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值得一看!
【歇后语第1句】:【不图今年竹,但图来年笋】短期不能收效,以后会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说选》:“我们的书记倒沉得住气,说:不图今年 竹,但图来年笋吧!”
【歇后语第2句】:【不怕你铜墙铁壁,只怕你紧狗健人】释义:指贼人行窃时,不怕墙壁坚固,就怕看门狗和健壮的汉子。例句:从来做贼的道:“不怕你铜墙铁壁,只怕你紧狗健人。”早惊动了守门的犬,哰哰着实吠将起来。张泰慌张,抽身前走,那犬一直追将出来。
【歇后语第3句】:【缩着脖子】(惯)喻做人老实、谨慎、胆小。
【歇后语第4句】:【树上十鸟,不如手握一只】见“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歇后语第5句】:【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歇)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争斗的双方都很强硬,互不相让。
【歇后语第6句】:【吃皇粮】(惯)皇粮:旧指朝廷发下的粮食。比喻吃公家的饭,靠工资生活。 也作“端公家饭碗子”。
【歇后语第7句】:【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惯)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又快又多。
【歇后语第8句】:【水清石自见】事情终会弄清楚,真相大白。或说:水清石 头现,鱼烂刺出来/水清鱼自现。成语:水落石坐。曹禺《王 昭君》:“有什么可辩白的?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水清石自 见。”
【歇后语第9句】:【怕鬼有鬼】(谚)指人越是怕见鬼怪,鬼怪就越会出现。比喻若是担心出问题,偏偏就会出问题。 也作怕鬼处偏有鬼。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歇后语第10句】:【惹虱子头上挠】(惯)比喻自找麻烦。
【歇后语第11句】:【一个笛子一个笙】(惯)一个人吹笛子,一个人吹笙。形容相互配合得很默契。
【歇后语第12句】:【村无大树,蓬蒿为林】释义:蓬蒿:蓬草与蒿草。村里无大树,蓬蒿便被视为林木。形容没有出众的人,稍有能力的人便很显眼。例句:解结问僚佐:“河北何少人士?”答日:“英伟大贤,多出山泽;河北土平地均,蓬蒿才高三尺,不足成林故也。”按:今谚村无大树,蓬蒿为林,当由此演。
【歇后语第13句】:【嘴痒了去树上蹭蹭】厌恶人说话。李准《大河奔流》:“你 吹啥哩?人心里像棍子戳一样,你嘴痒了去树上蹭蹭!”
【歇后语第14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
【歇后语第15句】:【一传十,十传百】(惯)形容消息传播得非常快。 也作一传两,两传三。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歇后语第16句】:【顺风行舟船易翻】(谚)比喻人在顺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败就很难免。
【歇后语第17句】:【囍】“囍”又称双喜。我国男女青年结婚时,有个习俗,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家具上贴着大红“囍”字,以示吉利。现在,更有甚者,结婚时将斗大的囍字贴于巷口两侧或住宅小区门口的两侧,以示隆重或迎亲路标。说到这个“囍”字的来历,传说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时,刚好碰到马员外之女出联择婿,在走马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上联。这时王安石正忙于赶考,未及细想,便上京去了。王安石在科场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觉心里一亮,便以马员外之女招婿的上联作对。主考官见对得珠联璧合,遂赞叹不已。考试完毕,王安石在归途中喜气洋洋,踌躇满志。途经马家镇时,见那悬联仍无人对出下联。此时,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联作下联以对。马员外一看十分满意,当下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新婚之日,正当新郎新娘欢欢喜喜拜天地时,忽有探马来报:“恭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高兴万分,遂命重开酒宴,以示庆贺。王安石双喜临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豪兴大发,便在洞房雪白的墙上,并排而工整地书写了两个大红的喜字。双喜(囍)一出,更加喜庆,效果绝佳。从此,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就在民间流行开了。
【歇后语第18句】:【做了皇帝想登仙】(惯)形容人贪心不足。
【歇后语第19句】:【久处令人贱】(谚)住在别人家时间久了,容易让人家厌烦甚至瞧不起。指亲戚朋友家不宜久居。
【歇后语第20句】:若要健,天天练。
【歇后语第21句】:冷炉打铁——不成
【歇后语第22句】:狗尿苔打卤——天生不是个好蘑菇
【歇后语第23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歇后语第24句】:【下臭雾】(惯)比喻造谣生事,满口胡言。
【歇后语第25句】:头当斗笠,背当蓑衣——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歇后语第26句】:风湿病碰上梅雨天——就要发作
