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俗语经典歇后语,给深夜孤独的你!

【歇后语第1句】:【路通百业兴】(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就会带动各行各业都兴旺起来。指道路是振兴经济的命脉,要想经济飞腾,必须先修道路。

【歇后语第2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惯)曹营:东汉末曹操的军营。汉: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收降,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向刘备。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另一方。 也作“人在曹营心在汉”。

【歇后语第3句】:招亲招了猪八戒——自找难看

【歇后语第4句】:【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谚)南方人不会梦到产于北方的没经见过的骆驼,北方人不会梦到产于南方的没经见过的大象。指梦幻只会反射熟悉的物相。

【歇后语第5句】:孙膑走路——快不了

【歇后语第6句】:【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歇)指身份卑微的人硬要充当大人物。也泛指装模作样蒙骗人。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蚂蚁子戴荔枝壳——假充大头鬼”。

【歇后语第7句】:【大丈夫四海为家】释义:有作为的男儿不恋家。例句:“大丈夫四海为家。喜财,我劝你还是避一避的好。”

【歇后语第8句】:互相信任才算好伙伴,互相关心才算幸福的家庭。

【歇后语第9句】:城隍爷的马——骑不得;样子货

【歇后语第10句】:【 恨铁不成钢】怨其不成材,目的是希望他成材。池莉《来 来往往》:“这就是段莉娜身上具备的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 性,以及对康伟业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鄙视。”

【歇后语第11句】:别看表妹干活不咋样,吃东西可不含糊。她妈妈说她:“你干啥不像啥,吃啥不剩啥,难道不能改改?”(河北·卢龙)

【歇后语第12句】:【结婚】“结婚”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俗说。早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固定的婚姻,每当黄昏,便自由结合择偶而居,这种婚俗,至今还有保留,如云南省的摩梭人现在还实行走婚。所以,汉民族把最早的“黄昏夫妻”称之为“结昏”。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实行,语言学家便把曾经标志混乱婚姻的“结昏”改为“结婚”。“婚”字的衍变,是混乱婚姻向文明婚姻过渡的见证。另一种说法是阴阳说。《礼记·昏义》孔颖达疏说:“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这就是说,把婚礼安排在昏时进行,是取其阴来阳往的意思。“阴来阳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白天即将过去,夜晚即将来临,阴阳交替之时,即是黄昏。另一层意思是,新郎在白天去亲迎新娘,新娘在临近夜晚时来到夫家。这种自然的阴阳和人事的阴阳相结合,正好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古人看来,一切人事都要合乎天意,婚礼这一重要礼仪更不能例外。以人的阴来阳往和天的阴来阳往相配合,这种婚礼就合乎天意,婚姻就会获得美满幸福,同时也会给通婚的两个家族带来福泽。所以婚礼必须在昏时举行。这是“结婚”一词的原意,现在结婚仪式不据泥于黄昏,“吉时”在中午居多。

【歇后语第13句】:【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终日忙碌。《文汇报》( 1987,5,29): “我们现在有不少厂长、经理都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这 样一来,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歇后语第14句】:【打打闹闹,白头到老】(谚)指夫妻之间发生冲突争吵,是正常现象。 也作“吵吵闹闹到白头”。

【歇后语第15句】:门旮旯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歇后语第16句】:【糊涂油蒙了心】(惯)斥责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歇后语第17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歇后语第18句】:【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谚)药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症是无药可施的。指再高明的医生,再名贵的药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歇后语第19句】:妈妈让我买一瓶酱油,我却买回来一瓶醋。妈妈说:“你呀,真是耳朵大,把心丢了。”(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20句】:【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头】释义:比喻不识时务,办事恰到好处就该收,过头了就坏事,招致没趣或祸害。例句:“你真是‘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头’,还不赶快借坡赶驴,要不,可就没你的好果子吃了。”

【歇后语第21句】:老鼠掉进铁桶里——无缝可钻;无空子可钻

【歇后语第22句】:【打倒不如就倒】(谚)指与其被人打倒,还不如自己顺势倒下。借指凡事要顺应形势,灵活通变,不必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23句】:【年老莫娶年少妻】(谚)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轻女郎。指男女婚配,贵在年龄相当。

