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景色的名句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唐·虞世南《春夜》
春天,夜幕垂地,苑囿之中,银辉拂动。此际,竹楼开启,惊起夜鸟归林,排行而过。临岸隔水观花,能看见月移花影。这里,诗人用“惊鸟”来写夜的恬静,用“花隔水来”写春夜的美丽、迷人。精巧别致,晓畅如话。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唐·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树林叹惋春天早早到来,花朵忧愁春光迟迟不阑。诗人运用移情的写法,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树木花草之中,以表达不忍独遇良辰美景,以免触景生情;切盼与昆弟共同欣赏,即“芬荣欲共持”(本诗中之诗句)的思亲之情。手法独运,不落窠臼,是言情诗名句。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唐·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三
今年的春光比往年美好,而今夜的景色又比往日更可爱。诗人用层层推进的手法,写出了夜色的美丽。只一“怜”字,便衬托出“此夜”风光的绚烂迷人,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唐·王勃《郊兴》
水边的春兰花香四溢,繁枝密叶遮没了小径。河边的绿柳发芽吐绿,枝条低垂笼罩着长长的水渠。雨后天晴,花儿汪然欲滴。风息了,树叶停止摆动,稀疏可见。一派盎然、勃发的春色。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唐·王勃《登城春望》
雨过天晴,壮阔而美丽的郊野,到处都是红花绿柳。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清新、绚丽、多姿,一派宜人的春色。抒发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这里诗人巧用反问辞格,突出了春光沁人心脾,从而借咏物而抒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诗句描写的是诗人早春游望所见到的景象:曙光从遥远的东海上空透射到人间,云蒸霞蔚。春天从温暖的南国渡江来到北方,红梅绽开,杨柳吐绿,一片清新明丽的早春景色。诗句极为壮观,气势非凡。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景色宜人。诗人独自游春,但愁思萦绕,没有兴致,无心观赏。可又觉得辜负了美好的春光,只好寄春游的希望于来年。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恋春的心情。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钱起《春郊》
和煦的东风象报春的使者,把春天的气息带给了花,带给了草。而花草也甚有情感,听到了东风的信息,即刻枝头放绿,张蕊吐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回大地、花草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寂寞空庭春又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春怨》
空荡无声的庭院,春景衰败。凋零的梨花铺满庭台,主人掩门而居,不忍出门观看。诗句饱溢作者的孤寂之感和伤春之情。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向阳的南园中,桃花、李花均已凋谢落尽。春风单调地吹动着光秃的树枝。一派零落的暮春景色。以拟人手法写出春风之多情,它似乎正为落花败叶而叹惋。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二首》
春回大地,泥土融化,燕子衔泥筑巢,欢快地飞来飞去。鸳鸯静卧在溪边的沙洲上,悠闲地享受着春天的温暖。燕子飞与鸳鸯睡,动静对照,相映成趣。“融”和“暖”,则充分写出春和日丽的景象。诗中描绘景物细腻和谐,将初春时节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得维妙维肖。诗句对仗工整而不刻意雕琢。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二首》
蛱蝶恋花,穿梭回环,翩翩飞舞,忽隐忽现。蜻蜒点水,缓缓往来,嬉戏追逐,自由自在。这是杜诗中别具一格的名句。诗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用语极精当。“穿”后缀以“深深”、“点”后辅以“款款”足见诗人“缘情体物”之精微。两句诗犹如两个特写镜头,将两种昆虫,在大好的春光中恋花、戏水的情态描摹得细腻而又栩栩如生。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听说春天归来了,可惜还未见到,只好走近寒梅去访听消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未相识”、“走”、“访”几个动词,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寻春的急切心情。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太酣,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晨光中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啼叫,婉转、悦耳,啁啾起落,远近应和,令人应接不暇。这里写春光烂漫,百鸟闹春,春意激荡,怎能不让人大得春的真趣?语言平易浅显,自然醇厚。
二月江南花满枝
唐·孟云卿《寒食》
江南二月正是早春时节,鲜花盛开,缀满枝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是一片旖旎的风光,美丽迷人,叫人流连忘返。江南早春的景象通过盛开的鲜花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语意浅显,淡雅,别有一番清新的滋味。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寄兴》
芬芳的树木,无人观赏,花儿自开自落。沿途的青山,鸟儿空自婉转地鸣叫,无人聆听。通过对“花自落”、“鸟空啼”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流露出诗人的伤春之感,同时也反映出战乱所造成的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人所刻意追求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明媚的新春之中。柳叶初生,嫩绿夹着鹅黄参差不匀。早春时节,春寒料峭,百花尚未绽开,唯有柳枝新叶冲寒而出,为人们带来春的气息。诗人就抓住了杨柳抽绿泛黄这一特征状写早春。尤其高妙的是突出了“半未匀”的景象,使人仿佛看到绿枝上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这比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要韵味浓郁得多。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唐·韩愈《晚春》
不知是谁将满园的春色携带而离去?光润的绿叶,艳丽的红花半数已不复存在了。春光逝去,绿叶失去春天的嫩茸,鲜花纷纷凋谢,这是自然法则,而诗人却用拟人手法说这一切是为人收归,这惊人的妙语就把诗人的惜春之情,充分地显现出来。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野草葱葱,散发芳馨,花红遍地,如锦似缎。纷乱的游丝,搅扰着静寂的碧空,多么灿烂的春色。野草、红花、蓝天,更兼之舞动的亮丝,有动有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仲春图画。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燕子不回来衔泥垒窝,是因为春天姗姗来迟,所以春耕要晚了。一汀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和烟雨里开放。这里描写了江南早春的景色,作者的哀怨之情寓于景中。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九
