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小说月报》优美文案

【第1句】: 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中优美的句子

比较优秀的有: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修订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陈忠实的《白鹿原》(修订本),王安忆的《长恨歌》,熊召政的《张居正》,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等。

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你在高原》(张炜)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第1句】:【第2句】: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第1句】: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第1句】: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 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评选: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2022年5月在中国作家中国公示了252部参评作品,刘醒龙《蟠虺》、姜燕鸣《汉口之春》、刘诗伟《拯救》、林白《北去来辞》、曹军庆《魔气》和《武汉晚报》原副总编辑王石《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等6部湖北作家作品入围。 本届252部参评作品均为诞生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的长篇小说,参评数量比2011年第八届茅奖多出72部,将从中选出10部提名作品,最终获奖作品不超过5部,将是“茅奖”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

2022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及苏童《黄雀记》5部作品(按得票数排序)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介绍: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第2句】: 老舍的作品二马里有什么优美句子

在一开首便把故事最后的一幕提出来,就是这“求细”的证明:先有了结局,自然是对故事的全盘设计已有了个大概,不能再信口开河。

可是这还不十分正确;我不仅打算细写,而且要非常的细,要像康拉德那样把故事看成一个球,从任何地方起始它总会滚动的。我本打算把故事的中段放在最前面,而后倒转回来补讲前文,而后再由这里接下去讲——讲马威走以后的事。

这样,篇首的两节,现在看起来是像尾巴,在原来的计划中本是“腰眼儿”。为什么腰眼儿变成了尾巴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到底不能完全把幽默放下,而另换一个风格,于是由心里分析又走入姿态上的取笑,笑出以后便没法再使文章萦回跌宕;无论是尾巴吧,还是腰眼吧,放在前面乃是全无意义!第二个是时间上的关系:我应在一九二九年的六月离开英国,在动身以前必须把这本书写完寄出来,以免心中存着块病,时候到了我只写了那么多,马威逃走以后的事无论如何也赶不出来了,于是一狠心,就反腰眼当作尾巴,硬行结束,那么,《二马》只是比较的“细”,并非和我的理想一致;到如今我还没写出一部真正细腻的东西,这或者是天才的限制,没法勉强吧。

在文字上可是稍稍有了些变动。这不能不感激亡友白涤洲!已经说过,我在《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里往往把文言与白话夹裹在一处;文字录一致多少能帮助些矛盾气,好使人发笑。

涤洲是头一个指出这一个毛病,而且劝我不要这样讨巧。我当时还不以为然,我写信给他,说我这是想把文言溶解在白话里,以提高白话,使白话成为雅俗共赏的东西。

可是不久我就明白过来,利用文言多少是有点偷懒;把文言与白话中容易用的,现成的,都拿过去,而毫不费力的作成公众讲演稿子一类的东西,不是偷懒么?所谓文艺创作不是兼思想与文字二者而言么?那么,在文字方面就必须努力,作出一种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才算本事。在《二马》中我开始实验这个。

请看看那些风景的描写就可明白了。《红楼梦》言语是那么漂亮,可是一提到风景便立刻改腔换调而有诗而证了;我试试看,一个洋车夫用自己的言语能否形容一个晚晴或雪景呢?假若他不能的话,让我代他来试试。

什么“潺浮”咧,“凄凉”咧,“萧条”咧……我都不用,而用顶俗浅的字另想主意,设若我能这样形容得出呢,那就是本事,反之则宁可不去描写,这样描写出来才是真觉得了物之美而由心中说出;用文言拼凑只是修辞而已。论味道,英国菜——就是所谓英法大菜的菜——可以算是天下最难吃的了,什么几乎都是白水煮或楞烧,可是英国人有个说法——记得好像George Gissig也说这么过——英国人烹调术的主旨是不假其他人的材料,而是把肉和熟菜的原味,真正的香味,烧出来。

我以为,用白话作著倒须用这个方法,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文言中的现成字与辞虽说一时无法一概充斥,而是用在白话文里究竟是有些像酱油与味之素什么的;放上去能使菜的色味俱佳,但不是真正的原味儿。 在材料方面,不用说,是我在国外四五年中慢慢积蓄下来的。

可是像故事中那些人与事全是想像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曾在伦敦见过或发生过。写这本东西的动机不是由于某人某事的值得一写,而是在比较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不同处,所以一切人差不多都代表着什么;我不能完全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可是我更注意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性。

因此,《二马》除了在文字上是没有成功的。其中的人与事是对我所要比较的那点负责,而比较根本是种类似报告的东西。

自然报告能够新颖可喜,假若读者不晓得这些事,但它的取巧处只是这一点,它缺乏文艺的伟大与永久性,至好也不过是一种还不讨厌的报章文学而已。比较是件容易的事,连个小孩也能看出洋人鼻子高,头发黄;因此也就很难不浮浅。

注意在比较,便不能不多取些表面上的差异作资料,而由这些资料里提出判断。脸黄的就是野蛮,与头发卷的便文明,都是容易说出而且说着怪高兴的;越是在北平住过一半天的越敢给北平下考话,许多污辱中国的电影,戏剧与小说,差不多都是仅就表面的观察而后加以主观的判断。