【歇后语第24句】:猴子穿大褂——充阔佬;装入样

【歇后语第25句】:【狐狸打不成,倒惹了一屁股臊】(惯)比喻没得到好处倒惹了一身的麻烦。 也作“狐子没打着,倒落一身骚”。

【歇后语第26句】:【媒婆】“媒婆”指旧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妇女。中国古代的婚俗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云:“伐柯如何?匪(非)媒不得。”意思是就像斫个斧柄必须用斧头一样,娶个老婆一定要通过媒妁。这首诗表明,春秋以前婚姻因媒而成已成风气,这应该是最早记录媒人的经典之一,因这首诗,有人将媒人称为“伐柯”。关于媒人的来历,还有一个流传在陕西一带的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渭河两岸的人很少往来,当然更谈不上结亲了。有一年,渭北的一个后生偶尔去渭南办事,看上了那边的一个闺女。一个老婆婆知道他的心思后,主动从中说合,使他们结成了夫妻。一年多后,媳妇生下胖小子,丈夫笑开了:“咱俩素不相识,经那位婆婆从中说合,就成了一家人,你说奇也不奇?”媳妇说:“是呀,可那位婆婆已经不在人世了,想报答也来不及了。”于是夫妻俩用米粉为婆婆塑了一个像敬奉起来,又怕人家看见笑话,就在夜里供,白天藏在柜里。过了几天,这米粉塑的像发了霉,他们就称它是“霉婆”,依旧当活宝似的供着。这事传开后,想娶渭南婆姨和想嫁渭北汉子的青年男女,都设法找“霉婆”这样的好心老太太牵线搭桥。再往后,做“霉婆”者觉得“霉”字不好听,便将它改成“媒”字。类似的传说,其他地方也有。其实“媒”字的解释,就是介绍或引导双方(人或事)发生关系的媒介,“妁”字则有斟酌的含义。媒妁连称,特指通过考虑协商等步骤为男女双方说合婚姻的人。至于“媒婆”一词的流行,则是因为旧时以此为生的人,已婚女性占多数的缘故。

【歇后语第27句】:【不吃葡萄不知酸甜】释义:比喻不经过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特点。例句:其实,不吃葡萄不知酸甜,不下水不知深浅,我看你们不妨大着胆子试试。

【歇后语第28句】:【脸皮薄】(惯)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脸皮嫩”。

【歇后语第29句】:校长带头挖坑栽树,同学们干得格外起劲儿,提前完成了植树任务。回去后我给奶奶一说,奶奶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你们校长这个头带得好。”(河南·信阳)

【歇后语第30句】:妈妈要吃萝卜,我也嚷着要吃。爸爸笑着说:“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儿痛。”(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31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 泼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歇后语第32句】: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状。妈妈不高兴地说:“你不要吃自己的饭,量人家的肠子。少操点闲心,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吧!”(河南·民权)

【歇后语第33句】:【养多大的鸟儿,置多大的笼子】释义:比喻花钱做事不能浪费。例句:“……咱们就得这样,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俗话说:养多大的鸟儿,就置多么大的笼子。咱不能花大家的钱像掰着不疼的牙……”

【歇后语第34句】:【吃葱吃蒜不吃姜】(惯)姜:谐“将”,用话语刺激人(使人冲动之下做出原先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指头脑保持冷静,无论别人怎么激将,自己也不上当。

【歇后语第35句】:【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歇后语第36句】:车顺道,马识途,就怕赶车的打糊涂。

【歇后语第37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辈)

【歇后语第38句】: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

【歇后语第39句】:【小雨湿衣裳】轻微的事情,也会有害处。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大,伤心肠。

【歇后语第40句】:【打猎的不说鱼网,卖骡马的不说猪羊】(谚)指各行各业的人不会谈论与本行业无关的话。

【歇后语第41句】:爸爸收完橘子,发现树梢上还有一个,就又爬在人字梯上勉强地把枝头扳倒过来去摘。橘子到手了,可树枝也被折断了。妈妈说:“这是用金弹子打麻雀——得不偿失。”(湖南·芷江)

【歇后语第42句】:【想起一出是一出】从前富贵人家,把戏班叫到家中唱戏, 戏目由他们决定,叫点戏。他们想点哪一出就演哪一出。 引申为:没有准谱儿,一会儿一个主意。王蒙《活动变人 形》:“老孙办事就是这么荒唐可笑,想去一出(戏)就是一 出。”

【歇后语第43句】:有道数学题,爸爸讲了半天我还是不明白。爸爸急得点着我的头说:“难道你的脑筋都是直的,怎么连一点弯都不会转啊?”(河北·迁安)

【歇后语第44句】:【风中之烛,草上之霜】(惯)比喻上了岁数的人,身体衰弱,经不起折腾。 也作“风前的残烛,瓦上的霜雪”。

【歇后语第45句】:花生的壳,大豆的皮——层管一层

【歇后语第46句】:12月22日是冬至,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妈妈对我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河南·三门峡)

【歇后语第47句】:【拿猪头送错了庙门】(惯)比喻巴结、投靠错了人。

【歇后语第48句】:【宁可折本,不可饿损】(谚)折(she)本:亏损本钱。本指做生意宁可亏损本钱,也不能饿伤身体。 泛指钱财上受损不要紧,只要把身体保护好。 也作“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歇后语第49句】:【钱可通神】(谚)钱财可以买通鬼神,极言金钱作用大。 也作钱神有灵。 钱可通神,财能役鬼。

