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大国崛起中的优美文案

【第1句】: 在《大国崛起》中最经典的话是

大国崛起里有很多很多经典的话,我也很喜欢看,给你找出一些我觉得不错的话,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1句】:外在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

【第2句】: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第3句】: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第4句】: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第5句】: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第2句】: 大国崛起的编写笔记400字,摘抄感兴趣的篇章400字,以上的文字吸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了其中的篇章。

15世纪以来,先后有九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询其发展轨迹,总结起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大有裨益。本书以历史为线索,分别对这些大国在兴衰沉浮中的重大事件,特殊时期,重要人物以及功过得失等做了系统的讲述,我则主要谈谈自己对这本书中的几个片段的自我理解。

一 民族国家 为什么是小小的葡萄牙呢?我想谁都无法否认葡萄牙率先进行扩张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我们可以简单的罗列几条:面积狭小,资源有限;三面被陆地包围,发展被局限在海上;王室对于探险的热爱;来至东方的吸引等,不管怎样,我想有一个原因是怎么也不能被忽视的,那就是葡萄牙民族的率先形成,而民族的形成则冲破了欧洲中世纪被宗教笼罩下的愚昧状态,焕发出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求,成为进行海上大规模探险的无形的却是无比强大的动力,也就使全民上下形成一种合力。二 消耗与生产 同样是通过海外殖民扩张建立起来的帝国,我们却发现:最开始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稍后的荷兰,帝国所维持的时间,以及创造的价值都不能和后来英国相提并论,当然这当中有人口,战争等方面的原因,然,我们却可以下定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前面的三国都把所掠夺的财富用于消费与享受,而后者则把掠夺的财富用于国内的生产,这就是英国的“重商主义“,特别是后来发展成的”重工主义“。

其结果的不同是,前者使前三国的国内,从上到下形成一种奢华靡费,只知道享乐的风气,以及本国白银的大量外流,而后者则使英国日渐强大,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生产才能产生价值,消费不能产生价值。

三 经济,政治与军事 由下面的这样一个史实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经济,政治,军事三者本是一家,那就是德国的统一之路。到十九实际上半时期,德意志还是一块分崩离析的土地,当时的欧洲列强都不希望德意志的统一,而德意志内部的分歧也是及其严重,内部各邦国之间互收税费,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为了完成统一,德意志民族的代表普鲁士采用了政治,经济,军事三种手段,最终成就统一弘愿。政治上拉拢沙俄,钳制法国;经济上李斯特提出德意志内部互免关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军事上打败奥地利与法国。

而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经济手段,当德意志达成经济上的统一时,政治上的统一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便是典型的经济影响政治。

四 效率与公平 苏联的历史让人感叹,曾经的无比强大在瞬间剥落,在解体的那一刹那。 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争论,并且很多都是对的,我个人认为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基于其性质要过多的强调公平,并且很容易在公平的理解上走向极端,认为大家都完全一样就是公平,其结果就是在体制的创新上赶不上以效率为上的资本主义,以至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事实上后来为了赶上美国,苏联的后几任领导人都曾尝试着政治,经济向效率侧重的改革,只不过是戈尔巴乔夫下的药最猛最急,于是苏联就败在了他的手里。效率与公平似乎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在现实中必须有所侧重,而这个度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五 霸权主义 历史上有很多个人,有很多强国都妄图依仗其自身实力称霸世界,其结果呢,各个殖民帝国相继土崩瓦解,拿破伦兵倒,希特勒自杀,日本战败,苏联解体。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独霸天下,最多只是暂时的,九个大国的兴衰沉浮变是最好的证明。

世界必然向多级化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纳什均衡,是历史的潮流,是发展的必然。然而,很显然,美国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才有现在的伊拉克战争和反恐困境。

我想这为我们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之后的对外政策是一个警示吧。

【第3句】: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语录/观后感]大国崛起--语录/观后感2011-02-13 20:08最爱语录:1哪怕是牺牲一些效率也要保证机会的平等.2外在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3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大国崛起--语录/观后感。

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4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5我们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员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6真正伟大的人不是使用武力征服人类的人,而是用真理征服人类的人;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而是认识宇宙的人。7和托尔斯泰同时代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8历史的耐人寻味之处就是它的微妙与复杂.9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内,给它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10俾斯麦:"我把他们全都打败了,全部!"11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最爱的一句)12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13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

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14从地面仰望天空,是那样的遥远清澈,偶尔飘过的浮云会着主人们的视线,天空的上面是什么,是人类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15从宇宙俯瞰地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观后感《大国崛起--语录/观后感》。

任由时光流逝,这一高度将永载史册。对于历史要用大尺度来衡量。

社会变革的完成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16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17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成为大国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18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19大国的真正崛起的脊梁依靠的不是所谓的政治家和商人,依靠的应该是科学家和思想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出现真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很难崛起。

【第20句】: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荷兰,英国和美国21成为大国的原因,郭旭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清昧。

但历史的胸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它总是在让那些在第一时间适合它的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大多数人看大国崛起都是觉得非常激动,激情澎湃。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有点伤感。

可能因为历史吧,感觉到它无比的沉重,尽管时过境迁,但人类还是有责任去创造未来,还是那句--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路。晕,以前不喜欢文科,现在居然喜欢上历史了。

总之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大国崛起--语录/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第4句】: 《我是演说家》中陈秋实在《大国崛起》中提到的李小龙的经典台词是哪

他在《大国风范》中提到的李小龙台词,是电影《精武门》中的一句——陈真横扫日本武馆后,说了一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

【第5句】: 表现富强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 她也有一个希望中国崛起之梦,但中国的这个崛起,不应该只是来自于片面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富强,因为这样的大国很危险;她希望看到中国的“大国崛起”,是根源于文明的崛起。—— 台湾女作家 龙应台

【第2句】: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第3句】: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

【第4句】: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第5句】: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第6句】: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维新志士 谭嗣同

【第7句】: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第8句】: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中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

【第9句】: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第10句】: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

【第11句】: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

【第12句】: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 毛泽东

【第13句】: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

【第14句】: 没有一个真正富强的国家不把人才当作国宝的,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国宝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 台湾女作家 龙应台

【第15句】: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让我们牢记这些话,做一个清醒的中国人,国家的命运仍然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让我们都大声的呐喊:“中国富强,有我!”—— 军事战略专家 戴旭

【第6句】: 有哪些关于富强的句子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维新志士 谭嗣同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 中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关于富强的名言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

—— 毛泽东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 富强名言 没有一个真正富强的国家不把人才当作国宝的,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国宝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

—— 台湾女作家 龙应台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让我们牢记这些话,做一个清醒的中国人,国家的命运仍然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让我们都大声的呐喊:“中国富强,有我!”—— 军事战略专家 戴旭 她也有一个希望中国崛起之梦,但中国的这个崛起,不应该只是来自于片面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富强,因为这样的大国很危险;她希望看到中国的“大国崛起”,是根源于文明的崛起。—— 台湾女作家 龙应台。

【第7句】: 中国梦和正能量的优美语段100字左右

梦想在长城脚下放飞,希望在我们脑海中点燃。黑暗中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去向。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从不怀疑,因为梦想只要经过奋斗,就可能变成现实。哪怕没有成功,我们也不后悔,因为我们至少奋斗、努力过。

和“梦”联系在一起的“国”不再空洞,和一个个“我”联系在一起的“梦”不再抽象。这里的“中国梦”不是一串漂亮的宏观数据,不是畅销书榜单上“大国崛起”,不是外国媒体派送的花篮或炮制的标签,它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国”,要为每个社会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正义的土壤,为他们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与希望。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望采纳,谢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6324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