《二马》虽然没这样坏,可是究竟也算上这个当。 老马代表老一派的中国人,小马代表晚一辈的,谁也能看出这个来。

老马的描写有相当的成功:虽然他只代表了一种中国人,可是到底是我所最熟识的;他不能普遍的代表老一辈的中国人,但我最熟识的老人确是他那个样子。他不好,也不怎么坏;他对过去的文化负责,所以自尊自傲,对将来他茫然,所以无从努力,也不想努力。

他的希望是老年舒服与有所依靠;若没有自己的子孙,世界是非常孤寂冷酷的。他背后有几千年的文化,面前只有个儿子。

他不太爱思想,因为事事已有了准则。这使他很可爱,也很可恨;很安详,也很无聊。

至于小马,我又失败了,前者我已经说过,五四动时我 是个旁观者;在写《二马》的时节,正赶上革命军北伐,我又远远的立在一旁,没机会参加。这两个大运动,我都立在外面,实在没有资格去描写比我小十岁的青年。

我们在伦敦的一些朋友天天用针插地图上:革命军前进了,我们狂;退却了,懊丧。虽。

【第3句】: 李汉荣散文选集的好句摘抄赏析

导航(摘录)李汉荣作品欣赏2014-06-05 | 语文梦 李汉荣1958年生,著名诗人、散文家。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历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获各类奖项50余次。

作品入选近百部选集。 创作成就李汉荣多篇散文诗歌佳作入选全国及山东、上海等省市中学语文教科书。

担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李汉荣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

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年度选本《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诗选》、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篇佳作选》及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选本《新诗三百首》等权威选本;短篇小说曾被天津《小说月报》、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和长春《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散文多次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读者》,《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文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十年入选全国散文年度选本。

先后出版诗集《驶向星空》(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获陕西省作协第八届505文学奖最佳作品奖)、三卷本文集《李汉荣诗文选》(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诗歌卷《母亲》、《想象李白》,散文卷《与天地精神往来》)。文集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散文》月刊、《绿风》诗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民声报》等报刊刊载了有关该文集的评论文章。

英特网“搜狐”、“写手联盟”、“新浪”、“中华文艺”、“作家在线”等众多大型文艺网站均选载作品和相关评论。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07年后又编入六年级语文上册),该文又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散文《外婆的手纹》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散文《与天地精神往来(含《星空》,《登高》两篇)入选山东省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诗歌《生日》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并有《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等多篇文章被作为高考及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料。

其中《山中访友》已被七年级新教材第二学期语文第一课。 推荐大家看该作者更多的文章。

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曾有过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是目前我们所需要的。

看到那洪水滔滔,气候异常吗?人类变异的思想使这个脆弱的地球无以再继续正常地承载下去。它在发烧。

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吧!回归到纯和中去!李汉荣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他说:“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

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

每当这个时候,我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总的说来,解答李汉荣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浓郁的人文精神。

艺术特色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而这也正是解答李汉荣作品艺术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李汉荣最早追随泰戈尔,也受其影响。

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笔下的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海子死后的90年代末,李汉荣的诗和散文风格大变。

他一转身致力于散文创作。李汉荣发挥散文家“材料扎实。

【第4句】: 骆驼祥子10个优美语句

1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2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3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4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5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6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因为腿脚被钱赘的太沉重.

7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什么响动也没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8夜深了,多日的疲乏,与逃走的惊惧,使他身心全不舒服.

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9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祥子像被一口风哽住,往下连咽了好几口气.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10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注:一边儿,即同样的。)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第5句】: 日出的优美句子或段落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_______巴金<海上日出>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 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 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 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 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 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 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

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 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 的境界。

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 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 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 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 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 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 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 展开在大地的边沿。

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 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______________徐志摩<泰山日出 > 天蒙蒙亮,大地仿佛没有苏醒,一切静悄悄的。东边的天空上有白白的云在涌动着,慢慢地,这云由白色变成浅红色,像一床温暖的锦被。

渐渐地,这锦被越来越亮,温暖得像要把你包围,终于,锦被像是被谁掀开了一样,万丈光芒从里面射了出来,耀得人睁不开眼,就在这一刻,大地苏醒了,地上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第6句】: 谁看过小说月报里的小说《浪也白头》里的诗《鱼藏剑》啊

是这个吗?。。。..

鱼藏剑 作者 / 季札挂剑

一柄薄如蝉翼的剑,藏入

鲤鱼的肚,柄在咽喉塞住

鱼呕吐,吐出了人参,鹿茸

剑光穿透鱼盘,引起了酸中毒

下毒者专诸,亲手烹制的鱼

他赤膊端着盘,向虎狼卫士和

穿着铠甲的吴王僚,走去

鱼紧张的张开嘴,借剑光喘息

肚里的剑,看见了僚的笑

只一秒的笑,力和剑就插入心

僚死了,带走了喜好的口味

专诸倒了,样子像一条鱼

他是鱼,僚的弟季光下了饵

那是玉帛,财物和美女

还有他事母至孝的软肋

只好变成鱼,交换饵的价值

他是菜,三年心血学做鱼

鱼背能剞出坚定和智慧

隐身混进吴王府,刺客变大厨

他做的鱼,终于钓了僚的命

他是剑,栓住公子季光的王位

哪里有知音,伯乐和千里马

只有阴谋,胜利者和失败

他死了,没有听见唱《易水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5794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