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名句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国学修学堂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第1句】: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二回。此以浮云、飞鹤比喻一个人行动自由、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第2句】:过了河儿就拆桥。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本句是写指斥利用他人而忘恩负义之辈的话。
【第3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污淖,污秽的烂泥。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之词,乃是借写花的高洁而自表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心志。
【第4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本句是写描写小说中人物王熙凤的为人特点的话。后世引用此语,多是形容一个人两面三刀、阴险奸诈的作风。
【第5句】:贵人多忘事。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此言意在讽刺一个人一旦地位升高就会忘了贫贱之交、老友故旧的世态人情。
【第6句】: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本句写农业即将丰收的喜人情景。“十里”是夸张,“一畦”是特写。二者点面结合,生动地再现了菜蔬、粮食丰收在望的真切景象。
【第7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能够对世界上的事透彻了解,就是学问;能够对人情世故熟悉通达也是文章。说明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学问。
【第8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是骂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话,说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依仗岳丈的势力得意妄为。子系合起来便是“孙”,用的是修辞上的析字法,用以指代孙绍祖。这话虽是骂人,但由于运用了析字与用典修辞手法,表意相当婉转,可谓骂人不带脏字。
【第9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椟,匣子。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此句以玉钗在匣为喻,说明有才能者希望藏才在身、待时而出之意。
【第10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经纬,指纵线与横线。皮里春秋,指内心有定见,但嘴上不置可否。黑黄,指蟹壳与蟹黄。此以螃蟹喻指横行霸道而胸无点墨的坏人。
上联:闲云野鹤多逍遥,怎么接下联
仙境道士长髯飘。
闲云野鹤乐悠悠,欢迎赐对
下联,亲朋戚友购票忙。
名句求对: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南暖日摆桃万棵。西凉月影飘百叶,北寒時出香十村。
鲁迅先生的名句你记得多少
鲁迅妙语名言
【第1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6句】: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第7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第8句】: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21句】: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第22句】: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第24句】: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第26句】: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第33句】: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36句】: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第37句】: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第39句】: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第40句】: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第43句】: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实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举,我最欣赏的一句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就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谢谢!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全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只是用近似口语的话娓娓道来,描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问世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正是因为这首诗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所以人们对其含义和解释一直也没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
但后来有人提出疑义,唐代的门是完全封闭的,窗户也很小,况且还贴有窗户纸,月光不可能穿过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内也不会有霜的,这在道理上讲不通。于是人们对诗中床的含义产生了疑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对“床”的解释有三:【第1句】:坐卧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第2句】:安放器物的架子。类似今天的柜或者橱;【第3句】:井上的围栏。今天的床没有这个含义。
对照床的这三个含义,我们发现第三种解释与李白诗中的意境比较吻合。并且李白还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据学者介绍,此诗中的“床”也是“井上围栏”的意思。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说的卧榻,而是井上的围栏。
上联:名句吟羞天上月。如何对下联
原创下联:妙歌唱醉地下王(美妙的歌声使地下的阎王都听醉了)
闲云野鹤一样的人,怎样面对躲不开的千头万绪和工作人际交往
除非不上班,不工作。不对外交际,不联系亲朋好友。不然怎么都躲不开,人活在社会中,就是社会人,就要接触社会中的一切。衣食住行,都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问题,各种人际关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82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