【歇后语第27句】:【勿谓尺五,后且不补】(谚)不要认为裂缝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无法弥补。比喻微小的问题不及时解决,酿成大祸就后悔不及。
【歇后语第28句】:房脊上逮鸡——不好捉摸
【歇后语第29句】:【吃瓜子吃出个臭虫来——啥仁都有】见“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仁儿都有”。
【歇后语第30句】:全家动手牵只羊——人浮于事
【歇后语第31句】:【解疙瘩】(惯)1比喻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2比喻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 也作“解扣子”。
【歇后语第32句】:【争气不争财】(谚)指做事只求争口气,即使在钱财上受损也愿意。
【歇后语第33句】:【没毛鸟子天照应】(谚)没长出毛羽的雏鸟,再失去母鸟的哺育,就只有靠老天照应了。比喻无父无母的孤儿,即使无人照料,也会自然成长。
【歇后语第34句】:【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歇)混:本指掺杂,转指苟且地生活。指从事某种职业是为了混日子。
【歇后语第35句】:【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不用语言表达,心意已很明显。 “尽在不言中”亦可单用。台湾林海音《晓云》:“当我回眸向 她无可奈何地一笑时,我们真是‘尽在不言中’了。”
【歇后语第36句】:【 披着人皮的畜牲】谓丧失人性。类似的:白披一张人皮。 成语:衣冠禽兽。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圣上把那高官 厚禄与那些误国的奸贼食了,又不能分君之忧患,立于庙堂 之上,白披一个人皮!”
【歇后语第37句】:茶馆里挂斧头——胡(壶)作(斫)非为
【歇后语第38句】:【藕种到蔗园里去了】释义:比喻问题搞两岔了,闹了误会。例句:雨官说:“我们也是这样猜。不然他不会连夜和你们一起来挑。”十绝哥说:“你们猜什么呢?”“挑走的第二天就查仓,总是挑到仓库里去的。”十绝哥故意哈哈大笑起来:“你把藕种到蔗园里去了。”
【歇后语第39句】:爸爸想买台彩电,妹妹急忙把积攒下来的买零食的钱交给爸爸。我不屑一顾地嘲笑道:“就你那点钱够买什么?”爸爸严肃地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没有一分哪有百元啊!”(河北·巨鹿)
【歇后语第40句】:【公主】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这个名称始于战国时代,在此以前,周朝天子的女儿称“王姬”。那么,“公主”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与天子女儿的主婚人有关。当时,老百姓出嫁女儿,例由父亲主持婚礼。天子具有九五之尊,他的女儿出嫁,怎么会出面主持婚礼呢?只好由同姓诸侯做主婚人。据《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那时候诸侯都称之为“公”,“主”是主婚之意,移用于对天子女儿的称呼,此即“公主”名称的由来。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自汉代起,皇家礼仪制度进一步健全,称谓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皇帝的女儿专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其他人的女儿不准用这些名称。分封各王、侯的女儿则称为“王主”、“翁主”。这也有记载,颜师古在对《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当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可见,“王主”、“翁主”比“公主”低了一个级别。其后,“公主”称谓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灭亡。
【歇后语第41句】:【话想三道,稳;绳捆三道,紧】(谚)三:多的约数。说话反复思考才能稳妥;捆东西多束几匝才能紧牢。指说话贵在多想少说。
【歇后语第42句】:【担水向河里卖】(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歇后语第43句】:【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谚)指朝霞预示当日将有阴雨,不可出门;暮霞预示天晴,可以远出。
【歇后语第44句】:【游僧撵住持】(惯)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住持:主持一个佛寺的僧尼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比喻外人赶走主人。
【歇后语第45句】:【急中有失】(谚)指人在匆忙中,往往头脑不冷静,考虑不周到,出现失误。
【歇后语第46句】:【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释义:比喻一个比一个厉害。例句:年轻轻的,成了这个样子!唉,真是拔了萝卜栽上葱,—茬比一茬辣。
【歇后语第47句】:【不识字也看看招牌】应该仔细了解情况,认清对象。李准 《大河奔流》:“你别不识相。不识字也看看招牌。”
【歇后语第48句】:【劝将不如激将】见“请将不如激将”。
【歇后语第49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见“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歇后语第50句】:三更半夜出世——亥时人(害死人)