春光逝去,垂柳的花絮纷纷飘落,但不知那晚春的风将它吹到哪一个可去的人家。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絮花漫天飞舞的暮春景象,抒发了对落英飘絮的无限依恋和关注之情。其实正是对身世飘零的有才之士的同情。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唐·顾况《登楼望水》
鸟儿欢快地啼叫,鲜花竞相争妍斗艳,柳条轻飘如烟。春光中不禁回忆起流逝的青春少年的时光。光阴虚度、韶华已逝的感慨油然而生。“忆少年”充分显现出作者对风华正茂时代未能施展才智的惋惜,懊悔之中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
风送名花落,香红衬马蹄
唐·顾况《洛阳陌二首》
诗人通过风送名花的落英,马踏落红的景象点明了春光将逝的暮春时节。无数为人们所珍视的名贵花卉纷纷凋落,芬芳缤纷的落红衬托了马蹄,在如此萧条的背景后,诗人的惜春之情豁然显现。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唐·张籍《惜花》
山中的春天将逝去,各处的花儿也稀少了,明天这些花就可能谢尽,今晚只好落宿林间,以睹它们最后的芳姿。以逼真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晚春景色,抒发了对春花的依依惜别之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去,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写庐山大林寺的晚春景致。人间四月百花凋零,春容憔悴,但在这大林寺中,桃花才刚刚开放。我常常怨恨春逝无处寻觅,哪知她竟躲入这山寺中。本诗用桃花代替春光,使春光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把春拟人化,把它描摹成天真可爱、宛若和人捉迷藏的顽童。从而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对春无限的依恋和热爱。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唐·李商隐《日日》
诗人以奇特的语言,使用“斗”字,描绘朗日普照、春光明媚,万物簇新、争芳竞妍的怡人景象。在艳阳的映照下,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山城斜路的旁边,盛开的杏花芳菲绚丽,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这花香便是春光斗赢日光的见证。诗句想象奇特,天真有趣。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
唐·李九岭《登楼寄远》
春到山城,登高远望,只见城中遍开如雪的白花,春意盎然。空中烟雾迷漫,那轮弯月,朦朦胧胧,如在深黛的夜空中悬挂着一把银镰。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夜的静谧和生机。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宋·李煜《渔父》
浪花泛起洁白的泡沫,如雪一样铺天盖地而来。串串桃花争相怒放,无言地报告着春天的信息。写浪花如雪,算作凡语;而写桃花开时用“一队”却是新鲜。
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句子
答,秋高气爽,秋水沁凉,落花随意,叶染疏黄。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
谢邀
有没有关于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
推荐个人新创作的一首借喻描写洞庭美丽景色的律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七律.孤鹤低飞】平水韵/东都有湘
东风不败西风醉,孤鹤低飞见洞庭。
潋滟秋浓湘水暖,湖光映满蔚蓝青。
江南秀色何时待,美意诚情到客停。
纵有南来南更往,惜行展翅解仃伶。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首先在下要谢谢悟空的!
描写北国一场秋天的雪景。创作者应该是当时慰问和犒赏三军官员中一员。作为当时的才子。诗人为了解边关将士的内心思乡的压力,和边关的那种压抑,用自己的创意把一场早雪写成梨花。起到了鼓舞士气。
你最喜欢的描写春的诗句有哪些
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春游曲》【唐】 (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4《春运》【唐】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5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的绝妙诗词有哪些
描写春的诗词太多了,脍炙人口的有:人面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流水人家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等等。
在唐诗三百首中,哪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诗令你难忘?为什么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这首诗作者把晚秋的山景描写的淋沥尽致。
酷暑结束秋风迎面而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
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己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红楼梦》中,稻香村景色的描写,有什么内涵
读过《红楼梦》,一般会都对公子、小姐的居所名称比较熟悉,比如:宝玉的“怡红院”,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苑”,妙玉的“栊翠庵”等。“稻香村”往往被人忽略,那儿住的是谁,景色如何呢?
稻香村,是李纨在大观园居往之地。
李纨,是荣国府的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去世后,留下一子为贾兰。“年少夫妻隔离”后,李纨青春守寡,带着贾兰度日。如书中所说,心如“槁木死灰”。
李纨为人敦厚,与世无争,她住在稻香村,身处田家之景,反衬李纨性格的与世无争。
在“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稻香村”原名“浣葛山庄”,众小姐们作了景物之诗,林黛玉以“杏帘在望”为题,作诗,得到贾妃的称赞,因诗中的“十里稻花香”一句,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这是名字的由来。
《红楼梦》有对稻香村的描写:“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这一派田园景色,貌似农家院舍,里面种菜,栽果,养禽,通俗一点,就是富贵人家特意建此景观,表明我家虽然富贵,但是也是向往平民生活的,有心归田园的意味。可惜的是,直到贾家被抄,也没见贾政带领众家眷归农。
李纨为寡嫂,她住进大观园稻香村后,似乎恢复不少青春的朝气,她带领众姐妹开办诗社,这里成了宝玉和姐妹们的净土和精神乐园。
在李纨带领众姐妹找凤姐要银子,用作诗社花费一节中,李纨知书达理又有趣的一面,得以体现。
认可我的回答,请为我点个赞。谢谢。粒粒七七和你明天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98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