老鼠,要独吞。一直对李鸿云不放心,果然来了。
【歇后语第45句】:【星期】“星期”已经和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调节着我们的生活节律。那么,星期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星期”是从国外引进的。星期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古代的“七曜”。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联系起来,称为七曜,曜,即耀,七曜就是七颗明亮的星。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即以“七曜”记日,七天为一周,依次名为日曜(星期日)、月曜(星期一)、火曜(是期二)、水曜(星期三)、木曜(星期四)、金曜(星期五)、土曜(星期六)。并把这些星视为“星神”轮流值班,每个星神值一日,所以“星期”就是星神值班的日期。八世纪时,摩尼教徒从中亚康居国将七曜记日法传人我国。我国称星期为“曜日”,即日曜日(星期日)、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水曜日(星期三)、木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渐渐的,和人们的生活日益紧密,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外联系越来越广泛,用星期安排工作、生活已成习惯。
【歇后语第46句】:【狗戴帽子装人】释义:骂人假装正经。例句:牛打江山马坐殿,你倒狗戴帽子装人了!你他妈的问问天,问问你祖宗!谁给你置的家,谁给你养活的人?
【歇后语第47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释义:比喻大的欺压小的,强的欺压弱的。“虾水”又作“蚂虾”、“虾”、“虾子”。例句:但他就没有想到还有人比他更没良心,一个小钱不花,白白拿走他的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难道那样的世道又回来了么?
【歇后语第48句】: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歇后语第49句】:【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谚)高大的房屋纵然有成百上千间,一个人睡眠也不过只需七尺的地面。 指人在世问,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多贪多占毫无意义。
【歇后语第50句】:【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指说话不能改口,做事无法挽 回。成语:覆水难收。巴金《寒夜》:“我要是你,我就登报跟 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歇后语第51句】:【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谚)东部人爱吃酸的,西部人爱吃辣的,南方人爱吃甜的,北方人爱吃咸的。 指我国各地人们对饮食的调味各有偏爱。
【歇后语第52句】:【井底蛤蟆——没见什么天日】(歇)生活在深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天,不知天有多大。形容人眼界窄,没见过大世面。 也作井底的青蛙——只看见碟子大的天。 井里的青蛙——没见过簸箕大个天。
【歇后语第53句】:【敢揽瓷器活,定有金刚钻】(谚)瓷器活:修补瓷器的活计。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有金刚钻,就敢揽修补瓷器的活计。借指有某方面的专长,就敢承办某方面的事情。
【歇后语第54句】:狐狸精抱娃儿——大精(惊)小怪
【歇后语第55句】:【狐狸就是睡觉,也在磨牙】释义:比喻坏人时刻都想害人。例句:田文中怀疑地说,“我对这个汇报真要打个问号:这条狐狸怎么能够老实呢?”“狐狸就是睡觉,也在磨牙!”
【歇后语第56句】:【大处不算小处算】(惯)指大的方面下在乎,却在小的地方精打细算。
【歇后语第57句】:天上星星地上板凳脚——数不清(白族)
【歇后语第58句】:【 一家过年都过年】过年是共同的节日。借指情况相同, 没有例外。《马烽小说选》:“一家过年都过年,到处都在盖 新房、建工厂。”
【歇后语第59句】:【有明白儿子,不如有明白媳妇】(谚)有个明理孝顺的儿子,不如有个贤惠的儿媳妇。旧指男主外,女主内,在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生活方面,儿好不如媳妇好更实际。
【歇后语第60句】:报时的雄鸡——不用催
【歇后语第61句】:【浑身都是胆】极为大胆。成语:胆大包天。明代《古今小 说》:“原来走私商道路的,第一次胆小,第二次胆大,第三第 四次浑身都是胆了。”
【歇后语第62句】:【三分钟河东,三分钟河西】(惯)形容转变很快。
【歇后语第63句】:【不显山,不露水】释义:比喻守口如瓶,不露声色。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显山不露水呗!”