【歇后语第51句】:【软刀子割头不觉死】(谚)指使阴谋、设圈套去暗害人,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 也作软刀杀人不见血。 软刀子割头不觉疼。
【歇后语第52句】:【天不怕,地不怕】(惯)指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
【歇后语第53句】:【踢皮球】(惯)比喻互相推诿,把本该由自己解决的问题推给别人。
【歇后语第54句】:人民行动起来,铁铸的宝座也不稳。
【歇后语第55句】:街上卖笛子——自吹
【歇后语第56句】:【飞鸟各投林】释义:比喻各有各的归宿。例句:战事虽长,也终有和平的一天,有一天,胜利来到,惊喜袭击了各个人的心,那时真是“飞鸟各投林”,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歇后语第57句】:隔年蚕作茧——无新丝(无心思)
【歇后语第58句】:【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惯)出世:降生,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历时极久或非常难得。2形容折腾得死去活来。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语,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称。
【歇后语第59句】:我的表弟吃饭总爱掉米粒。他的妈妈生气地问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几只鸡养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饭很慢,他的爸爸说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种麦种到收豆”。(江苏·姜堰)
【歇后语第60句】: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歇后语第61句】:【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店】(歇)《水浒传》描写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贤嫉能,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
【歇后语第62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谚)画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风骨画出很难;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内心很难。指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识透人心。 也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虎难画骨,知人难知心。
【歇后语第63句】:【狗咬狗——两嘴毛】(歇)本指双方都咬下对方一嘴的毛,转喻坏人互相争斗,都没有好结果。
【歇后语第64句】:【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释义: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坏。例句:“要说也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那刘翠香整天跟秀真跑得那么近,还能对秀真说什么好话?”
【歇后语第65句】:【兔子不吃窝边草】释义:兔子不去吃自己窝旁边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门口或当地干坏事,不去侵犯周围人的利益。参见“老鹰不吃窝下草”、“猛虎不吃傍窝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来追赶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窝边草。”
【歇后语第66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谚)陂:地面不平坦。没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没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报。
【歇后语第67句】:有人要听王老师的课,可他说不会讲普通话。领导说:“你就乡里鼓乡里敲吧!”(江苏·大丰)
【歇后语第68句】:【气人有,笑人无】指一种社会心态:嫉妒好的,嘲笑差的。 气,也说:妒、恨。类似的:畏己贫,忧人富。清代《醒世姻缘 传》:“一个间壁紧邻留守后卫当军的刘振白,从来妒人有笑 人无。街坊邻人没有一个应上他的心的。”
【歇后语第69句】:【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碜】(歇)砂:同“沙”。口碜:即牙碜,因食物中有沙子,嚼时硌牙。 指说话不知羞耻。含责骂意。
【歇后语第70句】: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歇后语第71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歇后语第72句】:星期天,我们学校全体师生上山栽树。爷爷听后,捋着胡须高兴地说:“栽上一棵树,修个小水库;栽上一片林,等于修个水库群。”(河南·汝阳)
