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关于发补助的优美文案-好句大全

关于的感恩名言名句大全

1子之至,莫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2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

【优美句子第3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优美句子第4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优美句子第5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优美句子第6句】: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

【优美句子第7句】: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

【优美句子第8句】: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优美句子第9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优美句子第10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优美句子第11句】: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优美句子第12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优美句子第13句】: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优美句子第14句】: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优美句子第15句】: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优美句子第16句】: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优美句子第17句】: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优美句子第18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优美句子第19句】: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优美句子第20句】: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优美句子第21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优美句子第22句】: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鲁迅

【优美句子第23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优美句子第24句】: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优美句子第25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优美句子第26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优美句子第27句】: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优美句子第28句】: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优美句子第29句】: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优美句子第30句】: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优美句子第31句】: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罗素

【优美句子第32句】: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优美句子第33句】: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优美句子第34句】: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前苏联谚语

【优美句子第35句】: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优美句子第36句】: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优美句子第37句】: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优美句子第38句】: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优美句子第39句】: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优美句子第40句】: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工会领导到基层慰问,送清凉,员工代表发表感想

发表感想主要是表达对领导的感谢,如: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份份慰问的物品,让我们一线工人们在炎炎夏日享受到了物质、精神的双清凉。

感谢工会领导和工会组织对员工的亲切关怀,我们要在炎热的夏季保护好自己,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为我公司\\\/单位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是和安全相关的岗位,还可以说: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坚持不懈地战高温、抓进度、保质量、重安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望采纳哟亲~

对村干部如何做好服务村民工作的思考

村干部如何做好服务村民工作,必须做到“正、硬、愚、和、善、责”六个字。

  (1)正。

就是要心正、行正、公正。

心正就是要心眼要正,心术要正,主观上摆对自己的位置。

作为一个村支部的班长,作为一村之长,首要的就是要有仁者之心,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盼老百姓所盼,努力使自己成为老百姓知冷知热的贴心人;行正就是行为要端正。

行,顾名思义就是走的意思,走路要走正路,方向对,脚步正,才能一帆风顺,勇往直前,否则就会碰壁,甚至会失足坠崖。

公正就是处事情、看问题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

古人说得好:“为公威仪重,无私功自高”,一名“村官”,只有做到心术正,行为正,办事公,处事明,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子浩然正气,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正”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讲正气。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趋完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其间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比如说,在这次村委换届过程中,争的、吵的、闹的、拉选票的、上访告状的虽然不占多数,但也不乏其人,个别村的老百姓甚至认为,闹事的有“出息”,告状的有“能耐”,导致村里正气压抑,邪气上升。

这些足以说明,在当前新形势下,讲正气势在必行。

我们每位“村官”不仅要自己讲正气,而且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和带动群众讲正气,这是确保农村的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2)硬。

就是要具备带领基层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硬本领。

“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一名“村官”,光有仁者之心,做到“正”,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铁匠的身,要有创新的意识,超前的思维,过硬的本领,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

那么“硬”从何来呢

首先要不断充电(电视上网、双技培训)。

其次,要团结协作。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

意思就是不仅要十个指头全会动,而且还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否则就是乱弹琴。

一个称职的“村官”,不仅能够做到独挡一面,而且还应该有过硬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之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有效地调动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

  (3)愚。

指的是一种精神。

雷锋同志曾经在日记中写道:“人们说我傻,我就是要当革命的傻瓜。

”;河南省南街村的村干部,每人月工资只有250元,公开称自己是二百五干部,这些表面上都是痴、傻、愚,其实质是智,是大智若愚。

在座的诸位,都应当学习这种“愚”的精神。

“愚”的另外一种精神就是愚公精神,在当前新形势下,都应当提倡和发扬愚公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天道酬勤,只要我们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子蓬勃朝气,那么一股子昂扬锐气,何愁农村经济不发展,百姓生活不富裕。

  (4)和。

就是要讲团结。

前面的“正”和“硬”是指个体而言,“和”则指班子整体。

老百姓讲得好,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一个班子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号召力,两委关系能不能协调,书记、主任至关重要。

常言到,和为贵,和气生财,政通人和,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任何形式的窝里斗,搞内耗,最终结果只能是断送自己,延误一个村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大同,存小异”,不要在一时一事上斤斤计较。

世上什么人最亲,不外乎“生我的”和“我生的”,但是亲人之间也会有矛盾,更何况是通过政治途径或民主选举产生的一个领导集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才工作在一起,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自觉做到互帮、互助、互谅、互让,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工作理念。