【歇后语第64句】:【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指做事稳妥、不毛糙、按部就班地进行。它源于戏曲中的音乐节拍。明王骥德《曲辞》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即掉板。所以将“有板有眼”一词指的唱腔合乎节拍,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合规矩。
【歇后语第65句】:【哭不得,笑不得】(惯)形容非常尴尬,不知该怎么办好。 也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哭不得笑不是。
【歇后语第66句】:【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歇后语第67句】:坐上勒勒车撵兔子——有耐心就行
【歇后语第68句】:【空手捞白鱼】捞,含“捞一把”之意。谓不花本钱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这是一 本万利空手捞白鱼的买卖。”
【歇后语第69句】: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
【歇后语第70句】:老灶爷翻筋斗——砸了锅
【歇后语第71句】:【又想吃鱼,又怕沾腥】(惯)比喻既想得利,又怕沾上坏名声。 也作又吃鱼儿又嫌腥。 又想吃鱼,又怕腥气。
【歇后语第72句】:【吃挂面不调盐——有盐在先】(歇)盐:谐“言”。指把话说在前头。
【歇后语第73句】:【你一言,我一语】(惯)指两人或众人交谈、讨论或争辩。 也作你一言,我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 你一舌,我一嘴。
【歇后语第74句】:大热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歇后语第75句】:【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尽最大的努力。电台广播:“中 国体操队的誓言是: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为国争光。”
【歇后语第76句】:【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转指光彩。比喻两面讨好或两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两面光。 刀切豆腐——两面光。
【歇后语第77句】:【门神】门神画像多为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传说唐太宗即位后身体很差,夜间多做噩梦,常见群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凄厉呼叫。群臣建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太宗不再梦见闹鬼。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效果依然。后流传民间,人们在画像两边添加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与画像一起贴于门上,镇守宅门。门神的形象很多,还有钟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与其他神祗相比,门神所受礼遇较差。每逢新年,户主买一张新画像,把旧的撕掉,然后贴上就算完事,所谓“旧桃换新符”,没有供品也没有鞭炮迎送。难怪有一剧本写门神满腹委屈请玉帝另选高明,要撂挑子不干了。
【歇后语第78句】:【 没犯罪充了一军】无缘无故受苦受累。李准《老兵新 传》:“我还没见过这种房子,学校里边那个鸡舍牛圈也比这 个强,这可算来到地方了,没犯罪充了一军。”
【歇后语第79句】:【有理无理,出在众人嘴里】(谚)谁有理谁没理,当事人说的不算数,要听群众的评论。指群众的舆论代表公理,最公道。 也作“有理没理,出在大伙儿嘴里”。
【歇后语第80句】:【请将不如激将】(谚)激:用刺激性的或反面的话鼓动。请将军出马交战,不如鼓动他,激他出马。 泛指正面恳请人做某事,不如采用反激的办法更有效。 也作“劝将不如激将”。
【歇后语第81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贼】(谚)农村年年都可能发生旱灾,住屋夜夜都可能发生偷盗。指人要经常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歇后语第82句】:【紧行无好步】太快了办不好事。紧,也说:快。明代《三 国演义》:“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 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碰运气。台湾琼瑶《心有千 千结》:“以后的事,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歇后语第83句】: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歇后语第84句】:【属螃蟹的——横行惯了】(歇)本指螃蟹习惯横着爬行,转指一贯蛮横不讲理。 也作“属螃蟹的——横着走”。
【歇后语第85句】:麦田里种棉花———举两得
【歇后语第86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惯)形容防守非常严密。
【歇后语第87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惯)比喻不管环境或处境多么恶劣、危险,都处之泰然。 也作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任他风波险,稳坐钓鱼台。
【歇后语第88句】:【地肥禾似树,土薄草如毛】(谚)指土地肥沃,田禾会长得像树一样高大;土地瘠薄,野草会长得像毫毛一样细小。也比喻有基础的政权最容易发展巩固。
【歇后语第89句】:【 山好能容四面看】谓禁得起挑剔。记录:“这样的产品没 得说,山好能容四面看,怎么着你也挑不出毛病。”
【歇后语第90句】:仨钱买头老叫驴——贱货
【歇后语第91句】:【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谚)索:绳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过大的惊吓,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不由得心惊胆颤。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带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
【歇后语第92句】:【记吃不记打】(惯)斥责人不接受教训,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的时候。
【歇后语第93句】:【丢了西瓜,捡个芝麻】(惯)比喻把大事要事丢在一边,偏抓小事,得不偿失。
【歇后语第94句】:【调书担】见“掉书袋”。
【歇后语第95句】:【 墨是可以磨浓的】指经过磨练,可以成功。《北京日报》 (1982,10,20):“两位新秀担任了主力,这再好不过地说明: 墨是可以磨浓的。”
【歇后语第96句】:妹妹吃饭很快,这次又是狼吞虎咽的,妈妈生气地说:“少吃香来慢吃香,定时定量身体强。都说过你多少次了,还不记得改?”(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7句】:【口服千句,不如心应一声】(谚)口服:口头上表示信服。指口服远比不上心服。
【歇后语第98句】:锅边上的小米——熬出来的
【歇后语第99句】:清水拌石子——合不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