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经典俗话,耐人寻味!

【歇后语第1句】:【争着不足,让着有余】(谚)相互争夺,既伤感情,又损财物;相互谦让,既有情义,又物尽其用。指与人相处应相互体谅,谦让和气。

【歇后语第2句】:【老和尚念经——过一天算一天】(歇)指得过且过,敷衍地过日子。

【歇后语第3句】:【金漆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歇)指人外表华丽,内心卑劣丑恶。

【歇后语第4句】:【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歇后语第5句】:【交游满天下,知交有几人】(谚)知交:知心的朋友。结交的朋友虽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几人? 指知己难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 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歇后语第6句】:【脱了毛的牙刷——有板有眼】(歇)本指牙刷脱了毛后露出板子和小洞,转喻说话、做事有条不紊,合乎章法。

【歇后语第7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歇后语第8句】:沉香木当柴烧——屈了材(才)

【歇后语第9句】:【就热锅炒热菜——一勺儿烩】(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网打尽。

【歇后语第10句】:鸭子学上树——力不能及;力不从心

【歇后语第11句】:【 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讲道理,执法,也要照顾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虑人际关系。李准《李双双》:“这算贪污工 分?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样子。”

【歇后语第12句】:妈妈要我做事,我不肯。妈妈说:“哼,养猪可以吃肉,养狗可以看家,养你却不知做什么?”(湖南·湘潭)

【歇后语第13句】:老鸹落到黑猪身上——光看别人黑

【歇后语第14句】:【大年初一捉个兔子——有它也要过年,没它也要过年】(歇)比喻有没有某人或某物都不会影响事情的进展。

【歇后语第15句】:【宁分数斗,莫增一口】(谚)宁可分出几斗粮食送人,也不愿平添一口人吃饭。指增添人口吃饭,是极大的经济负担。 也作宁出一斗,莫进一口。 宁赠一斗,莫增一口。 宁出一斗,莫增一口。

【歇后语第16句】:【前打后商量】(惯)指先用武力制服对方,然后再与之议事。

【歇后语第17句】:石灰浆写文章——尽是白字

【歇后语第18句】:肚脐眼贴膏药——贴(铁)了心

【歇后语第19句】:【羊群走路靠头羊】做事有领头人。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

【歇后语第20句】:【张跟斗,竖直立】(惯)竖直立:做倒立。翻跟头,做倒立。比喻瞎折腾。

【歇后语第21句】:【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脸疤】(惯)讥讽人看别人都是毛病,认为自己什么都好。

【歇后语第22句】:【放下一星火,能烧万仞山】(谚)仞:一仞为八尺。投放一点火星,就能烧毁万丈山林。比喻小小的失误,会酿成无法估量的大祸。 也作“放着一星火,能烧万顷山”。 顷:百亩为一顷。万顷山:形容极宽阔的山林。

【歇后语第23句】:大口碗配个小盖子——合不拢;合不到一块

【歇后语第24句】:【银样镴枪头】“银样镴枪头”这个俗语是形容人或者工具徒有其表,内里空虚,没有内在的实际本领或用途,中看不中用。这个俗语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话:“你原来是个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这是红娘对张生懦弱的不满,因此说他外表看起来像个男子汉,追求莺莺小姐时比较大胆,其实内里很软弱,遇到挫折就退缩,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争。《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黛玉骂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个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镴枪头。”原封不动引用了《西厢记》的这段原文。中国文化具有传承性,知名度顶尖的曹雪芹发现好句子,照样拿来为己所用。 “银样镴枪头”本指看似银光闪闪的枪实际上是焊锡做的枪头,虽然很光亮,但亮而不实,一扎出去就软了,所以只是样子好看而已,也是个花架子。后来人们习惯把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称作“银样镴枪头”。

【歇后语第25句】:“手当笔,地当纸,比你强的是老师。”奶奶经常告诫我,平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山东·滕州)

【歇后语第26句】:【斑鸠嫌树斑鸠起】释义:斑鸠讨厌树,只能斑鸠飞起,而树不动。比喻客人与主人之间有了矛盾,只能是客人离开。例句:谁不愿遵守军纪,请不要留在我的大旗下边,斑鸠嫌树斑鸠起,任诸位远走高飞,我决不相留。