【歇后语第73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谚)囤:盛放粮食的器具。指节约粮食,要在粮满囤的时候节省,不可等到囤中存粮快见底的时候。泛指一切财物的节约贵在平时。 也作“囤尖省才是省,囤底省一场空”。
【歇后语第74句】:【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一心只为得利,不管别人耻 笑。明代《石点头》:“因为这些榜样,所以见了钱财,性命不 顾,纵然被人耻笑鄙薄,也略无惭色。笑骂由他笑骂,好官 我自为之,这两句便是行实。”
【歇后语第75句】:【 鲤鱼跳龙门】比喻人地位高升。海外梁容若《故乡集》: “你要当学生,暑假可不是休息的时候,正像传说里鲤鱼跳 龙门一样,是过关前进的时机。”
【歇后语第76句】:【朋友莫交财,交财仁义绝】(谚)朋友之间不可在钱财上纠缠不清,一旦成了金钱朋友,就没有仁义情分了。指交友重在情义,切忌钱财交往。
【歇后语第77句】:【呕心血】(惯)形容费尽心思,苦心思索。
【歇后语第78句】:【船大了,才会冲起浪】(谚)指大船才能在水中冲起浪,小船没有这冲激力。比喻事情不大,就不会掀起风波,引起议论。
【歇后语第79句】:忍渴上床,起身健康。
【歇后语第80句】:【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喻全体和局部的关系。刘绍棠《鹧 鸪天》:“我工作上也不是没有缺点,可是也不该十根手指只 抓一个小手指头。”
【歇后语第81句】:王八背两面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歇后语第82句】:【恨不得生出一百张口来】(惯)形容被人怀疑,急切想分辩清楚。 也作“恨不得长出一百张嘴来”。
【歇后语第83句】:【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没瞌睡】(谚)贵:稀奇少见。指老年人有三种常见的毛病:一是贪图钱财,二是担心死去,三是睡眠很少。
【歇后语第84句】:蚂蟥钻进牛鼻孔——难解脱
【歇后语第85句】:【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谚)戏:戏弄。指龙一旦离开大海落入浅水滩,就要遭受虾的戏弄;虎一旦离开深山跑到平川地,就会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强者失势,会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龙离沧海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受鸟欺。
【歇后语第86句】:【一人一把土,堆起万丈山】(谚)一个人掬起一把土,就能堆起一座高山。指积零就能成整,积少就能成多。也指一项大事业,要靠众人协力才能成功。
【歇后语第87句】:【说漏了嘴】(惯)指无意中把隐瞒的事实透露出来。
【歇后语第88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歇后语第89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释义:男女成年以后应该结婚。例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三十出头的人,老哥老嫂操心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反倒不赏老哥老嫂的脸?”
【歇后语第90句】:【慌吃要烫嘴,慌走脚踢伤】释义:比喻慌张匆忙容易出差错。例句:阿土阿耳却冷静地制止:“‘慌吃要烫嘴,慌走脚踢伤。’你们莫忙,等走近了,我下命令你们再打!”
【歇后语第91句】:佛爷的桌子——碰不得
【歇后语第92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歇后语第93句】:【打开场锣鼓】(惯)原指戏曲开场前敲一阵聚众锣鼓。比喻在进行某活动之前造声势。 也作“敲开场锣鼓”。
【歇后语第94句】:【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谚)钢刀无论怎样锋利,也不该斩杀没有罪行的人。指国家的法律再严,也不会向守法的人施以刑罚。 也作“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
【歇后语第95句】:【戴着木头眼镜】释义:比喻目光短浅,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说:“咱不能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运涛再坐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歇后语第96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谚)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歇后语第97句】:【芝麻掉进针眼里巧极了】极为巧合。《法律与生活》 (1999,5):“忽然,有入拉了我一把,我转头一看,哎哟,原来 是哥哥,真是芝麻掉进针眼里——巧极了。”
【歇后语第98句】:【得了便宜卖乖】得了好处,还说自己不想要。得,也说: 讨。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真是名利双收,得了便宜 卖了乖,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
【歇后语第99句】:【 一个女儿吃两家茶】谓轻易许诺两家,互相矛盾,或脚踩 两只船。或说:一个姑娘许两个婆家。清代《孽海花》:“幸 亏英相罗士勃雷婉言谢绝,否则一个女儿受了两家茶,不但 破坏垂成的和局,而且丧失大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