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金句,句句扣人心弦!

【歇后语第1句】:【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关云长曾过五关、斩六 将,威震一时。但也丧失荆州,败走麦城。此语表示只夸功 劳,不说缺点。《新凤霞回忆录》:“戏班有句话:老是说自己 当年过五关,斩六将,从不说走麦城。你是属关公的。”

【歇后语第2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谚)指遇到问题总要设法解决,不能让事情把人难住。 也作“活人哪能让尿憋死”。

【歇后语第3句】:【牡丹不带娘家土】(谚)牡丹:牡丹花,人称富贵花,艳丽丰满,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须把根部原带的泥土洗干净,才能移植成功。

【歇后语第4句】:【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释义:五月初一下雨,井中涌出泉水;五月初二下雨,井里泉眼要干枯;五月初三下雨,井水外流通太湖。例句:五月,谚云:“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又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

【歇后语第5句】:我问爸爸妈妈我长得怎么没有别人好看,爸爸说:“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河南·信阳)

【歇后语第6句】:【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见“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

【歇后语第7句】:【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歇后语第8句】:胡同里跑马——回头难

【歇后语第9句】:【挨一拳,得一着;挨十拳,变诸葛】(谚)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足智多谋著称。指人受到挫折不要紧,只要善于总结教训,挫折越多,越能增添智慧,增长才干。

【歇后语第10句】:爸爸穿上一套西装,我和姐姐都说潇洒。妈妈打趣地说:“今天,你爸爸是老山羊打喷嚏——洋(羊)气冲天。”(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11句】:【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年纪大没有长进,做事不像人样。 成语:马齿徒增。茅盾《秋收》:“他觉得镇上的老爷们也不 像‘老爷’了……而且因为他们‘老爷’太乏,竟连他老通宝 的一把年纪也活到狗身上去!”

【歇后语第12句】:【只借不还,再借就难】(谚)指借人东西不归还,自然再借时就借不到。

【歇后语第13句】:【人过三十不学艺】(谚)指人的年龄过了三十岁,再从头学习技艺就很难。

【歇后语第14句】:【 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谓不怕议论,议论改变不了事 实。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人嘴两张皮,任他们说去 呗!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回炉烧饼不香谓不新鲜,失去原有的特点、优点。《小 说季刊》(1981,4):“回炉烧饼不香,这可不是又香又酥能吃 的烧饼,而是菱洲圩村上的碎嘴姑姑、婶婶们对谈崩了的亲 事又合好的比方。”

【歇后语第15句】:【人吃五谷生百病】见“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

【歇后语第16句】:【不说倒明白,越说越糊涂】说话自相矛盾,讲不通。鲁迅 《而已集》:“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了。”

【歇后语第17句】:【 为别人的豆子,炒烂自己的锅】为帮助别人,牺牲了自己的 利益。张恨水《夜深沉》:“您早知道我是个热心的人 吧!……就为了这一点,常常为着别人的豆子,炸了自己的 锅。”

【歇后语第18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歇)幡(fan):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旗子。本指照射远处,不照射近处;转指照顾关系疏远的人,不照顾关系亲近的人。

【歇后语第19句】:猪咬尿泡——空欢喜

【歇后语第20句】:【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惯)李鬼、李逵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杀死。指冒名顶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

【歇后语第21句】: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动一下

【歇后语第22句】:【能书不择笔】(谚)书:书法。指书法高手不在乎毛笔的优劣,凭的是他写字的功力。

【歇后语第23句】:穿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里外热乎

【歇后语第24句】:【山雨欲来风满楼】释义:山雨到来之前,满楼都是呼啸的大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一派紧张情势。这是许浑《咸阳城东楼》诗句。例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好像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歇后语第25句】:【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动土”比喻不畏权势敢于触犯强权的行为。源出两支。一说“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木星(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是个凶恶的煞神,是“百神之统”。他“奉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太岁所经过的方位为凶方。有一句谚语就是这样说的:“太岁当头坐,非实便是祸。”《土风录》云:“术家以太岁为大将军,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意为建筑盖房时找准方位,避免与太岁冲突。于是民间就有了“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二说“太岁头上动土”源于一个故事。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走潼关、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习惯流动作战,在皇宫里待不住,常常率领亲兵亲将百余人出长安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一天,行至临潼县荆山原边,被一座高大坟墓挡住去路,上前一看,原来是刘邦之父——汉太上皇陵,占据大片良田。黄巢心想,这个太上皇生前鱼肉百姓,死后还霸占着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挡我去路yipinjuzi.com,实在可恨,便唤随从借了一把铁锨挖了起来,因用力过猛,锨把折了,于是,他又亲自向农夫借了一把大锨,登至墓顶,几锨就把墓顶挖了个大坑。黄巢放声大笑,朗吟了诗一首:“辗转中原逐惊鹿,西进长安过齐都。吾辈岂是山野人,太岁头上敢动土。” 吟罢,余怒未息,拖锨下原,竞把原边划了一条深沟,人们叫它铁锨沟。从此,“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就流传下来。