  (5)善。

指的是一种品德,一种领导艺术。

作为一名“村官”最起码应该懂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善意待人,善意理事,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知人善任,韩非子曾经说过:“为人君,须让智者尽其虑”,意思就是说当皇帝就要让有才智的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帝王服务。

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村之主,人常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提建议的人多了,办法也就多了,发展的思路也就清析了。

  (6)责。

就是指责任。

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时时处处为百姓的利益着想,为群众的生活着想,把带领群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殚精竭虑干好工作,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一个群众依赖的好“村官”。

年会三句半台词大全

新农村新变化回家的列车缓缓地、(来源:前出塞作文网)矜持地带领我驶回了久违的家乡。

载着一车的思念,载着一车的期盼……一下车,一阵农村特有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不含一丝杂质。

在和煦的阳光下,我漫步在如今笔直、宽阔的水泥马路上,追随阳光轻盈的脚步,细听清风细絮的歌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儿时,脚下的这条水泥路泥泞不平,处处坑坑洼洼。

特别是一下雨,这条上学的必经之路变成了“汪洋”。

记忆中的我,就是在这条路上,完成了小学五年的求学。

我的家乡曾经是各级政府最头疼的地方:这里没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没有特别的风土人情,有的只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和那愁苦的面容。

早些年,有的人家交不起农税、学费,躲进了大山里;有的人家因为超生而背起刚出生的孩子东躲西藏;还有的人家为了生计,甚至去卖血。

想到这些,就好像一把刀在割我的心,泪水也止不住地流淌。

可当我抬起头来,再来看这曾经总是与“贫穷”挂钩的村庄时,心中的悲伤早已烟消云散了。

一排排瓦房整齐地排列,不再是过去不能遮风挡雨的土坯房;一辆辆私家车停满了大街,不再是过去老式的自行车。

刚进村子,就听见村委会的广播站广播着:(来源:前出塞作文网)“今年我村推广农业科技,小麦、玉米、大姜等农作物喜获丰收……”村主任的话音刚落,我就听见旁边的几个大叔大妈鼓起掌来,个个喜笑颜开,见他们又谈论着什么,我便也上去凑凑热闹。

“今年俺家啊是是双喜临门,不但大姜取得了丰收,而且俺儿上城里上学还发补助金呢

”胖婶兴高采烈地说。

“那可不,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咱现在儿子闺女上学也不用交学费,买家电还有下乡补贴呢

”“嗯嗯,现在的农民不再穷了,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我也挤上一句,大家都看着我,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新农村有了新变化,农村也在不断迈进

”回家的路上,我自言自语道。

改革开放以来,党积极履行服务社会的义务,一切为民,改善民生。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有志少年,一个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奋斗起来。

“娃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耳畔又想起了姥爷那憨厚的声音。

有关“感恩共产党”的优美语句

【优美句子第1句】:唤醒爱心、 伸出援手、 关怀贫困学生。

【优美句子第2句】:乐善之本、 助人为快、会聚爱心、共创未来。

【优美句子第3句】:关注教育、关注贫困学生。

【优美句子第4句】:财富源于社会、爱心回报社会、关注贫困学生。

【优美句子第5句】:救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

【优美句子第6句】:用我们的真心、真情、真意关爱贫困学生。

【优美句子第7句】:只要你我都献出一点爱、贫困学生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优美句子第8句】:凝集社会之力,资助贫困学生;

【优美句子第9句】:爱心点燃希望,关注寒门学子;

【优美句子第10句】: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关于“学生感恩党的好政策”的句子有哪些

友情,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

虽然苦涩,却有一种别样的滋味。

手捧,热乎乎的杯壁让人感到温馨;细品,浓郁芳香的味道,暖暖的,缓缓的流动在心灵的最深处。

慢慢的斟入牛奶,只感到奶香和咖啡的浓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其中。

  友情,就像一只小小的纸船。

虽然看上去弱不禁风,却有着远航的信心。

它带着满怀的坚强和勇气,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如果说大风大浪就是生活中的磨难,那么这只纸船就是友情的化身。

真正的友情,在患难中更能体现。

  当你失败时,总有人说上那些暖心的话,他正是你的朋友… 当你成功时,总有人会和你一起分享着幸福的时刻,他正是你的朋友… 与你同悲伤共欢乐,为了你的梦想的实现,而倾力相助的人… 为了你的困难而不遗余力帮助解决的人…为了你的心灵不再忍受重负而全力解除压力的人… 为了你的未来而风雨相携的人…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离你而去的人…用诚恳的内心伴随着你一生的人,正是你的朋友…是朋友 不会在乎你的容貌,是朋友不会在乎你的地位,是朋友不会在乎你的家境,他们真正在乎的是,绝不让亲爱的朋友受到一点点伤害……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却是一辈子的财富

