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文案不是比喻句
【第1句】: 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如何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一篇课外美文——峻青的《沧海日出》。欣赏完后,我请孩子们判断“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直又红的海上大路。”这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或许是句子太长,前面提到了“太阳”后面又提到了“太阳”,给孩子造成了误导,结果大多数孩子“拔笔四顾心茫然”。看来,虽然四上了,但一些比喻句和类似句式的区别还是一个难点。
这个班是我自己一手带的,对于比喻句,一年级新接触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渗透,孩子们也很清楚比喻句就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我们平时也称为打比方。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如“老师像春蚕”。本体是老师,喻体是春蚕,喻词是像。但这是很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容易判断,像上面这样的长句子就比较难了,我们该怎么去判断呢?
缩句法。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直又红的海上大路。”可缩成:“金光仿佛是大路”,它的本体、喻体、喻词就很明显了,本体是金光,喻体是大路,喻词是仿佛。显然,这符合比喻句的特征。
有些句子,我们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判断。
换词法。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把“是”换成“像”,“儿童像祖国的花朵”,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老师。”换成“他像老师。”句意变了,就不是比喻句。
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好像一眨一眨的眼睛。”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好像去过那儿。”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加词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比喻就明显了。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比喻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时能采用上面的方法,想清楚后再下结论。
【第2句】: 有比喻词而不是比喻句的句子有哪些
有比喻词而不是比喻句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表示比较的
【第1句】:她还像过去一样爱打球。
【第2句】: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美丽。
【第3句】: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
【第4句】: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第2句】:表示举例
【第1句】:像你这样健壮的人应该去当运动员。
【第2句】:像雷锋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3句】:表示猜测:
【第1句】: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
【第2句】: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第3句】:他脸色苍白,好像是病了。
【第4句】:表示想像
【第1句】:天边的白云,仿佛被涂上了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2句】:雾天的树林仿佛披上了半透明的轻纱。
【第3句】:这块大石头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一样,高大突兀,人们把它叫做“飞来石”。
【第5句】:一些表达感觉的句子可以归入通感,也不是比喻句(就比喻和通感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争论很多,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
【第1句】: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第2句】: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第3句】:听了老师的夸奖,我的心情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第3句】: 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上说:“被比事物、比喻事物和相似点是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青的草,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句子。
本人不赞成补本体的做法,句1句3着眼于通感。 【第2句】:心里像油煎一样难过。
3。 【第5句】:眼里像掺进了沙子。
【第6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7,绿的叶小学的语文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不要在教学中强调各种修辞的名称,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感悟其表达的效果。
但在实际的教学以及测验中,我们的老师就要给学生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或相对充分的理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也有的老师认为它们是比喻句。如果碰到这样的句子。
理由是本体是客观存在的,句456着眼于比较。以下这些句子就是老师们存在争议的句子: 1,那么构成明喻的重要理论就失去了它的指导意义、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以上八句,有的本体并没有出现,有的本体或喻体不是“事物”,有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并没有相似点,因此。
语文的学习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却会经常遇到辨别修辞,指出修辞方法等等的题目,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时。 但是:句1心里指心里复杂的滋味;句6急指着急时表现出来的样子等等,句2着眼于夸张,没有的可以给补出来。
如。这些句子作者的着眼点都不在比喻,你这样补,他那样补,有不少老师认为这些句子不是比喻句,本人也持这一观点。
【第4句】:腿里像灌了铅一样。”基于此点,句7着眼于拟人,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判断这些句子到底是不是比喻句,我们得来分析一下比喻句的构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5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