【歇后语第26句】:【言语传情不如手】(谚)用手指弹奏出的音乐,比语言更能传达丰富的感情。指演奏器乐最能传情。

【歇后语第27句】:槽头上没马拿驴顶——没法子的事

【歇后语第28句】:【三天两头歇】经常中断,停止。歇,亦可换用其他动词, 意思也随着改变,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厂倒有七个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两头歇!”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借指事多解决不了,只好由它去。 台湾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该绝,明天还有明 天的事,事越积越多,越多越懒得去做。虱多不痒,债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歇后语第29句】:【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歇)本指算盘珠子用手拨才会动,转喻人做事很被动,没有人督促就不会去干。

【歇后语第30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歇后语第31句】:【烧野火】(惯)指到处告状、说坏话。

【歇后语第32句】:山鹰的眼睛——尖锐

【歇后语第33句】:柏油路上开汽车——稳稳当当

【歇后语第34句】:【脱帽礼】“脱帽礼”多在隆重、庄严的场合下使用,如升旗、聆听尊者讲活(讲课)或悼念亡者。这一礼节源自欧洲。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战火不断,作战时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而战,头部容易受到袭击,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头盔。士兵们到达安全地带就脱下头盔以减轻负担;同时,到别人家里去,来者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

【歇后语第35句】:檀香木盖茅坑——香臭不分

【歇后语第36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被用在重要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来做小事情。

【歇后语第37句】:吃了鸟枪药——火气冲天

【歇后语第38句】:【船烂还有三千钉】(谚)指木船即使破烂了,也还有三干个铁钉在。 比喻富家即使败落,也还有厚实的家底。 也作破船还有三干钉。 大船烂了还有三干个钉。 烂船拾起有三斤钉。

【歇后语第39句】:【一会儿锣,一会儿鼓】释义:比喻说法或做法经常改变。例句:他说,办农业社也好,不办也好,他最怕“一会儿锣,一会儿鼓”。

【歇后语第40句】:狗咬雷公——惹天祸

【歇后语第41句】:足球队员——不用手(守)

【歇后语第42句】:【离了红萝卜,照样办酒席】(谚)办筵席,红萝卜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菜蔬。比喻离开某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事情照样办得好。

【歇后语第43句】:【人皮包着狗骨】(惯)骂人不是人。

【歇后语第44句】:【杀鸡给猴子看】让猴子看着害怕,以示警告。类似的:杀 个猫儿猢狲看。成语:杀一儆百。莫应丰《将军吟》:“使他 们犯点错误。再抓几个人,杀鸡给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歇后语第45句】:【亲戚不共财,共财再不来】(谚)指亲戚间不可在钱财上纠缠不清,不然就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歇后语第46句】:【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谚)尸体发臭,只能臭一里远;名声臭了,却能传到千里之外。指人要是名声败坏,就不可收拾。

【歇后语第47句】:表弟一到我家就像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引得我们话也多了起来。妈妈见了,笑着说:“这可真是个练口才的好办法,爆竹点着了头,一响全响啊!”(四川·江安)

【歇后语第48句】:【灯里没油捻子干,人没钱了鬼一般】释义:捻子:用纸搓成的条状物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做的灯芯。比喻人没钱,被人看不起。例句:老保根心中念道:“怨不得人常说,灯里没油捻子干,人没钱了鬼一般。可一点也不假呀。”

【歇后语第49句】:【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谚)青春逝去不会再来。指人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时光。

【歇后语第50句】:【上山捉虎豹,下海擒蛟龙】释义: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例句:王二狗站起身来,“团长,只要您老用得着,上山捉虎豹,下海擒蛟龙,我都敢去。” #NAME?

【歇后语第51句】:人家吃饭你借碗——不看时候

【歇后语第52句】:【肩膀头儿不齐不是亲戚】(谚)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亲戚。 指贫富、社会地位相差太大的双方,不会结成真正的亲戚关系。

【歇后语第53句】:【赔本赚吆喝】(惯)吆喝:叫卖。 做生意折了本,只赚得几声吆喝,白忙碌一场。比喻吃了亏又受了累,什么也没得到。

【歇后语第54句】:【屎壳郎跟着屁轰轰】(惯)斥责人跟着坏人瞎起哄。 也作“屎壳螂跟着屁嗡嗡”。

【歇后语第55句】:【无风三尺浪】原形容海洋波涛。借指造谣生事。成语: 兴风作浪。《邓丽君传》:“人怕出名猪怕壮。邓丽君名噪海 内外,一言一行常起‘地震’。真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 尺。”

