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关于杜甫《春日忆李白》古诗赏析(春日忆李白原文及翻译注释)

《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野的诗无与伦比,他的思想无与伦比。

于开复清新帅气,包参军。

渭北有春树,江东有黄昏云。

何时品酒,一篇认真细致的文章。

笔记:

出众:出类拔萃,优于同侪。这句话解释了上一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于开复:指于信。北周时,官至大将军胡氏),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于开府。 君毅:一部作品是“英雄”的。包神君:指包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中尉,世称包参军。 渭北:渭河北岸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所在。 江东:指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地区,当时李白所在的地区。 论文:论诗。六朝以来,诗泛称散文。详细论文:一是“说话有礼貌”。

翻译:

李白的诗是无与伦比的。其诗思洒脱飘逸,豪放奔放,诗风超凡脱俗。

李白的诗有庾信诗的清新,有鲍照作品的俊秀飘逸。

我独自在渭北,对着春天的树木,而你在江东,望着远处的黄昏和薄云。天隔遥远,只能远远相思。

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喝一杯,慢慢讨论文章呢?

欣赏:

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最初是通过诗歌结下的。这首纪念李白的五米诗是杜甫于天宝五、六年(746年)旅居长安时所作。主要是从这方面来写的。

“白夜的诗无与伦比,他的思想无与伦比。”首联说李白的诗词无与伦比,其高超的才华也远远超出常人。第一句称赞他的诗在当代是无与伦比的。第二句是对前句的解释,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在于他非凡的思想感染力,所以他写的诗无与伦比,无与伦比。 “鲜鱼开府,鲍帅参军。”下联说李白的诗既有庾信诗的清新,又有鲍照作品的飘逸。赞李白诗,清新如庾信,俊秀如包照。庾信)和鲍照都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庾信担任北周官至胡适将军),开府伊通有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于开府”。鲍照曾在荆州前军服役,刘宋时期参军,世称“鲍参军”。前四句凝神凝神,文笔雄健,热情洋溢。都是对李白的热烈赞美。杜甫在献给或纪念李白的诗中,总是盛赞李白雄伟壮丽的诗篇。从这首诗中坦率而真诚的赞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诗的推崇有多么。这不仅表现了他对李白诗歌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的真挚友谊。

“春树渭北,暮云江东”。第三联说,今我独在渭北,面朝春树,而你远在江东,望暮云,天在对岸,我只能自思自想。一段距离。从表面上看,三联两句只是分别描述了作者和李白所在的场景。 “渭北”是指杜甫所在的长安地区; “江东”指的是李白漫游的江浙一带。 “春树”和“日暮云”只是简单表述,没有任何修改或描述。单独来看,这两句话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作者却把它们组织成一个环节,自然就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作者在渭北的时候,很想念江东的李白;作者望向南方的天空,却见地平线上没有一丝云彩。李白抬头向北,只看到远处的树木,自然也看到了两人之间的别离之恨,仿佛《春树》)和《暮云》中也蕴含着浓浓的别离之情。这两首诗,双方都蕴含着同样的无限情感。回忆着所有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着两人分开后的情况以及此时的种种情况,里面一定有那么多的内容。这两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字字精炼;语言很简单,但内涵却极其丰富。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一瓶酒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认真细致的文章呢?”最后联说,何时才能再同桌喝酒,细细地谈诗呢?上面对分离的描写非常深刻、激烈,自然就引出了诗的结尾。这副对联表达了殷切的期盼:何时才能再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对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最向往的事情。这个结论与诗的开头相呼应。 “重而”二字,表示过去一直如此,让当下未能重逢的遗憾更加遥远,加深了朋友的记忆。用“何时”的疑问语气表达尽快团聚的愿望,使结局缠绵悱恻。读完全诗,作者无限的思念依然在心中回响。

在全诗中,杜甫首先从李白的诗才入手,阐释了他向往的原因;然后自然地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再次相见论诗的愿望。层层准备,又环环相扣。作者的思念写得深刻而感人。清人蒲启隆说:“此诗纯属诗学”。 (《读杜新杰》)从内容和结构上揭示了这首诗的特点。全诗以一首赞美诗开始,以一篇“随笔”结束。它从诗到人,又从人回到诗。过渡非常自然。全诗有一个“记忆”二字贯穿始终,将人与诗联系起来。彼此的钦佩和向往使他们成为完美的结合。用场景传达情感的手法更是高超,将作者的思念写得深刻而持久。

关于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令夜老。他没有考进士,但曾任学工部侍郎。晚年称工部尚书。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代以后,他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是韵律诗。他的风格多样,但以忧郁为主。他的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1731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