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文案的表达作用小学

【第1句】: 语文阅读 句子的表达特色与作用

几种主要修辞的作用分析答题格式

(1)比喻:运用XX等(喻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XX(事物的特点、情感、思想观点)。在议论文中,比喻是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说明某种深刻的道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2)借代:和比喻接近,但没有比喻在议论文当中的作用。

(3)拟人:XX词使XX事物人格化、更富有情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XX特点,或形象地抒发(表现)XX情感。

(4)对偶:主要是让句式整齐,在散文中造成整散结合的效果,增强语言的形式美。

(5)夸张:更强烈地抒发了XX情感,或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现了XX的XX特点。

排比:除了和对偶一样的作用外,还有其它作用:

A、抒情作用,表达为:更强烈地抒发(表达)了XX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描写作用,表达为:更充分地表现了XX(人物或景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议论作用,表达为: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XX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

(6) 反问:主要是起增强抒情效果、加强语言气势、强调特定意思的作用。

(7) 设问:是要是引发读者思考(发人深思)的作用。

【答题模式】

①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形象生动地描写(诠释;说明)了……

②处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它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用语精练地描写(阐明;说明)了……

③处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它精练、恰当地描写(阐述;说明)了……

④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它于无疑处设疑,非常肯定地抒发(论述)了……

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非常有气势地列举(抒发;证明;说明)了……

⑥处用设问修辞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启发读者思索与联想,引出下文的作用。

⑦处用拟人修辞生动而亲切有趣地描绘出……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例、2007年浙江《泰山之思》

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憧憧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道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象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的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5分)

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答案:(1)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指出修辞),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写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表达的感情)。

(2)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用词特点)。

解析:几个“只有”组成一组排比句,雾中楼台和泰山雾形成对比,“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属于夸张,叠字的使用就更明显了。解答此题必须逐一分析每个句子,结合句子的表述特点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感情作出全面的概括。

可能不是准确.O(∩_∩)O~其实只要多做一些有

答案的类似题目 自己慢慢摸索比较好

采纳O(∩_∩)O谢谢

【第2句】: 【【第1句】: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说说老舍语言的特点.①“她的

【第1句】: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说说老舍语言的特点.①“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中的”终年“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的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②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加点词是?)【第2句】:用简介的话语概括第5段“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她已入了土”体现母爱伟大无私的爱的两件事1:母亲筹款送“我”上学.2:写母亲让三姐出嫁.【第3句】:选文中作者说”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可是又说”母亲并不软弱”,这样写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前面说母亲没有反抗过,是因为她对待亲人和邻里有隐忍和宽宏大量的精神;后面说不软弱,是说她遇到侵略者没有吓倒,还能保护家人.这两者并不矛盾,写出了母亲的大爱和奉献精神.【第4句】:“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与“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脸”中这“泪”锁包含的感情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母亲把我培养成人才,听说我成为校长,流出眼泪为辛苦终有回报和为儿子高兴的眼泪.“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脸”,说的是我思念母亲,而母亲已经故去,再也无法回来,是思念和遗憾的眼泪.。

【第3句】: 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先解释词语的意思。有修辞的先说是什么修辞,再分析作用。

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的梦为具体形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很好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借代: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构成语言上的艺术,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上的艺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夸张:可以抒发感情,揭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利于抒情,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复:在说理性文章中(包括议论文和说理性散文),起强调作用,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其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反语:利用隐蔽的形式,含蓄曲折的表达激动的感情,特别适宜嘲弄和讽刺。

对比: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起强调作用。

在具体文章中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要结合语境的文章的主题,有的作用不能全部都答上。

老大,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这是什么精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3053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