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溪亭日暮千古名句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李清照的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本文章阅读时间大概需要4分钟,感谢亲爱的读者们的耐心阅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作者年轻时候所作,同时也是一首大自然的绝妙赞歌,主要描写了她难以忘怀的一次溪亭游览,表现出她卓尔不群的脱俗风格,潇洒飘逸的风姿,开朗奔放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种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淡雅清秀,静中有动,朴实浅淡的语言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两句起笔非常平淡,自然而又和谐,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二字告诉我们是追忆的内容,地点是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在饮宴之后,已经醉得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沉醉”两个字表达了隐藏在作者心底的愉快,为什么会“不知归路”,那是因为作者太陶醉于这美景以至于流连忘返了,看来这次欢愉的游玩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果然,接着写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两句,这就使意思递进了一层,兴尽了才回舟,那么,如果还没有兴尽呢?恰恰表明了游玩的极高兴致,不想回舟。当时天色已晚,再加上醉眼朦胧,分辨不清回家的路了,于是就把小船划进了一片茂密的藕花丛中。“藕花”,指的荷花,现在很多地方还称荷花为藕花。因为荷花是从藕里长出来的。这里称“藕花”而不用荷花,也是根据词调的要求。她当时是多么心慌意乱可想而知了。
如何是好呢?怎样才能划出这牵绊的荷塘?我的家在何处?根据词调,这里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填的是“争渡,争渡”,这个词用得是多么传神,以至于成为千古名句,这里的“争”,是“怎么”的意思。“争渡”的意思是如何划出去。“争渡,争渡”,重复一遍,也表达出她当时焦急的心情。正当她心急如焚的时候,也正在为不知如何回家而发愁的时候,肯定是在着急地划动着小船,去找寻一条出路。忽然听得,一阵啪啦啦的响声,那是什么?那是从河滩上飞起的一群被船桨惊起的水鸟。“鸥鹭”,鸥和鹭都是水鸟。这首词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下文怎样,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或许是惊飞的鸥鹭,吓得作者出了一身冷汗,终于清醒了自己的头脑,或是找到了一丝灵感,终于知道怎么回家了吧!
这首词中要“愉快”有“愉快”,要“惊险”有“惊险”。而这个“愉快”有“愉快”本身的“愉快”,也有“惊险”中暗藏的“愉快”;同样的道理,“惊险”本身固然“惊险”,在没有“误入”之前就已经蕴含了“惊险”。即“愉快”、“惊险”不是割裂开来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交融的。
此外,作者在当时可谓是相当有文化的女子,傍晚游玩至野郊,还喝得烂醉如泥,这在现在也是不太常见的,在当时深受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属罕见了。这也正是表现出作者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性格。
此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将变化着的景色和作者怡然的心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得想随她一起泛舟荷塘,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词不事雕琢,尽是欢快的自然之美。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喜欢小编的文章的朋友欢迎转发、评论和分享,我们下期见,拜拜!
千古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诉说了怎样的故事
千古名词:人生诺只初相见,诉说了怎样的故事。
……上古诗歌,演说都有深远议意,楼上几位大神精通古诗,记述了上古爱情伤感诗歌!都经典。金庸景色,梁玉生的对联盛盛金典。
千古名词,诉了怎样的故事,就是记述那作者写出的感叹痛伤之曲,和情人离别滴沮如滴血之感!
……相识好比初相逢,
……人生诺只初相见。我两句话混起来就变了些议意,初识、初见初学,不管是文化科学,高科技,恋爱爱情等等,让他去学习,磨练,深研,经久之练,人才乃矿石之金!。
……人生诺只如初见,天地乾坤分四季,春草夏花跃眼夺目,青春年华艳艳视仙,情感她芳眼说话,不言而合对爱佳。相知相爱金童玉女,但苍桑有格,南通北国。其其回故之乡,眮眮送目,它时芳草今陆䒵。敬请我师批评指正,草草跑题了。
……谢谢头条!谢吾空。
历史上有哪些千古名句
【第1句】: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第2句】:予鱼与水,愚我与昧。
【第3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4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5句】: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第6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第7句】: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第8句】: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第9句】: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恼。
【第10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第11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第12句】:戎装戍边关,红妆待君还。不负凌云志,许卿一世欢。【第13句】: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第14句】: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
【第15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第16句】:愿得韶华剎那,开得满树芳华。
【第17句】: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18句】: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
【第19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20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为他人做衣裳。
【第21句】:机关算尽太懂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22句】: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第23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24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里有一千古名句似对联:踏花归来马蹄香,如何对上联