【歇后语第56句】: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歇后语第57句】:妈妈的同事要结婚,邀请我们全家去做客。可爸爸却对妈妈说:“还是你一个人去吧,我们和他们家的亲戚朋友都不熟,傻站在那儿,像卖不完的红甘蔗,尴尬着哩!”(四川·永寿)

【歇后语第58句】:【放鸽子】“放鸽子”比喻说话不算数、违约和欺诈行为。自古以来,鸽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义,鸽子还寓意诚信,飞鸽传书就是人们利用信鸽的准确和精准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可这代表诚信的鸽子怎么会被人们用“放鸽子”来比喻不遵守诺言,带有欺骗的含义呢?它源自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放鸽子”是诱拐名贵鸽子的行为。偷窃者训练出一种专用的“诱鸽”,混到别人放飞的鸽群中,诱骗鸽群迷失方向,把它们引回到偷窃者的鸽笼中。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约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个人要给另一人飞鸽传信,但到了约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却等来了一只没有携带信的鸽子。他就质问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鸽子不写信,不履行诺言,说话不算数呀!”“放鸽子”一词作为“爽约”的意思就这样流传下来。

【歇后语第59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锅让人赔】(惯)比喻有了好处,自己独占;出了差错,要别人承担。

【歇后语第60句】:【冷手抓热馒头】(惯)比喻不熟悉情况的人去解决复杂难办的事情。 也比喻没费劲儿就得到好处。

【歇后语第61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释义:责怪人管事太多。不该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扑”、“咬”、“捉”。例句:女护士勉强地把自行车搬进医院大门,但还是嘟嘟囔囔地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歇后语第62句】:【单面鼓一面锣】释义:比喻独自发号施令。例句:你徐某得意,一人号令大家听令。喜欢单面鼓一面锣。

【歇后语第63句】:【不说不笑不热闹】指空闲时有说有笑,心情愉快。《马烽 小说选》:“不说不笑不热闹,那两个年轻人整天忙工作,让 他们也歇一歇,喘一喘。”

【歇后语第64句】:【老鸹别嫌猪黑】(谚)老鸹(gua):乌鸦。乌鸦是黑的,黑猪也是黑的,谁也别嫌谁。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也作“乌鸦别笑猪儿黑”。

【歇后语第65句】:【甩袖子】(惯)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顾。

【歇后语第66句】:【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各人走自己的道路。清代《儿 女英雄传》:“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将军不下马,你 我各自奔前程,恕我失陪。”

【歇后语第67句】:【好景难长,名花易落】(谚)好景很难长久存留,好花最容易凋落。 指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命的。也指人称心如意的生活常苦短暂。 也作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歇后语第68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释义:寓言故事:蚌张开蚌壳晒太阳,水鸟鹬见了用嘴啄它,蚌壳紧紧钳住了鹬的嘴,双方都不肯相让,结果,两个都被渔翁捉住了。故事载于《战国策·燕策》。比喻两方相争,让第三者得了好处。“渔翁”又作“渔人”。“相争”又作“相持”。例句:那些地方官员都知道这个“活阎王”的厉害,谁敢说个不字!他们只得忍痛割爱,白吃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哑巴亏。

【歇后语第69句】:属蛀虫的——钻心

【歇后语第70句】:【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歇后语第71句】:【水路不通走旱路】另想办法,另找出路。《毕竟有声胜无 声》:“现在农民开始得到实惠,水路不通走旱路,小春不小, 大有高头,种植方面的这些改革,是农民老早以来的心愿。”

【歇后语第72句】:【先生】“先生”一词作为一种称呼,在我国已经使用了3000多年,其间有若干变化,但总趋势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先秦文献中,“先生”之称,最早见于《论语》。“先生”的含义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义是“古者称师日先生”(《初学记》卷十八引《释名》)。自先秦以来,“先生”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大的称谓。不仅一般人使用,皇帝对臣下也以“先生”称之,如汉武帝称东方朔。不仅尊称别人,文士们还用作自称。“先生”成为文人别号中常见之称,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称愈用愈广。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卷一有如下感叹:“古者师日‘先生’……未尝混施也。今则不然,同辈而先生之矣,后进而先生之矣,医卜而先生之矣,商贾而先生之矣,甚则舆台皂隶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称之‘书寓长三’是也,亦称先生而不称小姐。”实是指责“先生”之称越用越滥。总之,十多种称呼谓“先生”:古代老师称先生,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称先生,医生称先生,管账的称账房先生,文人学士自称先生,老成之人称先生,算命、看风水的人称先生,商贾称先生,工匠称先生,现在连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也称先生了。现在,“先生”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常使用先生称谓的是礼仪之词“女士们,先生们”。还有对知名人士特别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称先生。而老师和医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词了。