【歇后语第27句】:金弹打麻雀——不惜代价;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歇后语第28句】:我问妈妈要钱买东西,妈妈说:“今天要,明天要,沙窝淘井,越淘越深。”(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29句】:跟狐狸情节亲——惹祸上身

【歇后语第30句】:【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释义:比喻人心险恶,难以猜测。“难”又作“怎”。例句:这个郎君也早合当倒运,就吐实话泄机与他,到吃婆娘哄赚了。正是: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

【歇后语第31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气】(歇)打:本指敲打,转指打仗。指打仗没有明确目标,乱打一通。

【歇后语第32句】:【是山总有路,是河总有桥】(谚)山不论大小,总有可爬上去的路;河不论宽窄,总有可渡过去的桥。 比喻问题不论简单与复杂,都会有解决的方法。

【歇后语第33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歇后语第34句】:大海放鱼——各散四方

【歇后语第35句】:【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歇后语第36句】:【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谚)家里纵然有万石存粮,要是挥霍浪费,很快也会耗完。指无论怎样厚实的家底,也经不住挥霍浪费。

【歇后语第37句】:人有三年旺,鬼神不敢挡;人有三年霉,草草倒了也咬人。(四川·小金)

【歇后语第38句】:【使唤什么马,用什么鞭子】采取相应的方法。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我暴,是对你,啥马,用啥鞭子!”

【歇后语第39句】:见了蚊子就拔剑——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歇后语第40句】:【一只脚棺材里,一只脚棺材外】谓处于死亡边缘,或处于危 险境地。电视剧:“五十六岁了,快退休了,已经是一只脚跨 进棺材里了。”

【歇后语第41句】:【灌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在阴间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指用甜言蜜语迷惑人,使人受骗。 也作“灌迷汤”。

【歇后语第42句】: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

【歇后语第43句】:【乱点鸳鸯谱】故事出自《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乱点 鸳鸯谱”。乔太守自作主张,强使青年们婚配。借指胡乱安 排。刘绍棠《鹧鸪天》:“你真是乱点鸳鸯谱!你资格老,威 信高,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好端端的为什么想打退堂鼓?”

【歇后语第44句】:【冤杀旁人笑杀贼】(惯)杀: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无辜的人,让坏人高兴。

【歇后语第45句】:【东家不知西家苦,南家不知北家难】(谚)西家的苦处,东家不知;北家的难处,南家不知。指家家都有说不出的苦处和难处,只是别家不知道罢了。 也作“东家不知西家,一家不知一家”。

【歇后语第46句】:【_E轨道】(惯)比喻生活或工作开始正常有序地进行。

【歇后语第47句】:过了白露的庄稼——天不如一天

【歇后语第48句】:【人生能有几回搏】(谚)搏:拼搏。指人的生命有限,机遇不多,应该积极拼搏,成就事业。

【歇后语第49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谚)兵:指军队。军队可以长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备战。

【歇后语第50句】:【牛套马,累死俩】(谚)农家驾车或拉犁,要是把牛和马套在一起,马快牛慢,劲儿使不到一起,双方都受罪。比喻条件不同,却强行搭配,则双方都有损无益。

【歇后语第51句】:【脖子枕在刀刃上】(惯)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歇后语第52句】:木钻钻钢板——纹丝不动

【歇后语第53句】:爸爸让哥哥去喷农药,哥哥说:“我不会。”爸爸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当师傅了。”(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54句】:【老太婆缝补丁——纫针】(歇)纫:引线穿过针鼻儿,谐“认”。针:谐“真”。指做事严肃对待,毫不马虎。

【歇后语第55句】:【用来一把抓,不用一脚踢】只是利用,并不重视。孙犁《风 云初记》:“可是张荫梧对待高疤,就像他对待那礼义廉耻的 词句一样,也是用来一把抓,不用一脚踢。”

【歇后语第56句】:【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谚)巫咸:古神巫名。祓(fu):古时除灾祭祀仪式。秦医:秦越人,古神医。弹:针灸。巫咸虽然善于祈祷,却不能自我免祸;秦医虽然善于治病,却不能自我治疗。指再有本事的人,也必须有别人的扶持。

