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古代教育哲理警句

【第1句】: 20个古代教育家格言速度要

古代励志格言精选20条,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古代励志格言精选20条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1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

出自《三国志·魏书》。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

出自《尚书·周官》。9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

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10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

出自《颜氏家训·勉学》。1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

出自(宋)岳飞《满江红》。13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4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意思是。

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

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出自〈朱熹文案〉16为学须先立志。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

出自〈朱熹文案〉17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18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

19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

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20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

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

【第2句】: 20个古代教育家格言速度要

【第1句】:“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第2句】:“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第3句】:“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第4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第5句】:“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第6句】:“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第7句】:“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第8句】:“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第9句】:“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第10句】:“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第3句】: 古代励志名言名句

古代励志名言警句 100句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第2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第4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第6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第8句】: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第9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第10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11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第12句】: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3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第14句】: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第1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第16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第17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1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第19句】: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第20句】: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第21句】: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第22句】: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第23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第24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第25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第26句】: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第27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第28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第29句】: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第30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第31句】:知耻近乎勇。—《中庸》 。

【第4句】: 古代人生哲理的名言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第1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第2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3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第4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第5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第6句】: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第7句】: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第8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做人格言

【第1句】:不学礼,无以立。

【第2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4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5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6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名句精选

【第1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2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3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4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5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6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7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8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9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第10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5句】: 古人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或名言

玩物丧志。(书经) 励志名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励志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励志名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励志名言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励志名言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书籍: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劝世良言、孔孟著作等

【第6句】: 古代人生哲理的名言

【第1句】: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释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第2句】:原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第3句】:原文: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第4句】:原文: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释义: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第5句】: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第7句】: 跪求古人处世哲理名言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299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