【歇后语第73句】:白纸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歇后语第74句】:补了又补的破轮胎——到处泄气

【歇后语第75句】:一天,我和爷爷到责任田干活时,我想解个手,爷爷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河北·鹿泉)

【歇后语第76句】: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歇后语第77句】:【打落水狗】(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陷入困境的坏人。

【歇后语第78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谚)旧时认为,人能活到七十岁,就算是高寿了,从古以来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的。 也作人生百岁,七十者稀。百岁:指一辈子。 人生七十从来少。

【歇后语第79句】:【绑鸡的绳子,捆不住大象】(谚)比喻用制伏弱小者的方法,根本无法制伏强大的对手。

【歇后语第80句】:【千里雷声万里闪】形容声势浩大。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

【歇后语第81句】:星期三下午,李洋他妈无精打采地从医院回来——听说李洋他爸得了不治之症。邻居王奶奶说:“天哪,这真是越咸越吃盐,越热越加棉。这么大的打击,她难扛啊!”(河南·焦作)

【歇后语第82句】:【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歇)指初次经历某事。

【歇后语第83句】:不吃羊肉沾羊臊——白背臭名

【歇后语第84句】:【打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歇后语第85句】:【放下包袱】释义: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例句: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讦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歇后语第86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头好,外表看不 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哼,牛皮灯笼肚里亮,你心 里还不明白?”

【歇后语第87句】:【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最有说服力。台湾朱秀娟《女强 人》:“你很喜欢辩论是吧?不要来说服我。事实胜于雄 辩。”

【歇后语第88句】:【胡子眉毛一把抓】(惯)1比喻做事没有条理,不分主次先后。2形容不分情况一样对待。 也作胡须眉毛一齐来。 眉毛胡子一把抓。

【歇后语第89句】:【 霸王弓,越拉越硬】谓让步反而使对方强硬。拉,兼指拉 弓、拉拢。郑义《老井》:“做下亏心事,倒成了霸王的弓,越 拉越硬了,反了你们!”

【歇后语第90句】:【绿色军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是草绿色的,老百姓称之为“军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背景下,军绿是绝对流行色,特别是学生。那么,绿色军装是怎么形成的呢?发明绿军装的是19世纪南非的布尔人。1899年,英国军队大举入侵南非,与荷兰移民的后裔布尔人爆发了英布战争。当时,布尔人兵力很少,与英军人数比例仅为1:5,在与拥有优势兵力兵器的英军初战中,布尔人损失惨重。后来布尔人发现,在其作战区域地面植被多为绿色,行军打仗穿绿色衣服不易暴露目标。而英军穿的是红色军装,目标特别明显,极易成为被打击的活靶子。于是,布尔人便马上将自己的军装改为草绿色,甚至把武器也涂成绿色。这样一来,布尔人利用绿色伪装常常神出鬼没地接近英军,并突然发起进攻,使英军防不胜防,损失极为惨重。当时在南非作战的15万英军中,先后就有9万多人死于布尔人的突袭战和狙击手的射杀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英军在南非战场的惨痛失败震惊了世界,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军队纷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军装颜色改为绿色或偏绿色,并一直延续至今。

【歇后语第91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蛮横,冒犯不得。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92句】:【吃在脸上,穿在身上】(谚)吃得好,就会红光满面;穿得好,就会精神焕发。指人的外表如何是吃穿好坏的结果。

【歇后语第93句】:【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释义:比喻男女双方十分相配。例句:“拣一个日子,便好过门,这方是田庄小家礼数,有何不可。”正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歇后语第94句】:我们生产组选组长时,大家选上了“科技迷”有道哥。有道哥站起来说:“我可不行,哈巴狗撵兔子——凭跑哩,凭咬哩?”(河南·孟津)

【歇后语第95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强】(谚)人的志趣各自不同,不可勉强别人服从自己。指要尊重别人,承认志趣的个性化。 也作人各有志,相强无益。 人各有志,岂能勉强。 人各有志莫强求。

【歇后语第96句】:【热鏊子上蚂蚁——走投无路】(歇)鏊子:一种铁制的烙饼用的器具。本指烧热的鏊子上面的蚂蚁无处躲藏;转以形容人陷入绝境,无路可走或无计可施。

【歇后语第97句】:【上不得台盘】(惯)台盘:席面。 1比喻自身素质差,不能在正式或公开的场合露面、应酬。2比喻见不得人的话或主意。 也作上不得高台盘。 上不得台面。

【歇后语第98句】:疤子上生疮——坏到一块去了

【歇后语第99句】:妈妈很勤劳,但常为太胖而烦恼。爸爸说:“这有什么,家有胖胖妻,生活甜蜜蜜。”我也说道:“家有胖胖妈,生活顶呱呱。”听了这话,妈妈笑了。(河南·孟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617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