【歇后语第57句】:【 绝户生个败家子】谓要他和不要他,均不好办,无可奈 何。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他对刘中正就像是绝户头生了 个败家子,留着吧,不成器;去了吧,可就这一个。”

【歇后语第58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释义:比喻互不相干,各走各的路。你好你的,我不稀罕。例句:“萧支书,反正我把话说给你了,今年土地不分红,我的困难解决不了,解决不了我就单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歇后语第59句】:野猪刨红薯——全凭嘴硬

【歇后语第60句】:吃饭时,我把吃剩下的饭倒掉了,妈妈说我不懂得珍惜粮食。我说:“就那么一点,算什么?”爸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顿省一把,一年买匹马。”(河南-汝阳)

【歇后语第61句】:戏台上说话——不办真事

【歇后语第62句】:【上山容易下山难】(谚)指上山时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时脚步不稳,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时神情慰悦,下落时颜面无光。

【歇后语第63句】:一锹煤炭难炼钢,一块砖头难砌墙。

【歇后语第64句】:【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释义:说明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例句:这六十一户一成立起家属小组,样样事都走在前头。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们受过大苦,翻过身来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歇后语第65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雨无阻,坚持工作,长期辛 劳。老鬼《血色黄昏》:“冬天冻死,夏天晒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没人乐意干。”

【歇后语第66句】:【闯江湖】(惯)旧指闯荡四方,以从事算卦、卖艺、卖药、治病等职业谋生。

【歇后语第67句】:【挑大梁】(惯)挑:本指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比喻承担。指担负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也作“挑正梁”。

【歇后语第68句】:歪嘴烂舌头——说不出好话来

【歇后语第69句】:我玩到很晚才回家,一进门,妈妈就埋怨开了:“像你这样,若能考上大学,我就巴掌煎干鱼。”(江西·吉安)

【歇后语第70句】:【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谚)力气是靠不断承受压力增大的,不承受压力就出不来力气;胪量是在惊吓中练大的,不经受惊吓就出不来胆量。指人的力和胆是在艰难险阻中不断增强的。 也作“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

【歇后语第71句】:【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谚)物和物不一样,人和人也不会相同。指人与人总有差别,不能强求一律。

【歇后语第72句】:【半天里抹糨子——糊云】(歇)糨子:浆糊。糊云:谐“胡云”。指信口胡说。

【歇后语第73句】:【是药三分毒】见“凡药三分毒”。

【歇后语第74句】:在班上举行的“小巧手”自助餐比赛中,小明打的烧饼以色香味俱全获一等奖。他自豪地介绍经验:“近山识鸟意,近水识鱼性,因为我爸妈是打烧饼的。”(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75句】:【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谚)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家,就多一道阻挡的墙。指朋友越多越容易成事,对头越多越难以行动。 也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76句】:【景德镇的大穿——净瓷儿】(歇)景德镇:市名,在江西省东北部,以产瓷器闻名。瓷儿:谐“词儿”。形容词语丰富。

【歇后语第77句】:我看书总是不求甚解,匆匆翻阅而过。爸爸劝我说:“细嚼慢咽读一遍,胜过一目十行看十遍。你还是要仔细些啊?”(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78句】:【把心掏出来】竭诚相见,说知心话。成语:披肝沥胆。古 华《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给你了,你还不相信?当着龙老 师的面,我再给你起一次誓!”

【歇后语第79句】: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歇后语第80句】:【不怕麻糖棍棍,就怕黄米包粽】释义:旧时北方民俗,腊月二十三用麻糖祭灶,端午节吃黄米包枣做的粽子。指过了端午青黄不接,穷人日子难熬。只有过了腊月二十三,日子才会好过一些。例句:人常说:“不怕麻糖棍棍,就怕黄米包粽。”一过五月端午,穷人就又该受冷挨冻。要是一过腊月二十三,吃了祭灶王爷的麻糖棍棍,话说就又是春暖花开,穷人也就又熬出头来。

