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中常用名句
导语:为什么一些书法作品摘录的是别人的名句或古诗?
现代书法作品说百分之百的摘抄别人的名言名句,虽然有点过,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极少有自己的文章或诗词。
书法作品抄写别人的优秀诗词歌赋,名言名作,在古代也很常见。如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都是别人的文章。
很多著名的詩词歌赋,如屈原《离骚》,曹植《洛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韩愈《进学解》,杜甫《秋兴八首》,白居易《琵琶行》,王勃《滕王阁序》,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赤壁赋》等,都是历代书法家所钟爱书写的千古名篇。但古代书法家除了抄写别人的佳作外,更多的是写自己的东西。
现代书法家中,最喜欢书写四字格言,不用说,这清一色是别人的话。对联方面会有一部分人自己创作自己写,还有部分自作诗,也有人写。水平自然不能与经典去比。数量上的比例也是极低。
为什么现代人不用自己的诗词文章写书法呢?诗词歌赋的韵律及文言文,现代人会掌握的人太少太少。传统经典别说写,就连读都成问题。用白话文写书法作品,大家又觉得好象缺少了文化似的不愿意写。宁可写一些塞满了各个角落的”厚德载物”,也不肯写自己的心里话。会写“厚德载物”,才能显示出自己对《易经》是有了解的,再进一步,就是有研究过《易经》的,才会提炼出这么精髓的句子。其实不过是在装扮自己有学问。
如果您喜欢我的这篇文章,欢迎动动手指点“赞”并收藏转发,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右上角关注我哦,我会继续给您带来更多更好更有意思的文章,谢谢您!
为什么一些书法作品摘录的是别人的名句或古诗
不是一些,是绝大部分。我在今日头条里所拜读的现代书法家作品几乎全都是抄别人的诗词楹联,自己创作的诗词楹联写出来的几乎没有。有些所谓的现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抄录古人的诗词文章更是错别字连篇,这只能印证现代书法家的整齐文化水平的低下。书法家这三个字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炒得最热的词,这个文化圈子也是最乱的,好象会写两个毛笔字的一进去都成了书法大家,然后丢掉传统,上行下效的写起了圈子里炒得最热的丑书,仿佛让群众欣赏理解不了的才高大上,并以此为荣。其实,这是一种文化乱象。你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只会抄抄写写,抄也抄得错漏百出,何以称家?充其量就一字匠罢了。我也喜欢写字,但写得不好。当有人称我书法家我会赶忙提醒别乱叫,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怎样把握书法作品中的书写性
不把握才是真的把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