阉羊惹得身手臭,
踏花归来马蹄香。
如何理解“诗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千古名句
李白的这一句诗说的是人应该及时行乐,莫让光阴虚度,毕竟人生是非常短暂的,时不我待。该句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多么可悲,还是借酒消愁来得更痛快一些。
李白是天才,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史上只出了一个李白,其诗歌水平后世无法超越。天才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们千万不能当真,不能当成至理名言,因为时代不同了,你也不是才华盖世的李白。
世人若学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那么你天天痛快的玩耍试试,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破产,就会穷困潦倒,甚至到大街上乞讨。但是李白就不用了,走到哪里,吃喝到哪里,永远有人好吃好喝好招待,李白名满天下,粉丝遍布全国,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非常受欢迎。
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的话,你可以学习一下李白。但是如果你长期痛饮狂欢的话,也会被人说闲话的,别人会说你玩物丧志,甚至说你是败家子。作为正常人,你肯定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再说了,天天玩耍,也会没意思的,也会空虚无聊的。
当代社会,生存压力很大,做人应该积极进取,而不是消极颓废。消极的人生危害很大,不知不觉中就退步了。无论任何人,都是不甘于位居人后的。我们不是李白,没有李白写诗的才能,李白是天下第一,我们是平庸之辈。
李白的诗歌虽然读起来很潇洒,做起来也很痛快,但是千万不要学李白,谁学谁上当。话又说回来了,工作之余,偶尔放松一下,学习李白的潇洒是不为过的。
屈原的千古名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谢谢。很喜欢屈原在渔父中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在这句话中釆用了韵散相同的语言形式和设问回答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表现屈原的高洁品格和超俗精神的同时,也成功的塑造了一位高超遁世的隐者形象。二文中对屈原形象的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三今天恰逢端午,让我们又想起屈原以身报国的高风亮节。让我们共同纪念他吧!以上回答如有不当请指教。
上联是,前路苍茫愁日暮。怎么对下联
前路苍茫愁日暮;
后程不堪叹夜深。
千古经典司马迁的《史记》有哪些名句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0【第1句】: 大行不顾细谨。《项羽本纪》
欲成就大事业,就不必顾虑那些细小的琐事。
0【第2句】: 见微而知清浊。《吴太伯世家》
目光远大的人,只要看到些许小事情的端倪,即可判断出其是非清浊。
0【第3句】: 时难得而易失。《齐太公世家》
好的时机很难获得,但是却很容易丧失。
0【第4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齐悼惠王世家》
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0【第5句】: 趋舍有时。《伯夷列传》
隐居之士其退机遇各有不同,有附骥尾而得名闻天下,亦有没世而名声亦随之湮灭者。
0【第6句】: 持方枘欲内圆凿。《孟子列传》
工匠制造木器时,若欲将方,形的笋头,插入圆形的洞穴中,一定不会合宜的。喻事之不可行也。
0【第7句】: 月满则亏。《蔡泽列传》
月圆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必然是上弦月与下弦月。比喻人世间一切事物盛极之后,必然会逐渐衰颓。
0【第8句】: 交绝不出恶声。《乐毅列传》
一个君子虽然与人绝交,但是却绝不会在第三者面前,恶言中伤对方。
0【第9句】: 胶柱而鼓瑟。《蔺相如列传》
柱为瑟上的雁足,可以自由移动,而调节瑟弦振动的速度。若粘住雁足,则弦音必然单调而毫无变化。以此比喻拘泥而不能变通之意。
【第10句】: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列传》
有些朋友虽然彼此交结多年,但是纵然双方头发都已斑白,交情却仍然淡薄有如新交一般。有些朋友则不然,彼此可能初次在路上相遇,隔着车窗互相倾谈时,就亲密得仿佛已经相知许久似的。
【第11句】: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贾谊列传》
所谓贪夫殉财,即贪得无厌的人会为追求钱财,而不顾性命的安危。至于烈士则会为追求良好的声誉,而情愿奉献生命。
【第12句】: 色衰而爱驰。《吕不韦列传》
以姿色侍奉君王的人,一旦其年纪老大姿容衰落之后,他所获得的宠爱就会逐渐淡薄。
【第13句】: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大丈夫会为了了解自己,赏识自己才华的人,而不惜牺牲生命。女子则为了喜欢自己,爱恋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第14句】: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淮阴侯列传》
失败的将军,没有勇气再与人谈论战阵之事。
【第15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赞》
由于桃树、李树会开花结果,因此他无须招呼大家,而树下自然会成为道路。这是比喻有德望的人无须登高疾呼,而四方群众自然会争相归附。
【第16句】: 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淮南王列传》
善意的忠告,听起来虽然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种忠告对于我们的行事,却有很大的益处。
【第17句】: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列传》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往往会随着彼此的生死、贫富、贵贱等变化而迁移。
【第18句】: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列传》
无论多么勤奋的农人,辛劳一年所能获得的收入,总是比不上丰年时的收成。入朝为官的人不论多么尽忠职守,努力工作,其所受重用的程度却总不如遇到良好的机缘,获得君主的赏识,能建立良好君臣关系的人。
你喜欢哪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鲁迅写的“两株枣树”有点啰嗦的病句,为何大家都说是千古名句
“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是这句吧。说这句话不对的,是说他不符合语法,一个句子有两个主语吧;说这句话不妥的,是讲这句话啰嗦了,直接写两棵枣树不就好了。
前段时间,想了想,这句话其实写的真的挺好。
这句话是写的从一个比较远的角度看过去的景象的句子。人从远处看过去,首先聚焦到了院子,说明院子很显眼,然后再细看,看到院子里有两棵树,然后再细看,聚焦到一棵树,看出来了,是一棵枣树,然后再把视线移动到另外一棵树,也分辨出来了,是枣树。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其实详细的写出了笔者的观察过程。而且观察的很仔细,并没有在凑字数。
再进一步的想。笔者能这么仔细的观察,说明当时是比较休闲的,不会火急火燎的一眼瞄过去,院子和两棵树,然后就干其他的去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06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