【歇后语第50句】:老师批改作业时找不到红笔,就问:“谁有红笔,让老师用用?”同学们立刻给老师递了好几枝。老师用了一枝,不显;又换了一枝,还是不显。老师笑着说:“你看看,这圆珠笔还认生哩!”(河南·孟津)

【歇后语第51句】:暗处走路——没影子

【歇后语第52句】:【张公帽儿李公戴】(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也作“张冠李戴”。

【歇后语第53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谚)殃:灾祸。池鱼:一说是人名,池仲鱼,因靠城门居住,城门失火时被烧死:一说是护城河里的鱼,因救火汲干了护城河,鱼皆干死。比喻无辜受到连累。 也作“城门失火池鱼丧”。

【歇后语第54句】:【乌龟垫床脚——硬撑】(歇)硬:本指坚硬(乌龟背上的壳),转指勉强。撑:本指抵住,转指支撑、支持。指勉强支撑某种局面。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55句】: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圆

【歇后语第56句】:【在劫难逃】“在劫难逃”形容遇到不可解决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这个词语的中心词是“劫”,“劫”是佛教用语,表示时间极长,同“一刹那”相反。古印度传说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就要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就叫做“劫”,也叫“劫波”。关于劫的长短,各佛经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一劫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叫做“四劫”。到“坏劫”时,将会有水、火、风三灾出现,最后世界归于毁灭。也有说法认为,劫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一中劫包括两小劫,而每小劫则为一增(人寿自f一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的时间。这样看来,将永远恢复不了的东西比喻为万劫不复还真是恰当。如果遇到“四劫”当中的“坏劫”,当然是“在劫难逃”了。

【歇后语第57句】:水中捞月——场空

【歇后语第58句】:【猫咬尿泡空喜欢】释义:好事并不存在,白高兴。例句: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软筋麻。只是没福,不得沾身。可怜!真“猫咬尿泡空喜欢!”

【歇后语第59句】:【冷练三九,热练三伏】(谚)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歇后语第60句】:【称上四两棉花——纺一纺】(歇)纺:谐“访”。指走访、了解一下。 也作“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歇后语第61句】:【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谚)屋顶上面漏水,上面不知道,屋下面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比喻上层执政者的过错,人民群众看得最清。

【歇后语第62句】:【不是吃素的】(惯)比喻不是好对付的。

【歇后语第63句】:【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壳的果子,须敲开,谓不是好欺侮 的人。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别在老虎嘴上拔胡子来。”

【歇后语第64句】:【碾砣生芽,狗生角】(惯)碾砣:即碾磙子。比喻事情不可能发生。

【歇后语第65句】:【一辈子不出马,总是个小驹】(谚)马不出阵打仗,到老也只能算个驹子,成不了战马。比喻年轻人不出家门,不经见世面,永远也不会有大出息。

【歇后语第66句】:【有珠不露,谁知是宝】(谚)比喻是人才而不显露出来,就不易被人发现。

【歇后语第67句】:【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泛指人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各种生活现象;也指人的一生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谁把生、老、病、死放在一块去说,并且形成了新的含义,源出有二。说法一。源于北宋时一些福利设施与学校相邻的巧合。北宋崇宁年间,朝廷有旨,令州县置居养院(即养老院)以存老者,按济坊(疗养院)以养病者,漏泽园(殡葬所)以葬死者。看来,宋代的社会保障机构比较健全,比较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而当时的吴江,邑小地狭,遂于县学(小学)之东的空地,依次设置。当时众多的小孺子们在学,又与居养院、按济坊、漏泽园相为毗邻,故有“生、老、病、死”之说。说来也真巧,还真是一条龙服务。说法二。源于佛家用语。佛家称生老病死为“四苦”。《涅磐径》日:“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歇后语第68句】:【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惯)常用来斥责人不是父母生养的,不孝顺或没人性。 也作石头缝儿里爆出来的。 石头缝里跳出来的。

【歇后语第69句】:【胆小不得将军做】(谚)胆小怕事的人做不了将军。指只有胆量大的、敢作敢为的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也泛指胆小的人成不得大事。 也作胆小的得不了将军位。 胆大做将军。

【歇后语第70句】:妈妈无论什么时候叫我学习,我都有理由拒绝。妈妈说:“你呀,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安徽·巢湖)

【歇后语第71句】:【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谚)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补作用。七两、八两:均为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七两重的参称人参,八两重的参称宝参。指人参能长到半斤重,就是难得的宝物。

【歇后语第72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明;光明正大;年年如此;又圆又满;圆圆滚滚