友情是无色的 可是爱情是会退色的…  亲情的——父亲和那棵“生命树”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那棵树,都会禁不住想起父亲。

  树是柏树。

就在我家房后檐边。

据母亲说,是我出生时,父亲亲手栽的。

后来问过父亲,说是为我植的“生命树”。

这说法我信,也理解。

父亲是独儿,快30岁才有了我,对我格外珍视,疼惜,也是自然的。

关于那棵树的由来,父亲说,在田野里劳作,无意中发现了它,不过尺余高矮,香棍粗细。

柔嫩的枝叶,挺直的树杆,满逗人喜爱。

便连根带土刨起,小心翼翼带回来了。

  柏树生长慢,我是知道的。

但只要存活,有雨淋,有露濡,它总会长。

先是比我矮些,但渐渐地,就齐我胸了,齐我肩了,齐我耳了,齐我额了,与我一样高了。

我也在长,但它到底比我长得快。

它很快超过了我,并继续超着。

其体态,也越发匀称,秀颀,洒脱。

直挺挺上去,一点旁逸斜出的枝杈也没有。

“真是一棵好树。

”父亲满心欢喜地说,“让它好好长着,到我老了,就用它做棺木。

”  父亲说这话时,刚36岁。

父亲还很年轻,身板结实。

个头不高,身体不强壮,但并不单薄,孱弱。

父亲那时,还能下田犁地,上山砍柴。

还能带着我走村串户,唱戏理发。

但他从说那话后,就对树格外用心照拂,一如对我。

  在乡村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古训,也是现实。

家里兄妹四人,我是老大,也是独子,父母对我,自然倾注了更多的寄托和期望。

我上学后,母亲常说:“老大,好好读,我们二天(方言,”以后“之意)老了,还指望你呢。

”这让我在以后的成长岁月里,一直觉着责任和压力。

  但父亲不这样说。

父亲对我,一直充满希望和信任。

记得,送我进学校的第一天,下了很久的雨,从家里到乡场上的路,格外泥泞,滑溜。

父亲一路背着我,直到校门口。

父亲牵着我的手进校门时,气还没喘匀,就说了一句话:“娃呢,你要好好读书。

只要你能,不管上到哪一级,砸锅卖铁,拆房卖瓦,我都供你。

”父亲一脸庄肃,话语坚决,如同发誓。

  那年我7岁。

这句话,和父亲说话时的神情,我一直记着。

记在心里,也记在血里,记在肉里。

就像记着他说的:“让它好好长着,到我老了,就用它做棺木。

”  再回家时,看着那棵树,就觉得它和我一样,也有了责任和压力。

  树和我一同长着。

它以它的年轮,我以我的年级。

我小学毕业,它超过了我家的房梁。

我初中毕业,它有了碗口粗的胸径。

我上高三时,双手合在一起,也围不住它了。

那时候,面临高考,觉得特别苦闷、迷茫。

每月回家,总要到树下走走,看看。

感觉里,它就像我的兄长,或弟弟。

农村的孩子,走出农门是唯一的愿望。

那时,读师范还不太热,国家还会给予一些鼓励,提供一些补助。

在我们那样的家境里,这是最好的选择,也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就那样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情非得已,就像那棵柏树。