【歇后语第81句】:二嫂老是爱说别人的闲话,整天这家富那家穷的,妈妈笑着说:“她呀,是嘴上长眼儿,没有不放风的时候。”(河北·张家口)

【歇后语第82句】:【隔年的黄历不管用】(谚)黄历:也作“皇历”,历书。历书只标本年度的日、月,隔了年就没用了。泛指过了时的东西就没用场。 也作隔年的皇历作不得数。 去年的皇历看不得。 过年的皇历没用场。

【歇后语第83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歇后语第84句】:【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人难免有过错,不必灰心。浩然《艳 阳天》:“年轻人,没经过事,少锻炼呀。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呢?”

【歇后语第85句】:【夜长梦多】(谚)夜眠的时间过长,往往做的梦就多。指问题不及早解决,时间拖长,事态容易发生不利的变化。 也作夜长梦多,日久生变。 夜长梦多,好事多磨。

【歇后语第86句】:【 困龙也有上天时】谓有能耐的人不会永远处于困境。端 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可不然,穷人也有无饥日,困龙 还有上天时,人家打柴的朱买臣还当过宰相呢!”

【歇后语第87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见“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歇后语第88句】:【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见“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走”。

【歇后语第89句】:哥哥初中毕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评他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耕田有谷,养猪有肉,你得趁着年轻力壮,多干点活儿。”(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0句】:柳树剥皮——净光棍

【歇后语第91句】:【吃了萤火虫——肚子里明】(歇)萤火虫:昆虫,腹部末端有发光器,能发带绿色的光。本指心里明亮,转指心里明白。

【歇后语第92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在民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是人们十分熟悉并崇拜的一对至高无上的天神,主宰世界上的一切。其实,这两位神仙根本不是一家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谁乱点鸳鸯谱,把他们二人撮合在一起的?王母的概念在远古就有了,在《山海经》中就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是状如人还不属于人类。在《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人间的国王,不是神仙。东汉后期,道教产生后,天帝和西王母都成了道教所崇拜的神仙。但直到现在,在所有的道教典籍中,都没有两位天神是夫妻关系的记载。天帝是被道士正式奉为玉皇大帝的,道教认为玉皇大帝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最高,神权最大。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成为夫妻,源自南宋以后的小说家们。在宋代的《太平广记》中,还看不到西王母同玉皇大帝有关系,所以把西王母强行嫁给玉皇大帝的应该是南宋以后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宋、元、明时期,许多文学家皆以王母蟠桃会为题材,写入小说、戏曲中,如《蟠桃会》、《瑶池会》、《王母祝寿》等,都是那时期的作品。特别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所描写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就是对上述剧本的进一步演绎,而且把西王母的户口从西方昆仑山迁到了天上,并给玉皇大帝作了皇后。从此,两位本互不相干的神成了夫妻,并千百年来被百姓所认同。

【歇后语第93句】:【 千金小姐作丫头卖】指贵重之物,低价处理。海外梁厚甫 《海客随笔》:“港中鼠须笔售价不贵,每枝不及百元,千金小 姐作、丫头卖矣。”

【歇后语第94句】:【挂在壁上的团鱼——四脚无靠】(歇)团鱼:鳖。比喻人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歇后语第95句】:【一条藤上结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转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关,同甘共苦。 也作“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一样苦来一样甜”。

【歇后语第96句】:【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谚)输了棋,人品却不可输;赢了棋,要保持虚心,不可显得傲气凌人。指下棋既要讲究棋艺,更要讲究棋德。

【歇后语第97句】:【没有不透风的墙】(谚)比喻任何消息总会透露出去。特指机密信息无论怎样封闭,总会泄漏。 也作没有不透风的篱笆。 不透风的墙是没有的。

【歇后语第98句】:【 打破闷葫芦】葫芦不破,不知道内容,谓揭穿秘密。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这样的才气,这样的阅历,一定会打 破这个闷葫芦吧!”

【歇后语第99句】:【远路无轻担】任务虽轻,路程长,需要坚持,不可小视。 远路,也说:百步。清代《何典》:“这里到鬼门关,又不是三 脚两步路;百步无轻担的,怎好烦劳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604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