【歇后语第73句】:过秤乱加码——不公平

【歇后语第74句】:【红娘】现常把为未婚男女牵线搭桥的介绍人称为“红娘”。这一称谓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于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苟慧生。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讲述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唐贞元年间,书生张君瑞进京赶考,与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识于蒲州东十里的普救寺,两人一见钟情,情愫暗生。由于老夫人从中作梗,一对情人苦苦相思。莺莺的丫环红娘十分机灵,见小姐每日愁眉不展,便想办法为他们穿针引线,传递情书,并将小姐的情况告诉张生。后来,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不顾礼法束缚,和张生私订终身。但是,老夫人知道此事后,要棒打鸳鸯,拆散他们俩。又是机智的红娘勇敢地站出来,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使得一对情侣终成眷属。剧本是死的,只有搬上舞台才能演活,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演活红娘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荀慧生,他改编创作并成功演出了《红娘》一剧,成为苟派的重要代表剧目。荀派传人宋长荣被誉为“活红娘”。

【歇后语第75句】:【种一葫芦收一瓢】(惯)撒下一葫芦种子,收获一瓢粮食。形容粮食产量太低。

【歇后语第76句】:希特勒上台——不可一世

【歇后语第77句】:【绵羊不叫暗口死】(惯)绵羊没有叫出声来就死了。比喻事情悄悄地了结。

【歇后语第78句】:【挂在壁上的团鱼——四脚无靠】(歇)团鱼:鳖。比喻人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歇后语第79句】:橄榄核卡喉咙——上不得,下不得

【歇后语第80句】:咬口生姜喝口醋——历尽辛酸

【歇后语第81句】:【讨饭的掉了碗】(惯)要饭的丢了要饭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歇后语第82句】:【人上有人,天上有天】(谚)强人之上还有更强者,蓝天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告诫人不可自满自足,须知高手之上还有高手。 也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歇后语第83句】:表弟一到我家就像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引得我们话也多了起来。妈妈见了,笑着说:“这可真是个练口才的好办法,爆竹点着了头,一响全响啊!”(四川·江安)

【歇后语第84句】:【有再生的儿女,没有再生的爹娘】(谚)儿女没了,还可再生养;父母没了,就无法挽回。指孝敬父母,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宁可舍后代,不可无父母。

【歇后语第85句】:【人过三十不学艺】(谚)指人的年龄过了三十岁,再从头学习技艺就很难。

【歇后语第86句】:姐姐忌妒她的班长,常在家里说人家的不是。爸爸批评她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不要吹灰尘找芝麻缝,要多看看人家的长处。”(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87句】:【当垫脚石】(惯)比喻充当别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歇后语第88句】:【绑鸡的绳子,捆不住大象】(谚)比喻用制伏弱小者的方法,根本无法制伏强大的对手。

【歇后语第89句】:破船过江——人人自危

【歇后语第90句】:爸爸买了很多苹果,准备分给叔叔一点儿,就叫妈妈到邻居家去借秤。妈妈去了很久没有回来,爸爸恼火地对我说:“快去叫你妈回来,怎么搞的,莫不是在‘抱窝’?”(湖南·道县)

【歇后语第91句】:【到处杨梅一样花】释义:比喻各地情况都一样。例句:许三财接道:“现今乡里乱糟糟,吃碗粗饭也吃得不安宁,你何苦回去?”“到处杨梅一样花。”荣茂老板说。

【歇后语第92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作战时老是在一处开枪,易被敌人发 现。指没有固定的地点、岗位,经常流动。蒋子龙《乔厂长 上任记》:“难怪工人反映,厂长都不想在一个厂里干一辈 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怎么能把工厂搞好!”

【歇后语第93句】:大狸猫伸懒腰——唬(虎)起来了

【歇后语第94句】:【窝里反】(惯)指家族或团体内部发生矛盾和斗争。 也作窝里斗。 窝里发炮。

【歇后语第95句】:【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没做坏事,心中坦然, 反之则担惊受怕。日间,也说:平生、为人。鲁迅《华盖集续 编》:“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 怎能给恐吓呢?”

【歇后语第96句】:【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谚)治世:没有动乱的太平盛世。乱离:兵荒马乱的动荡时局。宁可在太平年间做狗,也不要在动乱年间做人。指动乱年间人们苦不堪言。 也作宁做太平狗,莫做乱世人。 宁作太平犬,毋为乱世人。

【歇后语第97句】:茶杯里放块糖——寿命不长

【歇后语第98句】:【一窝狐狸不嫌骚】释义:骚:同“臊”。狐狸有臊臭味,同一窝狐狸互不讨厌臊臭。比喻坏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父子们好像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体谅着一点,还是可以合作的。”

【歇后语第99句】:隔壁的婆媳俩经常争吵,奶奶劝她们:“一争两丑,一让两有。什么事不能好说好商量的,为啥非要撕破脸皮不可呢?”(广东·龙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72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