在被父亲移栽到我家贫穷的屋檐边后,它就只能在命定的地方,静静默默地生长。

  参加工作时,那棵树到我家,已经24年了。

如我一样,它也正值最好的年华。

但父亲正渐渐老去。

父亲五十有四。

多年的艰辛劳作,使他的身体,如经年的土墙一样,班驳,脱落。

岁月在他身上积存的病痛,也开始渐渐显露。

支气管炎是多年的老病。

久拖未治,又连带上了肺心病、肺气肿。

父亲已不能干重活,稍强或稍久的劳作,就张着嘴喘粗气,就咳嗽不已,昼夜气紧,浓痰粘连。

  父亲是一直指望着我能有出息的。

虽然很少提起,但从他眼神里,我能看得出那指望的热切。

就像当年,他看着那棵树的情形。

但是我终于发觉,我所谓的出息,也不过如此。

作为穷教师,在90年代初,所有的收入加一起,也不过就是100多块。

除糊口外,每月下来,并不能有多少结余。

而且很快地,又是结婚成家,又是生养儿子,又是买房置屋。

拮据和窘困,可想而知。

能给父母的,可想而知。

有好几回,甚至连春节也没能回老家去过。

父亲对我,是有过指望的,但在儿子的窘迫和困境面前,他并没多说,也似乎无法多说。

  父亲日复一日地瘦了,更瘦了。

父亲的病,也日复一日地重了,更重了。

他泥墙一样的身体,仿佛经受了连绵的风雨,正加速地垮蚀着。

偶尔回家,父亲总要和我到那树下去走走,看看,仰头望着那如云的树冠,重复着说:“到我老了,就用它做棺木。

”父亲的话里,已没有“让它好好长着”的字眼。

父亲说完,喘着粗气,抚着胸腔。

父亲眼里,有一些隐含的泪药,浑浊而沉重。

父亲心里,其实是明白自己身体的。

只是当时我并未注意到。

或者是不愿意。

总还以为,父亲年纪并不大,一切,也许还早着呢。

  那棵树,或许也这样以为。

它一如既往地长着。

沉默。

镇定。

虽然慢,但它的胸径,也快三尺了。

它的树冠,已像一柄巨大的伞,能在我家房后,托举出巨大的阴翳了。

  工作九年后,我终于改变了工作状况。

虽仍是教书,但情况,正一天天好转。

对于未来,也渐渐有了更多的想法。

但父亲的病,却越发加重了。

到我觉得有能力带他去作彻底的检查和治疗时,却被告知已是肺癌。

而且是晚期。

“带他回去吧。

”医生说,“能吃什么,就让着他吃吧。

”医生说这话时,眼里有种悲天悯人的意味。

那一刻,我的悲凉,我的伤痛,我的愧悔,我的懊恼,真是难以言说。

  那是2004年春节前夕。

那个春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病情对父亲瞒住,将他和母亲接到城里,与我们一起过春节。

悲哀而伤痛的春节。

父亲一生里,最后的春节。

  正月十五没到,父亲就执意要回去。

回去后没几天,他就再一次住了院。

然后,是隔三岔五地出院,又隔三岔五进去。

农村人都说,破罐子经得摔。

我也侥幸地以为,父亲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但到阴历二月初,父亲预感到不行了,就让我通知了在外打工的三个妹妹。

兄妹四人聚齐在病房后,父亲咳喘着浓痰和粗气,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出院。

回家。

父亲只说了四个字,但他脸已憋得发青,胸腔惊人地起伏着。

似乎每吐出一个字,都像搬动了一块沉痛的砖头。

  而在回家后第二天,父亲的身体和生命,便彻底沦陷在沉睡和死神的阴影里,再没有走出来。

  父亲走了。

父亲走时,66岁。

我【第36句】:正是父亲当年对着那棵柏树,安排他后事的年龄。

“让它好好长着,到我老了,就用它做棺木。

”望着那棵树,父亲的话,隔了30年的时空邈邈传来,一字一句,砸在心里,让我生生地痛。

  其实,父亲走前一两年,就曾多次跟我和母亲谈及过他的后事,并一再提及他的棺木。

柏树生长缓慢,砍下后,得置于阴凉处,一两年才能晾干定性。

按农村的习俗,老人老了,是该早有准备的。

但我们一直觉得,父亲太多虑。

再看那树,生长得正好,便总忍不下心将它砍倒。

而当父亲突然撒手,一切匆忙得让我们措手不及。

因此最终,父亲的愿望,父亲期待了一生漫长光阴的微薄愿望,没能够实现。

就像父亲当年对我的期望一样。

岁月的风雨,将它从父亲手里、心里,一点点地吹刮干净了。

  这是我最大、最痛的遗憾,也是父亲的。

  安葬父亲时,按照习俗,我和三个妹妹,在他坟周,每人为他栽了一棵柏树。

既有松柏长青的意思,也有让那些柏树,代替我们陪伴他的想法。

  而那棵树,那棵父亲为我种的“生命树”,那棵父亲期望着为他作棺木的树,至今还在我家屋后,一如既往地生长着。

如我一样,如我的兄弟一样。

给父亲“烧七”的时候,“烧百日”的时候,清明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每次回去,总自觉不自觉地要到树下去,走走,看看。

偶尔的风声里,想着父亲的一生,想着父亲一生卑微的念想,想着自己的愧悔和懊恼,脑子里总不禁浮现出那行悲哀的句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再望着那高大的树,一行热泪,就禁不住落下来,冰凉凉地,扑落到地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7530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